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侗锦的文创产品设计对策

2022-11-21 16:21
纺织报告 2022年4期
关键词:侗族纹样产品设计

李 希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侗锦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的《远祖歌》唱到“鱼骨做梭织花锦,骨针用来缝衣裳”,也有竹枝词“松火夜谐诸女伴,织成侗锦纳官输”。侗锦是侗族传统服饰和家居用品的材料,分为“彩锦”和“素锦”两种类型。其中,彩锦主要由彩线与黑白线交相编织而成,素锦主要由黑白棉线编织而成。近年来,我国逐渐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将文化繁荣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切实加强非遗侗锦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不仅对非遗侗锦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还能强化文创产品设计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对非遗侗锦和文创产品的协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非遗侗锦概述

1.1 侗锦的发展现状

侗锦又被称为“轮织”和“诸葛锦”,是侗族女性通过母女或者近亲代代相传的纯手工织物,发展历史已有两千余年,是中国女织活化石般的存在[1]。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贵州以及湖北等地,山川秀丽,风景宜人。侗锦有着独特的花纹图案和编织工艺,蕴含着丰富的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中保留最完整的技艺之一,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显著。2008年,侗锦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在侗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侗族人的智慧结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元素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然而侗锦在侗族人生活中的地位未曾改变。近年来,侗锦文化传承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侗锦文化传承工作仍然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比如青年群体对侗锦工艺的学习兴趣不高、化工染料替代侗锦中较为匮乏的天然染料、机械化生产替代侗锦的传统织布工具、侗锦的传承模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侗锦传承的难度,使侗锦文化传承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同时,侗锦的制作工艺非常繁杂,需要人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想完成1 m左右的侗锦纹样,技术熟练的工艺人要用90天左右,如果要在侗锦纹样中加入精致的刺绣,就要投入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2]。当前,小作坊是侗锦生产的主要模式,大规模生产很难实现,导致侗锦文创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使消费者转而选择其他产品。此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侗锦文创产品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部分商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现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等不良现象,导致侗锦市场遭受大量低劣产品的冲击,还有部分侗锦生产者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随意更改侗锦原有的文化内涵,导致伪侗锦文创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对侗锦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2 侗锦的艺术特色

1.2.1 材料和色彩具有独特的风格

侗族女性在制作侗锦的过程中,选用的材料和色彩具有独特的风格。侗族聚居地雨水充沛,具有春少霜冻、夏无酷暑、秋无苦雨以及冬无严寒的气候特征,因此,侗族女性会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棉、蓝靛以及其他富含纤维的植物资源作为侗锦的原材料[3]。很久以前,侗族女性就已经掌握了棉、麻、芭蕉等植物纤维的纺纱织布技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之后,侗族女性在侗锦制作中仍然保留了原本的加工模式,依旧采用天然植物纤维作为原材料。侗锦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侗族人的审美特征和生活状态。侗族人的生活方式以聚居为主,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挤居的情况。因此,侗族人往往通过桐油饰面,对侗寨深灰色的瓦片以及木制墙面进行防虫防腐处理。侗族建筑往往分布密集,光线不足,因此,侗锦的色彩搭配以黑色、白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处理以暗底亮花和浅底深花为主,具有色彩素净和幽深温和的特征,体现了侗族人清清白白的人生态度以及勤劳质朴的人生理念。

1.2.2 题材丰富,织工细腻

侗锦描绘的题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色、美好愿望以及历史传说等。在制作侗锦的过程中,侗族女性会对这些题材进行有效处理,使其转变为可以编织的简单纹样,精美的图案构思具有非常鲜明的侗族特色。目前,侗锦的纹饰主要为景物纹、植物纹和动物纹,运用了夸张、象征、比喻以及概括等手法,以圆形、三角形以及菱形较为多见。在表现这些花纹图案的过程中,侗族女性往往采用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模式,使侗锦看起来既精致又古朴,并且具有独特的意义。在侗族女性细腻的编织工艺下,侗锦的观赏价值非常显著,以传统黑白双色编织的素锦最为卓越。

1.2.3 构成较为紧密

侗族人长期生活在有几十户或者上千户人家的侗寨中,住户与住户之间往来密切,甚至房檐只有一线之隔,行走的通道也较为狭窄[4]。这种聚居方式和空间设置对侗族女性的审美理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使侗锦呈现出密满和规整的构成特点。侗锦不仅体现了侗族人的生活环境,还体现了侗族女性的审美习惯以及内敛性格,对侗族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1.2.4 蕴含丰富的吉祥寓意

侗锦中的花纹图案往往蕴含非常丰富的吉祥寓意,表达了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侗族人的生存依赖于水,由于崇水爱井,会将井纹织入侗锦中,以川流不息的井泉象征子孙后代繁衍昌盛。光和热能为万物生长提供能量,因此,侗锦中的太阳纹样代表幸福美满,象征儿女健康成长、逢凶化吉。牛是农业耕作和生产的重要工具,侗族人常将耕牛作为祖先来崇拜,因此,侗锦中的耕牛纹样象征生活美满。榕树和太阳被侗族人视作保护神,因此,侗锦中的榕树纹样常常围绕9个太阳,与太阳纹一同承担保护儿童的使命。侗锦中的纹样还表达了侗族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压迫的反抗,是侗族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智慧结晶,反映了侗族人的生活态度。

1.2.5 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侗锦丰富的图案纹样、古朴和谐的色彩搭配、精致独特的制造工艺以及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全面落实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侗锦在我国织锦中具有重要地位,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民族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切实加强对侗锦的研究应用,能帮助更多人了解侗族文化内涵,对各个民族的沟通交流和协同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2 非遗侗锦的文创产品设计对策

2.1 深入挖掘侗锦花纹图案的文化内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但是对侗族人而言,他们在文化传承和信息传达的过程中缺乏文字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侗锦成为侗族文化传承和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将侗锦看作侗族的“无字史书”[5]。侗族女性结合织物的内在结构以及自身在长久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感受和想象,以侗族的审美理念在织锦上绘制花纹图案。在侗族的文化体系中,侗锦上花纹图案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分别是祈福、神话故事以及图腾崇拜。由此可见,侗锦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简单呈现,还承载着侗族的发展历史和民族情感。在文创产品设计的实践中,设计人员要切实加强侗族文化内涵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有效渗透,使消费者在使用文创产品时,能以一种愉悦轻松的状态了解侗族的文化内涵,并向消费者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种文创产品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文化价值,同时达到了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

2.2 了解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固定的传统节日习俗。这些传统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的实践中,设计人员可以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提高文创产品设计的丰富性、文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侗族人在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形成了侗年、赶社、大雾梁哥节以及吃新节等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侗锦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以结合当前的审美标准,将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转化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元素符号,使侗族文化能真正走入大众视野,促进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设计人员可以记录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从中寻找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使更多的消费者能通过文创产品了解侗族的文化内涵,成为侗族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2.3 科学借鉴侗锦的结构形式

在侗锦的制作过程中,侗族女性往往会选择适宜的几何图案作为骨架,然后根据要表达的情感故事,选择合理的纹样。目前,侗锦中常见的独幅纹样为对称式、子母式和中心式。由于尺寸和规格的不同,侗锦的构成和纹饰也呈现出较大区别。大件侗锦织物的结构形式主要为四方连续,纹饰主要为八角花、梨花、桃花、铜钱以及蜘蛛等;小件侗锦织物的结构形式主要为二方连续,纹饰主要为谷穗花、鸡肠花、轮花、大蒜头花以及鱼鸟等[6]。比如某设计师在设计文创产品时,从深受侗族人喜爱的鱼纹出发,用单线勾勒出鱼的抽象轮廓,然后结合侗锦中非常典型的菱形图案,将两条鱼的图形重组,向人们传递生殖崇拜和生命繁衍的意义。在侗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从百越时期简单的渔猎生活过渡到水稻种植广泛普及后的“食稻羹鱼”,一直对鱼有着较为深厚的情感。在侗族人的理念中,鱼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因此,他们对鱼有着十分强烈的崇拜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鱼的形象运用于侗锦中,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2.4 加强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融合

材料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侗锦的整体质量和呈现效果,因此,人们在开展非遗侗锦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材料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以侗锦的核心技艺、题材类型和结构形式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合理、大胆的尝试。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侗锦经线对材料韧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而纬线对材料韧性的要求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某设计人员在开展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用金属线代替了侗锦中的经线,用发光纤维代替了侗锦中的纬线,然后邀请侗族聚居地的优秀女织工对预想中的图案进行编织[7]。这种材料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料的可塑性,拓展了侗锦的品种类型和使用方法,对侗锦的文化传承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2.5 落实侗锦元素的重构和解构

在开展非遗侗锦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对侗锦元素的重构和解构,能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侗锦元素的重构而言,设计人员可以从广大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出发,将侗锦中的传统元素推陈出新、化繁为简,使侗锦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渗透到文创产品设计中,切实满足文创产品设计的各项需求。对侗锦元素的解构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模式对图形的固化定义,使图形能完成由二维平面向多维认知空间的重大转变,提高了侗锦图形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侗锦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8]。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运用一些现代化手法,对侗锦原本的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变,然后利用平面构成中色彩混合的模式,为广大消费者呈现出远近不同的视觉效果,设计人员也可以对侗锦元素中的点、线、面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既具备侗锦的民族特色,又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往来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侗族人不再封闭于狭小的聚居地,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日益增强。近年来,侗锦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其丰富的纹样图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深入探究侗锦花纹图案的文化内涵,了解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科学借鉴侗锦的结构形式,加强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融合,落实侗锦元素的重构和解构,充分展示非遗侗锦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特色。

猜你喜欢
侗族纹样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拯救“濒危”花纹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