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及其保护对策

2022-11-21 13:16于琳琳
法制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劳动法顶岗维权

于琳琳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高职学生在毕业求职时经常采用顶岗实习的形式,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实习模式的顶岗实习,保护高职学生的基本权益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由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出现了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学生依法维权意识不足等原因,在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并不鲜见,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2021年5月在安徽合肥便发生了一起类似案例。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后,向实习单位索要实习报酬时,发生了无法及时支付实习报酬的情况。与实习单位产生矛盾,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之后,部门监管时该学生并未与实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支付存在法律风险。类似案例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较为常见,除了实习期间劳动报酬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之外,部分顶岗实习的劳动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甚至存在侵害顶岗实习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1]由此可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一项亟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有必要分析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背后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建立健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及其权益保护释义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概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属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部分,是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的一类实习任务。顶岗实习作为实习的一种方式,主要是要求高职学生在特定的实习岗位上,能够履行自身职责,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高职学生独立能力和工作能力。高职学生在校学习了相关基础技术和课程之后,需要将所学知识与业务实践相结合,通过到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检验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处理问题的综合素养。[2]在某种意义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对学生是一种颇具挑战性与积极意义的学习锻炼机会。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提到“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8年相继出台了两批《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通过顶岗实习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显然是以我国《职业教育法》《劳动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范为基础的。推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必须要依法行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不同于一般毕业实习,出现了两项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对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权益保护应予以加强。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决定了其在校时间短、实践经验缺乏,在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如何因地制宜地保护其合法权益值得关注。二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应该如何兼顾顶岗实习与合法权益受损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有必要分析我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侵害的主要表现

(一)顶岗实习工作时间长

高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锻炼自身,夯实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待较高,期待通过顶岗实习获得肯定性评价,在就业时获得更多机会。加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往往是高职院校统一安排,高职学生的自由选择的空间被压缩,使得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意识,大多根据实习单位要求开展工作。部分实习单位要求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加班加点工作,背离我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范围。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有时出现扩大顶岗实习时间、不予以调休,给高职学生的休息权带来侵害。

(二)顶岗实习报酬过低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各地应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出台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劳动法中还规定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相对应的劳动费用。作为劳动法规范范围的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实习工作期间,其劳动报酬应该依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予以支付。保护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获取劳动报酬的权益,是我国《民法典》《劳动法》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部分高职学生的报酬较低,没有与付出的劳动之间形成对应关系,处于不平等不平衡的状态。甚至还存在部分高职学生的劳动所得没有得到保障,出现了人走楼空、无人负责、层层克扣的情况,严重侵犯了其基本权益。

(三)顶岗实习安全风险大

高职学生的专业性较强,部分专业具有较强的工业化与操作性。例如,车间流程工序、数控机床操作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一些涉及食品药品制作和生产过程中,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也会面临来自食品药品生产与检验环节的热力、物力和化合作用,给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带来风险。部分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对专业实操的掌握程度存在不足,或者是来自实习单位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到位,使得高职学生出现了烫伤、机械伤等,危害了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出现类似情况时,部分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并没有得到来自实习单位、所在院校的充分关心和照顾,甚至出现了大事化小,对学生的小伤不予关注,大伤不予治疗,缺乏相应的人身伤害补偿机制。[3]

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法规缺位,学生维权无法可依

我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基本方式,是符合职业教育基本特点和规律的。之所以出现高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首要原因并非否定这一实习模式,而是需要思考参与顶岗实习锻炼中的各方主体责任。其中,高职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的第一主体,是落实和从事实习的核心。此外,高职院校和实习单位也是两项重要主体。在此过程中,相关主体都需关注权益保护问题,才能形成合力,不断推进该问题的解决。目前,规范权益保护的最有效方式是法律规范。我国《宪法》《民法典》《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规范,虽然有涉及学生实习中的权益保护,但是现有规范较为笼统、抽象,并没有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维权法律体系和程序。因此,在发生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损的情况后,高职学生和各方主体没有直接的法律规范作为基础,导致权益无法保护,相关主体不加重视。

(二)监管部门权责不清,学生被侵权后救济途径不畅

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发生了高职学生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时,实习单位存在较大责任。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除了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自身建设,还需要严格的外力监督。在出现恶意侵害顶岗高职学生合法权益,违背《劳动法》《民法典》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有权力对实习单位进行监管和处理。但是,现实中的监管权力和责任并不明确,监管部门存在交叉和模糊不清的情况。除了劳动保障部门之外,市场监管部门、应急安全管理部门等部门都可能涉及顶岗实习权益受损情况,但哪一主体承担主要调查和维权责任尚不明确。

(三)法律意识淡薄,学生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高职学生是顶岗实习期间的核心主体,也是权益可能受到侵害的法律主体。作为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出于学校要求或者自身学习进步的需要,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锻炼提升,往往带有较强的服从意识。[4]当自身权益受损时,缺乏主动维护权益的基本动机和意识,甚至在发生合法权益受损的情况时,高职学生并没有获得及时准确的认识和定位。此外,高职学生聚焦于专业教育,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上存在缺陷。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不足,使得其在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到损害之时,缺乏足够的能力和本领进行固定证据、付诸法律途径、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也缺乏足够的专门性维权知识的学习,使其在出现需要依法维护权益之时面临诸多困境。

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权益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目前,有关学生基本权益保护的内容,除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之外,《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也有一定涉及,但是针对顶岗实习的问题缺乏专门规定。顶岗实习在法律上缺乏明确规定,其与一般意义上的实习是否存在区别,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出台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的权益保护体系。一方面,应完善实体法规范,结合现有法律规范要求,出台专门针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法律法规,对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强度、实习报酬、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监管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依法维权机制等,为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提供维权的法律途径和程序规定,扩展监管力度和依法维权途径。

(二)建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多部门协同监管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切实承担监管责任。保护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高职学生,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切实发挥顶岗实习的积极作用,需要相关责任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解决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高职院校中开展顶岗实习的情况,对顶岗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问题落实到高职院校和实习单位,对于实习单位不重视或者恶意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应及时同其他部门进行反映和处理。市场监管部门,对于相关的实习单位的资质和生产经营的规范化进行监督,避免由于市场监管不力、忽视安全生产隐患等给在此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带来危害。劳动保障部门应及时掌握本地区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定时前往实习单位了解情况,关注顶岗实习高职学生的权益保护状况。[5]

(三)提高顶岗实习学生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为有效减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受侵害的情况,让顶岗实习更加规范有效,需要从高职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与能力入手,培养其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综合素养。首先,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之外,应加入法律知识和意识的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其次,在高职学生即将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之时,应通过开设讲座、发放宣传单、座谈会等方式,防患于未然,提升高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权益保护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签订实习协议时,关注是否存在损害权益的条款,将不合理的协议内容排除在顶岗实习合同之外。最后,在顶岗实习中,若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应及时采取相应法律措施,推动顶岗实习中的权益得到依法保护。包括依法协商处理、向监管部门反映、依法提起诉讼等方式,切实提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依法维权能力和水平。

五、结论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侵犯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应认真分析背后原因,通过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发挥监管部门协同合力,有效提升高职学生法律意识与依法维权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性,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伴随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也会不断凸显,有必要切实维护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在我国高职教育法律规范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将顶岗实习纳入法治轨道,通过法律的强制力、规范性确保实习内容、实习强度、实习报酬,以及顶岗实习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进一步推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劳动法顶岗维权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维权去哪里?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贯彻《劳动法》 且行且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与完善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劳资冲突背景下的中国劳动法改革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