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11-20 14:0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虫害农户病虫害

文 杰

(项城市农业农村局,河南项城 466200)

0 引言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提升玉米产量的首要工作是提升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是人们日常所需的农产品,也是工业中急需的原料。为了保障民生,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急需提升玉米的产量。在河南项城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影响玉米产量的最大因素是病虫害,河南项城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符合玉米的生长条件,但由于环境适宜,也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

1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地及整地

玉米种植区域的条件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也影响玉米的病虫害防御能力,进而影响最终产量。通常情况下,以两个原则来选择玉米种植田地,一是平整,二是灌溉便利。由于玉米自身的根系比较发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生长过程中根部会深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如果土地特别贫瘠,不适宜种植。所以,在选地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种植区域的平整以及灌溉便利之外,还要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

在选定种植区域后,要及时开展整地工作,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深翻的深度确保在5 cm以上,才能保证土壤中没有过冬的虫卵。在整地工作过程中,要把土壤表层的杂物充分清理,然后起垄,为后续种植玉米做出准备。整地时间为播种前3天。

1.2 选种

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是玉米选种工作,农户在进行选种工作时,要首先挑选防御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然后对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进行综合的考量。在玉米品种选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晒种和拌种。晒种和拌种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玉米的发芽率,所以晒种日期要尽量选择在风量适宜、天气晴朗的时候,晒种的持续时间最少3天,并且每次不得少于5 h。在晒种过程中,农户还需定时进行翻种处理,从而保证每粒种子都可以晒到。

晒种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拌种工作。拌种的目的是加强玉米幼苗期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可使用1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拌种,结束后自然阴干,在种子完全干燥后再开始播种。

1.3 播种

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要根据玉米的品种和土壤当时的温度确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进行播种,如果使用农机进行播种,要把农机行进的速度控制在5 km/h以内。除此之外,在夏季和春季开展播种工作,可把行距控制在60 cm左右,也可使用大小行的方法播种,要控制好播种的密度。播种密度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玉米的品种综合考量,土壤肥力比较肥沃的区域,可以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比较贫瘠的土壤,适当减小种植密度[1]。

1.4 施肥

施肥工作是玉米高产的秘诀,好的营养供应不仅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保障玉米的质量,还能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在进行施肥时,要以腐熟后的有机肥为主,并要保证施肥的深度在20 cm左右。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时期,还可适当加入氮磷钾等复合化肥,从而保证玉米在生长的各阶段都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要在生长期到拔节期进行追肥,因为玉米生长到拔节期时对营养成分要求比较高。

农户可以使用检测方法对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工作。如果农户不具备检测条件,可以以近几年该片种植区域玉米的生长情况及产量做出分析,然后进行合理施肥。该区域的产量小于500 kg/667m2,那么可能缺少的是氮元素和磷元素,农户在进行基肥施加时,可以着重加入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复合化肥,从而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营养充足。

1.5 田间管理

玉米的田间管理相较于其他农作物难度较低,玉米本身对水分的需求并不大,所以不需要频繁灌溉。要根据种植区域土壤的湿润程度,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灌溉,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在灌溉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水量的控制,以水分充足、土壤湿润为准,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如果在田间管理期间,发现在种植区域有弱苗,或病苗,要及时拔除,并进行补苗,补苗之后农户要对其单独进行浇水和施肥,增大其存活率,以此提升玉米最终的产量及质量[2]。

2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技术

首先,科学选种。好的玉米品种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因此,要在选种阶段花费较大精力,选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种植区域的实际气候条件和常见的病虫害。玉米只有在品种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才能健康生长。以河南项城为例,河南地区属于平川地区,为温带季风性气候,环境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和夏季的温度差异较大。根据此特点,在选择种子时,应尽可能选择一些耐热和耐寒能力都较强的种子。

其次,田间管理。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大体上可分为密植、灌溉、施肥三项,要对这三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使玉米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顺利生长,最终提升产量及质量。此外,除草。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生长出大量的杂草,杂草会和玉米抢夺养分,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甚至带来病虫害的威胁。所以,要对田间的杂草数量着重观察,如果发现杂草的数量增多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理。在清理手段的选择上,如果杂草不多,可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如果杂草数量极多、生长态势迅猛,可使用化学除草的办法。在使用化学除草时,注意不要把化学药剂喷洒到玉米的植株上,避免伤害玉米植株。

农业防治技术中的选种、整地和施肥与田间管理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十分相似,但是目的却不同。高产栽培技术的直接目的是提升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农业防治技术是对种植管理制度的一种完善,目的是提升玉米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在农业防治技术中,为了防止土壤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在重茬种植的情况下损失过大,可采用轮作的方式给土壤休息时间,为后续玉米的生长创造营养充足的条件。在土地空闲时,农户要及时向土地中加入成分均衡的微量元素及有机肥,以恢复土壤肥力。总之,农业防治技术的核心是给玉米的生长创造最优良条件,最大限度提升玉米自身的病虫害防御能力,降低自发病害的概率。

2.2 物理防控技术

在河南项城,农户经常使用物理防控技术防治玉米虫害,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灭杀玉米虫害,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也不会对玉米植株造成伤害。此项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昆虫的天性及习性对其进行引诱,然后集中捕杀。在使用该项技术之前,要对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及分析,首先要明确种植区域内经常出现的虫害种类,了解虫害的品种及习性,然后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可以在虫害进行繁殖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捕杀。

比如,在河南项城,经常出现的虫害是玉米螟、贪夜蛾。贪夜蛾是最近才出现在河南的,之前因为气候的原因广泛出现在江浙沪及台湾地区,这种昆虫在河南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对玉米植株的破坏却十分严重。贪夜蛾的学名是草地贪夜蛾,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河南已泛滥成灾,给农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虫害的化学药剂毒性都较大,会对玉米植株产生一定的伤害。所以,使用物理防治技术是最为合适。农户们研究贪夜蛾的习性,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捕杀。通常情况下,贪夜蛾是昼伏夜出,和飞蛾的特点十分相似,有着非常强烈的趋光性。可以利用此种特点对其进行捕杀,夜间,在田间摆放频振式杀虫灯对其进行吸引,集中捕杀。玉米螟的特点和贪夜蛾十分相似,可以在夜间同时对两种虫害开展捕杀。

总之,物理防控技术是利用虫害本身的天性及习性对其进行引诱,在合适的时间及地点捕杀,最好的捕杀时间是在虫害的繁殖期。此种技术对玉米和生态环境的伤害基本为零,缺点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的工作量,如果在夏季虫害泛滥时,需要进行多次捕杀[3]。

2.3 化学防控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使用化学物品防治病虫害,虽然该技术不可避免会对土壤及玉米植株造成一些损害,但优势在于见效快,也不会增加农户的工作量,所以在实际玉米种植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化学物品本身的性质特殊,所以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化、科学化,尽可能降低对土壤及玉米植株的损害。选择化学物品时,尽可能选择一些对虫害病害效果强、对土壤和环境伤害比较低的药物,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以河南项城为例,该地区较频繁出现的是玉米纹枯病及大小斑病,在病害的高发季,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化学药剂对与病害有非常直接的效果。如针对玉米的大小斑病,多菌灵溶液效果显著,且该药物对于土壤的伤害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所以,农民可以在夏季和秋季玉米大小斑病多发期,使用1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防治。对纹枯病,一般选择粉锈宁的700倍溶液进行防治,也可使用苯醚甲环唑溶液,这两种药物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之,化学防控技术根据不同的病害使用对应的化学药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规范化学药物的使用量,不能不见效,就加量,注意科学合理[4]。

2.4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通常使用在虫害的防治方面。原理是在田间引入虫害的天敌来控制虫害发展,减少虫害。该技术对玉米植株本身及生态环境损害小。比如,出现玉米蚜虫,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玉米蚜虫的天敌是瓢虫,可在田间引入一定数量的瓢虫来减少玉米蚜虫的数量。生物防治是一种效果良好且操作简单的病虫害防治技术[5]。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简单介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着重分析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农业、物理、化学及生物防治技术。河南项城地区的农户可根据自身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达到提升玉米产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虫害农户病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