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安岳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建议

2022-11-21 15:53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岳柠檬培育

陈 学

(四川省安岳县双龙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安岳 642357)

近年来,安岳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标“四个最严”总体要求,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培育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

1 主要成效

1.1 强化品牌培育,构建“资味”品牌体系

一是构建公用品牌体系。组织学习成都、达州等地先进经验,印发指导性文件,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建立“资味”农业公用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统筹、县、乡(镇)联动的“资味”品牌培育工作机制,采取“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运营模式,整合“资味”农业公用品牌发展协会,开展“资味”系列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完成“资味”品牌标识9个大类72个小类注册,形成了以“资味”农业公用品牌为母品牌,企业产品为子品牌的品牌培育体系。二是发展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品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省级以上专合社107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264个。各类经营主体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3204件。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开展优质品牌标识认证和推广,不断提升品牌价值,现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华老字号1件、四川老字号2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0个、绿色食品28个、有机食品13个、地理标志8个。“安岳柠檬”品牌价值达188.34亿元,位列四川省第二,“雁江蜜柑”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百强,“乐至帅青花椒”列入四川省优秀品牌农产品50强。

1.2 壮大特色产业,筑牢品牌发展基础

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粮油、蔬菜、生猪、柑橘、柠檬、蚕桑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种业、装备、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支撑产业,推动农旅融合产业突破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6+3+1”产业体系。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强化农资、农机、农技三个服务到位,扎实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组织百名农技人员下乡服务春耕。培育形成安岳柠檬特色产业品牌。二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建成安岳柠檬基地3.47×104hm2、蜜柑基地1.83×104hm2,创响安岳柠檬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品牌。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电子商务,建成安岳经开区食品产业园,推进安岳柠檬交易中心建设,建成安岳柠檬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3个、新增“安岳柠檬网”本地电商平台6个,2020年安岳县农产品网络电商销售额达到6.54亿元。

1.3 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

一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加工流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制订《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加工用红薯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5个,规范柑橘种苗良繁基地建设,启动国家级柠檬检测中心建设。二是加强科技应用推广。推动院(校)市合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成都农科院等签订校市、院市合作协议,建立安岳柠檬专家大院,建立柠檬新品种苗木繁育基地6.67hm2,柑橘种苗基地200hm2,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个。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监管架构,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完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行政处罚案件31件。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均通过“双认证”,现有专业检验检测技术人员9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可开展农药残留或瘦肉精快速检测的人员200余人。2019年以来,全县共计开展各类农产品定量分析检测995批次,快速检测9.7万批次,合格率从2019年的98.7%提升到2020年的99.4%,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是健全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加强国、省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辖区内“三品一标”主体全部纳入追溯管理实施范围。全县累计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主体达702家,7个企业主体评为追溯示范标杆单位。五是改善产地环境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全县化肥、农药连续3年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2%,安岳县获得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称号。

1.4 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品牌影响力

一是搭建品牌宣传平台。搭建“走出国门”“请进安岳”等各类宣传平台,在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地区传播安岳柠檬特色产品品牌文化,积极举办“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世界川菜大会”“中华节气菜大会”等节会,宣传安岳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加大品牌推介力度。积极组织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农博会等展会活动。安岳柠檬荣获“中华名果”“国优果”“国际果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三是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依托电商平台,开设“安岳特色产品馆(店)”,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谋划实施“资阳企业丝路行”“资阳产品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资阳产品县(区)行”四大活动,策划参加国际、国内贸促活动40余场。申报认定柠檬出口备案基地667 hm2。2019年柠檬自营出口总额900万元,2020年增长到5000万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牌资源整合不够有力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大。2019年以来,全县主要在组织企业主体参加各类节会展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品牌基础打造、园区品牌创建、行业协会带动等方面政策支持较少。特别是对“资味”公用品牌在广告宣传、产品推介、产品形象设计、产品专营店建设等方面投入少、力度弱。二是品牌培育不够有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培育缺乏引导、标准、创新和保护,全县累计注册的各品类农产品商标虽然有1200余件,但是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较少。“资味”农业公用品牌自2016年正式命名以来,还没有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公用品牌缺乏统一的指挥、管理和运营,部门各自为“阵”开展宣传推介。三是品牌建设人才缺乏。品牌管理、策划的专业人员还比较匮乏,企业多数人员只懂市场营销,在营销策略和广告宣传方面缺乏品牌思维理念。体制内品牌管理服务人员更多注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品牌的规划发展上专业知识有限、思考谋划不够深入。四是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大。特色农产品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生产主体缺乏品牌意识和主动性,企业单打独斗多,集团作战少,树立“资味”对外整体品牌形象的意识不强,政府集中优势资源搭建宣传推介平台不够,与周边地方相比,在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文化故事、品牌历史资源等方面缺乏开发。

2.2 品种培优选育不足

一是重点行业产业品种培优不足。安岳“尤力克柠檬”品种优化改良推进不够,现有柠檬种植中低产面积占40%。二是特色品牌产品保护不足。安岳“柠都香米”缺乏产品基地,“通贤柚”“顶新生姜”缺乏技术更新,很多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品牌、老品种产品影响力降低。三是优质品牌产业链条不长。特色农产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方式传统,生产设备落后,多为简单粗放加工,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同时产地市场建设、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等后续供销能力不足,安岳柠檬部分产品初加工、运单外流到了蒲江、重庆等地。

2.3 品质监管力度不强

一是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特色农产品产业生产个体多,统一管理不足,缺乏生产标准化应有的规模基础。安岳是产粮产油大县,但标准化生产基地少。二是基层监管能力不足。两项改革后乡镇基层监管服务人员、村级协管人员变动,相应的业务培训跟进不够,业务工作开展滞后,大部分村级协管员待遇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足。全县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后,执法队伍核定编制数缺额严重。执法队伍培训效果不明显,部分监管执法行为不深入、不彻底、不规范。三是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还不健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以来,生产端和市场端准出与准入衔接不够,超市、批发市场大多数农产品不能通过合格证或追溯二维码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溯源。

3 建议

坚持把农产品品牌培育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抓手,大力实施品牌体系建设、品种培育培优、品质安全提升和品牌宣传推广“四大行动”,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卖得好的“资味”品牌。

3.1 实施品牌体系建设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打造都市农业消费体验区、建设成渝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目标,立足安岳县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资同城化战略机遇,建立完善资阳市“1+6+N”“资味”农产品品牌体系,将“资味”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川字号”主打品牌,全国知名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议力争2022年建成“资味”品牌农产品展销中心,开设一批“资味”品牌产品实体店(专柜)。

3.2 实施品种培育培优行动

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提升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切实保障“米袋子”和“菜篮子”安全。加快安岳柠檬区域性种苗良繁基地建设,加强与中国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和选育优新品种规划建设高标准柑橘(柠檬)母本园、采穗圃及无毒网室扩繁场,逐步实现品种优质化、多样化,力争2022年保存和繁育柑橘(柠檬)种质资源15份,引进晚熟杂柑新品种3个,柠檬新品种3个。

3.3 实施品质安全提升行动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兽药生产、销售、使用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维护“资味”品牌公信力。完善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品牌LOGO”监管模式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能力。实行“资味”用标授权许可,按照“严格准入、积极培育、质量管控、动态进退”要求,优选“用标”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三品一标”认证企业使用“资味”标识。

3.4 实施品牌宣传推介行动

加强与成都市“天府源”、重庆市“大足冬菜”、“潼南萝卜”等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联合协作,推动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设立“资味”品牌产品实体店(专柜),积极搭建“资味”品牌推广、产品营销平台。深入挖掘“资味”产品文化内涵和价值,在特色产品外包装上设计融入资阳特色文化元素,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介“资味”特色产品。积极举办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丰收节、乡村文旅节等节会,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绿博会、中华商标品牌博览会等品牌交流活动,发挥节会引流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安岳柠檬培育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旧柠檬
自制柠檬汽水
深情
Uncertainties Brought by Free Indirect Speech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忠实的柠檬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