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管理的思考

2022-11-21 14:50金砭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申报跨境

文/金砭 编辑/白琳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既是商业银行执行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一项基本义务,也是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国际收支申报的及时、准确、完整,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整体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深化,跨境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及跨境证券投资创新业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提升对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强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内控管理,完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流程,优化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管理系统,扎实履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义务,做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作出应有的贡献。

准确理解、严格落实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政策要求

对监管部门来说,无论是宏观审慎方面的总量规模监控,还是微观监管方面的可疑数据筛查,都离不开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数据对于外汇监测分析和事后监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对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等对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申报主体、申报范围、申报时限、申报单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将相关要求落实到银行的具体展业中。

面对金融产品、渠道的快速更新迭代,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渠道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评估产品、渠道是否可能涉及跨境收支、用于服务境内非居民主体等情况。对于涉及境内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业务,应充分考虑客户及其交易对手身份的可识别性与交易数据的可采集性。尤其是对于境内人民币业务,应判断是否涉及境内机构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的货物贸易核查、代发薪资、资本项目或同一法人银行内交易,以避免相关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的漏报、迟报。对于已采集的应申报数据,应根据涉及的产品、渠道等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申报管理措施,确保业务和申报的有效衔接以及数据报送的及时、准确、完整。

充分宣传、利用外汇便利化政策,便利客户国际收支申报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明确要求,中国居民和在中国境内发生经济交易的非中国居民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申报国际收支信息。中国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与非中国居民进行交易的,应当通过该金融机构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报交易内容。

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知识和意义,使得申报主体和社会公众了解申报义务,提高申报意识,力争让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成为企业和公民个人的自觉行动。面对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新挑战,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等政策便利,积极开发线上申报渠道,便利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在办理跨境业务时直接进行申报(包括提交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建立申请和办理跨境收支申报等),便利客户申报操作,减少纸质单据填报,降低客户“脚底成本”,提高申报效率。

建立与完善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内控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要建立一套内容完备、行之有效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内控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具体业务申报的事前审核、事中报送、事后核查操作流程以及申报岗位管理、检查审计、奖惩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对于事前需单笔审核的跨境业务,相关申报流程应要求将国际收支申报要素纳入合规审查,通过与交易背景单证的对比审查,核对客户填报的涉外收支申报单据要素的准确性。对于已经完成交易的跨境业务,应通过系统控制(如通过设置自动报送)及人工定时报送等方式确保数据按照监管对于报送时限的要求及时上报,包括基础信息在次工作日的12:00以前报送,申报信息在客户申报完成后的次工作日完成报送等。数据报送完成后,应制定相应的数据事后核查机制,通过每日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国际收支核查模块及商业银行内部统计申报数据系统进行数据非现场核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现场检查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对于发现的疑问或者错误数据及时进行核实整改,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核查的有效配合确保收支申报数据质量。

商业银行还应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流程及数据质量纳入内控检查及内部审计中,通过将申报管理纳入银行全面内控合规管理体系,督导和促进银行内部国际收支申报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数据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步完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相关配套内控制度,如通过完善申报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稳定申报人员队伍,保证申报人员的业务素养可满足申报管理的要求;通过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对银行内部各具体数据报送机构或部门的数据申报质量进行评价和考核,通过奖优惩劣激励和督促具体数据报送机构及部门重视和提升数据报送质量。

加强银行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建设,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和申报质量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内涵丰富,范围广泛。首先,银行国际收支申报系统要实现从复杂多变的业务、渠道中筛选采集应纳入国际收支申报的业务或者数据。其次,申报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数据报送、修改、校验、提示及统计分析等多种管理功能,以确保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可应用性。如对于及时性申报要求,可通过设置自动报送、逾期报送数据提示等方式对于迟报数据进行提示及预警。通过设置校验参数等方式对申报要素如常驻国别、交易编码与附言的一致性、交易编码与外汇局业务编号的匹配、跨境收支方向、交易主体与交易编码的一致性等进行校验,提高申报要素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银行跨境业务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试行)》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跨境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应满足跨境业务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管理要求,确保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作为银行跨境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需要符合上述要求,从而为相关跨境业务的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管理提供有力的系统支撑。

融合数据管理与客户及业务管理,提升数据应用价值

无论是外汇管理政策还是反洗钱政策,均要求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做到“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作为银行内部重要的跨境业务信息数据来源,能够为了解客户的跨境收支规模、交易背景及交易对手等信息提供重要参考。

《银行跨境业务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试行)》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与客户跨境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对后续交易及资金流向进行持续监测,保持对客户及其业务的持续了解。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挖掘和提升申报数据在客户及包括跨境业务在内的相关业务的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加强数据的跨部门分享和传递,将国际收支数据与其他内外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等方式,运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客户异常变化与可疑情况,及时预警与防控业务风险。

重视与强化高素质申报人员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国际收支从业人员承担着向客户宣传国际收支申报政策,指导和审核客户填报国际收支申报单据,以及申报数据事中报送、事后核查等多项具体职责。如今,商业银行大量产品或渠道涉及国际收支申报,申报涉及范围广、业务分散,数据繁杂且规模庞大,相关业务涉及的具体申报要求也不尽相同,对申报人员的从业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申报数据的质量控制离不开一支懂业务、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然而,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人员往往属于后台岗位,普遍存在“一岗多职”、工作内容庞杂、绩效体现不明显、薪酬待遇较低、上升通道狭窄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人员的培养,建立和维护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端正、作风稳健的申报人员队伍,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报酬待遇和上升通道等方式提升岗位吸引力,保证申报工作的稳定性,为监管部门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高质量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申报跨境
No.4 天猫国际推出三大跨境进口新服务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