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2022-11-14 15:21孙宝强
活力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思想

孙宝强

(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丹东 118003)

引 言

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改变以往的教学管理策略,尤其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党建工作,结合网络环境特点,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模式,搭建立体化的党建平台,从多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有效抵御网络环境中的不良诱惑。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做好职业规划,并为之努力奋斗。因此,高校通过落实党建工作,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想,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但同时网络环境也有一定的弊端,一些外来思想,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被这些思想蛊惑,追求享乐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并不利于大学生开展良好的职业规划,影响了大学生未来的选择。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现在各类社交软件上都充斥着不同类型的网络“红人”,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以此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人影响,竞相模仿,转移了自己的重心,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上也追求极端享乐主义,这一现状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生活和全面发展。

二、基于网络环境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控制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高校应当认识到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在党建工作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高校也可以结合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党建活动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环境的利与弊,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很好地抵御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不良诱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积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有利于创新党建工作的工作理念

将互联网充分融入党建工作,将线下和线上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创新传统的工作理念,引导党务工作者从多个角度入手,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工作理念,整合网络上的各种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发展意识。除此之外,还能打破传统党建工作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加党建工作的趣味性。

(三)有利于创新工作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党建工作,从传统的线下模式转移到线上模式,有利于创新党建工作。可以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党建信息教育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宣传创新活动形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各项资源,开展知识的传播,加强教育工作管理,逐步提高大学生对党建工作的接受度,建立正确的认知,积极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

三、基于网络环境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准确把握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的方向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党建工作,首先要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方向,明确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要将网络环境下的党建工作作为重点的工作内容,积极拓展网络这一渠道,扩大党的宣传和马克思主义阵地,并引导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做好规划工作,加强自身学习。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等都会产生影响,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积极影响,遏制消极影响。可以将网络中一些主流的价值思想观念与党的最新理论相结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在未来的工作中,党建工作也需要把握这一方向,不断地创新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始终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舆论的最高点,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监管网络环境,建立管理体系

为了创新党建工作,将网络环境发展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需要高效地做好对现阶段网络环境的监管控制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了解网络实时热点,根据实时热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建活动。这样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时刻把握舆论方向,提炼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辨别网络环境中的负能量和不健康的信息,更好地规避这些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管理体系需要引进责任制,细化党建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监督管理。要及时发现在校园网络环境中出现的不恰当言论,做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环境的防范意识,做好自我约束和控制工作。

例如,高校可以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主要的网上教育阵地,党建团队可以定期发布一些新的信息,鼓励学生多多留言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的思想便体现出来。党建工作人员要善于捕捉关键信息,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的一些问题,确定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搭建立体化党建工作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一些先进理念的融入,还需要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促进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可以搭建一个立体化的党建工作平台。从网络角度来看,该平台能够加强高校管理层、辅导员、班主任、党建队伍、学生等的沟通联系,便于学生反馈各项信息,及时接收党建工作的各项内容。从整体来看,有利于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站认证并登录相关的线上平台,完成线上的党校课程学习,也可以定期借助线上平台推送党建工作的各项信息,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输,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利用线上平台建立一个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党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定期组织线上学习活动,积极讨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思想政治学习,在交流中完成对党的思想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在构建立体化党建工作平台时,也可以通过构建微党课、微论坛、微党建等形式,创新党建工作的模式,拓展线上平台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途径加强学习交流。

例如,可以利用抖音、微博等社交软件,申请专门的官方账号,每天发布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加强自身学习。鼓励学生在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加强互动交流。为了确保线下活动的有效落实,还需要搭建一个党建活动平台,和线上平台相联系,定期开展线下活动。教师和学生开展线下交流,了解学生的一些思想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当引导,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共同开展,完成立体化的党建工作。

(四)提高党建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扩大整体规模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的党建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建工作队伍需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来满足党建工作的需求。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根据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引导党建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学习,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掌握党的各种理论思想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学会应用互联网进行工作学习,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网络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高校可以投其所好,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党建活动中。在交流互动中,党建工作人员能够落实各项内容,传达党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高校要不断扩大党建团队的规模,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五)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高校应当认识到目前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充分把握发展方向并创新党建的工作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高校需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用来约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由于网络的隐秘性,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弱化,他们会通过网络传递一些虚假信息,诋毁他人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党建工作可以发展网络阵地,建设网上德育教育平台。在网上开展党建活动时,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另外,还可以构建自律和他律的约束机制,提倡大学生注意自我修养,遵守网络规范,明确自身的网络道德、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一些社会热点、社会新闻,不会被一些营销号引导,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在党建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估、质疑、思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正确应用媒介这一途径,运用辩证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学会辨别网络中的信息,用事实和证据说话,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自觉遵守媒体规范和道德,合理使用媒体资源。

(六)加强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构建和认同的,以群众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又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来落实党建活动,将校园文化打造成党建工作的有机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要明确建设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收集资料、参与活动等形式,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以辩证思维看待任何事物,给予党建工作一定的支持。

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某高校决定开展相关活动,要求各院系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开展设计活动。党建团队为活动的主办方,了解各院系的具体行动,通过投票的形式选出前三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形式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收集资料、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建立自己正确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而教师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建内容,为党建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抵御网络环境中的不良诱惑,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网络环境也能成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高校的党建团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也可以构建立体化党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要做好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工作,时刻掌握校园网络环境的舆论动态,进行恰当引导;建立培训体系,加大对党建团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扩大整体规模;不断丰富党建的工作内容,做好对学生各方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落实党建工作,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行为修养的提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思想与“剑”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环境清洁工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漫观环境
阿吾(一首)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