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2022-11-20 14:0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床面浅水无纺布

蒋 颖

(汉中市汉台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1 我区机插秧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区从事机插秧的新型经营主体16个,分布在9个涉农镇(办)。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扩张机插秧面积的方式主要有自身流转土地机插和为周边农户代育代插。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人工成本激增,该项技术操作简单、效益较好,深受双方的欢迎。加上近两年我区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和社会化服务项目的补贴激励,使我区机插秧面积从2010年的不足6.67 hm2,仅用了10年时间突破万亩大关,使2020年面积达到686.67 hm2,2021年面积为700 hm2。当前困扰我区机插秧面积进一步扩大的因素主要是:机插秧设备投入较大,闲置时间长;部分田块小而分散、效益低,导致参与经营的主体少等。

2 机插秧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油菜、小麦以黄华占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美香粘、五山丝苗等生育期在145~150天以内的中早熟、品质达到二级以上的优良品种。

2.2 育秧

2.2.1 营养土制备

提前1~2个月选择pH不超过6.5的肥沃熟化的菜园土、旱田土或经过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取土前进行培肥,有机肥200 kg/667m2、45%的氮磷钾复合肥35 kg/667m2,施肥后旋耕2~3遍取表土堆置,并覆盖农膜熟化。大田按100~120 kg/667m2备足营养土,在育秧前10~20天粉碎过筛,粒径达到2 mm以下。然后将2/3粉碎过筛的细土拌入适量壮秧剂,充分拌匀后集中堆闷,制成营养底土;另1/3不拌壮秧剂,用作盖土。

2.2.2 整备秧田

1)秧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背风向阳、便于管理和运秧的田块,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00的比例备足秧田。

2)施肥做床。播前1 0 天,施入商品有机肥200 kg/667m2、45%氮磷钾复合肥40 kg/667m2。

3)秧床标准。一般长不超8 m,宽140 cm,厢沟宽25~30 cm、深15~20 cm,围沟宽30 cm、深25 cm,床面整细耙平,高差不超过0.5 cm。

2.3 播种

2.3.1 播期选择

一般按秧龄25~30天推算。空茬田、晚熟品种一般4月10日前后播种,油菜、小麦茬和早熟品种一般4月下旬播种。

2.3.2 种子处理

1)晒种、脱芒。播前4~5 天,先晒种1~2 天。晒后脱芒,并扬去空瘪粒。

2)精选种子。采用泥水、盐水精选种子,水液比重为1.06~1.10。盐水选种后要用清水淘洗种子,清除谷壳外盐分,以防影响发芽。

3)药剂浸种。用25%的咪鲜胺乳油2 000倍液浸种24 h,继而用清水浸2~3 天。

4)催芽破胸。在30~38℃保湿催芽至破胸。催芽要求“快、齐、匀、壮”。

5)凉种炼芽。达到85%~90%种子破胸时,置室内摊晾4~6 h,达干爽不粘手。

2.3.3 播种

1)秧盘准备。选用半钵体育秧盘,按大田25~30盘/667m2准备。

2)确定播种密度、播量。种子发芽率为90%时,黄华占等常规稻每盘播芽谷种100~110 g,杂交稻种每盘播芽谷种90~100 g;若发芽率超出90%时,播量就相应减少。

3)播种机械选择与调试。播种前调试好机械,使盘内底土厚度稳定在1.8~2.2 cm;盖土厚度0.3~0.5 cm,以看不见芽谷为准。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饱和,盖土后10 min内盘面干土应能自然吸湿无白面。

4)暗化催芽。将播后的秧盘叠放好,顶上层放一层空盘,再用塑料薄膜或塑料篷布盖好保湿保温,待出芽后再移置于秧床培育。秧盘叠放层数以不超过20盘为宜。

2.4 秧床管理

2.4.1 置盘浇水

置盘前灌平沟水,使床面湿润软化,然后排水。在床面无明水时,将秧盘横排成2行置于床面中间,要求摆放紧密整齐,盘底与床面压实贴紧,盘边与床边留出10 cm左右距离,忌有水放盘,忌盘边距床边太近。摆盘后放水慢浸,使秧盘土吸足水后,退水至半沟水。

2.4.2 覆盖无纺布

浇水后床面用30~35g/m2的农用育秧无纺布覆盖,四周用泥土压实。播期早的可选用稍厚的无纺布,晚的可选稍薄的。在秧苗出齐后,不需要保湿且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6℃时,可全部揭去无纺布。

2.5 秧田管理

2.5.1 灌水

大田盘育秧采取间歇平沟水灌溉;场院硬地育秧采用将水直接放入秧槽地面或喷灌。一叶一心前保持盘土湿润,此后干湿交替,以湿为主。三叶以后以干为主,控水调气,促根控高,做到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盘面不补水;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补水一次,使土壤湿润。

2.5.2 追肥

2叶一心期施断奶肥;移栽前3~4天施送嫁肥;期间看苗施肥。采用床面薄水撒施时,每次施尿素5 kg/667m2。

2.5.3 病虫害防治

每亩秧田用30%瑞苗青兑水3 000倍液喷施,防治青枯、立枯病。结合施肥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0~75g/667m2兑水30 kg喷雾,防治叶瘟病。结合施用送嫁肥,用48%毒死蜱、阿维菌素、三唑磷防治虫害。

2.6 移栽前管理

2.6.1 适时控水炼苗

一般在移栽前3~4天控水炼苗,晴天保持半沟水,在起秧栽插前或降雨前,要盖膜遮雨。

2.6.2 确保带药带肥移栽

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个体较嫩,栽前1~2 天要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可用25%快杀灵乳油30~35ml/667m2兑水40~60 kg进行喷雾,同时用1~1.5 kg/667m2尿素兑水100kg喷施,以促进栽后发苗,确保带药带肥移栽。

3 大田整备

3.1 合理施用基肥

施氮(N)4~5 kg/667m2、磷(P2O5)6~7 kg/667m2、钾(K2O)3.6 kg/667m2。或施用水稻专用缓控肥(25-10-15)40~50 kg/667m2。

3.2 精耕细整

耕翻深度10~20 cm,整细整平田面,高差不超过3 cm、水深不超过2 cm;田面整洁,无10 cm以上残茬、杂草。

3.3 沉实泥浆

插秧前需沉实田面泥浆,以保证插实、插稳,深度可控。土壤类型为沙土的一般需沉实1天、壤土2天、黏土3天。

4 插秧

常规稻插植穴数空茬田控制在1.58万~1.38万穴/667m2,油菜、小麦茬控制在1.85万~1.58万穴/667m2;杂交稻插植穴数空茬田控制在1.38万穴/667m2,油菜、小麦茬控制1.58万穴。调节纵向取苗量和横向取苗次数,使每穴插4~6秧苗,基本苗常规稻在6.5万~8万/667m2,杂交稻在5万~6万/667m2。

5 大田管理

5.1 科学施肥

追肥一般控制在施(N)8~10 kg/667m2、钾(K2O)2.5~3 kg/667m2。氮肥一般按照分蘖肥1(栽后5~7 天)∶分蘖肥2(栽后10~12 天)∶穗肥=3∶2.5∶2.5施用,钾肥作穗肥施用。

5.2 水分管理

栽后建立3~4 cm水层,促进换衣返青;活棵后浅水勤灌,灌浅水1~2 cm,使其自然露干,田面夜间无深水,次日上新水,即白天上水,夜间露田湿润。正常情况下当分蘖达到预计穗数80%~85%时,退水晒田,反复多次由轻到重,晒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即可。孕穗期到抽穗后15天建立浅水层,以利颖花分化和抽穗扬花;抽穗后15天到灌浆结实期间歇上水;成熟收获前15天断水。

5.3 病虫草害防治

二化螟:在5月下旬至6月初,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m2喷雾,或在插秧后结合第1次或第2次追肥防治,可用25%杀单·毒死蜱可湿性粉剂150 g/667m2拌追肥撒施,并保持3~5 cm浅水层3~5天。

纹枯病:在分蘖末期到孕穗初期,使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 ml/667m2,兑水60 kg喷雾防治,间隔一周再喷防1次。

稻瘟病、稻曲病:一般于水稻破口前5~7天和始穗期,每亩用16 %井·酮·三环唑等药剂喷雾预防。

稻水象甲:3月底至5月下旬在成虫越冬场所、秧田期及本田期,虫口密度达30头/m2时,用毒死蜱、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成虫。

稻苞虫:当百丛水稻稻苞虫幼虫达到40头时,于3龄盛期施药,用90%晶体敌百虫100 g/667m2,兑水50~60 kg喷雾。下午4点以后施药效果较好。施药时,田间要留浅水层。

6 适时收获

当95%以上稻谷籽粒黄熟时收获,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3.5%入仓。

猜你喜欢
床面浅水无纺布
一种基于浅水静水环境的浮筒构架式水上钻探平台
明渠瞬时床面切应力粒子图像测量技术
A Pretty Lantern漂亮的灯笼
傅卫国
七夕的夜
骨质疏松这样锻炼
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
藕农水中采收忙
找不同
论无纺布染色生产线设备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