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是确保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2022-11-22 01:46临沧市档案局
云南档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临沧市档案局档案馆

■ 临沧市档案局

自机构改革以来,临沧市在严格遵守机构改革要求的前提下,完善档案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法律赋予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和档案保管利用管理职责继续得到充分履行,业务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全市档案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档案工作成功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内容,坚持和推行年检、“三表合一”、业务培训等工作,强化“两类档案”的归集的指导和监管,档案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继续全面有效实施;全年共接收档案15.2 万卷196 万件,接待查询1.6 万人次,观展人员5000 余人次,脱贫攻坚档案专项接收工作全面高质量完成。推行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服务,实现档案查询利用“最多跑一次”,编研成果《班老回归》被多家媒体转载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和表扬。市馆附属综合业务用房建成投入使用,永德、沧源、云县等馆设备更为完备。完成档案数字化475.8 万画幅,现已累计拥有原文数据2245.5 万画幅,档案馆各项业务建设平稳过渡并有序开展。

我们在完善、优化档案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市、县两级党委办公室加挂档案局牌子,分别明确有1 名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任档案局局长,并设置档案工作管理科(股),分别专设3 个和1 至2 个岗位,专责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档案馆则转为党委办公室所属的事业单位,承担档案保管利用职责,市、县级馆分别配置15 名和8 名档案专业人员。市馆内设4 个科室,县级馆内设2至3 个科室。在市委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全市档案系统形成了“有人管事”“有人做事”,上下对口,分工负责、紧密协作,执行有力的工作格局,保障了管理职能和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选优配齐、灵活调度档案人员,统筹建设局、馆档案干部队伍。实施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时,提前谋划,统筹考虑,一方面有意识地把原有人员中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分流至档案行政管理岗位;另一方面鉴于档案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已分流的档案馆原有人员,通过组织人事关系划转其他单位但继续保留在档案馆工作或者通过组织协调,适时调回档案馆开展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安置,同时通过业务培训、跟班学习和原有人员的传帮带,努力提升新进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保持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和工作的有效延续,实现了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教、有人做,业务不断档、工作有承接、质量不滑坡。

三是建立完善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工作机制。临沧市制定局、馆职能时,明确档案主管部门主责档案工作的宏观规划、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并负责对档案馆的业务指导,档案馆则负责所在区域国家档案资源的保管利用,局、馆的基本职能职责、权责内容边界较为清晰、明确,市委办研究制定了档案馆工作议事决策机制,保证了对档案馆的有效管理。在市委办的统一领导下,全市档案局、馆工作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切实做到了工作一盘棋、分工不分家,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有效保障了各项行政管理和业务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

机构改革后临沧市档案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优化,得益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得益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也得益于市委对档案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党管档案的体制优势。

我们的启示和体会是: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前提。

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档案工作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条件。

三是科学设置档案工作机构、合理选配人员队伍是确保档案工作平稳过渡和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

四是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是推进档案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临沧市档案局档案馆
临沧市:组建“普通高中四校教育联盟”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绿色生态主导、带动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临沧市米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when与while档案馆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