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身体图式、身体意象双元关系之解析
——基于具身认知视角

2022-11-22 04:06叶晓阳黄兆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图式意象动作

叶晓阳,黄兆媛

一、研究缘起

目前,在认知领域中引起广大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有具身认知。具身认知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从上个世纪80 年代起,哲学的认识论探讨逐渐发展为认知科学的哲学思索,并开始波及心理学。于是,梅洛·庞蒂便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概念——“身体主体”,倡导身体是认知的逻辑出发点。也就是说,身体的主体性决定了认知的主客双方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身体是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消除了意识哲学中把主客双方截然分开的格局。[1]这样,研究“具身认知”的思潮便在认知科学领域中涌现了。

具身认知的萌芽阶段仅是一种哲学思辨,当时的哲学家们反对心物二元论而倡导认识的主体与世界的不可分离的特性,突破了理性主体,批判主客二分所导致的客观身体观等观点,奠定了“身体主体”的思想认识,否定了“认知只是单纯的大脑内部的抽象符号加工”的观点,肯定了认知是由大脑、身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认知不仅仅是一种内部隐性过程,而体现着大脑、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现在,具身认知已经逐渐由哲学思辨走向实证研究了,许多实验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从具身的视角研究认知过程。而且,很多实验也支持和验证了认知具身性的基础假设。通过相关具身认知实验,验证了人的感知能力——知觉的广度、阈限,以及可感知的极限等都是由人的身体物理属性决定的,而且,在认知过程中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不断的变化,是通过身体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

具身认知认为技能(尤其是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十分肯定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2]还认为,身体意象是一种精神建构、表征或关于身体的信念,而身体图式是一种知觉——运动系统能力,它通过对身体姿势和身体运动的无意识调适,使得世界中许多有意义的部分被整合入我们的经验中。[3]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的双元关系在不断地变化。这样,身体通过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系统使得知觉和运动成为可能。

二、相关概念呈析

(一)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以及在相应的空间内正确运用肌肉工作的能力。[4]按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是一种复杂的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的肌肉所感觉的运动条件反射。

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肌肉感觉不明、分化、巩固稳定和自动化的过程,而这几个过程前后相关联,在运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逐渐过渡。一般认为运动技能由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4个阶段发展而成。

(二)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有的学者也称“涉身认知”,就是指认知的“具体化”。认为认知是经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获取的。具身认知强调在认知活动过程中,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5]也就是说,认知通过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感受,反过来再通过心理感受“描述”生理体验,肯定认知过程中身体发挥的主体作用。

(三)身体图式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图式(le schema corporel)具有非表征性,是以下意识(Subconsciously)、潜个体(Subpersonal)的方式发挥着前意向活动的作用,即使在有意识的身体运动中,也会用来保持平衡的身体姿态,起调适的作用,不在意识控制之中,这种无意识的身体姿势模式就是身体图式。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图式在能动地调控着身体姿态和运动。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开始阶段调适身体平衡到运动技能形成后保持动作完整性。例如,练习单脚(以右脚支撑为例)支撑时,一开始由于重心不稳,身体左右摆动,另一只脚(左脚)会下意识触及地面,试图维持身体平衡,以免摔倒。此时的身体图式表现为多余动作的出现。但是,经多次练习后,即运动技能形成后,身体图式又由调适身体平衡而出的现多余动作(初级的身体图式)转变为动作的完成,而表现为动作的熟练及完整性及动作自动化(高级的身体图式)。

(四)身体意象

身体意象(Body image),是指个体对身体物理属性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一种精神建构及表征,或者是一系列关于身体对自己将要学习与完成的具体动作的信念。主要包括:身体对自己将要学习与完成的具体动作的知觉经验、身体对自己将要学习与完成的具体动作的一般概念理解、身体对自己将要学习与完成的具体动作的情感态度。例如,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为了建立新的动觉定势,在多种运动感、知觉体验下,理性和感性统一后重建新的身体动作知觉。此时,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身体意象突出地表现为身体的控制,尤其是控制多余动作的出现(初级的身体图式),特别注重技术动作的细节及表现,进而使动作从整体上呈现得更加完美。

三、运动技能、身体图式、身体意象三者间的关系

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通过身体图式、身体意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最终表现出来的具体身体活动。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有:教师或教练员的教学或训练方法;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或运动员个体的运动基础及程度、目的性和自觉积极性、自我效能水平以及情绪或身体健康程度等。

具身认知强调人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运动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及步骤,并由本体感觉提供和选择运动认知的内容。[6]运动技能的习得开始于运动知觉,然后启动运动系统。因此,就会得出运动认知是具身的结论。而运动着的身体又是嵌入在一定的运动环境中的。这样,运动认知、身体和环境(场地、场景及器材等)组成了相对、动态的统一体。所以,个体的运动技能的习得是有具身性的,同时还具有情境性、动力性和发展性等特质。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活动和身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能离开身体(或者是肉身),脱离了身体,便无所谓人。人是以身、心、智和认知的具身方式而存在的。[7]这样,认知活动以身体为基础,由生理到心理,再由心理到生理,反反复复不断的感、知,并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不断修正和完善。

身体图式通过对身体姿势和身体运动的无意识调适,通常表现为“下意识”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意身体意象,而忽略身体图式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身体图式的运作是自动的,完全不用意识控制。[8]身体图式的前意向运作有效地支撑和约束着意向性活动。身体图式包括习惯和运动能力,它在使姿态和运动的维持成为可能的同时又对它们进行限制。因而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之间的区分就像是运动知觉(或有意识的控制)和运动的实际完成之间的区分。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随着习练次数的增加,与习性相关的身体图式运动程序则会退化甚至消失,在运动技能形成(动作熟练)后,身体图式就会由维持“习性”转变为身体的姿态和运动,就会与身体意象高度统一,保持动作的熟练性和美观性。

四、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身体图式、身体意象之间的关系

(一)运动技能形成第一阶段——形成操作定向(身体意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阶段)

操作定向就是首先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首先要了解即将要完成动作的结构与要求,于是,在头脑中便会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此时,习练者一定要清楚“做的内容”“做的方法”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了解和认识。[9]此时身体意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在头脑中呈现出关于“即将要完成的动作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动作体系的完整轮廓基本形成。

(二)运动技能形成第二阶段——动作模仿(身体图式表现比较活跃,身体意象表现较弱。身体意象与初级身体图式呈对立态势)

动作的模仿实质上是将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已经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通过外显的实际动作形式展现出来的过程。[10]学习者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尝试着做出动作,并试图完成。此时,身体图式表现得比较活跃、身体意象表现得逐渐减弱。此时,身体意象表现为“要完成所学动作”。但是由于处于初学阶段,大脑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动作僵硬、不协调。为了维持、协调身体的平衡,初级身体图式则在模仿练习动作过程中表现出强劲的态势。[11]例如,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而下意识地出现多余动作,身体左右摇摆重心不稳、动作不连贯等现象会频频出现,初级身体图式表现得比较活跃。

(三)运动技能形成第三阶段——完成操作的整合(身体意象表现比较活跃,初级身体图式表现渐弱,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呈对立态势)

运动技能操作的整合即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而且比较注重完成动作的连续性,是运动技能提高的重要阶段,要把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起来,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13]在这个阶段,身体意象表现得比较活跃,初级身体图式渐弱,两者交替发挥作用。此时运动技能形成处于操作整合阶段,动作特点如下:

1.动作品质。由于此阶段身体意象表现得非常活跃,动作表现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使得习练者不只是通过再现过往经验而产生的某种行动,而是要更好地、清楚地表征新的动作。[14]可是,由于模仿练习次数较少,身体意象和初级身体图式两者互相抵制,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等都会有所降低,以往的维持和调节身体的初级身体图式就会发挥作用,出现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2.动作结构。身体意象比较活跃,运动技能趋于分化阶段,动作的各个要素之间趋于协调、连贯,整体动作完成得比较精确;初级身体图式渐弱有可能向高级身体图式转变,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身体意象表现得比较活跃,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起主导作用,动作自然流畅,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四)运动技能形成第四阶段——操作的熟练(身体意象表现依然活跃,身体图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身体意象与高级身体图式呈统一态势)

由于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动作熟练使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此时身体意象的表现依然活跃,动作的展现达到高度自然、流畅。特别值得关注到的是身体图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由过去维持、调节身体平衡,导致动作出现多余动作,破坏动作结构的初级身体图式而转变为维持和调节动作的正确性和连贯性的高级身体图式。[15]主要原因是反复的练习在大脑皮层中建立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形成了概括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在操作的执行过程中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身体图式发生的功能性改变与身体意象共同巩固运动技能的完善和提高,达到高度的统一。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身体意象表现非常活跃,动作就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身体图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维护和保证动作正确性和完整性,动作的展示已经进入无意识和自动化阶段,即使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也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此时的高级身体图式与身体意象统一地完成共同的任务,即:维护动作的完整性、正确性、流畅性、优美性。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由于身体图式发生改变后,动作技能的完成处于无意识和自动化状态,所以,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能调整完成动作的方式,改善动作技术,在原有的动作水平上锦上添花。

五、结语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是运动技能学习的起点,本质在于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揭示出认知对身体的依赖和身体体验对认知产生的影响。因此,运动技能习得过程中,身体图式、身体意象存在必然的关联性,通过探析两者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交互作用,就可以揭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教法与学法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这些客观规律,才能缓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教”与“学”“训”与“练”之间的矛盾,可以有效地指导练习者科学地学与练,提高学、训工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图式意象动作
抚远意象等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个动作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意象、形神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