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国家发展观的三大特点

2022-11-18 21:25马令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倡议共同体一带

□马令坤

自我国第一个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五大中被提出以来,中央已经出台了40多个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目标的国家战略。国家战略作为为实现我国总目标而制定的全方位、大规模、长期性的最高层次总方略,指导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对全国人民具有极其强大的振奋和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出现许多新变化、新挑战,为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习近平的国家发展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以世界性的视角构思中国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

为适应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的世界性视角将国家战略扩展成为国际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实施这一国际战略的总抓手。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习近平主席在对外访问期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上升为了我国的合作与共建目标。“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层次调整仍在继续、世界格局分化严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为解决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及动能不足等问题,形成的对中国经济增长之道的探寻;是从全球化视角深化对外开放的中国与周边地区和国家、与发达西方之间地区合作的新开拓;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中国为推动构建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提供的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5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实质性规划和实施阶段。“一带一路”倡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我国产业转移、产业创新与升级等内容,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红利;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融合,将逐步把我国西部地区推向开放前沿,推动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从而利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并且因为关系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众多要素和产业的配置,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支持和参与。2016年11月17日,联合国大会第一次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决议,将这一倡议上升为全球共识。

“一带一路”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因为它以全人类的利益和福祉为起点和归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但在政治和安全等多个领域也有所体现。作为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抓手,“一带一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发挥着新作用。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纳入决议,呼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其中包括通过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开辟出一条“金光大道”。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进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人民的心声,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满足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通过深化与沿线各国的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国际合作的新载体,准确把握历史时机推动我国产业调整、促进港口转型升级,营造开放发展环境、参与国际开放合作新模式的构建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沿线各国共同描绘中国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

二、以历史性的眼光完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出发,提出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观点,指出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世界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的背景下,必须清醒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要善于认清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善于发现世界发展的规律,善于把握世界发展的总体性、全局性和本质性。这样才能从历史长河中寻找到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智慧、经验和规律。

作为一个跨越时空、承前启后、连接中外的建设构想,“一带一路”倡议是适应世界大变局的战略举措,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倡议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性的眼光对前几代国家领导人发展思想的继承,是对中国国家发展思想的完善,也是习近平国家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使我们明确了要团结和斗争的对象,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关系,而且对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利用当时中国建立的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通过出口加工等方式,与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市场接轨,这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江泽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7月4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的第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的问题,也是全党全国的问题。这些思想和战略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提供了理论遵循和物质基础;“一带一路”是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成果。

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和世界经济开放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在完善自身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国家发展,从三大国家战略到六大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的国家发展观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完善。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于2014年2月26日上升为我国第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被相继提出。2019年12月22日,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目前的六大重大国家战略,至此,我国的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化。重大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同属于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范畴,都是习近平国家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但两者各有侧重,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完善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除重大国家战略外,党的十九大还重申或新提出了涉及不同领域的一系列国家战略,如军事战略、开放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等。这些战略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列化战略组合,不同的国家战略都有自身针对和涉及的专门领域,相互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起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作用。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也对其他国家发展战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互相完善。由“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国家战略及一系列专项战略组合可见,习近平国家发展观运用历史性的眼光,在继承创新了以往的发展构想和举措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完善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三、以人民性的情怀融通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梦,认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民幸福,从而将人民福祉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梦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人民群众作为当代中国梦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习近平深厚的人民性的情怀。

早在建党之初,根据当时中国面临的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国共产党就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民族独立具体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认为当时中国不仅仅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共产党的一般目标,而且面临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诞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离不开中国梦的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百多年来,中国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迎来了光明复兴的前景,中国梦正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中逐渐成为现实。中国梦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最终要落脚在人民幸福上。党的十九大更是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凸显了人民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重要性。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人民的力量也必将进一步得到阐明和发扬。

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与世界梦的实现紧密相连,以世界梦来承托中国梦。早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就预见到在经过人类生产和交往的不断发展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最终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相互联系的世界共同体。这一理论在当今世界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和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人们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世界公共卫生危机的挑战下,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安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最严格的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不仅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还主动向国际伸出援手,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治,彰显了中国积极解决国际问题,勇敢承担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形象。在这次全球疫情中,中国是许多国家的第一个援助者,也成为许多国家的第一个求助对象,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更加得到彰显和构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助推世界梦的实现。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了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的脱贫攻坚极大地坚定了全球减贫的决心信心,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中国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融通,需要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认同和坚持,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需要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意识,同时,更要切实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加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往来,用中国梦的实践推动世界梦的进程,以世界梦的目标引领中国梦的方向。只有这样,中国梦和世界梦才能高度融通、彼此促进、互相成就。

四、结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从战略层面上全面审视中国当前的发展战略,可以清晰地看出习近平国家发展观表现出世界性、历史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也闪耀着统筹自身发展与关心国际社会相结合的崇高品质。中国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伟大使命感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将这一理念传递到国际社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使命。随着新时代中国实践的发展,习近平国家发展观将进一步深入与完善,中国也必将以更加卓越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倡议共同体一带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