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酒泉种业强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2-11-20 14:08严天秀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酒泉市酒泉制种

严天秀

(中共酒泉市委党校,甘肃酒泉 735000)

0 引言

近些年来,酒泉市依托于天然适合的自然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制种产业,种业已经成为酒泉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酒泉市是国家认定的首批全国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也是全国最好的良种繁育基地。肃州区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创建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成为全国唯一以蔬菜为主的“国字号”产业园区,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发展和成绩。2020年,全市制种面积达3.53万hm2,产值达35亿元以上,各类种子产量达1.2亿kg,审定登记各类农作物品种1 000多个。酒泉市蔬菜种子供种量占到国内用种量的50%,出口量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50%;花卉种子供种量占国内用种量的70%,西葫芦、向日葵种子供种量占国内用种量的90%。全市拥有种子生产企业198家(其中:国家级1家),制种农户达7.2万户,建成了“四院五中心”等10个种业技术创新研发和示范推广平台,具有研发能力企业30多家,在海南省已建立南繁科研基地。

当前,酒泉市种业基本形成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集群发展新模式,但是还存在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机械化作业效率低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少,资金、人才短缺等问题,尤其存在无证生产、私繁滥制、争抢基地等无序竞争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形成良好有序竞争局面,提升酒泉现代种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成为当前酒泉现代种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由此,针对酒泉市种子产业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以及掌握的一系列数据、信息等,为酒泉现代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突出酒泉种业优势产业地位,加强政策保障

酒泉土地、光热、水资源适宜种子繁育,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首批49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种业基地。种业已成为酒泉市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三五”以来,酒泉市抢抓国家种业新政利好频出的时机,把种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产业,整合全市种业的资源禀赋,加快推进种子生产标准化、加工现代化、经营规模化、育繁推一体化的步伐,着力推动现代种业的创新发展。酒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两个意见”,紧紧围绕《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落实《甘肃省酒泉市特色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酒泉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酒泉市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种子基地、提高品种科技研发和投入、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继续保持对种业的政策扶持、加强对种业市场的监管、全面提升全市现代种业的发展水平,持续打造国家级现代种业基地。

1)持续加大对现代种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提高品质方面要加大投入资金支持,包括种质资源保护、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研发、高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同时,要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种业,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这方面的额信贷支持,确保资金投入。

2)规范种子产业管理体系。在品种审定、品种退出、生产经营的监督等方面要出台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化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种业的管理的体系和制度,保障从生产到销售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3)组织开展种业行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企业自查、管理部门督促检查,严格种业行业执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落实制种企业准入制度、“黑名单”制度、生产服务费制度和保证金管理等制度,坚决杜绝无证生产,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规范制种合同条款,加大制种合同履约管理力度,杜绝拖欠农户制种款,切实保护制种农户的合法利益。

4)不断拓展种子产业的经营模式,强化现代种业市场监督和管理,保证市场的有序、公正进行的基础上,拓宽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农户、商户等多种主体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现代种业。

5)充分发挥种子协会的力量,完善“公司+协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种子协会的功能和力量,联合企业、农户和市场的要素,组织农民与信誉较好的种子企业进行合作、保障农户的权益和议价能力,一方面提高农户的制种收入,一方面也扩大种子企业的生产规模,形成良性联动发展。

2 坚持做大做强优质种业企业,进一步促进种子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

一直以来,酒泉市坚持做大做强优质种业企业,坚持扶优扶强种子企业。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监督管理、体制保障方面积极予以配合,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制种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打造龙头企业,引领种子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制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障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1)坚持做大做强优质种业企业,坚持扶优扶强种子企业。一直以来,不断加大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对育种能力强、创新动力足、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大、资金量充足的现代化种子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关注。尤其,以敦煌种业为代表的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其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质增效,不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种业市场不断发展。同时,鼓励种子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引导优势种子企业的优化和整合。预计到2025年,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到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和5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达到20家以上和50家,全面提高种子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引领整个种业市场的发展和提质增效,迫使其他小微企业不断整合和发展,聚集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着力提高在全国种子中的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深化现在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2)要促进小型种子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聚集资源、整合资金、提质增效、联合发展。鼓励和支持现有的小型种子企业打破行业、地域、级别等界限不断实施兼并和重组,淘汰劣质企业,加快小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要争取在兼并重组后,形成一批育种能力较好、制种技术较为先进、技术服务到位、生产销售产业链基本完备、具有一定竞争力、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现代化种业企业。淘汰不具市场竞争力、缺乏生产潜力、低端制种技术的小微企业,整体提升制种产业的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政策扶持,保障农户各项权益,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逐渐引入现代化制种业的发展轨道,不断扩大制种产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重点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以村镇联动的管理监督机制,引导和鼓励能够从事种子生产和经营能力的农户创办家庭农场,进一步促进“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联合协作。

3 进一步加大对制种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减小制种企业的金融风险

1)首先,继续加大对现代化制种产业的政府财政投入,包括对于优良种子的选育和推广、对于优质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创新以及种业基础公益性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种业的不断发展。而且,市、县两级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对现代化制种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包括制种产业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奖励性投资资金、相关人才引进和创新性支持等,提高资金的争取力度和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国家、省级的重大政策引领和支持,落实税收减免、人才引进、项目申请、创新技术等等相关资金支持,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

2)健全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自上而下设立现代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种业科技创新和商业化育种。加强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的投入种业进行发展,进一步加大种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和金额。

3)逐步建立和完善种子产业保险机制,降低制种产业的风险成本,增加各种制种农产品保险,减少和降低制种农户、制种企业参与制种的风险。比如,积极与金融保险部门协商开办制种相关的农产品自然风险保险,减少和消除因自然灾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减少农户或企业的种植顾虑,给予保险方面的保障。同时,还是要扩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加农户和企业的保险意识及保险行为,形成自觉广泛参与保险、给予保障的局面。目前,农户参与保险的意识和行为还是普遍低下,即使知道可以参保,但是自愿参保率还是很低,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只能由农户自己承担灾害损失。而且,积极落实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共同印发的《关于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相关政策,有效扩大制种保险覆盖面,形成广泛参保,不断推动制种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

4 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种业产业园的提档升级

“十三五”以来,酒泉坚持打造“一个种业小镇”、创建“两大园区”、建设“三大基地”。在“十四五”规划中,要进一步优化种业产业的规划布局,集聚相关政策资源要素,扩大种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把酒泉种业打造成中国种业形象的新名片。根据相关文件,在“十四五”期间,酒泉市要打造十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三个,新建续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八个,形成以国家级种业产业园为龙头引领、省级种业产业园为中间骨干力量、市县级种业产业园为基础,上下联动、层次分明的种业产业园区体系。而且,要不断提升酒泉种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种业知名度,“酒泉种子”品牌影响力就要不断增强。

1)充分用好国家级种业园区“国”字号招牌,不断加强国家级种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肃州区制定出台的产业园发展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家级园区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打响种业品牌,提升联农带农水平,做好产业园提档升级。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级产业园后续的金融、土地、人才、项目等优惠政策,继续放大国家级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将国家级种业产业园建设成现代种业的标杆和旗帜,以国家级产业园区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全市种业集群发展,打造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化种业产业园。

2)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水平和能力,吸引更多高新种业企业入驻园区。成立产业园区管委会或专门机构,健全种业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机制,做好园区运营管理,确保园区的各项实验设备高质高效运转,保障产业园区企业能够高效生产和运营。同时,要尽快制定出台种业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质种业企业进入园区,提升园区竞争力。还要争取建立生产试验基地和种业相关科研机构,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保障园区的人才引进、知识产权、财税金融等政策设立和创新,提升园区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国家级高水平种业创新高地。

3)持续打造酒泉种博会“国”字号的展会品牌,办好每年的种业博览会,继续提升酒泉种业的知名度。借助国家级种业产业园的金字招牌,举办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既充分体现了酒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的务实行动,也顺应了种业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开创现代种业美好未来的共同期盼。同时,要在成功举办种业博览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展会展厅规模、提升展会档次、提高规格、突出特色,主要以种业为媒介,推动“一带一路”农业交流合作,促进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倾力打造酒泉种博会国字号品牌,发挥对外宣传、聚力发展的品牌效应,带动国家级特色种业小镇建设,推动种业品牌化发展。而且,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和“立足酒泉、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发展思路,以及“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把现代种业博览会作为推动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会一年一届长期举办,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影响的会展品牌。

5 结语

总之,要对照国际一流标准,不断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要扩基地、强品牌、保质量、优服务,推动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尤其,在保障粮食安全大背景下国家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这些都为酒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和发展前景。“十四五”期间,要打响“酒泉种子”的品牌,构建良种研发繁育、种植加工、检验检测、种业机械、流通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国家核心种业基地。

猜你喜欢
酒泉市酒泉制种
“FM系法”破解杂交水稻机械化高效制种难题
酒泉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2021.11.21 ~2021.12.20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制种:受益行业政策推动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酒泉市举行新当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
酒泉藏家推介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
飞天之都 美玉之城——中国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