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农业规范在水稻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与发展建议
——以涿州市邵村花田香米为例

2022-11-18 13:33杨艳丽苑士涛刘月明李鹏齐永志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3期
关键词:香米花田水稻

杨艳丽苑士涛刘月明李鹏齐永志

(1.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中心/植物保护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在水稻传统种植管理模式条件下,普遍存在肥料施用过量、病虫草害发生重、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少、全产业链安全管控意识低等问题,致使大米产量提升却品质明显下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质量安全风险提高和消费者利益受损等现象频发[1]。近年来,因我国市场农产品准入和认证起步偏晚,市场监管体制欠完善,加之水稻生产单位和经营者认识不到位,导致“镉大米”、“毒大米(含黄曲霉毒素)”等事件频繁发生[2,3]。大米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最有效措施,不能仅依靠最终产品的检测与认证[4],加强水稻种植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严格管理,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黄曲霉素、重金属等物质含量,避免有害物质超标或出现,进而提高水稻种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保证大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邵村花田香米由涿州市邵村花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邵村花田)生产,稻田地处N39°胡良河、拒马河流域的涿州市百尺竿镇大、小邵村一带。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泉水浇灌、品种优质、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及生长期达200d以上的种植优势,致使该公司生产的邵村花田香米蒸煮后香气怡人、松软可口、柔软弹滑、米粒不粘结、冷饭不回生。每100g邵村花田香米中,能量1437.25kJ,蛋白质含量6.21g,脂肪0.21g,碳水化合物72.30g。邵村花田香米异地则不得、异地则无香,是邵村花田产品的精华所在。

1 GAP的概念与起源

1.1 GAP的概念

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是一种通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来保护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适应方法和体系[5]。GAP以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良好卫生规范(Good Health Practice,GHP)、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持续改良农场体系为基础,避免种植、养殖、水产和蜂蜜4类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外来物质的严重污染和危害[6]。

1.2 GAP的起源

1.2.1 国外GAP

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残兽残超标、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人畜共患疫病流行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由欧洲零售商成立的EurepGAP委员会于1997年制定了一个包括生态环境保持、追溯制度建立、人员健康和福利、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公认的符合性标准,即EurepGAP标准[7]。1998年,美国实施果蔬产品GAP后,GAP逐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农产品经营主体与个人的高度重视[7]。2001年,EUREPGAP标准首次公开颁布。2007年,EUREPGAP被正式更改为GLOBALGAP,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详实、最严格、最权威的GAP标准体系[8]。截至2021年,GLOBALGAP已被全世界100余个国家、50余万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广泛采用。

1.2.2 国内GAP

2002年6月,以GLOBALGAP为基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现状,首次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9]。2005年、2006年,《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和系列GAP国家标准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认证制度的正式建立。2009年,CHINAGAP与GLOBALGAP进行了基准性的互认,并正式得到了国际组织与国际零售商的认可[10]。目前,CHINAGAP已在种植、养殖、水产和蜜蜂等4类27项农产品生产中应用。近年来,浙江、福建、山东等省CHINAGAP认证均在60张以上,华东区认证数量最多[11]。

2 GAP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2.1 GAP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2013年,中国发布了GB/T 20014.2-2013《良好农业规范第2部分: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3-2013《良好农业规范第3部分:作物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和GB/T 20014.4-2013《良好农业规范第4部分:大田作物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分别制定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控制点。上述规范对于种植环境、肥料施用、农事管理员、病虫害防治、加工环境、质量检验、加工方法、商品包装、加工设备、储藏环境、运输环境、储运管理员和预售点等环节均做出了详细要求[12-14]。

2.2 GAP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思路

大田作物GAP主要应用思路包括[12-14]:坚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理念,GAP严格监管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的施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生产经营者、农产品生产环境的和谐统一;坚持农业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GAP要求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全产业链均要严格管控,预防性地控制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坚持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可追溯,GAP要求建立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实现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种植管理、加工过程、储藏过程和运输等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如果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能快速溯源查因,高效制定解决方案;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原则。GAP是一套科学、动态的体系,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条款进行完善和修正。

3 邵村花田香米生产过程中实施GAP的意义

3.1 GAP提升了邵村花田香米品质

邵村花田通过与河北农业大学密切合作,基于涿州市百尺竿镇稻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水稻生物灾害与气象灾害危害规律、光热水资源条件等农业生产特点,经过多年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多项邵村花田香米新品种、新技术,创制与应用了适合邵村花田香米生产的GAP。示范应用发现,与当地常规经营主体相比,邵村花田香米能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提高3.7%、5.1%、4.2%和4.9%,杂质总量、碎米含量和不完善粒含量降低5.1%以上,邵村花田香米品质显著提升。

3.2 GAP提高了邵村花田生产管理水平

在创制邵村花田香米GAP过程中,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团队与邵村花田协力合作,以高标准生态园区建设要求,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品种选育、灾害防控、储藏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花田香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示范应用了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水稻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水稻种植全程质量控制、邵村花田香米安全生产追溯等30余项技术体系或规范。通过上述关键生产技术体系或规范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邵村花田水稻种植管理水平,带动了涿州贡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GAP促进了邵村花田香米品牌打造

通过GAP的顺利实施,邵村花田进一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申请并授权“康节米道”、“邵村花田”等7项花田香米商标,登记“邵村花田”和“花田米道”2项产品版权,设计3套花田香米包装商标,认定了全国生态环保优质投入品(肥料)应用试点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试点;申报了全国生态环保优质投入品(植保产品)应用试点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各1项。邵村花田香米GAP为邵村花田贡米产业发展、助力质量升级和品牌打造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3.4 GAP促进了邵村花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邵村花田以实施GAP为抓手,以水田稻米产业发展优势为契机,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及雄安新区政策和区位优势,整合生态资源与邵雍文化,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新途径。5a来,邵村花田先后承办了春生—插秧节(插/抛秧、泥浆足球、摸鱼大赛)、夏长—健步走(听蛙鸣、赏荷叶、闻稻香等)、秋收—开镰节(拔河、挑担子、割稻子等)和冬藏—冰上嘉年华(滑冰车、冰蹴球等)等200余次文体活动。上述活动的举行,在提高稻田生态稳定能力、提升稻米产量品质的同时,让游客既能体验到乡村旅游的快乐,又能感受邵雍文化、稻田农耕文化,体验到稻作产品、良好农业生态产品和共享农场的特色,显著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

4 GAP在邵村花田香米生产过程中实施的建议

4.1 提高农产品GAP社会认知程度

农产品GAP是针对植物产品种植和动物产品养殖过程提出的科学管理标准,是保证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工具。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政府、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均已接受GAP并逐步广泛应用推广。而中国开展GAP认证工作偏晚,大部分省份可能对GAP的起源、优势与认证过程尚不熟悉,水稻产业GAP认证更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各级农业部门可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动员水稻相关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积极了解GAP或CHINAGAP,通过执行实施CHINAGAP完善水稻全程质量控制、投入品安全应用、质量安全追溯等体系,进而为农产品的安全、绿色、营养和健康提供保障。

4.2 加强水稻生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调控

农场和种植大户是保障水稻生产与供给的主体,影响稻米质量安全的因素也主要是由农场或种植大户提供的原料决定。推动水稻GAP实施,需要按照农业生产特点进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筛选。水稻GAP主要是通过危害分析方法对稻田土壤使用、天然肥料投入、农业用水管理、农药投入、员工卫生管控、收获管理及储运管理等过程进行调控,进而降低稻米安全危害程度或潜在风险发生概率。土壤和加工环境、肥料农药投入品、农事管理员健康程度、包装材料等均为稻米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加强上述环节的潜在危害分析与风险调控,势必会为水稻优质、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4.3 推动水稻生产“三品一标”建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15,16]。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全力推动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即农业生产的“三品一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积极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可协商合作发掘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复壮优选一批区域特色优质品种,建设优良品种秧苗繁育基地;利用改良土壤、精准施肥用药、推广全国生态环保优质投入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核心品质指标;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大力扶持县域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等经营主体,实现其区域先行的示范带头作用。

4.4 加快水稻良好农业品牌认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产品、全国农产品环保优质投入品生产试点与应用试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应用试点及良好农业规范(GAP和GAP+)认证是中国良好农业打造的5种特色品牌。2020年,全国首家良好农业保定技术中心(简称:保定中心;编号:CAQS-GA-JSZX001)落户河北农业大学,标志着河北省良好农业工作正式推进的开始。截至2022年5月,保定中心已常态化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研究、技术推广、生产指导、消费引导、试点示范、人才培养等工作。据报道,2021年,涿州市邵村花田农业创新驿站获批全国农产品环保优质投入品(肥料用品)应用试点以来,受到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客户端、学习强国、光明网、央广网、央视频、中国网、搜狐、新浪、人民视点等30余家媒体报道。政府大力扶持、媒体大力宣传、企业积极参与和消费者持续认可等效果,显著提高了企业与相关产品的知名度。

4.5 强化政策、资金和科技支持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首贷难、融资难、成果少”等问题,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可联动科研院所或高校、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单位,齐心协力为水稻GAP实施与推进提供支持。在推进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时,浙江省丽水市政府将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创建工作直接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三产业融合的考核内容或重点工作。丽水市9县(市、区)成立“全程控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认证奖励政策。同时,丽水市政府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创建试点市技术服务方案》,组建了省市县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持续开展了一对一精准服务。可以参考浙江丽水良好农业推进模式,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体系,扩大信贷规模,推进科企院所深度融合,助力水稻生产相关企业有序开展良好农业工作。

5 展望

生产源头控制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是维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明确水稻种植环境、肥料信息、农事经验、病虫害管理、加工环境、包装材料和贮运环境等环节潜在危害因子种类,牢固抓好关键控制点分析,创制与实施水稻生产良好农业规范,能有效杜绝或降低大米中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问题大米”也不再产生或流入市场。水稻生产良好农业规范涉及环节繁多、过程复杂,任何单一环节危害因子出现均可能会导致“问题大米”,因此,在水稻生产良好农业规范实施过程中,亟需政府、民间组织、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者、运输公司和消费者共同严格遵守规范,才能真正提升大米质量,保证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香米花田水稻
为什么我国会选择杂交水稻?泰国香米因抗病能力差而被放弃
钢琴里的花田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手绢上的花田》——童话故事里的慈悲与温柔
手绢上的花田(二)
手绢上的花田(一)
你是个好女孩
泰国茉莉香米不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