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以二胡曲《二泉映月》为例

2022-11-13 04:53
戏剧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二泉映月民乐西洋

刘 坤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领域交流不断增多,民乐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和融合在保留民族音乐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也积极借鉴着西洋乐作曲、演奏中的优势,从作曲、和声、演奏技巧、器乐伴奏等方面完善民乐曲目,以此增强民族音乐的艺术性和国际化。

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乐曲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性和广为流传的代表性,成为广大作曲家将传统民族音乐改编为西洋音乐的“试验田”,先后诞生了小提琴版本、弦乐四重奏版本、钢琴版本等改编版本,成为了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相融合的代表性曲目。

一、作品介绍

(一)《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及乐曲介绍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流浪卖艺过程中,对自身多年流浪经历和命运多舛的挫折人生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原曲本身在创作之初并没有名字,《二泉映月》的名字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萌浏、曹安和两位教授在无锡对阿炳的演奏进行录音后深受打动,根据阿炳平时演奏的地方,仿照《三潭印月》的曲名而定的,也有取“天下第二泉”之名的说法。

《二泉映月》是作曲家阿炳在旧社会流浪过程中生活苦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作曲家对生活和命运的愤慨与控诉。随着乐曲的旋律变化,展现出了一幅万家灯火的宁静环境,又体现出了作曲家自身流浪生活与环境平和的格格不入下的无奈、随遇而安与悲凉之感,带有独特民族艺术之美。

(二)乐曲的西洋乐改编

《二泉映月》录制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自诞生以来的几十年间,广大作曲家进行了格式改编,以钢琴曲、西洋弦乐、管弦乐、弦乐四重奏等西洋器乐和音乐形式对乐曲进行了二次编排,将民族音乐的艺术与西洋音乐相融合,成为了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探索民乐与西洋乐结合的典型范例,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

1.钢琴曲改编

钢琴曲版本的《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根据二胡版《二泉映月》进行改编的。在钢琴曲《二区映月》的改编过程中,作曲家通过将低、中、高三个声部交替进行,将钢琴的艺术特色融入到乐曲的创作过程中,并通过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二胡的音色,保留了乐曲的民族性和器乐带来的独特情感魅力。储望华先生还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复调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和声技巧,使音乐更加深入人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是《二泉映月》最著名、最成功的改编版本。

2.弦乐改编

二胡作为民乐中的弦乐器,与西洋乐器中的许多弦乐乐器在音色、情感表达等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共鸣。出于这种考虑,我国许多作曲家将二胡版的《二泉映月》进行了大提琴、小提琴、弦乐四重奏等形式的改编,用各种西洋弦乐对《二泉映月》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较为著名的是作曲家吴祖强的弦乐改编版本,其从曲式结构、调性、纵向和声结构等方面,将西洋乐创作和民乐的独特魅力相融合,尤其是通过纵向和声结构的处理和演奏技法的移植,提供了民乐和世界音乐相融合的全新路径,带来了别样的《二泉映月》版本。

3.管乐改编

由于弦乐从音色、情感共鸣、音乐语言表达等角度上与管乐有许多不同之处,目前我国作曲家对《二泉映月》的管乐版本改编较少,多为《二泉映月》的衍生创作。一是上海作曲家、指挥家余先明先生发表在《吹奏乐中国作品集》中的衍生改编;二是作曲家陈黔《朝阳》中的作品之一。两首都从旋律上参考了《二泉映月》的主旋律,将民乐的魅力向世界推广。

二、乐曲的曲式结构研究

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乐的代表曲目,曲式结构、和声旋律、调式调性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一)曲式结构

音乐界对《二泉映月》有两种曲式结构划分的方式,认可较多的是认为全曲除去引子和尾声部分外,共包括六个段落,主体的变奏共有五次。

其中,乐曲的1-2 小节为引子,以下行的音节式短句,通过乐曲比拟出作曲家本人对生活艰辛的感叹,将二胡低沉含蓄的音色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主体出现在第3-22 小节,分为两个部分,两乐句之间对比鲜明,前者通过中低音的音域演奏,表达出作曲家压抑、低沉的流浪生活现状;后者旋律上升,表达出作者对旧社会民间疾苦和生活磨难的控诉与分开,体现了坚强不屈的音乐语言。随后乐曲共有五次对主体的变奏,分别位于第23-52 小节、第53-96 小节、第97-122 小节、第123-154 小节、第155-174 小节。乐曲的尾声是第175-176 小节,以一个轻奏的不完全终止,表现出音已尽而韵无穷的音乐魅力,饱含了作曲家无限的惆怅与感叹,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二)旋律情况

《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曲目之一,带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魅力。由于作曲家阿炳自幼在道观中长大,成年后又四处流浪漂泊,积累了丰富的道家音乐和民族地方戏曲艺术的魅力与精华,在音乐旋律的创作中融入了他对道家音乐、无锡地方民歌、戏曲的丰富理解,在旋律上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采用大量大幅度的直线上升和下降,突破了传统的旋律章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乐曲的旋律主题共分为三个乐句,包含旋律在内的《二泉映月》全篇采用典型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进行创作,大多采用了E 宫体系内的宫调式和徵调式,调式转换过程中以宫系统内的宫调式和徵调式的交替较多,其中尤其是徵调式,个性鲜明突出,体现出我国民族音乐中汉民族音乐的显著特征。其中,主题的第一乐句从引子结束的商调上行至宫音,旋律宁静平稳,旋律线波动较小,音域也相对较为狭窄,带有收拢性质。第二乐句开篇打破第一乐句的低沉,音乐铿锵坚定,对音区进行突然的翻高,是全曲的核心乐句,在变奏中多次出现,表现出了阿炳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个人形象。第三乐句采用多次的切分音,富于节奏上的变化,情绪较第二乐章更加激昂,将音乐感情推至高潮。

(三)艺术情感

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演奏的最终目的是进行音乐语言和音乐情感的表达,而这种艺术情感上的表达是没有国界的。《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其表达出的魅力同样是没有国界限制的,阿炳将他的个人坎坷经历、多年流浪生活带来的对人生的感悟和不屈的性格通过乐曲的创作传达给众人。由此,才会有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评价《二泉映月》时指出:“这种音乐是需要跪着听的”。

《二泉映月》全篇的乐句共分为两种音乐语言,一部分以主体的第一乐句、引子、尾声为代表,通过较低的音域、斜坡式的下滑旋律线、无休止音符的演奏,表达的是作曲家阿炳在流浪生活中对现实磨难的无奈与悲凉。这种乐句的创作在二胡乐器较低音域的演奏加持下显得格外突出。二胡作为我国民族弦乐的一种,其在低音域本就有悲凉、凄苦的共鸣效果。另一部分以主体的第二乐句、第三乐句、后续变奏为代表,通过多变的结构和高昂的旋律特点,表达出阿炳在逆境下对生活苦难的乐观与淡然的心态,通过多变的节奏展现出作曲家的不屈与顽强。

三、演奏技巧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载体是没有国界限制的,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二泉映月》在多年的流传中被改编成了多种西洋器乐演奏版本,以在世界领域内进一步流传,这些改编也为二胡原版的《二泉映月》的世界化流传提供了参考价值。

(一)弓法与指法

为了更好地将《二泉映月》由民族音乐向世界音乐发展,以此带动世界对我国民乐的认知、加速民乐与西洋乐的融合,首先需要从演奏技巧上做到尽善尽美,充分地把《二泉映月》中的音乐语言和表达展现给听众。对二胡器乐来说,在演奏过程中最要紧的就是弓法和指法上的要求。

1.弓法

在阿炳演奏的原版《二泉映月》中,其使用短弓较多,通过切分弓、颤弓、提弓、断弓等不同的弓法,实现一字一弓,使得乐曲演奏饱满有力,满足了乐曲创作中节奏重排移位的要求。同时,由于《二泉映月》中使用到的滑音较多,要求演奏者在起弓时必须带有明显的音头,音色干脆利索、棱角分明,以此表现出阿炳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

而在长弓的演奏上,需要演奏者更好地把握乐曲中的强弱变化,尤其是阿炳在创作中吸取地方戏曲特色,使得部分旋律线由若拍进入强拍,以此形成了弓法上的切分进行和延留进行,更需要演奏者持弓时用力轻重变化不一,采用浪弓的演奏手法,通过瞬间的力度变化体现出乐曲的律动感。

2.指法

由于《二泉映月》是作曲家阿炳在多年流浪过程中创作而成的,在流浪过程中,阿炳需要将胡琴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演奏,这就带来了换把上的不变,因此在乐曲的指法上阿炳采用了定把滑音的演奏指法,降低了换把的次数,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乐曲旋律上的连贯性和韵味。

同时,《二泉映月》的演奏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采用到左手拨弦的演奏技巧,需要注意演奏者弹波的力度不宜过重,使得音色更加自然、轻盈、柔美。

(二)和声的融入

在二胡的原曲中,受限于二胡的乐器特性,乐曲的和声效果运用较难,而在钢琴曲、西洋弦乐四重奏中和声效果运用较多,这是在对乐曲近年来的改编中对西洋器乐和西方音乐精华的融合所带来的。通过和声和钢琴的和弦处理,加强了音乐语言的表达和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后续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演奏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融合合唱或民乐齐奏、协奏等形式,加入各式的和声效果。在和声编排上,首先需要考虑到对于五声性调式风格和声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和声对《二泉映月》宫调性和徵调性上的配合,保持纵向的和声与横向的旋律声部保持一致。在具体的后期编排上,综合运用主调、复调的织体编配手法。在这里可以尤其借鉴储望华先生的钢琴改编版《二泉映月》中的复调钢琴和弦表达形式,通过支声复调、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加入和声。

(三)西洋乐器的结合

除去简单的和声融入之外,还可以吸取管乐版、弦乐四重奏版本的《二泉映月》的改编经验,为二胡版的《二泉映月》原曲加入适当的西洋乐器伴奏。在众多西洋乐器中,大提琴的音域、小提琴的音色与二胡较为相似,可以采用部分西洋弦乐的乐器对原版进行和声上的配合或进行协奏。同时也可以搭配钢琴、甚至管弦乐团以凸显出乐曲旋律强弱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控制,进行更为丰富的情感表达。

四、结语

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乐曲目中的代表作品,多年来在西洋器乐改编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通过这些改编曲目使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而结合这些改编上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对二胡版《二泉映月》的原曲进行进一步地演绎,通过乐曲演奏中自身弓法、指法上的配合,结合以往改编上带来的复调和声形式和西洋器乐协奏经验,展现出更为丰富的《二泉映月》情感表达,将阿炳对生活无奈的叹息和坚强不屈的灵魂,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猜你喜欢
二泉映月民乐西洋
民乐国祥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
我,民乐高手
如泣如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