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风革命推进

2022-11-21 15:49陈太安
创造 2022年5期
关键词:作风马克思主义革命

陈太安

“空喊口号”“不推不动”“急功近利”“躺平”等典型作风问题,是脱离群众的突出表现,对我们的事业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作风革命若想见效,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开展,不能搞一阵风式的运动,不能搞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否则会上下怨声载道、一事无成。如何推进作风革命,切实扭转不良风气,使优良作风成为每一位党员、机关干部的基本素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仍然较多,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寻找锦囊妙计。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读原著,悟原理,最重要的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球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启示

作风建设历来为我们党重视,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1941年5月的延安整风运动,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重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统一了党内思想,实现了党的空前团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作风保障。这次整风运动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如《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党委会工作方法》,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灵活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研究改造中国具体问题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飞跃。

延安整风运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充满着智慧,为我们推进作风革命提供了莫大的启示和具体的指导,告诉我们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牢记实践思维和辩证思维,实事求是,精准施策,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一致。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指导作风革命

作风问题是党性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自觉地将作风革命的出发点、落脚点定位在为人民服务,从灵魂深处革作风问题的命,才能有大局观,才能守正创新。

必须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来认识作风问题的重大危害。作风问题从表面上看,只是影响个人发展,涣散军心,影响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发展,是肌肤之痒;然而从深处看,动摇着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损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作风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是脱离群众的具体表现,但无论其是主观原因引起的,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都是思想深处的“小”和“私”在作祟,都是从心底忘却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

必须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来统一思想,提振精气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来推进作风革命。首先,领导干部要达成高度共识,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单位发展方位来认识作风革命的重大意义,每一位领导干部率先不做“躺平者”,做“内省于心,外化于行”的作风革命领导者、践行者和示范者。其次,作风革命必须是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担责,因此,必须要有效传导作风革命的责任感、迫切性和工作思路与方案,不仅要传导到领导干部,也要传导到每一位普通员工,避免“上热中温下冷”和“中层梗阻”现象。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指导作风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哲学上来讲,一个个具体的作风问题不仅产生的根源不同,而且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一对对具体的矛盾关系,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作风问题在时空上是具体的、实践的。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作风革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踏实严谨认真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开展一线调研,掌握一手资料,科学梳理作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准确分析出不同作风问题的本源,分析产生原因到底是共性原因,还是个性原因。

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作风革命。要以联系的观点看作风问题发生的背景环境,要以发展的观点看作风问题的时间性,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的发展与变化,准确分析作风问题的变化发展特点,明晰其危害程度,判定其是暂时性的表现,还是长期性的表现,准确提出作风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指导作风革命

作风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党性问题,但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作风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最大程度地释放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的潜力,这是推进作风革命的着力点。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作风革命。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树立牢固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每一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提出作风革命的引领性目标以提振士气,要以“务实、专业、规范、高效”为目标。“务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唯书,不唯上,特别是要杜绝“空喊口号”式的务实;“专业”就是既要对工作领域内的事情做到了然于心,具有基本的职业能力,绝不能“心中无数”,又要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工作对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避免“二传手”现象;“规范”就是办事办文办会等的工作程序要规范,如决策中一定要坚持末位表态等好制度,坚决杜绝“一言堂”等现象;“高效”一方面是要坚持高质量的工作标准,另一方面是要克服墨守成规等机械教条主义,不仅要立足实际情况优化工作程序,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高效的评价标准,做到事半功倍。

将斗争精神贯穿于作风革命全过程。作风革命不只是修改完善规章制度,而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和每一项具体的工作,评价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口碑。因此,推进作风革命是实践的,是在同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做斗争,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同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做斗争,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变主观行为,这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工作智慧,而且需要有勇于斗争的精神。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斗争精神已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基因,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精神底气。因此,推进作风革命,必须传承和发扬我们党优秀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秀传统。

坚持作风革命的求真务实原则。作风革命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性方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此,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践观,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文化引领”与“制度保障”双管齐下,做到善于斗争。在梳理作风问题的具体表现上,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谈话谈心,切实了解具体基层单位作风问题的突出表现,归纳分析出哪些是共性现象,哪些是个性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在分析作风问题的原因上,需要沉下心,稳住气,以辩证思维来不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分析矛盾源于人还是制度,或是其他,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对策上,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一刀切”和吃“混汤面”的政策。

总之,推行作风革命应着眼加强顶层设计,着手强化具体工作举措。一是推行项目工作法,列出工作清单,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任务和难点工作。坚持解放思想,不迷信理论,不迷信经验,不迷信权威,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勇于创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二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有的放矢。必须指明的是,当我们分析作风革命落实到人这一生产力第一要素时,必须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如果是人的思想原因,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是人的能力原因,则加强培训以发展其工作能力;如果是与作风建设相联系的制度不够科学完善,则优化和完善制度设计;如果是周边工作条件不足的话,则改善工作条件。在机制体制保障上,务必要在全局观、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强大的战略定力来勠力完善作风革命的机制体制,形成以“专业、敬业、乐业”职业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单位文化,这就是“文化引领”与“制度保障”。不能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制度,形成诸如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保障作风革命的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机制体制;不能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要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思考机构设置、责任考核等方面的关联因素,该调整的一定要调整,该优化的一定要优化,该明确的一定要明确。这些举措,出台要严密论证、严谨慎重,一旦出台则必须严格执行,但在执行中也不能僵化教条,可根据执行效果以及外部条件变化及时修订完善。

作风问题是顽瘴固疾,成因复杂,危害性极大,其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共产党人与其斗争的不二法宝, 必须始终坚持。作风革命应聚焦于“人”这一生产力第一要素。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从人民事业发展的大局来看问题,始终牢记对作风问题的认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求真务实,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应用实践论、矛盾论等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解放和发展“人”的潜力为要务,精准施策,以“文化引领”和“制度保障”思路着力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作风马克思主义革命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中国的出行革命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