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东地区夏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

2022-11-20 14:08张庆芝袁东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定苗间苗夏玉米

张庆芝,袁东学

(1.费县上冶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费县 273400;2.费县胡阳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费县 273400)

0 引言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范围非常广泛,产量高于其他作物。2018年我国玉米作物种植面积为4 213万hm2,总产量为2.57亿t,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39%。玉米种植生产中,选择与应用种植技术是关键内容,农户应全面认识优化种植技术的必要性,积极树立前沿种植技术理念,实现科学高产种植[1]。

1 玉米播种

1.1 优选品种

现阶段,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农作物种植种类日益丰富。玉米品种多种多样,农户在挑选过程中出现盲区,还有参考其他地区种法与经验,对其种植技术照搬照做,最终导致玉米质量与产量下降等问题。栽培玉米时,需要充分结合山东地区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保证品种与当地地理条件相符,充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现阶段,在山东地区推广品种主要有鲁单810、竣单20、登海701、济玉1号及金海5号等。

1.2 种植地选择

开展玉米栽培工作时,种植地属关键内容之一,农户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第一,玉米根系发达,在气候变化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性,同时在土质需求方面并无较高要求。所以,玉米具有良好抗性以及生存能力。第二,为了充分提升玉米产量与抗性,需要避免长期连作种植,可选择与小麦、大豆等地块进行轮作,可以提高玉米抗性,可降低玉米病虫害问题。开展种植活动时,需要确保土壤水分充足,如果水分缺失较为严重,可通过覆土方式减少水分蒸发[2]。

1.3 种子处理

播种玉米前的种子处理,涉及多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种子发芽率,降低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提高了种子抗性,确保其健康生长。第一,筛选种子,挑出破损严重、霉变等质量受损的种子,尽量采用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种子。第二,借助药剂处理,完成选种工作后,借助相关药剂开展种子包衣处理,尽量挑选悬浮种衣剂作为处理药剂,150 ml的3%种衣剂可处理100 kg种子,此方式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也可促使玉米根系健康生长。

1.4 科学种植

应结合山东地区具体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要保证温度满足于玉米生长需求,当土壤温度在10℃~15℃时即可开展播种作业。山东地区的夏玉米种植时间一般在6~7月份,播种密度为2.5 kg/667m2。开展播种时,土壤水分需要保持在70%~90%,播种深度在4.5 cm左右。另外,尽量做到提前播种,可延长玉米生育期,需要在3天内完成播种作业,采用播种机可以保证播种深度一致[3]。

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影响程度较大,玉米密度、品种与土壤肥沃程度等因素之间关联较为密切。一般在开展种植活动时,可在确保灌溉与施肥量良好的情况下,合理增加其密度,紧凑型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高密度种植玉米,应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充分优化田间通风条件,促进玉米植株光照吸收。为便于开展田间管理活动,大行间距在80 cm左右,小行间距在40 cm左右。玉米若是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可设计为4 000~5 000株/667m2。在生产实践中,应结合山东地区气候条件与具体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充分促进玉米生长。

2 田间管理

2.1 苗期管理

1)定苗、间苗。通过科学的定苗与间苗处理能够充分保证幼苗健壮、均匀生长,所以应对定苗与间苗予以足够重视。结合幼苗生长状况与土壤条件,科学确定定苗与间苗时间。夏玉米生长旺盛,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所以,应尽早开展定苗与间苗工作。通常在幼苗3片叶时开展间苗处理,在幼苗5片叶时开展定苗处理。

2)中耕除草。为了提高土壤疏松性,保证幼苗根系健康生长发育,应在相应时间段针对性开展中耕除草作业。在间苗与定苗阶段,中耕深度应该浅一些,保持在4~6 cm,防止发生“芽涝”问题。在拔节期,适当增加中耕深度,保持在9~11 cm。

3)追肥。在苗期科学开展浇水与追肥作业,可保证幼苗根系发育良好。在定苗至拔节时期,应及时开展追肥作业。根据钾磷肥结合原则,施加适量的钾肥与磷肥。对于氮肥,需要因苗而异、因地而异,合理施用。通常情况下,高产田氮肥用量可设定为25%左右,中产田可设定为55%左右,低产田应超出60%。另外,施肥深度需要超过10 cm,以充分强化土壤肥力[4]。

2.2 穗期管理

1)中耕促根,拔除弱株。一般情况下,夏玉米种植密度高,如若养分条件、地力、肥水失衡,极易导致玉米在穗期发生弱株、小株问题。尤其是套种玉米,此问题更为严重,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在穗期,应积极开展弱株处理工作。同时,还需要认真开展中耕作业,穗期,中耕次数需要进行2~3次,合理控制中耕深度,以充分促进玉米植株根系生长发育。

2)施用穗肥。在拔节期及大喇叭口期开展施肥处理,可实现壮秆目的,并促进雌穗与雄穗分化,氮肥施用量为27 kg/667m2,采用穴施方式,能够防止发生烧苗问题。若是土壤肥力低,需要开展两次施肥作业,第一次要重施,第二次可轻施。玉米穗期需水量较大,应注重水分供应,此期间应灌溉4次左右,浇水量是70 m3/667m2。另外,需要结合山东地区土壤含水量及降水量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灌水量,需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75%左右。若是降水较多,还需开展排水防涝工作,保障根系可以有效吸收营养[5]。

2.3 花粒期管理

在花粒期,玉米进入生殖生长,此阶段玉米生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玉米籽粒重与数量,所以在该环节应重点养护根系,防止玉米发生晚熟或早衰问题,减少籽粒败育率,充分提高粒重。还应追施粒肥,若是玉米植株长势健壮,未发生早衰问题,则无需追肥,否则会造成贪青问题。实际生产时,可选择尿素,进行叶面喷施。抽雄期与吐丝期,还需施用氮肥,可选择0.5%的磷酸二氢钾与2%尿素混合肥,用量为14 kg/667m2,进行叶面喷施。

2.4 病虫害防治

2.4.1 夏玉米病害防治

以玉米苗枯病为例,玉米苗期是该病的发生期,通常在1心2叶时表现出症状,在发病初期,幼苗1叶与2叶的叶尖变为黄色。在病情不断发展过程中,叶缘、叶尖开始焦枯,心叶出现卷曲症状,严重时心叶开始变黄枯萎,植株叶片由上到下干枯,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采用配方施肥,进行壮苗培育。科学施加氮肥,并增施微量元素、磷钾肥与有机肥。农家肥用量3 000 kg/667m2,硫酸钾用量10 kg/667m2,硼砂与硫酸锌1 kg/667m2,磷酸二铵20 kg/667m2,作为基肥与种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同时,优化耕作栽培模式,降低土壤带菌量。对轮作倒茬加以重视,科学安排茬口,降低农田中病原菌数量。完成玉米收获作业之后,应开展深翻灭茬作业,有效分解病残体,抑制病原菌繁殖,降低土壤中病菌数量。秸秆还田过程中可开展无害化灭菌作业。

有效开展田间管理作业,提高播种质量。抢种抢收,科学早播,使苗期错过雨季。保证播种质量,经常性开展查苗补苗及补种移栽作业,雨后及时进行中耕作业,破除土壤结块,提高土壤透气性与含氧量,进而促发新根。

在苗枯病的发病初期,需要做到及时施药。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恶霸灵3 0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600倍液,根据常规浓度开展施药作业,采用灌根或基部喷雾方式进行,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6天。喷药过程中可配合植物生长剂与磷酸二氢钾,充分实现促苗早发目的,提高苗株的抗病力与抗逆力,增强苗枯病防治效果,保证苗株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6]。

2.4.2 夏玉米虫害管理

以蓟马为例,蓟马主要危害夏玉米幼苗,成虫通过吸取玉米心叶的叶背获取营养,被蓟马侵害之后会出现条斑,颜色为银白色。若是叶片受害情况较为严重,观察受害叶片能够发现如同将一层银粉涂抹在叶片上,无法抽出苦干心叶,一些植株的心叶出现扭曲现象,无法展开叶片,变为“牛尾巴”状。

选择耐虫品种,马齿型、玉米叶肥厚宽大的品种具有良好耐虫害能力,山东地区可选择浚单、中科、登海等系列品种,避免大规模种植先玉系列、农大108与郑单958品种。清洁田地,及时清除杂草,并开展中耕作业,消除该害虫的中间宿主。培育壮苗,适时早播与科学密植能够降低蓟马蔓延。合理施肥灌水,促进玉米早发,并提高田间湿度,可以抑制蓟马发育。

此外,采用蓝色粘板可以诱杀成虫,布置密度为25块/667m2。种子包衣,采用60%的吡虫啉种衣剂700 g或30%的噻虫嗪种衣剂500 g拌种100 kg,可降低苗期蓟马的危害程度。玉米苗期,当虫株率超过40%、百株虫量超过300头时,需要开展药剂防治。可选择10%的吡虫啉可湿粉剂、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与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肥混配,两种药剂用量分别为20 g兑水30 kg/667m2、10 g兑水30 kg/667m2。

3 机收作业

3.1 机收模式

山东地区主要选择“机械摘穗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模式,涵盖机械摘穗、收集果穗、粉碎秸秆、秸秆还田三个环节。在玉米完熟期即可开展收获作业,须保证籽粒变硬、苞叶干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晚收。

3.2 机械设备准备

按照作业质量、行距与地块大小等情况,科学选择秸秆还田农机与联合收获机,保证秸秆能够充分粉碎。开展收获作业前,应全面检修、调整相关机具,确保机械性能安全可靠。对于联合收获机,要根据玉米穗位部高度、行距与产量水平等,对摘穗板与摘穗辊间隙进行科学调整,合理设置皮带链条松紧度;对秸秆还田机,主要调整切割高度参数,保证留茬高度合理性[7]。

3.3 机收要求

收获机行距调整要与玉米植株行距相互适应,偏差值在5 cm以内,割茬高度差在10 cm以内,籽粒含水量在25%以内。机收过程中,粒损率应控制在2%以内,果穗损失率控制在25%以内,含杂率控制在5%以内,苞叶未净率保持在15%以内,秸秆含水量65%左右,籽粒破损率应在1%以内。

3.4 相关注意事项

开展机收作业时,应尽可能对准植株行作业,按照果穗高度及地表平整度,对收割台高度随之调整。注意发动机动力状况,控制机组作业速度,若是负荷过大,则需要减速。更加注意果穗升运流畅,防止出现卡堵问题。当果穗箱满载,要及时卸车。另外,转弯时需要将秸秆还田机提升起来,以提高作业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夏玉米种植作业时,需要积极引进前沿栽培技术,充分掌握玉米选种、种子处理、苗期穗期管理、病虫害管理及机械收获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提高综合管理力度。有效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为种植户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定苗间苗夏玉米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间苗与掐花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