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2022-11-20 14:08孙海涛窦宝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甘薯病虫害防控

孙海涛,窦宝云

(费县马庄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费县 273400)

0 引言

开展甘薯病虫害防控工作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同时也减少对甘薯的影响,符合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山东省重视甘薯种植,同时也逐渐加大了对其病虫害的防控力度,通过多样化方式,降低病虫害的不良影响。对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甘薯形态特征及价值

1.1 形态特征

甘薯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甘薯根主要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须根,第二种是柴根,第三种是块根。根据甘薯茎分类,可分为长蔓型、中蔓型以及短蔓型品种。其中,长蔓型春薯蔓长可超过3 m,夏薯在2 m以上;中蔓型春薯蔓长大约1.5~3 m,夏薯大约为1~2 m;短蔓型春薯蔓长不超过1.5 m,夏薯不超过1 m。茎蔓细且长的品种,分枝少、叶层较薄、叶片密集。茎蔓短且粗的品种,分枝较多、叶层较厚、植株呈半直立性,茎色主要有褐色、紫色及绿色等。

通常情况下,甘薯地下块根顶端会存在4~10个分枝,所有分枝的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根,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叶形较多,有掌状、三角状及心脏状,叶片最大可长至长15 cm、宽17 cm,其他的长与宽均在10 cm以下。叶缘分全缘、带齿、浅单缺刻、浅复缺刻和深复缺刻,被丁字形长柔毛,背面更多;叶柄的长度约为5~8 cm,有刺。叶色有紫色浅绿及绿色等。蒴果较少成熟,呈现三棱形,其顶端微凹,基部为截形,每棱翅状,长度为3 cm左右,宽为1.2 cm左右;种子圆形,具翅。

1.2 主要价值

药用和营养价值。甘薯中富含黏液蛋白,对关节腔有润滑作用,可使人体心血管壁富有弹性,降低动脉硬化和皮下脂肪,有效防止肝肾中存在的缔结组织发生萎缩,提升机体免疫能力。此外,甘薯中还含有脱氢表雄甾酮,对乳腺癌及结肠癌具备较好的预防效果。甘薯中存在丰富的营养,富含维生素、糖类、纤维素、糖类与各种氨基酸,属于营养食品。

食用和经济价值。甘薯有较多的食用方法,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副食[1]。将甘薯粉加入面包粉中,可提高面粉中的钙及维生素含量。甘薯也可以制成果脯,口感好且成本低,还可以做成薯片或菜肴,具备较高的食用价值。当前,利用甘薯为原料的工业产业逐渐增多,如造纸业、医疗业、化工业及食品业等。通过甘薯支撑的产品已经超过400多种,可见甘薯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2 山东省甘薯种植情况

山东省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约为40万hm2,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如烟台、济宁、临沂、泰安、枣庄等,淀粉型为主要种植品种,占总甘薯种植面积的60%~70%。当前,甘薯已成为山东省主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其具备较多的优点,不但具备较广的适应性及用途,并且有较好的稳产性,产量较高,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十大最佳蔬菜名单中。

山东省地形较为复杂,山地丘陵较多,约为全省总面积的33%,较为合适甘薯种植,主要种植品种包括商薯19、徐薯18、烟薯22、鲁薯7号以及济薯15等。现阶段,逐渐加大甘薯育种工作力度,积极进行甘薯新品种研发,促进了甘薯加工企业良好发展,推动了甘薯食品市场稳步向前,产品已热销全国各地,并逐渐向海外市场发展。山东省甘薯主产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究多样化的种植经营管理模式,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农业防控技术

3.1.1 选择优质品种

甘薯种植品种选择上,首选抗耐病品种。结合山东省地区情况,做好品种选择工作,并且,加大抗病虫害品种培育力度,研制新型的甘薯品种,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3.1.2 规范轮作,清洁田园

甘薯种植过程中,不宜连作,以免病虫源积累,可以与其他植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可以与豆类、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进行2~3年的轮作[2]。一些病原菌及虫害会在杂草、落叶、植株及土壤中栖息。所以,甘薯种植前、生育期间及收获后,均应对种植地进行及时清理,清除植株残体、杂草、病叶与病株,深埋或焚烧,从而清除病虫中间寄主,减少病虫基数,避免发生严重的病虫害。

3.1.3 强化健身栽培,增强抗逆力

选择无病害种薯,应用无病虫害的地块作为苗床,选择地膜育苗或温床育苗的方式,做好苗床检查工作。当发现病苗时,要将薯块一同挖除,以免将病苗种植于大田中。进行壮苗培育,选用无病的薯苗,选择垄作栽培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早栽,密度要合理。结合生长情况,进行科学施肥,增加适量的磷钾肥,重视中耕除草[3]。甘薯生长后期,向甘薯叶面喷施95%磷酸二氢钾与尿素,喷施量分别为150 g/hm2、7.5~15 kg/hm2,喷施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为10天。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并及时入窖,防止发生霜害。创设无病留种地,保证种薯健康、无病害。

3.1.4 合理密植,进行深沟高畦种植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地下水位高,种植地低洼渍水,会增加田间湿度,造成病虫害滋生和蔓延。因此,如果种植地为低洼地块,应进行高畦栽培,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保证种植密度合理,强化管理,科学浇水,当遇到雨天,雨后需将积水及时排出,以免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另外,浇水后,需要做松土处理,适当增加保护地栽培温度,浇水后需要适时揭膜通风,减小湿度。

3.1.5 采用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栽培可保证土壤疏松,起到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并且会强化养分积累,减缓杂草生长,确保植株生长良好,达到增产增值的效果。此外,还可有效减轻病害传播,减少害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及使用量。

3.1.6 增施磷钾肥,适当补施微肥

地块常年连续栽培,通常土壤中磷钾含量会下降,这种情况会影响植株的抗性能力。尤其在缺乏微量元素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生理性病害。所以,实际种植环节,需要增施磷钾肥,保证土壤中含有适量的氮磷钾肥,还应增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补充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提升植株的抗逆、抗虫和抗病能力。

3.1.7 做好田间管理

第一,前期管理。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结合中耕除草工作对地下虫害进行防治。当主蔓长至50~60 cm时,应进行打顶,将未展开的嫩芽打去[4],后打群顶,避免茎叶疯长。第二,中期管理。中期管理过程中,做好防旱排涝工作,若土壤发生干旱情况,需要浇小水。多雨季节时,应及时排出积水。叶面积系数应长期保持在5.0以上,可进行提蔓,不翻秧。为防止出现早衰问题,可向叶面喷肥,若叶面系数低于4.0,可同时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及1%的尿素,喷施1~2次即可。第三,后期管理。后期管理过程中,应避免植株发生早衰问题,强化对病虫害的控制,仍需要做好防旱排涝工作。

3.1.8 适时收获

夏薯应在霜降前收获完毕,秋薯需要在立冬之前收获完毕。尽量选择晴天收获,动作要轻,防止对甘薯造成伤害。

3.1.9 安全贮藏

甘薯收获后,需要及时进行贮藏,应将伤、病、冻薯块挑出。入窖前,应清洁薯窖,将其中存在的细菌全部清除[5]。若为旧窖,需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甘薯入窖后,应保证窑内温湿度适宜,将窑内的温度控制在10℃~14℃,窑内湿度控制在80%~85%。强化贮藏管理,做好高温“发汗”、越冬低温以及还阳变暖管理工作。

首先,高温发汗期管理。甘薯入窖大约20天后,需要将窑口、门窗打开通风,降温排气,以免窑内温度过高,发生黑斑病。其次,越冬管理。冬季时分,窑内温度明显下降,因此,应将窑口、通气口密封严实,将窑内温度保持在10℃~14℃;若窑内温度低于10℃,应在薯堆上加盖麦秆或稻草等,以免甘薯受冻。最后,开春后管理。开春后,气温会明显回升,若窑温超过13℃,应在无风晴天时,将窑口及通气口打开,降低窑内温度。

3.2 化学农药防控技术

在栽秧前,利用30%的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用量为1~1.5 kg/667m2,按1∶5兑水搅拌均匀,将甘薯苗基部整齐浸入药液中10 cm,浸泡3~5 min后,将其取出沥干水分进行栽插,其余药液可用于穴施。栽苗完毕,浇灌定根水。

此外,苗期可以利用萎菌净、恶霉灵等,对黑斑病、蔓枯病、紫纹羽病及根腐病等进行预防。

3.3 物理及理化防控技术

3.3.1 物理防控技术

1)灯光诱杀成虫。在种植区域可以安装杀虫灯,平坝地区与丘陵地区安设密度不同,前者1盏/2.7~3.3 hm2,后者1盏/1.33~2.2 hm2。实际安装过程中,保证杀虫灯底部与地面相距1.5 m,可通过杀虫灯将小地老虎、甘薯天蛾、金龟子、麦蛾等成虫诱杀,进而有效降低虫口密度,避免虫害的严重威胁。开灯诱杀时间是4月初~9月底,晚上7点至凌晨1点开灯。

2)人工捕杀。根据甘薯金花虫成虫活动习性及假死性的特点,可在清晨或黄昏时进行捕杀,通常甘薯金花虫成虫会在幼茎叶上聚集觅食,可以进行集中捕杀。此外,可以利用泡桐叶进行小地老虎诱杀[7]。其幼虫对泡桐叶有较强的趋向性,当发现这一病害后,可用清水浸湿泡桐叶,在傍晚放置于甘薯种植地,放置量为1 200~1 800/hm2,第二天清晨,会有大量的幼虫藏于树叶下方,进行集体捕捉即可,1次可持续4~5天。

3.3.2 理化诱控技术

第一,糖醋液诱杀。由于小地老虎成虫对糖醋液有较强的趋向性,通常在4月份中下旬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诱杀,会获得良好的诱杀效果。具体做法:将白糖、醋、水、白酒及90%晶体敌百虫,按照6∶3∶10∶1∶1的比例进行调兑,放置田间15盆/hm2,进行诱杀害虫。第二,毒饵诱杀蝼蛄及小地老虎。用文火将5 kg菜籽饼或麦麸炒香,随后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水以及90%晶体敌百虫50 g,均匀搅拌后,在傍晚撒施在甘薯田中进行诱杀。

4 结语

综上所述,甘薯主要具备药用价值、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是我国较为重要的农作物。近年来,山东省逐渐加大对甘薯的种植力度,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防止甘薯种植环节遭受病虫害影响,应积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从整体及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甘薯良好生长,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甘薯病虫害防控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甘薯黑斑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甜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