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新品种旌油169及配套稻茬直播机收栽培技术

2022-11-21 15:53雍晓平李晓梅冉茂林孔垂豹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田块油菜喷雾

雍晓平,李晓梅,杨 峰,冉茂林,孔垂豹,冉 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 德阳 618000)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生产主产区和优势区,2018年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达 1.22×106hm2,总产量 2.9×106t,均位居全国前3、西部第1,并形成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北与川西高原和盆周山区四大油菜主产区[1]。但由于种植油菜劳动力成本高,秸秆量大处理困难及外贸对国内供需关系冲击大,政策扶持边缘化等原因,导致比较效益低,油菜生产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2]。油菜轻简化、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是油菜生产增效节本的重要措施,也是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3]。近年来,四川着力打造 “天府菜油”金字招牌,推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双低油菜,而优质油菜品种与轻简化、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配套是发展壮大四川油菜产业的重要保障。文章对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旌油169”的选育及配套稻茬直播机收栽培技术进行介绍,旨在加快该品种推广利用和提升油菜种植水平与经济效益。

1 选育过程

“旌油16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2014年以核不育系7391A作母本,以恢复系2169R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组合。7391A是2007年从贵州省引进的“油研9号”材料后代中分离的天然不育株与可育株经过7代连续兄妹交,优中选优,选育而成的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幼苗半直立,叶片宽大,叶色淡绿,叶缘波状,有皱折,不育株雄蕊完全退化,雌蕊发育完全正常,不育度达到100%,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恢复系2169是2005年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双低常规油菜品种“中双9号”经连续8代自交,选择含油量高、芥酸和硫甘为双低、花器正常、花粉量大的可育株自交,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经配合力测定,“旌油169”组合表现出配合力强、花粉量大、株型紧凑,基部叶片叶缘带红色,杆硬抗倒伏,较耐菌核病。

2015~2016年进行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择优势组合与对照比较,重点考察植株整齐度、产量水平、品质、抗病性、恢复能力、适应性等。2016~2018年参加四川科乐组油菜联合试验,并进行抗病性鉴定。2019年进行品质测定、转基因测定、DUS测试。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026。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旌油169”是甘蓝型杂交种,植株半直立,生长优势强,根系发达,叶脉明显,叶片长、叶片宽度中等,深绿色叶,杆硬抗倒、花瓣浅黄色侧叠,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大,花期繁茂,种子落色好,黑褐色。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平均株高205cm,有效分枝数10.4个,分枝部位高度63.7cm,单株有效角果数618个,每角粒数20.6粒,千粒重3.96g,花期无倒伏,耐密性强,生育期208.3d,比对照“德油6号”迟熟1d,中熟种。

2.2 品质

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旌油169”种子芥酸含量0.077%,商品籽硫苷20.29μmol/g(饼),商品籽含油量43.03%。

2.3 抗病性

2016~2018年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自然条件下,菌核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1.2和5.6,分别比对照“德油6号”高3.2和低2。2016~2018年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年抗病性鉴定,与对照“德油6号”相比,表现为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高感根肿病。

3 产量表现

2017年度5点试验4点增产,平均产量163.36 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06%。 2018年度为续试7点试验4点增产,平均产量188.02 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3.66%。2个生产周期中,平均产量175.69 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86%,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

4 稻茬直播机收栽培技术

4.1 整地

四川9~10月份雨量大且持继时间较长,稻茬油菜直播田一定要选择排水性较好且沙黏适中的田块,在水稻“散籽”时需及时排水晒田,机械收获稻桩低于15cm,水稻秸秆切碎后均匀散开还田,便于翻耕。水稻收获后选好天气及时翻耕,开好三沟“畦沟、腰沟、围沟”沟沟相通,排水通畅无积水。耕作时要深耕,一般要达到20cm以上,耕透、耙匀,表土疏松细碎,水气协调,无石块和杂草,耕作时埋草覆盖率90%以上,土壤水份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种子直播后正常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齐苗、壮苗为高产增收打下基础。

4.2 播种

4.2.1 播期选择 稻茬直播应适时早播,播种期以9月20日至10月15日为宜,在四川德阳地区稻茬直播在9月25日至10月5日最佳,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苗期温度低,油菜植株在入冬前生长势较弱,单株叶片数和叶量不足,低温春化后很快抽苔开花,后期造成营养供给不足,抗性降低而导致减产严重。

4.2.2 播种密度 稻茬油菜直播种量一般在200~250g/667m2,田间密度保持在1.2~1.5万株/667m2,即20~25株/m2左右有效苗。中下等肥力或推迟播种的田块,以有效株为主,基本苗以1.5~2.0万株/667m2。中等肥力的田块,有效株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并重,基本苗以1.2~1.5万株/667m2。上等肥力的田块,以单株有效角果数为主,基本苗以0.9~1.2万株/667m2。

4.2.3 播种方式 稻茬油菜直播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般可采取条播、点播(穴播)和撒播3种方式进行,土壤条件较好时优选撒播,既省工又快捷。

4.2.3.1 条播 先翻耕整地,按照与厢面平行的方式开沟,开沟深度3~6cm左右,行距30~40cm左右。开沟后把油菜种子均匀撒播,播种后盖上少量薄层土或盖土杂肥,看不到种子为宜,使土壤湿润反潮,便于种子快速发芽。种子条播行距整齐一致,便于间苗、中耕、打药等田间管理操作。

4.2.3.2 点播 翻耕后土块较板结或土表杂质较多,条播和撒播难以操作时可选择点播。挖窝深3~5cm,窝内泥土必须细碎,行距要直,窝距要均匀,行距40~50cm,窝距30cm点播,每窝点种3~5粒左右,不宜过多,以免间苗费工。阴雨天不必盖土,晴天盖1层薄土,促进出苗防止鸟害,干旱可先挖窝后穴内浇水再播种,可保证出苗整齐。

4.2.3.3 撒播 可分为人工撒播和机器播种。人工撒播,为了确保种植疏密度,播种前需划分区域,按划区面积称好种子量,将种子与大颗粒碳铵5~7kg/667m2或尿素3~5kg/667m2,充分混合后立刻进行播种,将拌匀的种子分两次纵横均匀撒播。播种后可用竹扫帚或竹耙将畦面轻扫1遍,使种子落入土壤缝隙中,一可防鸟啄食种子;二是便于打“封闭”即芽前除草剂;三可避免出芽后暴晒“炕芽”死苗。

4.4 杂草防控

芽前除草与苗期除草相结合,认真识别田间杂草类别,对症用药,将不同类型除草剂合理混配使用达到最佳效果。

4.4.1 土壤处理 为防除止杂草和种子同时出苗,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一是播种前土壤处理:在油菜播种前4~5h,用35%异松·乙草胺80~100g/667m2均匀喷雾土壤。二是播后芽前土壤处理:在油菜播种后0~2d,用72%异丙甲草胺80~100g/667m2均匀喷雾土壤。芽前除草应注意:一是要把握好土壤湿度,太湿或太干施药效果都会很差。喷药时土壤湿度太大要开沟排水降湿,土壤过于干燥,则应先浇(灌)水或等下雨,土壤湿度在60%左右施药效果最佳。二是土壤表面要细平,桔杆杂草要清理干净,确保能形成药膜,起到封闭作用。

4.4.2 苗期处理 直播油菜出苗后,根据田间杂草种类不同,可用选择不同方法防除:①禾本科杂草防除,在油菜5叶期后至抽苔前,杂草3~5叶期,可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30~50gmL/667m2或5%精喹禾灵15~20mL/667m2或24%烯草酮40~60g/667m2,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喷雾。②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可用15%草除灵80~100g/667m2或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0~15g/667m2,于晴天喷雾,根据耐药性不同,甘蓝型油菜耐药性最强,应在油菜6~8叶期,杂草2~6叶期喷药。芥菜型油菜应在油菜6~8叶期,杂草2~4叶期喷药。白菜型油菜不能使用。③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都很多时,可选用24%烯草酮40~60g/667m2+15%草除灵80~100g+30%氨氯·二氯吡15~20g/667m2或5%精喹禾灵15~20mL/667m2+15%草除灵1500mL/hm2配方进行除草。

注意苗期防除阔叶杂草应科学选药,应在油菜五叶一心后苗壮情况下施药,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无风时喷药,按除草剂说明书控好浓度,避免产生药害。气温低于8℃或高于35℃会大大降低药效。

4.5 施肥

采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重施苔肥”的施肥方法,促进油菜冬壮春发,以获得高产[4]。

底肥:在耕地前撒施,施45%三元复合肥30~50kg/667m2、硼肥1kg/667m2、或施尿素15kg/667m2、过磷酸钙25kg/667m2、氯化钾10kg/667m2、硼肥1kg/667m2。苗肥:看苗施肥,定苗后施肥,长势弱的田块可适当早追多施,用尿素5~8kg/667m2。苔肥:一定要早施,苔肥对油菜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要做到看苗补施苔肥,长势旺可少施或不施。在2月上中旬,油菜抽苔10cm左右,施尿素5~8kg/667m2或者三元复合肥10~15kg/667m2。同时,在苗期和初苔期可各进行1次根外追施硼肥和钾肥,可用高浓缩液体硼肥(99%)和磷酸二氢钾对水800~1000倍液叶面细喷雾。

肥力较好土壤粘沙强田块应该注意控制施肥量,肥料过量油菜生长过旺易倒伏,生育期延迟,影响产量。

4.6 病虫害防治

病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虫害应及时观察发现认清虫害后及时合理防治。

4.6.1 病害防治 直播油菜田间密度较大,抽苔开花期生长封闭,通风透光性很差,立春后温度上升较快,雨水增多,适宜病菌滋生,因此春后要重点做好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的防治。从抽苔后至初花期是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防治最佳时期,除及时清沟排水等农艺措施外,还应科学化学防治,菌核病危险大,范围广,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时,可用80%多菌灵或40%菌核净或50%腐霉利(速克灵)800~1000倍液,喷施油菜植株中下部,7d后酌情补喷1次。霜霉病在连日阴雨,田间湿度较大时易感染,在油菜叶片正面刚出现灰白斑点时,可用80%多菌灵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均匀满田喷施。

4.6.2 虫害防治 播种时及时防治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可用5%辛硫·甲拌磷播种时撒施1kg/667m2。出苗后防跳甲、青虫类等,每667m2可用5%啶虫脒15~20g+5%高效氯氟氰菊酯15~20g或15%虫螨·茚虫威15~20g 800~1000倍液细喷雾。5叶1心至初花期注意蚜虫与菜青虫防治,蚜虫每667m2可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20g或50%抗蚜威水粉散剂8~10g,800~1000倍液细喷雾防治。菜青虫可用15%虫螨.茚虫威15~20g或5%虱螨脲30~50g+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2~3g 800~1000倍液细喷雾防治。

4.7 控旺促壮

多效唑能有效降低株高、防冻、防止倒伏,提高产量[5]。主要在3~5叶期和苔期(抽苔长度10 cm内)2个时期处理。苗期用浓度为150 mg/L,用15%可湿性粉剂多效唑800~1000倍液80~100g/667m2均匀细喷雾。苔期用浓度为100 mg/L,用15%可湿性粉剂多效唑800~1000倍液60~80g/667m2均匀细喷雾。施药应选在晴天16:00~17:00以后满田均匀喷雾,若喷药后8~10h内遇雨水为保证效果应补喷1次。对生长旺的田块,大壮苗多喷,小弱苗不喷,控旺促壮,保证幼苗安全越冬,抽苔时喷施,对直播油菜抗倒、防寒效果较好。

4.8 收获

直播油菜机收应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可选择联合式收获和分段式收获2种。

直播油菜个体偏小,成熟期相对较为一致,一般优先选择联合收获。联合收获掌握好收获时机很关键,联合收获最佳收割期是完熟后3~5 d,从整片田观察,9成左右角果荚为黄色且大部分果荚已失去光泽。从角果和籽粒及落籽性观察,角果100%呈现枇杷色,摘取油菜主杆和一次分枝上中部果荚,用手掌轻轻一压即开,剥开籽粒为褐色或黑色,角果在气温高时一碰即落。若直播田块肥水条件好,长势旺,水肥不均等原因造成成熟不一致或倒伏时可选择分段收获。分段式机械收获是油菜8~9成熟时先人工收割,整齐放置田间露晒5~7d后熟,使角果在气温高时一碰即落时,采用联合收割机检拾后脱粒,茎杆和粒壳分离后打碎均匀还田,人工收割和机械收获最佳收获时刻是早、晚或阴天,尽量避开中午或下午气温高时进行田间作业。

采用稻茬油菜直播机收与常规育苗移栽相比较,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地成本方面差别很小,但在劳动力和农机作业成本方面差异明显,主要节药在育苗移栽,收割、凉晒、脱粒方面的人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6]。2020年“旌油169”在四川德阳旌阳区进行稻茬直播机收示范约3.3 hm2,产量达220 kg/667m2左右,产量比以往规育苗移栽增加10%,增收约200元,节省人工300元左右。再加上机收效率高,费用低,大大降低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对双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田块油菜喷雾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
睡眠喷雾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