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居然是糖尿病并发症

2022-11-21 03:56■柳
人人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氨基丁酸酮症基底节

■柳 澄

63 岁的张先生是糖尿病患者。一周前,张先生发现自己左侧肢体不自主地抖动,起初他以为是过度劳累,并未太在意。后来有一天他和朋友聊天时,左侧手脚突然不受控制地扭来扭去,看着像是在跳舞一样,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甚至无法正常地站立行走。家人赶紧带他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张先生血糖高达23 毫摩尔/升,脑CT 显示其右侧基底节区可见高密度影。经过详细问诊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在排除脑血管及其他疾病外,医生最终判断张先生患上了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极少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全世界发病率不足1/10 万。绝大多数表现为非酮症高血糖,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治疗。患者多为急性起病,平均发病年龄71 岁,且女性居多。

患者发病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出现快速、不规则且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有时伴有挤眉弄眼、噘嘴、下颌摇动、口角牵动等一系列面部动作,情绪紧张时明显,安静时减轻,睡眠时可消失。

目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医学界认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

基底核血运障碍 基底核是埋藏在大脑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质团块,是人体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束最为集中的部位,主要功能为自主运动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脑动脉硬化,导致脑部血供减少,基底核区由于其解剖特点,血供减少会尤为明显。

能量供应减少 由于颅内血供减少,且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下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只能提供基底节所需要能量的10%~40%。

化学递质失衡 颅内化学递质失衡,可出现各种运动障碍。其中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对运动起抑制作用,而多巴胺起易化作用。糖尿病患者无氧代谢时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于γ-氨基丁酸,酮症患者可由乙酰乙酸提供合成γ-氨基丁酸的原料,但是非酮症患者由于原料不足,γ 氨基丁酸重新合成得少,很快被耗竭。同时,上述代谢过程会消耗大量乙酸,而乙酸盐也是合成乙酰胆碱的主要原料之一,故基底节区的乙酰胆碱浓度也降低,而糖尿病患者基底节区的多巴胺是升高的。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平衡破坏,导致运动易化。

酸中毒 颅内无氧代谢功能会导致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发酸中毒,从而影响基底节区细胞功能。

血浆渗透压的迅速改变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发病前血糖波动大,导致血浆渗透压改变过快,进而引起急性起病。有的患者是血糖急剧升高,也有的患者前期血糖很高,在血糖降至正常甚至低血糖时发作。

临床上患者的症状会随着血糖的控制而好转,血糖控制不良时可复发,可见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病的关键。医生提醒,不少早期糖尿病患者的不适症状并不会很明显,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视,再加上有些患者不重视体检,没有定期监测血糖,容易延误病情。待到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因此,对于老年人、肥胖者等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氨基丁酸酮症基底节
氨基丁酸对畜禽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7.0 T MR γ-氨基丁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的新技术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