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讨论

2022-11-20 14:0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产品农民

李 梅

(新泰市禹村镇政府,山东新泰 271213)

0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取得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相应地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铺垫。但是我国的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村发展也比较滞后,农民增收困难,这些问题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致力于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一环,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因素就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1 农业技术及农民收入

1.1 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农业技术的进步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农业技术进步一般包含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进步的最终期望结果就是能够提升当前的农业生产力,促使农业逐步发展成更具规模化与产业化的农业发展形态。从目前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业这一行业的门槛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并不是很高,这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基层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及专业能力都比较欠缺。如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中的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都不是特别高,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些人员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农业相关方面的培训,这就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另一方面,与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的一些机制不够健全,农业技术实现进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完善的体制机制,这在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造成机制不健全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给予农业技术上的资金还不是特别充足。当前,国家的确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并没有在发展三农问题时将农业技术的进步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就比较小,从而使得很多具备先进农业思想的农民,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限制了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工作。再加上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制度不够完善,从而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2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通常来说,在计算农民收入时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总收入与纯收入。总收入相当于城镇职工的税前收入,具体指农民在完成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之后取得的收入总和;而纯收入是指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完成后再扣除掉各种税收的剩余收入。

对于农民的收入现状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从2000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均总收入增幅不断加大,同时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结构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在整体收入结构中,无论从产业比例或是产业的收入额来看,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民的纯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而且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受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日趋明显,比较直观的是农村劳动人员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导致了从事农业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少,但是这些年来,农作物的总产量的确是没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有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

二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人口逐步向第二、三产业上流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同时相应的资本也会向第二、三产业的方向转移,这就给城市人口也就是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相应地增加了收入,然而第一产业上的劳动人员,就会欠缺充足的自有资本以及外来投资,虽然他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相较于在第二、三产业的人员来说,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

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2.1 在生产增效方面的影响

经过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农业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逐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先进农业技术支持下,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为精准农业,同时也能够定向、定量地监测并管理农业生产中的除草、施肥、灌溉等环节,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然而,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增幅和农民收入的比例没有形成正比,这一情况和社会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息息相关。依据希克斯中性假定法的分析,能够得出农产品出现价格上的波动和农业技术是否进步存在很大联系,尤其是在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时候,农产品的价格会呈下降趋势。

2.2 在产品多样性方面的影响

农业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新品种的选育,新品种选育会促使农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在现在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多样性的农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也就是说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可能性,这在提升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农民的收入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不仅如此,农业技术还可以在检测农产品质量时加以应用,比如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与光谱检测技术来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也能够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同质量的农产品所对应的价格是不同的,借助先进的农业技术、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能够提高了农民收入。但是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会更多地受到技术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如果出现农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就不能对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3 提升农民收入的措施

3.1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其一,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上。通过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技术的正确认识,促使他们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首先,政府必须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做好正确引导,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扶持下,必须确保农业经费能够在第一时间被下拨到对应的农业技术项目中。其次,推广农业技术还需要相关机械设备,这也是农业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多数农村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所获得的资金并不多,从而导致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机械设备的支持,这与政府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量较少有关。最后,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对金融融资方面并不熟悉,这就减少了农业从业人员融资的渠道,再加上较高的存贷利率差,就会给农民带来更高昂的农业技术成本。

其二,积极地推广农业生产相关设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组建一支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来有效化解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政府要不断加大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的投入,鼓励推广各类农业技术,将高效的农业技术尽快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

其三,从当前农业的发展环境来看,政府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扶持的方向有所偏离,使得一些农村地区在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很难获得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导致所配备的农业基础设施不具备先进,并且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应当加强和院校或农业科研机构的沟通,将科研、资金、技术等结合起来,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民收入奠定基础。

3.2 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

由于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积极鼓励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逐步向城镇化的方向靠拢。对于城镇来说,对于资本的吸引力要大于农村,那么城镇就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将更多的资本集中起来,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过来。

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应当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要不断强化城乡间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带动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农产品销售的高速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有效提升。

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能够有效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充分强调政府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还应将农村地区的金融融资制度加以优化完善,以此来给广大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引入资金渠道,同时要通过给农业技术实行低息补贴来促进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充分保证农产品的市场能够得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3.3 通过优化农产品质量来提高农民收入

商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商品的品质。对于农产品来说,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质量更好的农产品会受到消费者的竞相追捧,而质量相对较差的农产品很容易无人问津。比如,以大米为例,在不考虑购买力与供应关系的情况下,只要农产品的质量好,农民的收入必然就会提高。

3.4 加大对农民农业科学教育与技术的培训

在促使农业技术实现进步的进程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农业技术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及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整体素质也应当跟上农业技术进步的脚步,所以应当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具备一定技术素养的新型农民才是发展农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所以说,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务必将农民培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制定培训方案,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人才战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进步对于农民收入有着显而易见的正相关性。文章以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中心,通过总结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能够使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通过提升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耕牛和农民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民
职业教育对湘西州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