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承压不确定性增加哪些行业显韧性?

2022-11-13 20:35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8期
关键词:供应链影响疫情

文/ 本刊记者 赵爱玲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与难以预料的国际形势变化的叠加,对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将成为新环境之下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在供应链承压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哪些行业能够坚韧抗压?

“具有高度创新性的反周期行业将在冲击之下继续保持韧性,这些行业都离不开重要的研发活动。”科法斯亚太区经济学家欧韦良(Bernard Aw)近日表示。他认为,展望未来,最具韧性的行业包括媒体、特种化学品和制药。

催生供应链组织和消费者习惯的重大改变

“虽然疫情引发的健康危机在世界许多地方已经有所缓解,但绝对没有结束。因此,制药行业的财务表现将保持良好态势。”欧韦良称。他说,纵观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他预计媒体板块依然最具韧性,因为使用此类服务所需的投资和设备在危机前就已存在,所以用户不会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这些服务仍然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远程使用,因此不受物理和地理障碍的限制,例如货运。

欧韦良谈到,特种化学品板块,特别是从事美容、香水或香料市场的公司将会很有韧性,优于该领域的其他行业,例如与油漆和染料有关的行业,后者的客户主要来自周期性很强的汽车行业,前景较为黯淡。

“这3 个行业(媒体、特种化学品和制药)具有多种因素的共同点,例如,它们都是反周期行业,其主导市场在世界特定地区。此外,它们还有高科技和创新的工业活动,从而形成了坚实的准入壁垒,将新的竞争者拒之门外。”欧韦良说。

疫情暴发以来,消费习惯的转变正悄然发生。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分项来看,汽油和柴油等零售额涨幅居于所有板块之首,家具店和杂货店环比涨幅均为1.4%,百货公司销售额则环比大幅回落2.6% ;与去年6 月相比,汽柴油同样是“销冠”,销售额同比暴涨49.1%,其次是杂货店和餐饮业,同比涨幅分别为15.1%和13.4%,电子器材则创最大同比跌幅,销售额下跌9.1%。因物价上涨,可以看出美国民众不得不调整消费习惯,比如,放弃在一些商品上的开支或是寻找平替;又或者将消费支出更多地转向疫情期间错过的体验类消费,例如观看演出、外出旅行等。

“从长远来看,我们预计消费者和企业都会逐渐转变习惯(节约能源、从小麦粉转向其他替代品),与此同时,供应链的组织也将改变。后者肯定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例如,欧洲和中国正在绕过俄罗斯,通过中间走廊建设中欧之间的铁路运输主力线路。正如疫情危机对全球行业趋势的影响,这种新的冲击可能催生供应链组织和消费者习惯的重大改变。”欧韦良说。

周期性行业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受影响最大

根据科法斯的研究,所有行业在中长期内都将继续受到俄乌冲突的冲击,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具体情况则因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或地理位置而有所差异。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供应问题加剧,大多数行业都难以独善其身。科法斯2022 年第二季度贸易风险报告称,在行业层面,科法斯下调风险评级次数表明连续的冲击已蔓延至所有行业,包括能源密集型行业(石化、冶金、纸品等)和那些与信贷周期直接相关的行业(建筑)。

欧盟委员会上周宣布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由此产生的外溢效应可能继续刺激油价;粮食价格也是如此,而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是粮食生产大国。半导体供应持续中断,在此背景下,冲突越久,对需求的冲击就愈发无可避免,以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欧韦良称,高油价尤其值得关注。他认为,通胀加剧和能源冲击将主要影响周期性行业和能源密集型行业,但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有行业领域都有隐忧,但石化、汽车、运输、纸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将首当其冲。这些行业多年来一直受到技术创新、环保法规发展、消费者偏好转变的挑战。例如,纸品行业面临着全球经济数字化的挑战。”他说。

欧韦良认为,从长期来看,零售业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还有待观察。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种种不确定性正在加速形成,可能持续打击消费者信心。不过,随着一些国家政府(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采取纾解措施,例如欧洲向弱势人群发放食品券、能源价格补贴等,零售业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运输业总体上属于能源密集型行业,可能受到高油价的冲击,预计业内各板块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因为它们的财务状况在面对冲击时表现好坏不一。例如,2022年第一季度,海运利润率高达营业额的28%,而空运则陷入亏损,约占营业额的11%。此外,他认为,大多数行业所受影响会有很大差异,行业/公司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会有分化,这取决于它们处于上游还是下游。至于冲突的影响,同一行业内的地理、构成和经营形势等因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谈到农产品行业,欧韦良称,该行业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甚至可能引发社会政治问题。“鉴于农产品行业的重要性,它所面临的食品和物资(特别是化肥)价格高涨的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它们可能威胁到全球食品安全,并引发社会问题。高昂的能源价格增加了农作物的投入成本,因此降低了农民的产量,而农产品行业本来就容易受到一些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如生物风险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举例而言,自年初以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强烈的热浪,导致干旱(非洲之角、印度等)和大规模火灾(如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他说。

亚太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利润压力

根据科法斯前不久发布的《2022 年中国企业付款调查》,总体而言,企业乐观情绪持续,71%的受访企业预计2022 年经济增长将有所改善。然而,并非整个亚太地区都如此乐观。相比该地区的平均水平,新加坡更为乐观,有83%的企业(上升17 个百分点)预计经济将加速增长。日本和泰国企业的信心也有所提升,表示对2022 年经济增长乐观的受访企业比例均上升14 个百分点,分别达到75%和80%。2021 年这两个国家经济复苏相对缓慢,因此在2022 年有更大空间实现强势复苏。

当被问及新冠肺炎疫情对销售业绩和现金流的影响时,更多受访企业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半数(54%)的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较2020 年的31%大幅上涨,是影响销售业绩和现金流的关键因素。2021 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原油价格,而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全球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与日俱增,导致现金流风险增加。

如今,由于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通胀,企业面临复杂的商业环境。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和全新封控措施的影响,2021年供应链仍然受限。尽管如此,世界经济正在逐渐重启,私人需求也迎来反弹。这拉大了众多产品和原材料的供求差距,导致价格大幅上涨。2022年初,全球供应链压力略有缓解,但俄乌冲突导致压力再度加大。鉴于两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俄乌冲突导致原材料价格进一步飙升,推高通胀,进而推高工资水平。这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压缩企业利润。面对生活成本飙升,一些国家决定提高工资水平,以帮助消费者应对这一局面。

数据显示,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自2021 年以来平均工资增长逐渐加速。在东南亚,马来西亚于2022 年5 月大幅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35%)。菲律宾和越南也分别于6 月和7 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调查显示,通胀方面,亚太国家和地区2021年的通胀压力较小,但如今通胀水平也在快速上升,特别是在食品和能源领域。一些亚太经济体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长率已超过央行目标。例如泰国,今年5月,泰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已连续第五个月高于央行设定的3%目标区间上限。澳大利亚、印度和菲律宾的通胀目标也纷纷告破。

谈到中国企业的情况,欧韦良表示:“从科法斯近日发布的中国企业付款调查报告来看,尽管2021年中国经济有所复苏,但中国企业提供的信用期限仍然偏紧,因为疫情迟迟不退,企业普遍小心谨慎。农产品和能源行业的收缩幅度最大,这两个行业的信用期限都缩短了23天,表明与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的信用风险在增加。”

猜你喜欢
供应链影响疫情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战疫情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