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保护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2022-11-20 14:08李晓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植被水土保持工程施工

李晓梅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山东平度 266743)

0 引言

干旱区域的水资源获取,主要依靠长距离引水工程,引水工程有着跨越地形类型多、输送距离远和工程量大等一系列特征,因此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有效评价极为关键。造成土地资源损失的因素是水土流失,在实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工作期间,部分单位关注的要点表现在经济利益提升方面,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使施工现场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产生了严峻的环境污染,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将水利工程施工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全面控制,属于最为合理的水土流失控制策略,有利于水利工程良好运行。

1 在水利工程中做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第一,水土流失综合性治理工作表现为采取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式,将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内水土流失现象全面解决,改善地区内水土效果,有效地对区域内水环境和植被环境加以保护,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可以在进一步改善水利工程整体防护性能的基础上提升资源利用率,确保水利工程稳定开展。

第二,自从投入使用了水利工程以后,水土流失成了对工程使用效率产生影响的一项基本因素。一方面,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周围的自然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治理不到位,将难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也会增加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直接威胁到水利工程的良好开展,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必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加强水利工程的保护力度,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第三,可以改善水利工程的防护功能,采取水土流失治理方式能够全面解决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内水土流失现象,保障区域中水土处于良好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水环境和植被环境,提升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出水利工程的防护功能和效果。

2 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状

1)对土壤地质结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当前,植被受到破坏,无法有效地保护地表土壤,基于水流作用下表面土层呈现出了不断流失的现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使土壤里包含的诸多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当出现暴雨天气或者水库泄流以后,因为土壤含水能力降低,因此难以与水流强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最终引起一系列灾害。

2)在建设水利工程期间,应当对工程常用的施工场地、工程机械设备存放场地等多方面加强建设,否则,将会加大水土流失现象出现概率,也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期间应当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环节的管理力度。

3)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容易造成的水土流失,其中包含泥沙挖掘等多等多个环节,水土资源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对区域内的植被合理应用。工程施工期间,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

5)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剧了农村土壤资源流失,在农村区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需要开展机械化操作,工程施工包含了诸多的项目,施工面积特别大,扰动的范围极广,这些都会对农村地貌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生产临建设施也会破坏农村原有的农作物和耕地,如道路施工、施工人员的临时住房等,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当以主体工程设计方案为主,提前测量弃土量,以便把土壤回填,或改造为田间道路,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3 水利工程保护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保护表现为在实施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期间,采取合理的技术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治理。第一,预防水土流失,应当对水利工程科学合理规划,避免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影响到周围环境,强化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第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是有效处理水利工程领域内的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1)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受到了破坏,当处理水土流失问题时,可以使用增加植被的方式,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创建植被种植区域,选择符合要求的植被进行种植,从而达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目的。

2)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涉及多方面,包括水土流失工程施工防治技术、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等,在综合性应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高效率开展施工作业,体现出水利工程的防护效果。

3)结合具体的施工场地,采用相应的防治技术,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在提升水土流失整体防治效果的基础上确保水利工程高质量开展。

4 水利工程保护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4.1 制定好工程施工计划

在水利工程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施工场勘察,探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影响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基本因素,制定出有关的工程项目施工计划,以此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水土流失防护效果。设计方案的完善程度也是体现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效性的根本所在,所以,有关人员制定施工方案和水土流失预防方式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在减少成本的基础上对区域环境加以保护。

4.2 加强水土监管工作

现阶段,需要动态监督和管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问题,并且结合工程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护基本要求,采取与之相符的防护策略,动态管理工程项目进度,面对工程施工期间的违规操作行为,必须严格制止并且加以惩处,按照工程防护基本需求,采用多样化的防护策略。

4.3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现阶段,合理的规划水利工程施工场地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水土流失预防过程中有着极高的作用,通过有效规划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强化区域环境内的防护措施,并且规范性地规划施工场地的防护工作,以减少植被面积的受损程度,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使水利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4.4 创建水土保持指标检测体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以水土保持基本需求为提,确定最为合理的施工计划,严格遵循水土保持工作的检测要求,获取准确的检测数据,水土流失预防检测工作包含气候特征、土质特征、植被覆盖率等多方面,造成水土流失的基本因素均属于检测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北京,大量建设项目没有考虑对水的滞留,缺少滞水、蓄水设施。 例如北京 2012 年“7·21”暴雨,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本次暴雨接近历史极值,尽管受灾严重不完全是因城市硬化率高造成的,但如果能像日本东京那样大量建设储水池,应该能有效缓解灾情。按北京城区 400km2,“7·21”北京城区平均降水量200 mm计算,总降水量超过8 000万m3。如果在全市建设一万个储水池,每个储水池容积5 000 m3(占地下平面 1000m2,高 5 m),就能收集5 000万m3的水量,极大地减缓道路积水量,给市政管网排水争取时间。

4.5 保护土壤

土壤质量与生态修复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修复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土壤的保护力度,将受到破坏的土壤全面修复。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务必强化植被和土壤的保护,尽可能避开植被覆盖区域。

4.6 应用新型的设备和技术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应用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想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高效率开展,还应当落实相应的管理策略,寻找有效的水土治理方式,发挥水土保持工作效益最大化。

4.7 创建水土保持工作队伍

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专业水土保持队伍极为关键,水土保持工作离不开专业队伍的大力支持,只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技能和素质,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8 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

全面实施保护策略,能够为水利工程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施工期间可以采取导流沟等方式,避免工程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问题,应严格依照国家标准,管理和控制施工阶段的废水处理。

此外,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对施工领域的各项植被产生不良的影响,可以在施工区领域设置排水沟和储水区,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为了避免施工区域产生山洪或者山体滑坡问题,可以设置挡土墙,合理调整坡面的高度。

4.9 农村水土保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分区

在建设农村水利工程期间,基础挖掘工作的实施必须设置在防治区域,依照地形地貌特点进行,以水文特征和农业布局情况为依据,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排水设施,比如排水沟等。为了体现出水土流失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提前落实防治策略,选择合理的施工地点,提前建设输送排水设施,引导排水水流的具体走向,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5 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全面开展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综合性治理工作意义重大,相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防护策略,动态监控水利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植被水土保持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