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缺失与追探

2022-11-17 01:17于海霞
文理导航 2022年35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

于海霞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难度系数相对偏大,一部分教学目标比较片面和浅显,教学内容宽泛机械,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比较僵硬和单一,忽略了教学评价的有效创新以及多元化发展,最终导致高中数学缺乏有效性。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及阻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寻求新的突破,了解教学效果低效化的根源所在,探索一条全新的教学路径,确保高中数学教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缺失与追探

在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内容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及指导作用。大部分教师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整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为数学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确保学生能够深入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及奥秘,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动性,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全面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时,有效性教学备受关注,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学教师需要坚持多措并举以及环环相扣,深入剖析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分析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诸多因素。笔者结合有效性教学缺失的基本原因,探索全新的教学对策和手段,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和高效教学。

一、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概述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围绕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合理控制教学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强化学生对数学基本技能和知识的理解,组织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数学教学改革。从微观的视角上来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特征比较明显。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师会将教学目标作为学科教学的灵魂及核心,指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坚持可行性、具体性、明确性的教育准则,对学科知识内容和目标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在兴趣以及综合能力上的区别,关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凸显教学的灵活性、人性化以及思想性。

第二,具有明显的全员参与性。学生会全程参与、全身心感受,教师会结合“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组织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稳步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效益。立足于全体学生,調动学生的能动性,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基本学情全面践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再区别对待学生,真正做到公平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三,展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会围绕教无定法的教育准则,积极寻求新的突破,深入分析教学特征以及教学习惯,围绕教学设备、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群体特征,全面践行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教育准则。整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和个性化探索指明道路。

第四,关注师生交往的互动性。教师会寻求新的突破,讲究教学方法及艺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师生互动,打造品质课堂及高效课堂。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搭建师生交流及互动的平台,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转换师生角色,始终保持平等民主的心态,在与学生交流意见以及分享各自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第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教师会将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相结合,充分凸显科学性教学评价的优势和价值,有针对性的激励学生,诊断基本学情,为学生的自我纠正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效性教学有助于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不再过多地关注升学率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评价教学的有效性,而是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教学评价工作,综合了解学生对数学技能和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综合情感,结合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基本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思路及方向,全面优化学习过程。

二、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缺失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缺失比较突出,体现在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首先,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片面,直接采取单向输出的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重点讲解高中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没有根据学生的情感、意志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整及分析,出现了旧瓶装新酒的问题。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宽泛,教学能力和经验较为有限。没有结合网络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质性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够理想。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略了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过渡。学生探索实践的机会较少,时间较为有限,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接受式灌输式教学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最终导致教学有效性流于形式。

三、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追探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在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凸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促进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策略、方法的有效优化,保证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中数学新课改取得突破。

(一)践行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决定着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在全面落实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践行现代化的教学观念,选择契合新课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正确的教学观的指导下着眼于数学教学进程,全面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会深入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深入剖析数学教学的本质和真谛,将数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围绕教学实践的具体变化过程摆脱绝对主义以及静态教学观的负面影响和束缚,坚持动态的教学观。其中,数学学习观对学生的影响比较直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避免学生被动接受外界知识的灌输,在启发学生、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努力以及知识经验自主构建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规避照搬照抄以及满堂灌。学生也会在主动构建以及自主发现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原貌,分析数学知识的本质和真谛,实现学以致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系数较高,因此,现代化数学教学观的践行不容忽略。教师需要转变以数学学科为本位的错误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有效调整教学思路及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集合的相关定义时,部分教师会直接借助树状图或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分析交集、并集、子集的逻辑关系,理论知识灌输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相对较为被动,大部分学生只能接受单向知识的输入,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够理想,因此,往往会混淆集合中的基本概念。对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坚持生本理念,在该教学观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分析子集、并集、交集的特征,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打造有效课堂。

(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教师需要关注对有效性教学基础以及教学条件的深入分析,综合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利用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的专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即使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也很难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弥补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因此,教师个人要始终坚持终身学习和终身育人,从个人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意识着手,了解新课标的具体内容,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要求变动比较明显,新增了许多内容,十分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数学教师需要真正做到博览群书和一专多长,实现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化升级,高效传授数学知识。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相对较复杂,重难点的有效分析及整理归纳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理顺教师自主學习的思路及方向。

首先,教师需要重点学习微积分及基本算法,了解概率、统计、矩阵、数据处理等新增内容,深入理解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特征,把握重点和难点。其次,了解与高中数学教学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开拓自身的视野,实现抛砖引玉和高屋建瓴,在正确教学观念的指导下突出重难点。最后,深入学习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并将其渗透进课堂内外,指导学生主动模仿,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精神和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借助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除此之外,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非常关键,这一点比较考验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个人需要以学习数学史知识为切入点,综合了解数学发展的脉络以及历史进程,了解初等数学的发展史。教师整合利用数学史材料,帮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的能动性,有效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等基本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保证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在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新课标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最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优选法、球面几何、初等数论、算法、布尔代法、风险决策矩阵以及数学建模,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学习的知识板块,能够为教师的自我提升指明道路。教师个人需要站在宏观的视角自觉优化知识结构,准确传授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紧密交流及互动。

(三)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宏观统筹作用非常关键,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对教学目标的深入把握以及宏观统筹,加强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了解其中的编写意图和基本精神,抓住重难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用心规划教学内容,了解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基本学情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全面性。最后,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情境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及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综合考量不同的课题研究重难点,整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抽象问题的具体化呈现。

四、结束语

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变动比较明显,教师需要抓住有效性教学的核心,了解有效性缺失的具体原因,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提升自身的思维层次,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多措并举实现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卢建玲.新课程视阈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缺失与追探[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26(1):84-88.

[2]李振生.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16):154-155.

[3]季伟松.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1(1):2.

[4]王志刚.渗透数学史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2.

[5]李炜斌.聚焦课堂追求有效——让问题贯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4):37.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