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举隅

2022-11-19 19:56张后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典籍论语传统

张后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基因密码,是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一、教师传统文化素养需要提升的原因

(一)国家教育政策对于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从国家意志层面,对教师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整体推动教师队伍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高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是民族复兴的需要,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无疑会影响到教育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对人精神领域的影响十分深广,从人格精神的树立、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所以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三)目前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现状。多数教师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足的问题,比如古文功底不扎实,原典阅读数量较少,独立阅读古文能力较弱,对古文字的构造、渊源知之甚少,对古代文化、古代思想的理解呈碎片化,难以建立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一方面,教师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良莠不齐,要想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只有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

古代典籍在教材中频繁出现,四书五经、秦汉文章、唐诗宋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所涉猎。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对于古代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中国古老的传统,比如儒家道家这些哲学中的思想观,在今天看来或是从国际视野来看,仍有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神内核与文化素养提炼出来让学生去品味、感悟,这是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根基。教师需要将古代典籍掘深拓宽,深刻挖掘古代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并赋予其时代新意,为现代教育教学赋能。

三、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内容

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一方面是提升自身的文学文化,另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内在精神或者品格,也就是人格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古代文学作品就已经是浩如烟海、卷帙浩繁,各个时代名家解读观点各异,对于经典的文化研究,经史子集都可以涉猎。在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中,在自身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进行一些专业性突破,比如就某一点研究得很精深,也可以阅读多部典籍,拥有广博的视野,彼此融会贯通;可以旧书重读,进行深研,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另选典籍,进行跨部阅读,拓宽研究的领域与范围。

从书目的选择来看,笔者认为应该选择经典,尤其是名家注释、点评的版本,比较有说服力。比如《诗经》《楚辞》《礼记》《春秋》《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二十四史》《说文解字》《文心雕龙》《古文观止》以及古代诗词散文等。读《论语》,可以推荐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同时参考朱熹《论语集注》、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李泽厚《论语今读》、傅佩荣《论语三百讲》等。

四、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

教师阅读古代经典作品,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个人阅读与小组阅读相结合。既有阅读的自主性,反复吟咏诵读、琢磨玩味;又有交流的互动性,不断研讨探究、品析鉴赏。通过教师们书林结友,深入经典,相与解读,可以增长学识,提高审美。典籍阅读的方法以精读、研读为主,可以通过誊写、摘抄、吟诵、批注、记笔记、写读书心得等方式促进记忆、理解、思考和感受。深入经典,解读经典,增长知识,丰厚学养。原著与注疏共读,在积累与碰撞中,形成独立见解。利用各种媒介,聆听专家讲座,博采众家言论,反思己之所学,升华阅读体会。从古代典籍的阅读中汲取精神的营养,领略先贤的智慧,通过研读活动,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笔者在引领教师阅读古代典籍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如下阅读策略和方法:

(一)深读与细思。古代典籍记载中国几千年的思想脉络、理论体系,承载古代先贤的真知灼见、智慧结晶,或深奥幽微,或延展变革,错综复杂,阅读时需要作深度解读、细致思考,辨析各种观点。

1.做批注。这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批写在书中的空白之处,心有所感,随笔记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古代典籍因距离现代时间久远,文字生僻,语意晦涩难懂,阅读起来困难较大,通过做批注的方法可以把典籍中的难解之处标注出来,批注可以是注释、提要、批语。注释是阅读的基础,借助书中原有注释,可以理解和把握文意。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黄侃作为民国时期的古文大家,曾亲自为《论语》做注,可见,批注对于读懂原典的价值和意义。提要,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要旨。批语,就是读者对文章的见解、疑问。比如阅读《文心雕龙原道第一》时,批注:“在论述‘文’源于‘自然之道’这一基本观点的过程中,涉及文与自然、文与时代、文与人、文与质,以及文的教化作用等重要问题”,这是提要式批注。而“本段阐述了先秦时期的经典,尤为推赞孔子,‘木铎金声’,又对《易经》了如指掌,且运用自如,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微言大义,不仅是文学评论,更是历史典籍,文史融合的大成之作,不禁感叹,刘勰何许人也?”这一段是批语,既有自己的见地,同时还有疑问。“读完‘原道第一’最后一段,有个疑问,刘勰的骈体表达固然工整,让人叹为观止,但总感觉文字玄妙,形式之外很难抓住内容,不如骈散结合的节奏张弛有度。”这样的批注融入了读者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的思考,颇为独到。

2.引用年谱。中国古典诗词,或含蓄典雅,或庄重凝练,体现诗人的个人修养和审美境界,通过鉴赏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对于读诗方法,国学大师钱穆主张读诗应该读某个诗人的全集,然后再将每首诗放进诗人的年谱去读。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不同之处,就是诗人会把自己的整个人生融入诗歌作品中,所以我们能从诗歌中读出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读杜甫的诗,最好是按照年谱来读。把他的诗分着一年一年地读,来考察他作诗的背景。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写的诗,才能知道杜诗的妙处。他从开元到天宝,到后来唐代中兴创作的诗歌,把他的生活、家庭以及当时的国家都写了进去。杜甫的早期诗歌,写的都是裘马飞扬的生活;安史之乱后,他从梓州到甘肃,一路颠沛流离,他忧国忧民,把当时的社会情况都记录在诗作中;晚年寓居蜀中,他穷困潦倒,年老多病,出三峡到湖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作《登高》一诗,对于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中“艰难”的理解,可以通过年谱来探究。从760 年—770年的11 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 年春,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断续居住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生命的最后两年,漂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多在船上度过。770 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所以,“艰难”既指国运艰难,大厦将倾,也指自身贫病交加,事业未成。杜甫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把个人之悲放在国运之下,才能写出如此雄浑悲壮的诗句。他的诗作,不愧称为“诗史”。

3.探究难点。在阅读古代典籍中,教师往往遇到很多问题,久思不解,这就需要反复揣摩探究。比如《论语·八侑》有一句话,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有人认为这段话孔夫子直击管子器量狭小的人格缺陷。《论语·宪问》中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管仲之器小哉”是孔夫子对他的批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却是对他功业的一种肯定。如此说来,岂不自相矛盾?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对“器”字的解释是关键。在《华杉讲透〈论语〉》一书中,将“器”理解为“器局”,也就是“眼界”“格局”。孔子一生的志向在于恢复周礼。身处礼崩乐坏、国家动乱的时代,他盼望西周的礼制能担大道,理秩序,更盼望有一位明君贤主能采纳他的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而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不是“仁”者,政治手段也与孔子的主张多有不同,可这不妨碍孔夫子对他的欣赏。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能臣贤相,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孔夫子在他身上看到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希望,更看到了管仲尊王攘夷、富国强民等主张和决策对华夏民族的重大历史价值。因此,一直维护“礼”之尊严的他,竟出人意料地说评价管仲不要用“匹夫匹妇”小节小信的标准,要察其行,思其果。由此,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管仲之器小哉”了。这句话实际上应是孔子对管仲的惋惜,惋惜他政治目标止步于王霸之业,没有把周礼发扬光大,没有进一步实现天下“大同”,是对他政治眼界的惋惜。

4.明经悟道。教育者阅读古代典籍,穷经的目的是修身、悟道,当我们对人生之路充满疑惑,不知何去何从时,先贤的智慧会给我们以启迪,为我们指点人生迷津。比如《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对圣人人格的阐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当这种无差别的爱成为一种道德自觉,相信一定会实现国家大治。阅读古代典籍,可以让我们净化心灵、了悟人生之道,提升精神境界。

(二)明辨与互解

1.明辨。古代汉语中,由于词汇数量远没有现代汉语词汇量大,所以常常会出现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但是表意不完全相同的情况,这体现出古代词语表意的丰富性,此种情况持续到新文化运动之前,仍然存在。在阅读古代作品时需要辨明它的不同含义。典籍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内涵往往跟文章的主体思想和具体语境有一定联系。比如“为政”一词的内涵,由于先秦诸子的不同认识和主张,所以“为政”的内涵有很大不同。道家主张的是“自然政治”;法家提倡的是“为政以法”,即法治政治;而儒家推崇的是“为政以德”,即德化政治,主张“建国立君,教化为先”的治国策略。阅读古代典籍时,对于同一表述的不同意义,需要有明辨的意识和能力。

2.互解。不同典籍中,作者的思想和处世哲学,或者对一些具体事物的看法往往有相似、相通之处,在阅读时可以互为解释或互为补充,对于思想本身我们会有更为清晰、全面的了解。例如《论语》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不仅仅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而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大境界。老子的处世哲学和孔子的中庸思想有极为相似之处。老子认识到了物极必反的原则,时刻争强好胜,过分地向强壮发展最终会害了自己,而善于隐藏自己的力量和优势,“贵柔”“知足”,这样反而能在复杂的社会中保全自己。这种以退为进的冷静、理智的生存方式,守柔的处世哲学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鉴赏与思辨

1.鉴赏。对于古代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如“经史子集”中的“集”部内容,我们可以欣赏的姿态来对待,除了领略其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外,亦可领略其笔法、结构,在鉴赏中有对人生的参悟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例如对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赏析: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人生好似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

2.思辨。《论语·泰伯》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要弄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看看《泰伯》这部分的内容。泰伯为人,不当王侯,不慕富贵,归隐南方。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最推崇这种人,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泰伯》大而言之,就是政治领导哲学;小而言之,是个人的人生修养道理。“可”字在当时除了单独使用,还可以表达主观意志,即说话人认为应该、必须那样。同时,也可以表达客观可能,即说话人认为可能、只能那样。所以孔子的这句话也就有了两个不同的意思。主观角度的意思是:让老百姓顺着我们的道路走下去,不要让他们明白那是为什么。客观角度的意思是:让老百姓顺着我们的道路走下去,可以做到;但是让他们明白那是为什么,却难以做到。从整个《泰伯》中孔子关于执政理念的分析来看,后者的理解更为贴切。

(四)探索与创新

1.探索。教师在阅读古代典籍的过程中,不但要认真阅读、扎实钻研优秀传统文化的专著,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价值,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教育内涵和表达形式。比如在研究传统的文论经典《文心雕龙》时,可以赋予写作教学以新的意义。在《情采第三十一》中“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意思是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辞是情理的纬线;经线正了纬线才能织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辞才能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这段话探讨了文学创作中情理与文辞之间的关系。教师探索用传统的经典文学创作的理念、意识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对于写作教学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这对于教师积极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2.创新。如何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激发其活力,以达到古为今用,是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和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用《管子》中的两句话:“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个人角度,这是为人必备的品德,每个人都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这是每个人都要践行的价值观,也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这种价值观,体现着时代的精神、民族的价值观念,它承载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价值标准,“为改革发展划定了价值的航标,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维’”。

五、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意义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大教师的胸怀、格局、智慧、境界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学会了为人处世之道,待人接物之礼,精进悟道之法,学思辨证之理,重塑了家国情怀,获取了精神动力。新时代要求教师对传统文化做好时代解读,构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典籍论语传统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