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2022-11-18 03:02冯惠玲任瑾陈怡
图书情报知识 2022年3期
关键词:展厅藏品遗产

冯惠玲 任瑾 陈怡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100872;3.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1 引言

当第24届冬奥会的圣火在洁白唯美的雪花火炬台上燃起,古都北京的金色名片上便刻上了“双奥之城”的傲人身份。习近平总书记将2022年冬奥会称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1],历史将记载这次冬奥会的圆满成功和“双奥之城”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无数辉煌,不仅跨越了竞技体育的一座座巅峰,同时为人类文明留下了许多物质与非物质的、值得铭记与传承的宝贵财产,即奥运遗产。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它所创造的遗产也是独一无二、无比珍贵的,珍视、保护和弘扬北京“双奥”遗产,是十分值得研究和付诸行动的大课题。

2 意义与愿景

2.1 奥运遗产概念与行动的形成发展

2.1.1 奥运遗产概念的形成

奥运遗产(又称“奥林匹克遗产”)概念经历了逐渐成熟、深化的过程。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申办报告中首次提出“遗产”(legacy)一词,2002年国际奥委会墨西哥全会上“奥运文化遗产”(Olympic cultural legacy)被写进《奥林匹克宪章》(Olympic Charter)[2],从此奥运遗产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奥运遗产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世界遗产。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奥运会的影响力远超出体育范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120多年的历程中,逐步将其影响推至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艺术、健康、心理等广泛领域,形成深厚积淀和重大遗产价值。奥运遗产概念问世66年来,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认知越来越深刻,行动越来越自觉、有力和富于创造性。国际奥委会2013年发布《奥运遗产手册》(The IOC Legacy Brochure),2014年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Olympic Agenda 2020),明确把奥运遗产管理纳入奥运会改革方案之中;2015年发布《奥运遗产指南》(The Olympic Games Guide on Olympic Legacy),并在修订的《奥林匹克宪章》中将奥运遗产作为奥运愿景之一;2017年发布《遗产战略计划》(Legacy Strategic Approach)对“奥运遗产”概念和范畴作出明确界定,指出“奥运遗产是某个愿景的结果。它包含因举办奥运会/体育赛事而给居民、城市/地区和奥林匹克运动带来(新产生或在以往基础上加速)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长期收益”,并将奥运遗产的范畴界定为七个维度:有组织的体育发展(organised sports development),通过体育促进社会发展(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s),人际技能、互联和创新(human skills,networks and innovation),文化创意发展(culture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城市发展(urban development),环境改善(environment enhancement),经济价值和品牌效应(economic value and brand equality)[3]。各奥运主办城市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奥运会遗产战略计划、实施指南等,一些国家和社会组织开展奥运遗产专题研究,使奥运遗产逐步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今天,奥运遗产已经成为奥林匹克主义和奥运会的题中之义,得到广泛共识和高度重视。

2.1.2 北京“双奥”遗产概况

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双奥城市”,北京“双奥”遗产蕴含着难以比拟的独特价值。北京市档案馆在收集整理2008年夏季奥运档案的基础上,开展了奥运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奥运专题档案数据库,录入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光盘档案在内的约80万条记录[4]。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则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北京冬奥组委于2019年编制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5],高度提炼出“亮点遗产”,涵盖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7方面35个领域,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遗产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全面可行的“北京方案”。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萨马兰奇先生高度赞扬这个遗产战略计划,表示期待北京2022年冬奥会丰厚的遗产促进冰雪运动发展,连通整个世界,使我们长期受益[6]。

2.2 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走向

奥运遗产管理最核心的任务是保存和传播。随着奥运遗产内涵的丰富和范围的扩展,以及不可逆转的社会信息化大潮,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和传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了国内外众多研究和实践。

2.2.1 优势与必要

与传统的奥运遗产保存策略相比,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一是抗风险性。国际奥委会从总体上把奥运遗产划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历史经验表明,物理世界的这两类遗产都面临各种无法抗拒的风险。首先是抵不过时间的侵蚀和损毁。不管是在自然还是人工环境中,物质遗产都处于渐进的老化之中,纸质文献板结、酸化、脆化、虫霉病害、字迹退化等状况随时间而发生,如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库房中收藏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木制缶,仅仅保存14年就发生了严重的开裂、鼓胀等问题。其次是抗不过天灾人祸的无情吞噬。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被摧毁于战火,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建筑连同2,000万件珍贵藏品毁于火灾,2021年“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云南原生态佤族村落翁丁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类似的灾难对于包括奥运遗产在内的任何文化遗产都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再者是逃不脱人的无意识放弃。由于奥运赛会是主办城市的阶段性事件,管理者的流动性、遗产意识和管理制度欠缺、赛后奥运设施用途变更等都会造成奥运遗产的分散、遗失和改变。非遗的留存和传承需要将之转化为可读、可分享的物质记录方式,所以上述三方面的风险同样存在于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数字化保存在抵御上述风险中独具优势。数字遗产的可复制性以及与特定载体的可分离性等特点使之可以跨越时间长河,依据长期保存技术标准对数字化后的奥运遗产进行规范管理,可以保障资源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使奥运历史得以留存、传承和传播。

二是可获得性。奥运遗产种类多样,生成于不同主体,所有者和持有者众多且分散,给搜集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就北京“双奥”遗产而言,奥运赛事记录保存在体育主管部门;奥运筹办、主办过程中的政策、运营、活动等记录则由奥组委、冬奥组委持有,工作结束后移交北京市档案馆;官方照片大多存于新华社照片档案馆,赛会期间的很多视频和报道保存在各媒体单位;奥运场馆交由专门管理公司运营;还有大量赛会纪念品、记录物保存在千千万万奥运参与者和观者手中,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隐性渗透在各类组织和人群中。这些遗产对于所有者而言价值珍贵,往往不愿交给奥运遗产管理机构,而分散的遗产既不利于进行专业化保护,更不利于开发和传播。数字化策略可化解这一难题,对于难以进行实物集中的奥运遗产,可以开展虚拟集中,建立数据登记,形成遗产分布数据库。奥运遗产管理机构对保存和保护奥运遗产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在不转移实物所有权的情况下制作和接收数字化副本,进行开发和在线传播。

三是传播力。实物遗产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展览方式。北京“双奥”遗产丰富,除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常设展之外,一些博物馆也举办了专题展览,广受大众欢迎。但博物馆实体展受开闭馆时间、地理位置等时空因素制约,只能采用线性顺序布展,传播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而数字遗产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全天候在线,面向全球展示,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模态、互动式、沉浸式布展,借助不断更新的数字方法,让观者在网络空间获得丰富的观展体验,深切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并实时获得观者的评价建议。数字化的奥运遗产可通过网络平台集中收集与展示,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便捷检索与获取,以及多样化创新开发,不同主体通过数字网络共享数字化遗产,赋予奥运遗产在传播方面更大程度的自由、便利与影响力。

四是增值性。很多奥运物质遗产在时间的延续中获得增值,这种增值依附于物质载体的安全完好,且升值空间比较单一,通常以藏品实物或文创产品的形式在一对一的交易中实现,如不少2008年奥运纪念品在网上交易,互通有无,原收藏者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而数字藏品则具有多重增值可能,如制作数字藏品(NFT)销售,可以让多人同时获取并收藏,所有者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据统计,2021年全球NFT市场规模已超400亿美元,腾讯旗下的NFT交易平台幻核推出了300枚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单价18元),上架后不到1秒即售罄。随后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这件收藏品的拍卖价涨至10-20万,其中特殊限量版上涨到26万[7]。奥运本身就是个巨大的IP,奥运遗产数字化的资产价值不可估量。奥运会还能为正在兴起的元宇宙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场景,各种虚拟藏品可以成为奥运元宇宙中的设施、设备和资产,可经营、可使用、可交易、可衍生,将大量的奥运沉没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价值资源。

对奥运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实体保护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互为补充,不可替代。由于二者所处的时空环境与呈现形态不同,实体遗产给人的现场感、历史感和实在感目前在数字化保护项目中尚无法领略,如同观看数字敦煌与置身于大漠孤烟中的凿壁洞窟,观看数字故宫与置身于泱泱紫禁城殿堂园林的不同感受。此外,实体遗产是大多数奥运遗产的原生状态,数字化成果是对原生遗产的复刻呈现,受限于制作数字化副本的时间点,也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差错。因此,对奥运遗产需要实体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双措并举,一方面科学保护好实体遗产,同时在数字化保护中不断提升其保真度、清晰度和体验感,也可以考虑制作不同时间点的数字化版本,反映实体遗产的变迁状态。

2.2.2 可能与路径

在“万物皆数据”的时代,所有奥运遗产均可实现数字化。从实施路径来看,北京《遗产战略计划》提出的7方面35个领域的遗产可以分为不可移动遗产和可移动遗产两种类型来进行数字化。

一是不可移动遗产。主要指奥运场馆、赛道、奥运村、固定的奥运雕塑、标牌等,这类遗产的数字化易被忽视,人们倾向于认为其存在长久牢固、留存无虞。然而一方面,很多奥运建筑在赛会结束后要进行内部或外部的改造,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由于赛场使用率低,陆续拆除了一部分观赛座椅,改造为会展和娱乐中心;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也对赛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甚至将场馆中拆除的钢管、铝等建材公开拍卖销售;2022北京冬奥会为降低赛会成本,对水立方内部做了增加冰面的改造。通常各主办城市的奥运村赛后采取商业化运营,作为民居出售或留作他用,这些建筑物在改造后会不同程度地失去奥运会时的原貌。另一方面,不可移动遗产也有灾害风险,如举世闻名的古代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了记载早期西方文明的大量图书手稿,公元3世纪末前后毁于战火,因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和痕迹,今人无法知道它是什么模样,珍贵的文献遗产也灰飞烟灭。与之不同的是2019年巴黎圣母院被一场大火吞噬,木质结构几乎全部被烧毁,但由于2015年时一位法国艺术历史学家使用3D技术创建了一份详细的数字档案,类似当今的数字孪生体,使数字科技以最快的速度赋予巴黎圣母院新的生命。不可移动奥运遗产的数字化如同一道生命屏障,既能实现在数字空间中记录与保存奥运遗产的赛时原貌,也可以为遗产的灾后复原提供重要保障。

目前,不可移动遗产的数字化技术越来越丰富和成熟,包括无人机航拍、三维实景数据采集、BIM建模、三维人工建模、地图数据制作、激光点云、全景图数据的采集与制作等,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数字孪生。国内已有不少专业公司从事这方面的服务,只要奥运遗产管理方提出需求即可实现。

二是可移动遗产。主要指奥运奖牌、奥运会纪念品、奥运档案、文献等,可以人为地将其移动,变更其位置。当前,可移动遗产的数字化正在引发奥运遗产管理者越来越高的重视,特别是关于建立奥运文献数据库的设想和实践越来越多。奥运可移动遗产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平面遗产和立体遗产,主要通过平面扫描和3D扫描实现。目前,对于平面遗产的数字化推进相对多一些,国内外已经建设了若干奥运文献档案数据库,对于立体遗产的尝试则较少。此外,对于数字化转换后的数据形式化、结构化、语义化加工处理,知识组织和开发,以及长期保存等议题也可借鉴和运用数字资源管理技术方法得以实现。

不论是可移动遗产还是不可移动遗产,在物理空间都面临老化、损毁等风险,如能转化为数字化遗产,则可抵抗自然风险,从而实现记忆留存和在线传播。在数字化保存方面,应分别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遗产做出实施方案,可移动遗产侧重于网站、数据库、展厅的搭建,涉及的资料内容不断新增累积,面临着持续的资源收集、长期保存等问题;不可移动遗产则侧重于原貌的复现和还原,对数字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利用与传播方面,两者都可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面向全球观者展示,体现共享和开放的奥运理念。

3 现状与问题

3.1 国内外探索实践

3.1.1 国内

国内对于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有一定探索,其中以北京08数字博物馆、北京奥运博物馆、吴经国先生创办的系列奥林匹克博物馆及北京市档案馆为典型代表。

北京08数字博物馆项目于2007年4月正式立项,由市信息办牵头全面建设、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承担具体建设工作[8]。据报道,这一以奥运为主题的网络虚拟博物馆综合应用图像、三维图形、交互游戏、动画、特效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生动复原和展示奥林匹克文物、历史、比赛项目及场景,并提供奥运场馆虚拟漫游、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北京历史古迹与文物藏品展示、奥运比赛项目三维仿真模拟及交互体验等服务,该网站于2008年5月15日正式开通,网民可登录www.ibeijing.gov.cn访问[9]。然而目前该网站无法访问,难以得知计划中的这些功能是否实现。

北京奥运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是官方永久性奥运类现代博物馆,展示了申办、筹办、举办第29届夏奥会的全过程,藏品种类丰富、体系多元化,于2019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10]。该馆在数字化方面的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借助信息系统管理藏品,协同其他单位共同开发了北京奥运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11];二是官方网站中设立“精彩图集”页面[12],以数字图片形式展示部分馆藏资源;三是提出构建移动导览应用与智慧博物馆,允许观众使用自己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应用程序实现自主导览、探索式观展[13]。然而该移动导览应用与智慧博物馆均未能找到实体。

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14]、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15]、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16]均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与遗产传承委员会主席吴经国先生创办,拥有线下实体展馆与线上官方网站。这三家博物馆均在网站中设立“馆藏展示/藏品展示/奥博典藏”专题页面展示该馆的数字藏品信息,涵盖火炬、吉祥物、徽章海报等,藏品形式主要为平面图片。

北京市档案馆目前已完成绝大部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并建立专题数据库,还在2017年开通政务内网和安全邮件系统,面向相关查档单位开设“查档绿色通道”及数字档案综合管理与利用系统。相关单位通过政务内网便能发出档案的利用请求,实现不用进馆也能调阅奥运档案的便利,至今已为2022年冬奥组委传输文件6,200余件共计2万余页,调阅档案数量达6万件之多[3]。然而不论是奥运档案专题数据库还是查档绿色通道,均未向公众开放。

从调研情况来看,国内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建设工作有以下问题:一是开放程度较低,如北京市档案馆已做了大量奥运档案数字化工作,形成资源库,却仅对内部开放;二是技术老旧,多以平面藏品形式进行线上展览,基本没有开展藏品元数据标注,尚未使用3D扫描、VR全景等技术;三是运营不持续,如早期建设的北京08数字博物馆项目网址一直处于无法访问状态。

3.1.2 国外

西方发达国家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工作起步较早,其中以洛杉矶84基金会数字图书馆、悉尼2000奥运会信息系统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The Record”网站为典型案例。

洛杉矶84基金会(The LA84 Foundation)[17]是1984年美国洛杉矶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洛杉矶奥组委用奥运会盈余资金组建的非营利基金会组织,它不仅是南加州以及全美国青少年体育与公共教育的公认领导者,更是优秀的奥林匹克文化资料库与藏品库。洛杉矶84基金会设有数字图书馆[18],以网站形式公开有关体育和奥运会历史的文件、报告、会议记录、口述历史和研究成果等数字资源,这些数字馆藏按主题组织,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框检索获取所需信息。

悉尼奥组委早在1997年便关注到奥运文献中蕴含的知识价值,开始建设知识管理系统“悉尼2000奥运会信息系统(The Sydney 2000 Games Information System)”[19],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将奥运文献遗产资源转化为两种产品:一是将专有技术知识数据库转化为网页CD形式出售给国际奥委会,为后续奥运工作提供参考;二是将规划和文件数据库以光盘格式转化为独立信息产品,保存于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供公众查阅利用。

2007年12月,英国国家档案馆以及英国博物馆、图书馆与档案馆委员会联合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制定了一个共同声明,规划了伦敦2012年奥运会档案管理的共同策略,即“The Record”项目,将保留档案记录作为奥运会遗产的一部分[20]。其成果“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s Record”在线专题网站[21]将有序组织的奥运档案数字化成果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包含英国国家档案馆所收藏的1896年以来历届夏季奥运会的部分档案,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周期内开展的体育和文化活动记录。该网站除了框架导航形式的查询服务及搜索框,还向公众提供了详细的查询指南。

从调研情况来看,国外在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将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提前纳入战略计划;二是共享开放程度高,数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且做好信息组织和检索,便于公众访问与利用;三是注重持续运营,洛杉矶84基金会数字图书馆和“The Record”网站均可流畅访问。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外的数字化实践主要集中于奥运平面遗产,缺乏对场馆基础设施等大型实体遗产以及奥运精神、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

3.2 原因分析

相比于许多奥运学者和遗产管理者的认知探索,奥运遗产数字化管理实践进程明显滞后,深入剖析这种知易行难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推进奥运遗产数字化进程十分必要。

一是惯性思维。奥运遗产概念提出至今66年,而对其内涵作出明确的官方界定却是本世纪以来的事情,可以说世界各国对于奥运遗产的保存与传播的认知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很多奥运遗产管理者习惯于把获取和保存实物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对于数字化保存与开发还处于想不到、理解不清、重视不足的状态。虽然有关倡议、计划日渐增多,但切实付诸实施的却寥寥可数,其中一些还是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

二是路径困惑。奥运遗产资源内容复杂、结构多样且持续动态变化,涉及主体类型众多、领域广泛,时间周期长,横跨申办、筹备、赛前、赛时、赛后多个阶段,因此奥运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多方参与,针对不同类型的奥运遗产应用不同的数字化技术和方法。然而,目前围绕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和传播仅有零星的实践,学术研究也较为薄弱,不少奥运遗产管理者的知识和经验还停留在实体遗产的管理上,缺乏开展数字化管理的总体框架、实施计划和技术应用。

三是平台缺失。数字奥运遗产的保存和开发都需要相应功能的平台支撑,如奥运遗产管理平台需要有资源组织、检索、长期保存等方面的功能,展陈平台需要有多媒体、多维度、体验性、互动性等方面的功能。而目前奥运遗产管理机构很少开发专用平台,大多是在官网上开辟一个栏目展示图文资源,未充分发挥奥运遗产数字化应有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机构、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平台更未得到重视和实施。北京奥运博物馆曾提议协同其他单位共同开发北京奥运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然而笔者并未发现关于该系统的落地资料。

四是疏于运维。根据官媒报道,早在2008年北京夏奥会之前就有关于奥运遗产数字化的尝试与实践,这些项目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其中有些项目更是明确了实施单位、合作方和实施计划。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数字化项目毫无生气,甚至不知所踪。或许是因为技术迭代,使缺乏维护的网站无法打开;或许是对奥运遗产关注的即时性,在短时间内聚集热度,而缺少更新和推广,关注度逐渐下降,逐步淡出管理者和大众视野。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平台需要长期稳定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资金投入与注意力投入,制度化、专业化的运维不可缺少。

4 探索与构想

4.1 “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建设

为更好地研究奥运历史、普及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探索奥运遗产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理念、模式、机制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在2021年5月启动“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建设工作。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数字记忆跨学科交叉平台”标志性项目,该数字展厅于2022年1月正式上线(www.olympic.bjjy.cn)。

4.1.1 项目简介

“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项目,以传播全球唯一“双奥之城”——北京的奥运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主旨,综合运用3D、VR等多种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在网络空间展示北京“双奥”藏品、场景以及相关记录。

中国人民大学用于数字展厅的奥运藏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学校博物馆的收藏,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2008年奥运会筹办、举办的全过程中参与了大量活动,获得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曾在2008年举办过一次奥运实体展览;二是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奥运收藏家侯琨先生的支持,他走遍了世界上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拥有大量来自各国的珍贵藏品;三是本校师生、校友的捐赠和提供,如照片、纪念品等;四是面向社会各种形式的征集。

该展厅搭载在已运行8年的功能成熟的“北京记忆”数字资源平台,具备专业化网站设计、数字资源的规范管理和稳定制度化的运维等特点。数字展厅分为“夏奥记忆”“冬奥意象”“奥运聚珍”“奥运知识”四个子展厅。“夏奥记忆”展厅回忆2008年的精彩时刻;“冬奥意象”聚焦冬奥知识的公众普及;“奥运聚珍”集中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典藏,并嵌入VR全景导览;“奥运知识”则通过世界地图的形式,展示百余年奥运主办城市的地域分布和历届夏冬奥运会的历史资料。

4.1.2 项目创新

“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在六个方面首开先河,探索了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创新方法。

这是全球首个以“双奥之城”为主题的数字展厅。选题聚焦北京2008奥运会和2022冬奥会遗产的保存与传播,以“留存双奥之城记忆,实现与奥运藏品无时限零距离”为切入点,以数字展厅形式搭建了北京奥运文化公众传播的数字化平台。

这是国内首次尝试“3D扫描+平面拍摄”的奥运数字展厅。该项目通过3D扫描、拍摄等技术手段采集藏品信息(尺寸、材质、来源、类型、简介等),成为国内首个兼有3D藏品与平面藏品的奥运数字展厅。藏品在数字展厅分类展出,并做了规范的元数据著录。部分数字展品的实物仍属于收藏者,项目组经收藏者授权后进行数字化形成数字展品。该展厅通过音频讲解、实境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让公众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观赏奥运藏品,了解奥运知识。

这是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的奥运数字展厅。该展厅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前正式上线,面向社会公众展出,同时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办线下实体展览[22],因疫情防控原因主要对在校师生开放。线下开展后,启动VR实景录制工作保存线下展厅原貌,嵌入线上展厅模块,实现线上线下互通联动。

这是首次尝试“掌上+实时”的奥运数字展厅。该展厅开发后期接入了手机端、平板端,让公众能够实时畅游、感受人文奥运精神与北京“双奥”记忆,享受轻量级、高速率、随时随地的浏览体验。

这是首次尝试“立体+全景”的奥运数字展厅。该展厅综合应用多项数字技术,包括3D建模、VR全景导览、实境模拟、立体展现、网站建设、APP开发等,在藏品采集过程中,使用3D扫描、平面扫描、数字拍摄、音频录入等方法,通过多种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与融合,提升观展体验。

这是首次尝试“数字技术+人文叙事”的奥运数字展厅。该展厅除了对藏品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展示,还设置了“我和北京夏奥”“双奥故事”栏目,凸显人文色彩与叙事特征。项目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用绘图、照片、访谈、视频影像、档案资料等,全方位、跨时空、多媒介、有温度地讲述奥运文化知识,以及“双奥之城”背后的精彩故事。

4.1.3 项目成果

一是“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目前,“奥运聚珍”子展厅中共有藏品200余件,并将持续丰富。其中3D扫描藏品48件,包括多届奥运会火炬、吉祥物、火种灯、纪念品等;平面扫描藏品179件,包括各类纪念品(服装、丝巾、徽章等)、证书、书信、报纸、奖章奖牌、书籍、会场物资等。在“奥运知识”子展厅中,项目组对奥运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基于网络调研收集整理32届夏季奥运会、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时间、吉祥物、会徽等详细情况,以动态世界地图的形式展现。“夏奥记忆”“冬奥意象”子展厅呈现了“双奥之城”的照片、观赛指南读本等,后续还将补充访谈、视频影像、档案资料等。

二是“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上线以来,新华社、人民网、新京报、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其中新华社客户端报道的点击量达到35万,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大众感悟奥运精神、普及奥运知识富有特色的渠道。

三是探索多学科语境下奥运研究新格局。“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记忆”与“数字人文”跨学科平台的项目之一,综合运用奥运研究、数字技术与方法、艺术设计、信息资源管理、城市发展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了新的奥运知识地图和展示平台,促进数字技术与奥运文化深度融合。

四是探索多主体合作的民间奥运传播机制。“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学生团队主创,校内有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体育部、博物馆、校团委等单位参与,校外得到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奥运博物馆以及多位民间奥运收藏、奥运传播人士的支持,还有数字产品设计公司全程参与,这种教学科研单位、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协同的机制,为项目目标实现和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4.1.4 项目不足

一是资源不足。“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的藏品多来自民间收藏,项目组难以获取有关“双奥”宏大场面、重要赛事和官方活动的记录,许多珍贵资料只在官方内部范围流通,并未向全民在线、免费开放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照片大多来源于公众自行拍摄,当时手机拍照还不普及且像素较低,因此部分展出照片清晰度不足,比赛现场的特写照片更少。项目组曾联系新华社等单位,因知识产权问题照片不能直接使用,且购买价格不菲。2022年冬奥会的照片、视频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但仍缺少重要官方活动和比赛现场的照片以及赛会组织方面的记录材料,对于不可移动奥运遗产更是未能触及。

二是技术不精。在打造第一个有3D 奥运藏品的数字展厅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在相关企业提供工具、平台等技术的支持下,学习3D 扫描技术和技能,摸索三维数据存储及呈现的方法。然而,目前使用3D 扫描仪在处理部分藏品(透明材质、毛绒材质、超大件物品)时,效果仍不理想。比如,北京2022 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因有透明外壳,3D 扫描仪无法捕捉到光源反射,故而无法成像;北京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缶因体积过大,3D 扫描仪采集数据难度较大。此外,为提升数字展厅藏品页面的加载速度,在上传网页前,需对3D 扫描的藏品素材进行压缩,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

4.2 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前景构想

4.2.1 目标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奥运遗产的保存和传播也理当做出开创性探索。应用当代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在北京“双奥”遗产的长期保存与高效传播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和方法体系,在普及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方面推出北京经验,讲好北京奥运故事,推动数字时代全球奥运遗产战略的实施落地,是北京“双奥”遗产数字化保存和传播的主要目标。

一是制定“双奥”遗产全覆盖的数字化战略。根据北京冬奥组委2022《遗产战略计划》,北京“双奥”遗产涉及7方面35个领域。物理环境下所有类型遗产都有老化、遗失、损毁的风险,均可通过数字化加以保存、备份和复现。因此,国家和北京奥运遗产管理机构应制定全面的遗产数字化规划,在形成遗产台账的基础上,分别对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遗产做出数字化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各类遗产分工管理的体制下,通过统筹协调实行分工联动、资源共享,争取逐步构建“双奥”遗产的数字孪生,让实体遗产和数字遗产双璧同辉。

二是制定“双奥”遗产高质量的数字化战略。“双奥”遗产的数字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不同类型遗产的准确高清数字转化、长久无损的数字保存、精彩多元的数字呈现、广泛高效的数字传播需要系列制度、标准、技术、管理的保障。将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数字艺术、数字方法创新性地应用于奥运遗产的保存和传播中,可以使“双奥”遗产价值无限。

三是制定“双奥”遗产可持续的数字化战略。奥运遗产战略的时间目标是无限久远,因而遗产数字化运行的可持续性极为重要。数字资源既有长期存续的可能,也有各种脆弱特性,一旦陷入停摆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难以恢复。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遗产的数字化项目已经出现了昙花之态,应当引以为鉴。

4.2.2 策略

北京“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需要制定缜密规划,实施有力推动,用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把“双奥”遗产保存好、传播好,使之成为数字时代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

一是观念更新为要。在“双奥”遗产战略开始实质性推进之际,走出传统实体保存与传播的局限、打开数字化的视角十分重要。要建立数字遗产观,真正理解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艰巨性,从实体遗产和数字遗产的平行线上制定北京“双奥”遗产推进计划。

二是统筹推进为重。奥运遗产管理的一大难点是它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发挥我国政府主导办奥运的体制优势,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奥运遗产管理及数字化,可以有效应对这一难题。政府应确定后奥运时代遗产管理的主导机构,赋予其统筹推进的职责与权限,以北京“双奥”遗产数字化在时间空间上的效应扩展为目标,从遗产管理及数字化责任分工、标准规范、资源共享、技术应用、网络服务、大众传播等方面组织协调。

三是资源整合为先。“双奥”遗产资源的丰富性和分散性并存,遗产管理及数字化需要以一定程度的集中为前提,在分工负责的布局下,分类集中遗产资源,以便于规模化、专业化实施数字化保存和传播。除了常规的实物收集渠道之外,可搭建“北京双奥记忆”资源汇集平台,吸引国内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线提供数字资源,形成官方收集与民间收藏的良好互动。

四是多元主体为上。“双奥”遗产管理和数字化涉及多方知识、能力和创意,应发动和鼓励多范围、多主体、多学科参与,联动政府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参与:(1)由“双奥”遗产主责单位牵头成立专家委员会,汇聚各行业、各地区、各系统中精通奥运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专家学者力量;(2)发挥高校奥林匹克研究机构的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的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等,开展奥运遗产研究和推广;(3)联合数字化、数字设计、建模等企业,参与技术、艺术方面的创意和实施,共同推进“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传播。

五是科技应用为新。“双奥”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建立在奥运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连接融合之上,数字技术方法的应用水平决定了遗产数字化的质量、效果和亮点。可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人文方法,推动“双奥”遗产真实、完整、可用、安全地保存与传播,涉及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保存、检索、数据库建设、展陈、产品衍生、新媒体支持等多样化操作。例如,基于OAIS模型开展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建立元数据方案,规范标注并实现语义化组织;借鉴其他奥运主办城市遗产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搭建奥运遗产全流程管理平台;使用3D建模、VR、AR、数字动画、游戏等技术手段,开展具有覆盖面、感染力、吸引力、沉浸感的奥运遗产传播等。

六是全程管理为实。“双奥”遗产的管理和数字化应贯穿于奥运申办、筹办、举办和赛后的全周期中。北京2008奥运会和2022冬奥会在申办阶段都遵循国际奥委会要求,将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申办框架承诺,根据国际奥委会发布的指南和相关国际通用标准,如资源框架、元数据标准等,做好遗产规划并落地实施,为奥运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打下坚实基础。在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筹办、举办期间,北京奥组委和冬奥组委按照遗产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积累遗产资源,包括实体和原生数字资源,分阶段撰写了遗产报告。北京2008奥运会结束后,成立了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推进奥运遗产的管理工作,包括若干遗产数字化项目的实施。2022冬奥会后,“双奥”遗产计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双奥”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之计,又是前无古人、缺乏经验的创新之路。它将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双奥之城”北京打造价值无量的数字资产,使之永久传承于世;它将在网络空间建立奥林匹克遗产社区,让全球公众无障碍分享。

作者贡献说明

冯惠玲: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论文撰写与修改;

任瑾,陈怡:论文撰写与修改。

支撑数据

“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可开放获取,获取地址为:http://www.olympic.bjjy.cn/。

猜你喜欢
展厅藏品遗产
光影回响-TW展厅
展厅中的盗贼
意库马涂料展厅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遗产怎么分
党史展厅设计
遗产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