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2022-11-20 14:08王海霞宋淑田丁培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种植区林果害虫

王海霞,宋淑田,丁培芹

(1.诸城市人民政府舜王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诸城 262214;2.诸城市人民政府舜王街道三区共建服务中心,山东诸城 262214)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林木瓜果种植业发展迅猛,在种植规模与种植技术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林果病虫害。基于此,农业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在种植过程中充分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以此来提升林果的产量与质量,在保护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1 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简述

能够影响林果健康生长的因素有很多,病虫害则是对林果健康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病虫害会导致林果产量下降,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的种植效益。林果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当前农业种植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绿色防控技术在提升林果种植质量与产量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当前林果种植区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林间与田间的农药残留问题。不难看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已是大势所趋。绿色防控技术作为当前农业种植技术中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不但可以为当前的林果种植户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还能使当前的林果种植业更加趋于专业化与现代化,是当前林果种植业增量减药的重要手段之一[1]。

2 林果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2.1 林果产业发展正盛,防治能力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对象也正在发生着改变,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升,消费市场上的瓜果产品供不应求,这也激发了林果产业的发展潜能,促使了当前林果种植业规模的扩大、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林果种植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带动整体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林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也在严重地影响着林果的产量与质量,加上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大量地使用化学药剂,在污染种植环境的同时,也为林果的食品健康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甚至一些化学药剂的出现,改变了当前种植区的土壤性质,导致减产。例如,当林果种植区的土地出现了板结硬化的情况,就证明该片土地已经不再适合种植林果。除此之外,病虫害问题在林果中存在着一定的复发性,给当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同时,林果种植工作其本身就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加上复杂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给林果种植人员增加了种植难度。

2.2 林果种植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从事林果种植工作的人员来说,在种植技术上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一些林果的种植人员往往都是依据自身的种植经验在开展种植工作,在一些的相对较为复杂的种植技术环节存在一定的盲区。同时,对科学的治理病虫害始终存在着不足,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与专人的指导,对于病虫害的治理,仍在沿用传统的农药喷洒方法,同时对农药的配比以及喷洒药量也没有进行精确的计算。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林果种植人员都会在病虫害发生以后,才进行集中处理,并没有在病虫害发生之前进行预防,没有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此种情况会出现一种现象,当林果种植区出现病虫害时,种植人员就对出现病虫害的区域进行农药喷洒,倘若发现喷洒后没有效果,就会加大喷洒剂量,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林果种植区内的病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进而导致化学农药治理病虫害的效果越来越不好,病虫害在林果种植区内不断复发,形成恶性循环,不但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成本,也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极大地损害了当前种植户的种植效益与经济收益[2]。

2.3 农药中化学成分过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林果病虫害十分普遍,如施药方法不当,对种植人员的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污染种植区周围的环境。目前我国可供应用的农药约600种,其中绝大多数都含有一定毒性的化学药剂成分。不可否认,这些化学药剂,对于病虫害的防治确实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环境的破坏必须引起种植人员的高度关注,不能一味地追求林果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就忽视了食品健康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因此,有关技术人员在扩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范围的同时,有关质量检测部门也要加强对瓜果蔬菜的安全检测。

3 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生物防治技术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产也与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心已经由提升农业种植物的产量逐步转化成为在切实保护农业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满足当前人民对于绿色健康食品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当前的农业种植任务,林果种植人员就要在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绿色防控技术,切实保证林果种植作物的健康生长,使种植区的林果种植作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在种植区内营造出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威胁。

生物防治技术是当前绿色防控技术中最为主要的防治手段之一,其主要是利用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食物链原理,实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来完成对病虫害的防治。林果种植人员可以充分调查与了解当前林果种植区中害虫的生长习性以及天敌种类,并将天敌引进到林果种植区中,进行捕食害虫。但是在引进的初期,种植人员要时刻注意所有引进的物种是否会对林果种植物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在对种植区喷洒农药少量时,要注意,不要使用伤害天敌的农药,以免弄巧成拙。

生物防控技术属于绿色防控技术中的后置措施,除此之外,还有生物制剂等。当前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仿生制剂、植物源制剂、动物源制剂以及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主要有白僵菌、BT等,植物源制剂主要包括阿维菌素、烟碱以及苦参碱等,仿生制剂主要包括除虫脲、灭幼脲等。以上生物制剂的灭虫原理几乎相同,但是生物制剂的时间相对较为缓慢,要比化学药剂的使用时间要早。而天敌防治则是分为捕食性防治以及寄生性防治,当前林果病虫害的天敌种类相对较多,例如,瓢虫、步甲、蜻蜓以及草铃。当前可以大批量投入病虫害防治中的有赤眼蜂、管氏肿腿蜂等。在对其进行引进以及释放之前,林果种植人员要再次确定虫情,并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释放。或是以鸟治虫,在林果种植区中悬挂一些的人工鸟巢,来吸引有益鸟类,鸟类是病虫最大的天敌,一只鸟在一天中所捕食的害虫数量是十分可观的。在林果种植区内部安设人造鸟巢,可以吸引一些诸如山雀、灰掠鸟以及小猫头鹰等益鸟,在提升病害虫防治水平的基础上,也维护了林果种植区内的生态平衡。而以菌治虫,是利用细菌、真菌以及线虫或是病毒来对病害进行寄生,以达到消灭病害虫的目的,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天牛的泰山1号线虫,以及防治毒蛾的微孢子虫。

3.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也是当前绿色防控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防治原理是主要利用病害虫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生理特征来对病害虫进行防治。借助一定的光源以及化学信号来完成对病害虫的灭杀,此类诱杀害虫的防治技术,不仅高效且成本少,还能保护环境,副作用也相对较少。物理防治技术实质上就是通过一定的光源以及化学信号来完成对害虫的灭杀,例如,杀虫灯,杀虫灯不仅可以有效地诱杀病害虫,并且还可以进行对害虫的监测,杀虫灯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于光源光谱的敏感性来对病害虫进行诱杀。在林果种植区中架设杀虫灯,通常情况下,一盏杀虫灯的有效距离为80~100 m,覆盖面积为2~3 hm2,当前常用的杀虫灯有黑光灯、节能灯、LED灯以及太阳能杀虫灯等。信息防治技术是利用人工制作的性引诱剂来对病害虫进行诱杀。当前市场上生产的信息素一般为白蛾、毒蜂以及透翅蛾等害虫的引诱剂,借助上述所提及的物理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林果种植区中病害虫的生长基数,进而提升林果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除此之外,林果种植人员还可以使用与物理信息防治技术相一致的人工防控技术,二者都是属于无环境投入型的绿色防控技术。人工防治的方式主要为,在林果种植区的林间树干上固定草料,来转移害虫,并定期对其进行集中的灭杀,或是在林间的树干上涂抹虫胶,可有效预防害虫对林间树木的攻击,也可在树干附近地面上喷洒一定剂量的药剂,以此来消灭残余的病害虫。除此之外,种植人员可以手工对出现病斑的林果种植物进行刮除树皮,以减少病源扩散,也破坏了病害虫的越冬地点。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不但确保果实外观美观,也可保证果实上没有农药残留。

3.3 科学合理地用药

在林果的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使用绿色防控技术,而不再使用化学药剂。而是要根据当前的林果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科学合理地用药,以最大化提升林果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因此,在林果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切实做好农药品种的甄选,优先考虑化学药剂毒性低的农药品种,以此来有效地保证林果种植区的环境质量,降低种植区的农药残留量。在选择时可以将生物农药作为首选,生物农药主要是借助与生物的活性以及其代谢性,来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同时也不会使病害虫出现抗药性,也不会对种植环境造成污染。林果种植人员在对病害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对病害虫特点进行调查,确保使用药剂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并且要严格地规划好用药的剂量以及二次用药与一次用药的时间间隔。同时,林果种植人员也要不断地加强对当前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素质,对每一种用药的剂量以及特性都要熟练掌握,从而有效提升林果病虫害的防治质量与效率。

3.4 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

林果的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要对林果的病虫害预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因为当林果种植人员在对病虫害进行治理时,就表明病害虫已经发生了,当前的治理工作只是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虫带来的经济损害。所以,病虫害的预防要比治理工作更加重要,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林果种植人员要切实做好林果种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病的特征研究。例如,落叶病以及干腐病,最主要的防治措施就是对种植区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树木自身的抗病性以及对外部因素的抵抗能力,要对林果树木进行定期修剪,可以定期施肥,以保证林木的养分充足。当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林木存在伤口时,要对其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病虫害从林木的伤口开始扩散。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了林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不仅是当前人民对于瓜果蔬菜等食品健康问题所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保护种植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我国种植业逐步迈向现代化与正规化的必然措施。因此,种植人员要充分发挥好绿色防控技术在林果种植中的作用,提升生物与物理防治水平,科学合理地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倡导绿色防控新思想。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当前林果种植业的产量与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乡村振兴助力。

猜你喜欢
种植区林果害虫
基于波段增强的DeepLabv3+多光谱影像葡萄种植区识别
林果,听到请回答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牧羊狼林果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
芭蕾公主
把粮食保管好/一个消灭米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