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缭绕 春华秋实
——钢琴教育家陶敏霞教授专访

2022-11-17 09:56文/张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音乐会西安

文/张 泓

2022年7月18日晚,古城西安大唐不夜城火树银花,灯光璀璨,“‘陶’李无言,霞光作伴——陶敏霞从教40年师生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成功举行。这场钢琴音乐会演出形式多样,内容异彩纷呈:独奏《冲动》《弄臣》、双钢琴《爱之梦》《红旗颂》、多钢琴《十送红军》《在希望的田野上》、电影配乐《加勒比海盗主题曲》《复仇者联盟主题曲》及女高音独唱与四手联弹《沃尔塔瓦河》等节目连番上演。

陶敏霞演奏中国钢琴名曲《夕阳箫鼓》,旋律时而柔婉时而激扬,在意蕴悠远中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把观众带进了回味隽永的传神之境。同时,音乐会还以创新的演出模式——六台钢琴同场奏起《我爱你,中国》,唱响全场的爱国心声。陶敏霞的学生以及学生所教授的小演奏者们也展现了他们心中最童真、纯净的音乐感受……音乐会结束,观众掌声经久不息。陶敏霞表示:“这次演出效果比预期好得多,期待十年之后能再在舞台上用钢琴传递音乐之美、续写师生情谊!”

此前7月13日晚,一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77、78级毕业40年音乐会”也圆满落下帷幕。音乐会由陶敏霞组织策划,她与西安音乐学院77、78级毕业老同学们共同呈现。这场感人至深的毕业四十年音乐会,是金黄麦穗收获时刻他们献给母校与西安观众们的凯旋交响。其中有著名音乐家、著名教育家,有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丝路使者,还有学科创立者、带头人等。陶敏霞正是这才华横溢、散发迷人光彩群体中的一员。

自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从教40年来,陶敏霞指导历届学生钢琴独奏音乐会、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逾百次,她指导过的学生们更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成绩:不仅在海内外钢琴大赛中不断折桂,捷报频传;许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国内高等音乐学府,还有许多考入美国茱莉亚学院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德国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魏玛“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等世界著名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更有许多学生成为西安音乐学院或其他高校的音乐教师,成为全国钢琴教学的骨干。

陶敏霞也收获了许多荣誉:2006年荣获西安音乐学院双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历届比赛中屡屡荣获“优秀园丁奖”“教学园丁奖”,并担任历届“鲍德温”杯钢琴大赛、全国“珠江杯”钢琴大赛西安等地总决赛评委。她也注重学科理论研究:1999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琴音缭绕”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与欣赏》一书;2002年于《交响》发表《简析钢琴业余考级存在的问题》等。她还是一位在音乐实践中不断探求的音乐舞者,作为钢琴伴奏曾为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田中公道的独唱音乐会与学术交流助力添彩,获得好评如潮;她也曾于1996年10月,为当代二胡大师闵慧芬、歌唱家李光羲担任伴奏,将大师的音乐魅力与钢琴乐音完美融合。

40年的砥砺与淬炼,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成为了陶敏霞40载音乐教学生涯的最佳注解。正如她出版的《琴音缭绕—中国钢琴作品赏析》一书书名,与叮咚琴声相伴,她走过人生最美的年华,一路传递美、播洒爱,谱写出了动人的乐章。支撑陶敏霞在近半个世纪的音乐求学与执教生涯中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是那份爱,是对音乐梦想执着的爱。而这爱的种子的播洒,源于她的父亲。

1961年,陶敏霞出生于上海南汇的一个工人家庭。她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红白喜事班头,常带着一班乐队奔忙。受此影响,陶敏霞父亲的乐感特别好,拉得一手好二胡。陶敏霞的妈妈则是传统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宁可自己忍饥挨饿吃粗粮也要把细粮留给孩子。陶敏霞和哥哥就在这个不富有但充满爱和音乐氛围的家庭里长大,日后相继走上了艺术之路,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里建树颇丰。

陶敏霞回忆道:“那时候晚上没有电影电视等娱乐条件,我爸就一把二胡在手,万千曲调于心,用吱吱呀呀的琴声带给我们快乐和温暖”。爸爸花20块钱为哥哥买了把小提琴,陶敏霞则喜欢跟着父亲的琴声唱歌,随着一首首民间曲调,在潜移默化和熏陶中,音乐的种子悄悄发芽。之后陶敏霞父母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北建设,举家搬迁到西安,陶敏霞和哥哥也来到西安上学。生于上海、成长于大西北,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陶敏霞身上既有南方人的机敏灵动,也有北方人的豪爽直率。

1973年西北音专(西安音乐学院前身)附中招生,当时音乐人才奇缺,学校下大力气在陕西省、西安市各片区发掘音乐苗子。陶父所在的204所经常搞排练、汇演样板戏《沙家浜》等,又在学校南侧,负责招生的周延甲、李立章老师就来物色学生,找到几个能拉会唱有音乐天分的孩子,其中就有当时12岁的陶敏霞。陶敏霞经常去父亲单位听大人们的排练演唱,聪慧的她学会了《沙家浜》里几乎所有的唱段,并且经常登台演唱。两位老师见到嗓音甜美、落落大方的陶敏霞,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孩子了。爱才惜才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学校面试,由于陶敏霞乐感优异、具有一定音乐基础以及手指条件好,在上班的父母还不知道学校招生的情况下,她就被附中的钢琴专业录取了,自此她这一生都和钢琴、和西安音乐学院息息相关。

陶敏霞在附中师从徐韵梅教授。徐教授也是上海人,作为专家学者来到西安支援西北建设,深得俄派钢琴演奏和教学真传。陶敏霞跟随徐韵梅教授开始了音乐世界的翱翔,她钢琴演奏的多彩人生就此开启!星移斗转,寒来暑往,78年,陶敏霞5年附中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此时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来西安音乐学院招本科生,聪慧过人、灵气十足的陶敏霞一眼就被看上了。陶敏霞却放弃了去北京、上海的选择,留在了西安,保送进入母校本科。

1978年是国家刚恢复高考制度第二年,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极度缺乏人才,音乐专业同样迫切需要培养接班人。学校面向西北地区不拘一格招揽音乐学子,很多同学进校之前就有相关工作经历或是文艺团体的台柱子。这些经历过社会磨炼和生活之苦的大学生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流连于知识的海洋、音乐的世界。老师们也都尽职尽责,倾其所有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技能。

陶敏霞是同学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学习、练琴有一股巧劲,成绩优异人也机灵,深得同学们喜爱。陶敏霞的琴房在二楼,旁边都是声乐的教室,练琴之余经常有声乐专业的同学跑来,“小陶,给弹个伴奏吧!”于是小小的琴房里经常伴随着琴声,回响着女高音、男高音的歌音。给声乐同学们的伴奏经历也培养出她对声乐艺术指导、歌剧艺术指导的热爱和才能。

每逢周末回家吃过晚饭,爸爸会拉着她和哥哥。“来来赛马,来一曲《赛马》!”于是一个钢琴一个二胡一个小提琴,三人合作,一段段耳熟能详的音乐飘出窗外,洋溢着家庭的幸福和音乐的快乐!那是一个红色的时代、火红的年代,唱红歌、样板戏很流行,比如《江姐》《红珊瑚》等,弹钢琴也主要是中国作品,加上小时候听着爸爸拉二胡的中国民间曲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之根慢慢扎进陶敏霞年轻的心里。后来的工作中,虽然陶敏霞教车尔尼、巴赫、肖邦李斯特也很拿手,但是她对中国钢琴作品更情有独钟,在40年的执教生涯中举办过多场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她认为中国的音乐作品更能带给听众情感上的共鸣。

四年的大学生活飞逝而过,陶敏霞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82年才满21岁的她开启了教学生涯,先是在音教系工作,因钢琴伴奏出色,88年借调到声乐系做艺术指导,给声乐专家音乐会弹伴奏、给声乐系歌剧排练弹伴奏、给声乐考试弹伴奏……大量的伴奏实践锻炼人,也积累着丰富的经验。期间84年陶敏霞还被学校派去北京中央歌剧院跟随专家学习钢琴伴奏,并且在南京、北京体育场等地方演出,一场场舞台的磨炼褪去她学生时代的青涩,她在工作和生活的历炼中逐步走向成熟。

94年,陶敏霞调入钢琴系,开始了教学事业的新阶段。这年她举办了首场中国钢琴作品师生音乐会,96年评为副教授。近年来陶敏霞多次举办中国钢琴作品师生音乐会,比如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而准备的“红歌戏韵琴声扬——陶敏霞师生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厅隆重上演。音乐会包含红色主题钢琴独奏作品,以及红色主题艺术歌曲、京剧、歌舞剧等选段和改编的器乐演奏版本。音乐会上陶敏霞等近50位钢琴演奏家“超强集结”,6架钢琴,24手联弹,以强大的艺术力量,致敬建党百年芳华,带来了《红旗颂》《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英雄赞歌》等16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色旋律。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钢琴这件昔日阳春白雪的乐器进入越来越多百姓家,家长送孩子学钢琴的热潮开始涌动。但是规范专业的钢琴教学师资远远跟不上社会需要,出现了种种问题,陶敏霞希望能为想要学习钢琴的学生和家长做点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邀请陶敏霞教授去当评委,去参加比赛,陶教授发现南方如广州、深圳等地孩子们的钢琴水平明显比内地高不少,因为南方的教学质量相对较高。陶敏霞认为陕西缺少一个给老师和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历经波折,2014年陕西省钢琴学会成立了,旨在推动推动陕西钢琴专业演奏发展、促进专业教学以及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发现和培养我省钢琴艺术人才。自陕西省钢琴学会成立以后,已举办多场音乐会、师资培训和大型钢琴比赛,还邀请顶级钢琴名师石叔诚老师、储望华老师、朱雅芬老师、鲍惠荞老师、但昭义老师分享他们的教学之道。

陶敏霞还有一个心愿是公益事业。她说太感谢自己年轻时那个年代了,遇到了很多好老师,现在要把前辈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音乐的美妙。在陶敏霞的带领下,陕西省钢琴学会多次组织会员为西安市儿童福利院、草滩敬老院带去慰问演出并赠送物资等,给孩子、老人们送去温暖。2018年陕西省钢琴学会被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选为“先进集体”。

钢琴学会通过组织比赛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在第五届高天杯中,陕西省钢琴学会联合西北地区各分会组成五大赛区,省内分为8个赛区共同比赛,有1700余选手参加。

在陶敏霞的建议下,西安音乐学院声乐/歌剧艺术指导专业扩大招生,从原先的一两个名额到现在的十余个名额,让更多的学生拓宽了学习专业的渠道。举办各种音乐会,为钢琴学子们创造上台的机会,让他们学有用武之地……只有真正懂得音乐、感受到音乐美好的人才会对音乐事业如此孜孜以求,不知疲倦。

陶敏霞说,无论父辈还是自己的亲身感受,音乐真的太奇妙太伟大了。音乐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带给人精神力量;音乐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带给我们朝气和活力。音乐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是多年后最温暖的回忆。就像1952年陶父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凭着一腔热血一捆铺盖卷一把二胡就从大上海来到了西安。建设者的工作异常辛苦,生活条件也很简陋,但是二胡给了这位远离故乡的年轻人无穷的精神力量。每当累了困了想家了,拿起二胡拉上几段,立马浑身是劲又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中!

2019年五一节前夕,《听,这一家子》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圆满举行。这场音乐会由陶敏霞和家人:爱人扣志伟(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哥哥陶龙(西安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儿子扣京(中国大剧院男高音)、儿媳(中央音乐学院女高音)和侄女(上海音乐学院戏剧教师)联袂奉献。音乐会上半场是外国作品,歌剧、咏叹调、肖邦叙事曲等,下半场是中国作品,其中有三首是陶龙作曲。音乐会别开生面、精彩纷呈,唯美的音乐带来浓浓的亲情,音乐厅里频频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今,年已花甲的陶敏霞依然辛勤耕耘在音乐的园地。她的学生从三岁多的幼童到六七十的老者、从专业到业余都有。她希望更多的人会弹琴,更多的人懂音乐、爱音乐、发现音乐的美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美的事物需要传播,美的事业需要传承。

经历过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陶敏霞对音乐、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现在每天依然闲不下来,这都是源于爱,对音乐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源于心中有大爱!

琴音缭绕,春华秋实。陶敏霞辛勤耕耘40载,一路走来,传递美,播洒爱。音乐人生,苦乐年华,在黑白键的音乐世界里纵横捭阖。踏遍青山人未老,她用不知疲倦的琴声谱写着壮丽的乐章、青春的芳华,这便是钢琴教育家、演奏家陶敏霞最真实和生动的写照。

衷心祝愿陶教授身体健康,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续写华美篇章,相信祖国的钢琴事业、音乐教育事业在一代代音乐人的不懈努力下,音乐艺术的美与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音乐会西安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
西安2021
Oh 西安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失败的音乐会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森林里的音乐会
Astor piazzolla and his new Tango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