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植技术分析与管理要点探讨

2022-11-18 13:33陈世新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桉树病虫害生长

陈世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6)

1 桉树生长特性分析

桉树(加利树)属于高大乔木科,颜色四季常绿,但品种多达6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其生长特征分析,桉大多分布于山坡、平原地带的阳光充足区域。因此,桉树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和南部地区,此区域符合桉树生长的气温、土温、阳光等条件。桉树树冠相对较小,透光性能好,但实际蒸腾作用相对较低,是当前园林规划及小区主要选择树种之一。桉树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只要降水量达到500~1000mm都能够满足桉树生长的水源条件,当降水量在1000mm之上时,桉树的生长周期会缩短,生长速度会迅速加快。国内拥有大量可种植桉树的土地。如,广西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光照时间相对较长,降水及热量极为充足,甚至部分地区降水>2000mm以上,为桉树生长提供极为重要的条件。

2 桉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工作人员必须要先做好桉树种植的各种准备工作,而后选择科学的种植方案加以落实。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升级,桉树种植也需要配套的管理体系,对农产品质量负责。为达到预期的种植和管理目标,必须要有明确的种植技术,具体措施如下。

2.1 垦地备种环节

垦地备种是桉树种植关键内容,一般提前8~12个月进行准备工作,根据桉树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清理和平整。而对于自然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块,随时可以备耕;寒冷区域一般在8月开始准备,准备时以当地气候条件为准。根据土壤情况,桉树对于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因而选择肥沃的土地能够节省种植成本。

如果选择坡地造林,应当选择小于34°的山坡,而后根据山坡朝向和坡度进行设计,合理设计桉树种植的密度和数量,能够确保其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坡度角度对种植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坡度>14°时,可采取人工带垦方式;当坡度<14°,可以选择机械种植方式;当坡度>25°时,根据桉树造林密度,选择人工挖除方式种植,不同的坡度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能够为桉树生长提供足够的支持。

2.2 育苗环节

育苗对于桉树种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桉树树苗必须要经过初期培训,提升树苗的成活率,通常情况下,选择最有效的育苗方式,提升苗木的抗病、抗灾能力。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无性和实生2类弃苗方式,其中,实生育苗方式是指依托播种方式进行繁育的过程,无性育苗方式是指采取组培、扦插方式进行育苗。

从育苗实践分析,无性育苗在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扦插时,建设采穗圃,选择适当的机械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与杂草,让土壤自然风干。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在种植区域内喷洒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土壤消毒,因而选择81kg·667m-2比例的溶液,而后将生石灰液与复合肥混合成51kg·667m-2左右的肥液,用于桉树种植的施肥。同时,母株种植应当选择盆栽或地栽方式,在苗木长到20d时进行截顶,只需要保留9cm左右即可,继续进行培育,当苗木长度在9cm侧枝萌芽催动时,可以进行种植工作,但要严格按照标准实施,避免因操作失误影响成活率。

2.3 桉树种植环节

通过前期的生石灰混合肥消毒,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可以进行下步流程。在桉树种植前需要对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学习,明确操作规范与流程。通常情况下,桉树按照3m×2m设计行间距,密度控制在110株·667m-2打穴时,可设计成69m×49m×34m。在完成种植流程后,需要进行表土回填,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洞穴1m处选择表土,可以更好地清理芒草,防止按树生长受到干扰。

桉树种植必须要符合密度管理规定,如果密度过小,土地资源会被浪费;如果密度过大,则会影响桉树的正常生成,无法保证桉树的成活率。为有效保证桉树的成活率,需要测试其密度,对种植情况进行考核。确认环境是否达标,评估发现桉树种植环境一般都符合要求,仅有小部分存在些许瑕疵;确保土壤环境,桉树种植必须控制种植密度,最好保证在110~120棵·667m-2;假设土壤减分无法满足桉树生长需求,种植量可上升至130~150棵·667m-2。确保桉树种植的合理性。从种植视角分析,科学种植的目标在于提升桉树产量,将桉树种植优势发挥最大化,合理利用好所有的土地资源。调研发现,为了提升桉树苗木成活率,一般会选择阴雨天进行种植。

2.4 除草环节

杂草对于桉树生产有着一定的影响,每个桉树种植后,杂草都会迅速蔓延和生长,一旦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采取化学药剂方式除草,在除草过程中应当考虑桉树药品敏感性,选择适宜浓度的化学制剂。通常情况下,桉树种植过程中可以同步进行喷洒,如桉树种植面积较小,可采取人工方式除草,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对桉树的伤害,最大限度保证桉树存活率。

2.5 追肥环节

为有效提升桉树存活率及生长速度,进行科学施肥和管理极为重要。桉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单纯依靠土地供给,远远无法满足桉树生长所需,甚至可能对土地元素结构造成伤害,因而需要提高土壤的肥力,以满足桉树生长需求。

在桉树种植初期,管理人员根据种植时间及生产情况研究制定增肥方案,确保其与桉树生长保持一致。根据桉树生长需求确定施肥的种类及数量,计算肥料的浓度配比,形成可执行的增肥方法;科学设置肥料坑,通常情况下,在桉树种植位置就近开发肥料坑,将所需肥料及相关元素进行科学配比和稀释,喷洒于桉树种植地面;建立肥料检查监管机制,林木管理人员根据桉树生长状态定期检测肥力流失情况,根据肥力流失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向上级申请增肥,以满足桉树生长需求。

2.6 病虫害防治环节

桉树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而应当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桉树常见病虫害有焦枯病、青枯病、叶梢病等,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桉树发生病虫害种类差异,选择不同的防范措施。通常情况下,在病虫害发生前做好防预措施,喷洒相关的药物以控制此类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加大治虫力度,主要针对卷叶蛾、白蚁等类型的虫害进行治理,全面提升病虫害防控质量,构建桉树病虫害治理网络,以便于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7 风害应对环节

由于桉树植株较高,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极容易影响其生存和成长,风害问题影响相对较大。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生态的防控与研究,采取各种方式规避风灾发生的可能性。抓好预防工作,在风害出现前,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进行防范,将风害侵袭的损失降到最低;加强管理,在风害出现后,应当对桉树进行相应的固定处理,只要根须未断树木会逐渐恢复生长。

3 桉树种植现状

3.1 分布现状

随着国内种植体系和方式方法日益完善,桉树种植面积呈现出快速增长状态,国内桉树种植大多分布于海南、福建、江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桉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16.7hm2,其中广西地区是桉树的主要种植区域。目前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桉树种植呈现出快速增长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效益现状

3.2.1 经济效益

桉树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属于经济类苗木。如,树干可生产人造板、可生产原木、造纸制浆等;嫩枝、树皮可提炼栲胶;树叶可用于制作除臭剂、驱虫剂等。桉树全身都是宝,能够为种植者提供大量的经济收益,同时桉树种植投资比例相对较小,同比油茶、肉桂、板栗等经济物种投入成本更少。同时桉树具有收益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征,适用于土地资源相对较小的山区种植,确保当地居民拥有更多的经济收入。

3.2.2 社会效益

加强国内桉树种植及管理,能够为我国森林资源做好充足的储备工作,有效解决国内木材资源匮乏难题;另外适当组织桉树种植及开发项目,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如桉树林业项目种植、开发、规划和管理等。同时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可以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提升桉树种植效率;对当地居民进行科学培训,帮助其掌握有效的种植技巧,更好更稳地建设桉树经济作物产业带,使当地林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2.3 生态效益

桉树种植具有极强的生态效益,从桉树生长特征分析,比较适用于沙漠地区,由于桉树可以涵养水分,单位面积涵养水源约为森林总量的11.4%;数据显示,桉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量达到9t·hm-2。其生态效益远远优于其它苗木,能够产生极为强大的生态效益。

4 桉树种植存在的生态问题分析

4.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桉树种植符合生物多样性发展规律和特征,虽然国内桉树种植属于人工林,但其发展和影响也是不可控的。测试数据发现,桉树种植地土壤微生物族群与动植物种类存在一定下降现象,说明桉树虽然人工种植,但也会对周边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马达加斯加岛桉树人工林中的动物及鸟类较其他区域少,随着桉树生存时间越长,生物多样化特征破坏越严重,说明桉树对生物多样性存在极大的影响。

4.2 对水的影响

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对地下水需求较多,虽然桉树被归为节水树种品类,但随着桉树生长周期延长,其消耗的水量远远大于其他树种。所以在桉树生长区域一般会存在相应的水源,以满足区域内动植物水源消耗需求。数据显示,桉树水量消耗高于其他树木,但与香蕉、玉米等作物相比,水量消耗仍然较少。同时,桉树能够对水质造成伤害,人们在砍伐桉树时发现能够产生黑水,黑水存续时间相对较短,仅在砍伐后较短时间内存在。分析黑水成分及产生原因,认为桉树在吸收水分过程中,能够造成地下水pH值降低,颜色加深及氧化,破坏就近水源的成分。

4.3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矿物质和水分,同时也会消耗土壤肥力,导致土地元素结构受到极大的影响。分析原因:桉树种植管理不合规,施肥时间点选择不正确,管理者在施肥时没有充分考虑土壤肥力,盲目施肥,导致土壤中化学物质失衡;桉树大面积种植导致周围土壤活性酶下降,微生物族群被抑制,有机物含量较少,破坏土地的肥力结构。另外,由于桉数根系极为发达,普遍在3m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元素构成。

5 桉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保护恢复生物多样化

目前国内外针对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化影响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管理者需要根据桉树生长情况制定有效的种植方案,以控制环境恶化和土壤肥力流失的可能性,管理者可采取建设混交林和根际菌株等方式,尽量降低机械的使用数量和比例,确保桉树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化特征。混交林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无限循环,避免某类营养成分出现缺失现象。另外,混交林生态结构相对复杂,但对于抑制土壤疏松和水土流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5.2 进一步优化种植方式

部分地区在桉树种植时采取“烧山”的方式进行清理,此方法会破坏原有的土地植被,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水土流失,对国内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种植标准进行考核,制定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林地是平原且极为平坦,可考虑全垦整地;如果林地种植为山区,可以选择穴状整地法进行处理,提升整体的种植效益。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加大周围生态环境及植被的保护力度,避免因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多样化。

5.3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方式进行整地,最大限度保护植被不受伤害。另外,在使用除草剂农药时,尽量选择低毒无残留产品,以规避可能对水源、林木、稻田等农作物的影响。施肥时应当在相关部门配合和指导下完成,对使用肥料进行检测,防止出现铅、汞、砷、铬超标问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肥料施用。

6 结语

随着林业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桉树种植将会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创新工作形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界定各部门的管理者责任,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及时发现桉树种植过程中潜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不断提升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桉树病虫害生长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