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实践

2022-11-17 07:50张学森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鉴往知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历史判断,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历史观,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从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这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4—0050—14

[作者简介]张学森,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如何理解这一重大历史判断,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一方面掌握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行批判的历史主动,另一方面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核心价值观本质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对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视角。首先,从生产关系的视角,马克思把人类文明形态区分为五大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在1847年《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2之后,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都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社会形态进行了论述,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時社会革命的时代便到来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告终。”1其次,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程度的视角,马克思把人类文明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才真正结束,人才真正走出动物界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与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人类文明区分为“五形态”相一致,我们可以从核心价值观本质的角度对人类文明的五形态进行说明。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个社会都有其不同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会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人们的行为确立特定的价值方向和价值立场。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螺旋形上升的过程,更高级社会包含低级社会中一切的合理性因素——包括核心价值观念。这些在不同社会中存在的核心价值观念,尽管可能用词相同,但内涵和实现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熊彼特敏锐得把握住这一问题,他指出:“有些概念,在任何一个时代或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中,都是通用的,比如欲望、选择或经济财货等。有些概念虽然在日常的意义上,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社会会有区别,但分析者的加工已经使它们失去了这种区别,比如价格或成本。另外还有一些名词,常常是一定社会制度的产物,就其性质而言,是不能移植的。在产生它们的社会或文化之外去使用它们,等于是对历史的一种歪曲。”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用词相同的核心价值观的误用,从根本上说,是忽略核心价值观背后的社会形态造成的,而社会形态的不同必然带来核心价值观本质的差异。

那么,什么是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呢?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就是维护核心价值的意识形态力量。每个社会,由于其核心价值不同,因此,其核心价值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从历史发展的大逻辑看,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大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资料,我们只能做出理论上的推想。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的依赖关系还处于人和人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之中,这个时期是否形成统摄性的核心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尚不可知;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核心价值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此,其核心价值观就必然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奴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奴隶主为本”。

封建社会是人的依赖关系发展的最后社会形态。以中国封建社会为例,按照“被依赖”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封建宗主社会和封建君主社会两种类型。中国封建宗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维护中国封建宗主阶级的利益,因此,中国封建宗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宗主为本”。也就是说,中国封建宗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在此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价值体系,是围绕着如何为封建宗主的利益服务而进行建构的。那么,如何维护封建宗主的利益呢?封建宗主社会主要依靠的是血缘关系。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进行不同的“封土建国”,从而形成等级森严、层级分明的社会财富分配系统和社会运行控制系统,形成了所谓的“家国同构”现象。与这一经济基础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亲亲、尊尊、贤贤、男女有别”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本质是维护封建宗主的利益,即“以宗主为本”,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生发、繁衍为“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周礼”,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封建君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君主为本”,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核心利益以及由此产生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为维护君主的利益服务的。所不同的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程度的复杂,君主越来越迫切需要本宗族之外的人才来帮助治理国家,不能再简单地依靠血缘关系,因此,“亲亲”的价值观被逐渐排挤出国家的政治生活。到隋唐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封建政府官员的任命逐渐通过科举考试来遴选产生,这一方面给广大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上升通道,打破了阶级、阶层之间的壁垒,另一方面,也为封建君主实施“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人才战略提供了战略抓手。封建君主通过对等级分明的封建官僚体系的掌控,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掌控。与此相适应,逐渐产生出中国封建君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纲五常”。需要指出的是,以“亲亲”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只是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退隐到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中国数千年不变的宗法社会。对“三纲五常”进行集中论述的是孔孟的儒家学说,因此,儒家学说也就成为中国封建君主社会的指导思想,孔孟也因此成为中国封建君主社会的至圣和亚圣。

与中国封建社会相比,西欧封建社会是封建领主社会,因此,西欧封建领主社会核心价值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西欧封建领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领主为本”。西欧封建领主社会实行分封制,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以服役为条件,连同耕种土地的农民分封给将领和官员们;被封的将领和官员们,再把自己的采邑进行逐层分封,形成国王(皇帝)为首的公、侯、伯、子、男、骑士的等级顺序。但不同等级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只在封者和受封者之间有主从隶属关系,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松散的封建等级制度,加上嫡长子继承制——剥夺其余诸子的继承权——使得封建割据长期存在,导致西欧国家长期处于混乱、四分五裂、经济萧条的局面,同时也为以交换为基础的自由贸易提供了条件,加之西欧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与中国大河流域文明迥异的海洋型商业文明。这为西欧成为资本主义发源地奠定了基础。

发轫于西欧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对物的依赖的社会。这个“物”,是特殊的物——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资本增值。资本增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没有资本增值,资本主义社会就会灭亡。因此,建立在资本增值核心价值之上的核心价值观,其本质只能是“以资为本”。在资本主义建立初期,如何实现资本增值是一个时代问题。资本增值的条件是必须有资本、工厂(机器化)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工厂(机器化)大生产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随着工业革命得到了解决;资本通过“羊吃人”的运动得到野蛮解决;雇佣劳动,其前提是要有自由劳动力的出现。没有自由劳动力,没有劳动力市场,雇佣劳动就无法产生,剩余价值就无法榨取,资本增值就无法实现。为了取得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必须首先把劳动力在政治上从封建等级制度下、在经济上从封建庄园经济下解放出来。为此,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了平等、自由等战斗口号。但是,“以资为本”条件下的平等,是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意义上的平等,不是资本占有意义上的平等;“以资为本”条件下的自由,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和资本家剥削劳动力意义上的自由,与真正的自由判若云泥。进一步看,“以资为本”,在经济领域表现为资本增值最大化,并由此衍生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观念;在政治领域的要求是维护资本的统治。如何维护?在工人阶级日益觉醒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采取代议制、民主选举、三权分立等一系列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并确保社会在资本的掌控下运行;在文化领域,“以资为本”导致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只考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视“无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是一种彻底的文化堕落。这些围绕“以资为本”繁衍、生长出的价值观,才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真实的核心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从核心价值观本质的视角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即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人类文明大约经历了以奴隶主为本、以宗主为本(西方是以领主为本)、以君主为本、以资为本几个阶段。之后,人类文明进入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时期,其发展目标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那时候的人类才真正脱离动物界,人类文明的大幕才真正开启。

二、从“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调适

从理论上讲,社會主义是在扬弃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更加进步的“以人为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扬弃,标志着社会主义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资本的依赖”所产生的“劳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现象,由此人类社会进入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从实践上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通过人的解放才能够实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解放首先是政治解放,而后是经济解放和社会解放。在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社会解放共同实现的基础上,人的全面解放才可能实现,人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中国,人的政治解放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其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28年的时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利用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用3年的时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消除了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以人为本”价值本质在政治解放上的价值是平等,这一价值是通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来实现的。

政治解放之后,无产阶级面临着经济解放的历史任务。而人的经济解放,就是克服“异化劳动”的过程。“异化劳动”的克服,既需要生产关系领域的制度变革,也需要生产力领域的技术变革,即需要物质前提。过去,在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下,我们片面注重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忽视生产力发展在解决劳动异化问题上的基础性作用,并错误地认为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的完成,劳动异化问题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不建立在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一球两制”格局的竞争中,是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鉴于此,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走上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解决的是人的经济解放的问题,即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出现的劳动异化问题。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和不断探索,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并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从而开辟了一条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新路。概括社会主义在经济解放上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价值本质在经济解放上的核心价值观是共享,这一价值的实现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来实现的。

人的社会解放是一场比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更为深刻、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系统性革命。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人的社会解放指出:“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出现以来,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常常作为未来的理想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派别的头脑中。但是,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正如其他一切社会进步一样,这种占有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由于人们认识到阶级的存在同正义、平等等等相矛盾,也不是仅仅由于人们希望废除这些阶级,而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1在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下,“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2从以上引文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社会解放是需要物质基础的。不具备一定新的经济条件,社会解放就不可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其二,在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人才能实现社会解放,并最终成为脱离动物界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其三,人的社会解放,要把人从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异己力量对立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力量的和谐,从而完成人类从必然王国对自由王国的飞跃。总结人的社会解放的理论设想,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价值本质在人的社会解放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是和谐,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来实现的。

综上所述,从人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社会解放的角度看,“以人为本”价值本质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理论上演绎为“平等、共享、和谐”,其最终的价值目标是人的真正解放,亦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论述推进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面临着两个理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但是,由于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追赶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阶段,因此,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而只能做到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即“以人民为中心”。因此也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体现,是“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特殊实现形式。

了解了这一点,在“以人为本”价值本质的规定下,“平等、共享、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会产生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我们认为:在“以人为本”价值本质的规定下,平等共享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具体化为“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具体化为“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具体化为“共同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具体化为“团结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具体化为“绿色美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而从人的解放的角度看,共同富裕、人民民主、共同繁荣、团结和谐、绿色美丽等都属于人的经济解放和社会解放的范畴,其最终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第二个理论问题是,在“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質上生发的以“共同富裕、人民民主、共同繁荣、团结和谐、和谐美丽”等为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阐述的“三倡导一培育”,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认为,首先,这两种表述之间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本质上的一致性是说,这两种表述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在国家、社会、个人等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都是服从和服务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的。其次,这两种表述还具有最终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人的解放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终价值目标,因而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也必然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两种表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别首先是由于不同的研究方法造成的。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归纳是从个别的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两种认识方法循环往复,才能不断推进人的认识走向深入。具体来说,我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推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涵的做法,属于演绎法的范畴;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采用的“寻找最大公约数”的做法,则属于归纳法的范畴。严格地说,这两种认识方法之间各有优劣、互为补充。演绎法长于逻辑而短于实证,因此研究结论统一,但离现实生活相对较远;归纳法长于实证却短于理论,因此所得的研究结论不容易统一,而且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所以,从操作性强的角度看,归纳法得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贴近生活,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接受;但是,从历史的穿透性角度看,演绎法得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持久,因此,也更加符合核心价值观稳定性的特征;另一个不同在于,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倡导一培育”战略部署,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这种战略部署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侧重于实践动员;而演绎法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进行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一致,侧重于人的解放的层级结构、发展趋势和未来指向。两种表述之间各有侧重,不能以一种表述来否定另一种表述,而应该从辩证统一的高度来看待这两种表述,实现演绎和归纳的相互支撑和相互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新飞跃。

三、“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实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必然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导向。

(一)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是依靠谁、为了谁、谁受惠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学。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其目标在于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首先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仅仅用几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推动我国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锅饭、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了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之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在分配制度进一步推进改革,确保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指出,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从中可以看出,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其一,在收入分配领域贯彻共享的理念,建立共享的体制机制;其二,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其三,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按要素分配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实际出发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作为按劳分配的有益补充而存在的。因此,在强调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相伴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推动生产力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为本的,也就是说,是以资本增殖最大化为其核心价值追求的,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贫富分化加剧、整个社会日益分裂的局面。因此,我们在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手段的同时,要努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四大上,我们党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新征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下,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之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之后,党的十六大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把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紧迫性认识。

党的十八大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到加速完善阶段。我们党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向前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次做出战略部署,强调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和负面清单,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度;其二,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其三,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其四,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其五,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其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其七,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其八,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其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以上十方面的新部署,着力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两个方面,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除了从生产关系领域和分配领域进行基础制度的调整之外,还需要从实践层面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从这一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念下的战略调整主要体现在:其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其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其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把原来非均衡发展战略调整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上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二)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创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中国道路。

第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也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够发展中国、才能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新时代新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完善党的领导的问题。从理论上看,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反复证明,凡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做得比较好的时期,就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时期;反之,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就会遭遇到困难、挫折甚至于失败。这就告诉我们,党性和人民性在实践中有时候是分离的,解决这种分离,正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根本性的总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党的一切工作必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二是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敢于并善于进行自我革命。

第二,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包括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具体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1其一,坚持和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与人民当家作主政治要求的有机结合,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和政治表达。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等等。其二,坚持和完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人民政协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最重要的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因此,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需要加强和完善人民政协工作;需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需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完善照顾同盟者利益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凝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力量,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2,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其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3其四,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基层民主治理能力、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把“民主协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引入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之中。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完善基层民主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来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4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党的领导是核心,依法治国是途径,人民当家作主是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警惕和防范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等思想的侵蚀,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建设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共同繁荣: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既是对资本主义文化“以资为本”价值本质的扬弃,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以民为本”价值追求的超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義先进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具有深厚的实践根源和历史根源的自信。从实践层面看,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释放出比资本主义文明更加强大的物质改造力量。资本主义与其前任何制度相比,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其所释放的强大物质改造力量,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阶段提升到工业文明阶段。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指出:“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尽管资本主义文明释放出如此巨大的物质改造力量,但与社会主义比较起来,依然不可同日而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的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苏联仅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与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整体上相抗衡的力量。可惜的是,在这种两种制度的竞争中,苏联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诱惑下,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东剧变历史悲剧的发生。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在总结苏东剧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仅仅用了4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资本主义几百年所走过的道路,为世界上那些希望发展而又希望保持民族特色的国家提供了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释放出蕴藏在人民中间的巨大的物质改造力量,是远比工业革命更为壮阔的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部分。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向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论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应该集中在“优秀”两个字上来。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以宗主为本”和“以君主为本”的文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为维护和实现宗主和君主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改造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改造,即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宗主为本”和“以君主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改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以人民为中心”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如何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一,坚持和完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向来十分重视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历史成就。但是,与经济建设的成就相比,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由于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习惯于采用西方的范式来研究解答中国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西方范式根本解释不了中国的现象和问题,这就导致了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西方的不管用、而中国自己的研究范式缺乏,出现理论研究中的“肌无力”现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打造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三,探索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章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做出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等等。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到更加自觉、更加理性的新阶段,也必将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四)团结和谐: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存在着滞后和 “短板”,突出表现在:教育产业化导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就业难问题、医疗贵问题、住房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社会保障不均衡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的原因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受到“以资为本”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造成的。解决的思路在于,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全面深化改革,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更好完美结合。

第一,树立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原则,量力而行是实际生活,要从实际出发在发展中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种希图不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来解决社会建设问题的思想和希望发展起来之后再一揽子解决社会建设的思想,都是根本行不通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始终坚持增进人民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顺应人民的期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不仅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

第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其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民族,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舍得付出,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教育不公平和不平衡发展问题,着力提高教育的质量问题。同时,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恢复教育公共服务本质,彻底改变教育被资本操纵的现象。建立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教师教书育人主体责任的体制机制;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全社会树立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感和尊严。让学生在学校里,而不是到社会培训机构中去充分接受教育,严格规定义务教育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从根本上杜绝校外培训机构产生的土壤。改变“快乐教育”的思维误区,充分认识到所谓的“快乐教育”是削弱中华民族重视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迷幻药”。教育是艰苦的培训和锻炼过程,技能的获得、知识的汲取和道德品质的养成,都绝不是“快乐教育”所能承担得起的。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唯有如此,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也唯有如此,才可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宝宝满意的教育。其二,促进就业创业。就业是个人生存的经济基础,也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根本途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1面对新时代就业创业的新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争取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其三,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新时代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积极作用,弥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不足,等等。其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必须在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在内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其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价值观,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在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定位的基础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等等,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清除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消极影响,为破解医疗改革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其六,在住房方面,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支持政策,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积极解决社会领域存在的重大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之路。

第三,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主要着力于: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等等。在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方面,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节、行政调节、司法调节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2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方面,主要是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在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主要是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同时,注意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等。

(五)绿色美丽: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遵守自然法则,而绝不能走上反自然的歧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树立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而绝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形态的自然观和生产力观。

第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的问题和土壤污染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上,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国际社会一起建设美丽世界;在水污染的问题上,通过制定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在水污染的防治过程中,要创新体制机制,如全流域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河长制等,积极推进和实施全流域和海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防止污染转移和“边污染边治理”。加大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城镇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的短板,加快治理黑臭水体;同时,建立严格的污水处理规划,加强污水处理规划的落实和督促检查,确保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城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城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在土壤污染的治理上,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确保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加强耕地和建设用地污染防治,着力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针对不同污染程度、不同污染类型分类施策,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发挥好各部门分工协作而又形成有效监管和管理合力。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法制化建设,加大土壤污染惩处和问责力度。在2016年颁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的基础上,于2019年颁布施行《土壤污染防治法》,把土壤污染与防治工作法律化。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切实解决好污染的增量问题,切断污染恶化的增长源,为下一步污染存量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修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唯GDP论”下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社会条件下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主要是“唯GDP论”下生产方式造成的。因此,改变“唯GDP论”下的生产方式,推动生产方式实现向绿色发展的转变,是减少污染发生的关键。同时,要加速培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创新型领军企业;政府要通过加大对绿色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搭建科研院校与企业绿色科技交流平台等措施,做好科技创新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科技的投融资服务;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和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通过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大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节约法》的惩罚力度等行政法治措施,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型企业税收,推行阶梯电价、水价、气价等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倒逼企业节约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引导并逐渐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会创建活动等方式,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意识,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第三,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是解决生态环境破坏中的存量问题,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认真谋划、长远布局,打好生态环境修复战。要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积极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加大水土保持监测及信息化建设、湿地保护制度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制度建设试点,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提供经验借鉴;积极推进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通过打造生态廊道实现防止水土流失、过滤污染物、控制污染传播与扩散、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作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屏障;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三条控制线,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空间格局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保障;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保证。

第四,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监管考核体制。针对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执法主体和监督力量分散、环保领域多头执法的現象,首先要做的是整合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的职能,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形成自然资源产权统一管理、生态环境有效监管和国土空间有序管控的治理格局,从而为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提供制度基础;其次,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构建国土空间全方位开发保护制度体系,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平衡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战略目的。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要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其三,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实现从过去政府主导模式向政府负责、企业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最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考核体制,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对生态环境监管考核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把环境问题与政绩挂钩,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从而增强了生态环境监管考核的刚性,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四、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实践正在开辟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指导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实践,正在快速且稳步地朝着共同富裕、人民民主、共同繁荣、团结和谐、绿色美丽“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前进,展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颓势已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明显。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尽管从实力上说,直到今天,作为新生事物的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依然处于劣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实践正在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扬弃。

第一,从质的方面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是对“以资为本”发展观本质的扬弃。不需讳言,“以资为本”发展观在解放生产力、推进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人的解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资为本”发展观所导致的劳动异化以及人的异化问题,却和人的解放的主题完全背道而驰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进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实践,却在快速而稳步地朝着人的解放的最终目标而前进。伴随着这一前进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并因此再次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而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并最终推进到共产主义的壮丽蓝图也必将从梦想变为鲜活的现实。

第二,从量的方面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所展现的巨大物质改造力量,已经远远超越“以资为本”发展观下生产力解放的力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时间走过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两大历史奇迹标志着我们已经成功地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实践正在开辟人类文明新的纪元,而新纪元的“正剧”必然是人的解放,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到那时,我们才真正走出史前史,才真正脱离动物界,也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责任编辑:杨伟民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