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融入幼儿园阅读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11-20 15:45福建省古田县城西第一幼儿园黄秋燕
亚太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方式创设

福建省古田县城西第一幼儿园 黄秋燕

阅读教育是幼儿教育发展中主要的一类教学内容,把情境教学融入幼儿园的阅读教育中,是现阶段幼儿教育教学中主要的教育模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落实,多元的教学方式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当中,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建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幼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教学艺术的彰显。原因在于情境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合作性以及探究性。

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地推动了他们进行阅读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热情。通常来说,教学情境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创设,从运用成效来说,它能够发挥出教育的育人成效。当然,创设阅读教育情境,并不是普通的情境创设,而是一种推动幼儿自主发展、自由探究、自由解析的教学情境。所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些要素,利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园阅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情境教学融入幼儿阅读教育的重要性

阅读教育对幼儿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一,它能够强化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幼儿的阅读文章大都比较简单,文本内容较少,卡通画和拼音比较多,在阅读的过程中,这种素材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其二,它能够强化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探索外部世界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候强化阅读教育,能够促进幼儿交流能力的发展。其三,可以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对各种素材的应用,提升幼儿的记忆能力,且长期性的阅读教育能够让幼儿形成优质的阅读习惯,为之后的阅读学习提供基础的语言保障。在阅读教育中融入情境教学,有其积极价值,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幼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育的时候,常常会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授《三字经》的时候,幼儿教师不会从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情况下,幼儿教师会逐字逐句地为幼儿翻译,让幼儿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三字经》的文本内容难懂且拗口,教师在讲述这节课的时候,其实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地进入情境当中,使幼儿在情境中了解《三字经》的含义,明确《三字经》的阅读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阅读教育中融入情境教学,事实上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并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

(二)丰富阅读教育的教学内容

对知识的延展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而且能够启发幼儿的智力思维和想象思维。情境教学的方式,除了让幼儿对阅读内容有所掌握和了解以外,还使幼儿增强了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在阅读童话故事的时候,幼儿就可以借助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并从中掌握对应的内容,强化自身的想象能力,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把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延伸,将书本中的内容变得鲜活,并直接地进行观察和触碰。场景的真实性和自由性,为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幼儿结合自身的思维和能力,拓展故事的内容,延伸故事的结局,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提升幼儿的探究意识和综合能力

在阅读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除了能够提升幼儿的探究意识以外,还能够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绘本的时候,为了让幼儿更高效地认知到故事内容,幼儿教师就可以借助情境创设对应的问题,让幼儿进入情境当中,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幼儿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结合情境和绘本内容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并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解析出对应的答案,提升自身的记忆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幼儿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没有根据现实情况科学结合情境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在幼儿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幼儿园也开始注重幼儿的素质教育。部分教师虽然在阅读教育中采取了多元的教学方式,如绘本教学、情境教学,冲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陈旧性,关注到了幼儿爱好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教育,但因为幼儿性格层面和认知领域的差异性,教学活动呈现出来的成效相对比较薄弱,且没有办法达到理想层面的效果。基于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还要为幼儿构建一些科学化的学习任务,将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设情境,以完成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教师借助多元的教学模式,提高情境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就会降低,那么教师将无法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当然,教师并不能无意识地创设情境,需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状况,设置有效的情境问题,进而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推动幼儿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阅读引导相对匮乏,没有明确性的阅读目标

在幼儿园的阅读教育当中,无论是开展情境教学还是其他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原因在于幼儿的年龄并不大,缺乏一定的自主性,且情绪并不稳定,因此当幼儿开始自主性阅读的时候,幼儿就会因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没有办法清晰地认知到正确的阅读策略,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会降低。对于幼儿阶段的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更是不可缺乏的。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幼儿的智力能够得到启发,并完成对应的启蒙学习,且推动幼儿的个性化进展。情境教学不仅仅是让幼儿从表层的范围认知内容,还要通过角色扮演、问题探究等,使幼儿产生自身的见解和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其教学理念也会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可能还会出现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利于情境教学发挥其本身的教育意义。

三、在幼儿阅读教育中融入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挑选阅读素材

当前,幼儿园教学最主要的手段和最基础的教学内容就是幼儿阅读教学,所以,明确阅读教育的教学目标有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幼儿阅读教育的初心,才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完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案,进而逐步增强幼儿阅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在结合情境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地选择阅读素材。

幼儿阅读教育的主要目标分为三个。其一,提升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接近书面语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升幼儿对文字符号的阅读欲望。其二,让幼儿了解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关系,并认知到书面语言的积极价值。其三,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技能,提高幼儿的书面语言水平,使其了解汉语的特性,知道语义的不同,并能够对汉字的书写进行仿照,且在了解语义的基础上,感受到言语之间的差异。

(二)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幼儿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情感,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获取阅读技巧和能力。同时,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结合阅读文本,深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和思考能力,并从中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幼儿自主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文本知识,进而提高自身对阅读的兴趣,加强自身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进行“梦想”阅读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幼儿阅读完书籍以后,让幼儿进入“畅想未来”的情境当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想象一下,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二十年后又是什么样的?三十年后呢?你觉得那个时候自己在干什么?梦想实现了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就会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延展自身的思维,并从阅读的书籍当中获取一定的答案,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说出自己的梦想。在说完梦想以后,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具体化地展现自己的梦想。幼儿可以在绘画和写作的过程中,开启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增强幼儿的迁移能力

增强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特性,依照这样的特性,幼儿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要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助于促进幼儿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情境。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幼儿进入熟悉的情境中,以此来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可以挑选对应的阅读材料,比如《爸爸变成了什么?》《大大的,小小的》这类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大都和现实生活相连,幼儿可以从中感知到相同的情感,并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自己的爸爸变成了什么,自己的爸爸又是怎么长大的。这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幼儿能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到现实性的人物,从而创作出优质的作品。除此之外,幼儿还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想象力、观察理解力,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依托游戏类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在幼儿园的阅读教育当中,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不断地、快乐地、愉悦地开展阅读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语言水平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提升幼儿语言水平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只有为幼儿营造阅读的学习氛围,幼儿才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基于此,幼儿教师就可以依托游戏类的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当幼儿在阅读活动当中对阅读的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遇到了一些教师已经预判到的问题时,为了深化幼儿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教师可以依照阅读内容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并让幼儿采取表演的形式对内容进行展现。比如,对阅读内容中的角色进行分工演绎,幼儿要了解对话的含义,并能够画出对应的内容。幼儿能够借助角色扮演,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幼儿也能够借助绘画活动,知道角色的喜怒哀乐。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组织能力。

在阅读完书籍以后,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情境调动幼儿的阅读热情,并启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结合文本中的人物性格续写这个故事内容。比如在阅读完《森林之王》以后,幼儿可能会非常喜欢“大王”这个角色,认为“大王”非常有权力,然后,幼儿便会自然地想象自己就是“大王”。此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对应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借助自身的表演,把“大王”的性格展现出来,发挥幼儿的表演才能。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阅读教育中融入情境教学,对于幼儿实践能力的提升、认知能力的加强,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从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方式运用的成效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教师应该进行协调性教学、灵活性引导,从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层面,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学方式创设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