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中医药治疗进展

2022-11-21 07:13兰垂世宫玉锁黄康
人人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气血创面

兰垂世 宫玉锁 黄康

(1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兰州 730050 2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30)

糖尿病(Diabetes)作为一种多系统损伤的复杂疾病,其后期常合并血管、神经病变,涉及到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多个组织器官。DF 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医疗花费排名第二高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DF 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文献资料,具有疗效安全显著、不良反应少及费用小等优势。近年来中医药在FD 临床治疗应用上颇广,疗效颇佳,现将其综述如下[1]。

1 病因病机

中医文献中并没有DF 的诊断,但根据临床表现我们可将其归于中医“脱疽”“筋疽”等范畴[2]。历代医家总结认为DF 的中医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肾水亏虚、外伤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病机大致可分为气阴亏虚、经脉瘀阻、寒湿淤遏和热毒血瘀等。

本病病位主要在脉、血、筋,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糖尿病患者因久病损耗气血阴阳,气阴亏虚则筋脉失养,脏腑受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虚则无力抗邪,湿热之邪则乘虚而入足;久病耗气伤阴而致气阴两虚,阴虚则血液凝滞,血脉淤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缓慢而使经脉失于濡养,阴虚血滞气虚可导致血行涩滞经脉淤阻;寒邪入侵,停滞体内,进可化湿,寒湿侵袭经脉,致使气血涩滞,足部血行不畅,终致痈疽;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腻,此时易致热毒炽盛。再者糖尿病足患者久病耗气伤阴,阴阳失调,阴虚火毒炽盛,热灼津液,血行失常,瘀阻下肢脉道,郁阻日久,脉络闭塞,筋骨皮肉失去气血之荣养,热腐成脓,遂成本病。

2 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

DF 患者的症状不同,中医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也不同。各医家认为DF 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和分期论治的治疗原则,对症下药,方能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即结合中医“四诊”,辨别疾病证型后对症下药。现世医家基于此在DF 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秋萍等[3]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将FD 六型治之:阴虚毒盛型治以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通脉、活血散瘀;毒蕴结型治以解毒止痛、通络化瘀;湿热阻滞型治以活血解毒、清热除湿;气血不足、余邪未清型则治以补气活血、托毒生肌。

分期论治即根据疾病的发展及病机规律,在疾病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给予不同的治疗。分期论治是“同病异治”的延伸,对于指导FD 等慢性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李晓莉等[4]根据FD 的病机和疾病发展特点,将DF 的病程分为早中晚3 期,根据每期的病况又进行辨证治疗:她们认为FD 的早期,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型、阳虚血瘀型和热毒炽盛为主,治疗分别当以益气养血,温阳化瘀,清解热毒;而FD的中期,热毒炽盛、胃肠结热型重在解毒泄热;气血亏虚、湿毒内蕴型重在养气血清湿毒;阳气亏虚、脉络闭阻型重在温阳通脉;至于FD 的晚期,他们强调补调脾肾以治脾肾阳虚,补肝祛痰以治肝虚瘀痰,补益气血、除痰化湿以治气血亏虚、痰瘀湿阻。除此之外,其他医家基于临床经验总结,针对DF 的病程所属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中医治疗

3.1 中医内治法

3.1.1 中药汤剂。

薛志敏[5]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予景兰益脉汤,其方以红景天、绞股蓝为君药,臣以熟地黄、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牛膝,佐以桂枝、黄芪,使以甘草,诸药合用重在益气通脉、活血散瘀,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3.1.2 中医药膳。

中医药膳文化历史悠久,其“药食同源”理论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医临床实践。李骥等[6]针对糖尿病后期气血亏虚型治疗时,应用中医药膳黄芪猪蹄汤进行食疗,效果明显,并发现其能加速创面愈合。药膳由猪蹄、黄芪、当归、山药、大枣组成,猪蹄因其补气血、托痈疽,重用而为君。

3.2 中医外治法

3.2.1 中药熏洗。

侯小丽等[7]在糖尿病足标准化创面处理基础上,试验组局部加予复方黄柏液冲洗及浸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缩小溃疡面积、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熏洗疗法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3.2.2 中药湿敷。

邵鑫等[8]在糖尿病足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溃疡创面中药湿敷治疗,疗效良好,结果提示中药湿敷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缩小创面面积, 增加创面愈合率。中药湿敷保持了创面的湿润,方中重用大黄、黄柏以清热解毒,凉血收湿;透骨草、伸筋草以祛风湿,舒筋活络;黄芪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冰片以清热止痛生肌。

3.2.3 中药足浴。

郝秀珍等[9]将急性发作期糖尿病足真菌感染患者118 例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加用含有红花、乳香、丹参、丁香、没药、大黄、乌梅的温水足浴,结果显示中药足浴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空腹血糖值、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数目。

3.2.4 中医针灸。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特色疗法,近年来在FD 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齐静等[10]在糖尿病足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循经穴位艾灸,其以足三里、上巨虚、解溪、内庭、三阴交、商丘、公孙、照海、复溜、太溪、涌泉为主穴,配合光明、悬钟、丘墟、足窍阴、太冲、行间及足部阿是穴,采用雀啄灸法,治疗6周后显示治疗组症状、踝臂指数和足背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3.2.5 中药膏剂。

孙波等[11]将70 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创面常规消毒后,分别予凡士林、愈疡生肌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3.2.6 中药制剂穴位注射。

苏娟[12]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应用丹红注射液2mL 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感觉症状。

3.3 中医联合疗法

3.3.1 中医针灸、中药汤剂联合中药熏洗。

李媛应用补阳还五汤内服配合复方黄柏液外用治疗糖尿病足,发现其能有效减轻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使创面及早愈合;叶海燕等将糖足散熏洗结合通痹汤内服治疗糖尿病足,结果显示其能有效改善肢端的血液循环和周围神经功能。

3.3.2 中药汤剂、中药湿敷联合中药足浴。

郭见光[13]采用泰山四宝降脂饮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取得良好疗效,研究显示其能显著提升双下肢神经传导速率。

3.3.3 中药足浴、穴位贴敷联合中医针灸。

杨岚清等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穴位敷贴(双侧涌泉穴)配合灸法(采取回旋灸、雀啄灸方式)治疗糖尿病足,同样达到相近疗效预期,并发现其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稳定患者血糖水平,促进足部的微血管生成。

3.3.4 中药汤剂冲洗联合伤口负压。

牟天易等[14]应用黄柏金银花水煎液联合NPWT(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并发现其对糖尿病足创面BBF(细菌生物膜)有清除作用,能够改善创面的血供,促进创面愈合。

4 小结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 代表性文献,发现FD 中医药治疗措施丰富,疗效安全确切,且副作用少。目前FD 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及中医联合疗法。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能够有效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及幸福感。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与优势就在于中医治疗的安全、经济及疗效确切,这种特点将会为FD 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气血创面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