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产后病应用生化汤辨证思路探析

2022-11-15 16:39段清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桃仁傅山气血

段清珍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451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其著述的《傅青主女科》是一部妇产科学专著,全书论及妇科杂病80种,产后诸病40余种,创制方剂数首。傅山临证重视肝脾肾三脏,制方严禁、理论基础深厚,“谈证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1],其“方则极平易、精详之至,故用之当时而效,传之后世而无不效。”在《傅青主女科》中,傅山收录的名方—生化汤,在产后病的应用中给予随证加减化裁治疗多种产后病,对后世妇女产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直到今天仍广泛应用于产后病的治疗中,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病因病机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虽复杂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为“多虚多瘀”[2],且虚实夹杂,这是产后病发生的基础和内因。

1 气血虚损

女性分娩是一个耗时较长的损耗过程。由于分娩时用力、大汗、产道损伤以及出血等使津血耗损,气随血散,而出现产后诸多虚证。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治》:“新产血虚,多汗出,……”,指出了产后气血亏虚乃有产时汗出较多而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认为产后虚证乃因产时失血过多,致气血虚极。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云:“眼见黑花,头目眩晕,不能起坐,甚致昏闷不省人事”,从症状描述方面阐述了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产后》曰:“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从产后病发病机制方面指出了产后病的治疗原则。清·傅山《傅青主女科》:“夫产后忧惊劳倦,气血暴虚,诸症乘虚易入”,认为由于妇女产时由于恐惧担心劳累,再加上产时出血,气随血脱致气血虚弱,而出现产后诸症。

2 瘀血内阻

分娩时引致产道创伤,脉络受损,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而成瘀血;或产妇分娩时耗气伤血,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遂致瘀血内阻;或胎儿娩出后胞衣、胎盘残留,阻碍气血运行,旧血不去新血不能归经均可致瘀血内阻,而引起产后诸病。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云:“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从辨证施治的角度进行论述,认为产后病中的血晕病虚实证均有,其中“血晕之证本由气虚,所以一时昏晕,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若恶露不去,瘀血停留,则为瘀血发热……”。清·傅山《傅青主女科·产后诸证治法血崩》:“产后血大来,审血色之红紫,视形色之虚实。如血紫有块,乃当去其败血也,止留作痛,不可论崩。”

3 感受外邪、饮食房劳或五志不节

妇女分娩时亡血伤津,致使产后元气、津血俱虚,腠理疏松,百节空虚,饮食起居稍有不慎致外邪内侵、或房事过早过劳、或五志不节,均可致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常,冲任受损而致产后诸病变生。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荣卫虚伤,风气得入五脏,伤太阳之经,复感寒湿,寒博于筋,则为痉”,明确指出产妇荣卫气血俱虚,外感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博于筋脉而致产后痉证。唐代·昝殷《经效产宝·产后中风方论》:“产伤动血气,风邪乘之”。清·傅山则认为产后血崩乃由产妇心肝脾脏腑功能失常所致,如《傅青主女科·产后诸证治法血崩》:“如鲜红之血,乃是惊伤心不能生血,怒伤肝不能藏血,劳伤脾不能统血,俱不能归经耳”。

生化汤组方浅析

生化汤一方的出处较多,目前多倾向于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但在1771年刊行的以竹林寺僧命名的《宁坤秘籍》卷中“产后生化汤论中”,明确提出生化汤是由竹林寺僧所传授[3],而竹林寺僧生活的年代要早于傅山生活的年代。故可认为生化汤乃竹林寺医僧所创立,由傅山将其收录于《傅青主女科》中,并将其在临床发扬光大。生化汤原方组成: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黑姜五分、炙甘草五分,上药用黄酒和童便各半煎煮后服用。全方共五味药,配伍精当,组方详至,君臣佐使一应俱有。其中当归补血化瘀生新为君药,川芎理气止痛、桃仁行血中之瘀滞共为臣药,炮姜色黑温经散寒止血为佐药,使以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黄酒煎药助以温经化瘀,童便化瘀、引败血下行。原方具有温经止痛、祛瘀生新之功效,且兼有祛邪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留瘀特点[4],主治妇女新产后气血虚弱、瘀血留于胞中等虚实夹杂之症。

产后病中生化汤的应用思路

妇女因生产时耗气伤血致气血虚弱、腠理不固,虚寒之邪容易乘虚而入,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5],凝则血瘀,热则血崩,故产后病具有“多虚多瘀”的特点。傅山云:“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夫产后忧惊劳倦,气血暴虚,诸症乘虚而入。”故应扶正祛邪,治以补血祛瘀、生新止痛为主。傅山先生临证时鉴于产后病复杂多样,因此在治疗产后病时不仅仅是用生化汤原方,更是根据辨证及兼证情况将生化汤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为后世产后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治则和方法,备受后世妇科医家推崇。

1 在产后血病中的应用

1.1 视产后血块情况加减用药 傅山治疗产后病非常重视血块情况,并视血块情况判断产妇体内血瘀之轻重。当产妇排出恶露血块不多时用生化汤原方即可,并提醒切勿加用苏木、三棱、蓬术等破血药,以免伤及产妇性命,并需用烘热衣物暖和痛处,即使大暑天也要注意保暖。但“或因进食寒凉食物,结块痛甚者”,则需于生化汤中加入肉桂八分以增强温经散寒作用,血得温则行,血行痛消。并强调“如血块未消,不可加参、芪,用之则痛不止”。如产后恶露不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肿毒,高寸许,或身热,减饮食,倦甚”,则半月后方可用生化汤加三棱、元胡、肉桂等,即加味生化汤,攻补兼治,其块自消;方药组成:川芎一钱, 当归三钱,肉姜、炙草各四分,桃仁十五粒、三棱醋炒、元胡、肉桂各六分。

1.2 视产后血晕原因加减应用 产妇分娩后出现晕厥情况其因有三:“一因劳倦甚而气竭神昏,二因大脱血而气欲绝,三因痰火乘虚泛上而神不守”。出现晕厥时当急服生化汤,并外用韭菜细切,放于带嘴的瓶中,用烧开的醋冲入瓶内,急熏产妇鼻腔即醒。其后用加味生化汤加减调治,方药组成:川芎三钱、当归六钱、黑姜四分、桃仁十粒、炙草五分、荆芥四分炒黑、大枣水煎服。劳倦甚及大脱血而晕厥,用加味生化汤加人参三四钱;对于产后血崩者,则用生血止崩汤治疗,此方亦乃生化汤化裁而来,方药如下:川芎一钱、当归四钱、黑姜四分、炙草五分、桃仁十粒、荆芥五分炒黑、乌梅五分煅灰、蒲黄五分炒。痰火乘虚泛上而晕厥,加味生化汤加橘红四分,痰多加竹沥七分、姜汁少许。另外根据兼证可加:口渴加麦冬一钱,五味子十粒;汗多加麻黄根一钱;伤米面食加炒神曲一钱,麦芽五分炒,伤肉食加山楂五个,炒砂仁四钱,总不可加三棱、莪术等破血药。

1.3 视产后血色情况应用 傅山云:“产后血大来,审血色之红紫,视形色之虚实。”如血为暗紫色有块,则为有败血残留,不可用生化汤,否则会引起腹痛;如血色鲜红,乃为脾不统血,血不归经,可服生化汤几付,则寓行中有补。若形脱汗多气促,则需服倍参生化汤以益气固脱。

2 根据产后兼证随之加减

傅山治疗产后病除重视血病情况外,对产后其它兼证也多有深虑和详细用药指导,并且反复强调,产后病只要恶露中有血块均忌用参、芪、术类,以免“闭门留寇”。

2.1 外感六淫 妇女产后元气受损,气血俱伤,腠理疏松,百节空虚,生活稍有不慎就会感受寒热风毒之邪,引起外感类疾病。傅山治疗产后外感六淫病时不忘“多虚多瘀”,多应用生化汤随证化裁。①类外感症:产后三日内出现发热头痛者,予加生化汤去炮姜,加防风、羌活。②痢:产后脾胃虚弱,冷热相乘,客于肠间,致患赤白痢、里急后重较著,用生化汤减干姜,加木香、茯苓,则“善消恶露,而兼治痢疾,并行而不相悖也。”③霍乱:由劳伤气血,脏腑空虚,不能运化食物,及感冷风所致,阴阳升降不顺,清浊乱于脾胃,冷热不调,邪正相搏,上下为霍乱。用生化六和汤:川芎、当归、黑姜、炙草、陈皮、藿香、砂仁、茯苓、姜三片。④呕逆:“产后劳伤脏腑,寒邪乘于肠胃,则气逆呕吐而不下食也”,用加减生化汤:原方去桃仁、甘草,加砂仁、藿香、淡竹叶。⑤咳嗽:外感风寒,咳嗽鼻塞,声重恶寒,用加味生化汤:川芎、当归、杏仁、桔梗、知母。⑥小腹痛:产后脾胃阳虚,感寒饮冷,寒邪下攻小腹引起疼痛,如伴有血块则用生化汤送服前胡散。⑦类痉:产后汗多,腠理疏松,风邪或寒湿乘虚侵入,博于筋脉而致痉病,用加减生化汤,即生化汤去桃仁、炮姜,加麻黄根、桂枝、人参、羌活、天麻、附子、羚羊角。

2.2 脏腑功能失常 傅山强调“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产后忧、惊、劳、倦,气血暴虚,诸症乘虚易入”,因此傅山非常重视妇女产后肝脾肾的调养和顾护,尤其要重视顾护脾肾阳气,嘱咐“如有气毋专耗散,有食毋专消导;热不可用芩、连,寒不可用桂、附”。①厥证:妇人产后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出现逆冷而厥,用加参生化汤即生化汤加人参二钱,则气血旺而厥自止矣。如四肢逆冷,又泄痢类伤寒阴症,用加参生化汤加附子一片,以温肾回阳。②忿怒:产后怒气逆,胸膈不利,血块又痛,宜用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则块化怒消,并强调不可偏用木香、乌药、枳壳、砂仁之类,以防“元气反损,益增满闷”。③出汗:傅山认为“分娩时汗出,由劳伤脾,惊伤心,恐伤肝”多三者兼而有之,若有血块作痛,不可用敛汗之剂,宜服生化汤二、三剂,块消后继服加参生化汤,以止虚汗。④泄泻:素体脾肾阳虚,产后亡血耗气伤津,阳气益虚,不能温化水湿而成泄泻,如血块未消用加减生化汤:生化汤加茯苓、莲子;血块已消用健脾利水生化汤:生化汤去桃仁,加茯苓、陈皮、人参、肉果、白术和泽泻。

2.3 饮食劳伤 产妇素体脾胃虚弱、体虚劳倦,产后气血益虚,若饮食不节,食凉饮冷、或过食膏粱厚味,或劳倦过度,必中伤脾胃。①胃脘痛:劳伤风寒,及食冷物而作痛,俗呼为心痛,用加味生化汤:川芎、当归、黑姜、肉桂、吴萸、砂仁、炙草。②伤食:傅山主张新产后应“禁膏粱,远厚味”,如饮食不节,必伤脾胃。对于产后伤食者,应视伤何物而用生化汤相应加减用药:伤面食者加神曲、麦芽,伤肉食者加山楂、砂仁,伤寒冷之食加吴萸、肉桂。③完谷不化:产后三日内饮食太过,脾胃受伤,恶露伴有血者,用生化汤加益智、木香、砂仁;无血块者用参苓生化汤:生化汤去桃仁,加人参、茯苓、白术、白芍、益智仁、肉果以益气温胃、健脾消食。

3 预防与调摄

产后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此种病证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中医称之为“治未病”。傅山非常重视产后调摄和产后病的预防,认为产后病多由于产妇平素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伤脾,气血化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耗气伤血、气血两虚致产后脾胃益虚、津血不足,“诸症乘虚而入”而致;若产妇素体康健、气血充盛,产后注意调摄,则诸邪无虚可乘,故主张除孕前及孕期要注意顾护脾胃、避免过度劳倦伤脾,且产后应视情况补气养血。如《产后总论》云:“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大补气血为先,……夫产后忧、惊、劳、倦,气血暴虚,诸症乘虚易入”。又重视产妇的身心调理和饮食起居,主张产后要保持身心愉悦、避风寒、忌冷食、节房事,常处静室、生活有节。并提出产后用药禁忌:勿用耗气、消导、破瘀、寒凉、峻下等药物,以免损耗正气、中伤脾胃。并反复强调恶露块下忌用参、芪、术,以免“闭门留寇”。

讨 论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著,全书共二卷,简要论述了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八十症,列方八十三首,另附“产后编”。医论论述全面、见解独到、通俗易懂,立法严谨灵活[6],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疗效卓著,构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妇科证治体系,为后世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傅山临证深知“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盖新房,不经大匠之手,经营如何得宜”,并认为“执成方而治病,古今之大患也”,故临证不拘于原方,而是深究病因病机,并据此将原方随证加减化裁。如由其收录的名方—生化汤,原方虽仅有五味药,但傅山将其随证化裁衍生出多个方剂,用于治疗多种产后病每获奇效,这种辨证思路为后世医家辨证施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桃仁傅山气血
傅山的“四宁四毋”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桃仁和酒
“搓手”可充盈气血
嘴唇干裂用桃仁
治早期肝硬化
清·傅山论书句
清·傅山论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