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威市凉州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2022-11-22 12:31邓雪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杂木石羊河塔河

邓雪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水务局,甘肃 武威 733000)

1 武威市凉州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水资源调控水平低,供水保障能力不足

西营河多年平均来水量3.66亿m3,供水范围内多年平均剩余水量4 118万m3。金塔灌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虽有南营水库调蓄,但受汛限水位等因素的制约,调蓄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农业灌溉关键期的用水量,供水保证率低。杂木河在承担杂木灌区生产生活用水之外,还向武威城区部分居民、3个工业园区及甘肃国际陆港中心供水,对其供水保证率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杂木河无控制性调蓄工程,枯水年份供水不充足,抗旱能力差。虽然西营河、金塔河河道有剩余水量,但均与杂木河各河流之间无地表水力联系,水源之间无法实现互通互济和联合调度,地区水资源调控水平低,供水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

1.2 向石羊河下游输水效率低

西营河二干十一支以下渠道在西营河专用输水渠未建成前承担着向石羊河下游输水的任务。由于运行年限已接近设计寿命,且维修养护资金紧缺,工程设施破损、老化失修现象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6。西营河下游灌区地下水位下降,河床渗透系数较大,渠首至蔡旗区间石羊河河道存在较大的输水损失,年平均输水损失为75%~85%,最大输水损失达87%。

2 工程主要内容

2.1 水系连通

改(建)建引水线路总长38.2 km,其中改造西营二干渠6.2 km,新建有压重力流管道32 km(西营河金塔河连通管线长15 km,金塔河杂木河连通管线长17 km)。新建管线首端分水闸2 座,进水前池2座,末端消能箱3 座。

2.1.1 西营河与金塔河(杨家坝河)连通 西营水库为西营河与金塔河(杨家坝河)连通的引水水源,工程初选2条线路进行连通。一是利用改造西营总干渠、二干渠引水线路。拟对二干渠十三支分水口以下2.64 km 渠道段采用混凝土套衬方式改建,后段3.535 km 改建为暗渠。二是利用西营总干渠、一干渠、新建管道引水线路。引水线路通过西营总干渠、一干渠九支渠节制闸上游段、新建引水管道至金塔乡附近入金塔西干渠,之后管线下穿金塔河后延伸至冯家庄子附近的金塔东干渠,金塔东干渠六支渠末端已建成供水管道与天马湖(杨家坝河)连通。西营总干渠、一干渠(九支渠节制闸上段)渠道已全部改造完成,可直接作为连通工程部分引水线路,新建管道从一干九支渠节制闸上游取水,管道首端设分水闸、进水前池各1 座,管道长15.2 km,末端设消能箱2 座。

2.1.1.1 西营二干渠改造段。改造范围为西营二干渠十三支分水口下游段的渠道6.175 km。渠尾段3.534 km 拆除重建为现浇C25 钢筋砼全封闭暗渠型式,暗渠净宽1.8 m、净高1.3 m,最大过流3 m3/s;其余2.641 km 采用现浇C25 混凝土套衬的衬砌型式,渠深1.5 m,两侧设置高1.8 m 的框架式防护网,最大过流10.2 m3/s。

2.1.1.2 新建引水管线。新建引水线路采用有压重力流管道输水方式,管道包括首端分水闸、进水前池、消能箱、有压管道及镇墩等,附属设施包括调流调压、补(排)气、检修、放空、流量计等。分水闸:1座,采用现浇C25 钢筋混凝土浇筑,设置在引水线路首段,1 孔平板门,1 孔拦污栅,闸孔净宽2.5 m、净高2 m,闸室长6.0 m,闸底板厚0.8 m,边墩厚0.5 m,底板设计高程1 786 m。进水前池:上游与分水闸连接,为现浇C25 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池长12 m,池宽2.5~5 m,底板厚 1m,设1∶2 陡坡后接平直段,陡坡段长8 m,平直段长5 m,侧墙顶宽0.5 m、底宽1 m。消能箱:为现浇C25 钢筋砼整体结构,长8 m,宽3.3 m,深1 m,底板厚50 cm,侧墙厚40 cm。有压重力流管道:通过对重力流引水管线管道压坡线进行分段推求,确定管道压力采用1.8 MPa 和2.4 MPa 2 种等级。连通工程引水线路的最大工作压力水头高达2 MPa,钢管造价虽然较高,但耐高压、安全性高,引水管线管材采用钢管。西营河与金塔河连通工程引水管线均采用地埋方式,管道基础主要为洪积砂卵砾石地基,原基平面夯实后铺设15 cm 的中粗砂垫层。镇墩:共设镇墩116 座,采用现浇C25 钢筋砼结构。附属设施:补(排)气、检修、放空、流量计等附属设备均设置在井内。共设置各类井21 座,采用现浇C25 钢筋砼结构。

2.1.2 金塔河与杂木河连通 引水线路取水口位置为南营水库电站尾水一级电站上游,分水后管线沿南营水库下游右岸台地向东北方向延伸约6.4 km后,沿山前倾斜平原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约8.4 km至杂木河左岸,之后管线沿杂木河左岸向上游行进,下穿杂木河至右岸延伸至杂木二、三干分水闸。线路总长17 km,采用重力流管道输水方式。管道首端设分水闸、进水前池各1 座,末端设消能箱1 座。

2.1.2.1 分水闸。设1 孔平板门、1 孔拦污栅,采用现浇C25 钢筋混凝土浇筑。孔净宽1.5 m,净高3 m,闸室长6.0 m,闸底板厚0.8 m,边墩厚0.5 m,底板设计高程1 875.27 m。分水闸基础置于砂砾石上,承载力满足要求,基础处理采用原基平面夯实。

2.1.2.2 进水前池。进水前池上游与分水闸连接,采用现浇C25 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池长12 m、宽2.5~5 m,前池底板厚 1 m,设 1∶2 陡坡后接平直段,陡坡段长8 m,平直段长5 m,侧墙顶宽50 cm、底宽100 cm。

2.1.2.3 消能箱。金塔东、西干渠各前设消能箱1 座,均采用现浇C25 钢筋砼整体结构,长8 m、宽3.3 m、深1 m,底板厚50 cm,侧墙厚40 cm。

2.1.2.4 有压重力流管道。管道压力采用1.8 MPa和2.2 MPa 2 种等级,引水管线管材采用钢管,均为地埋方式,管道基础主要为洪积砂卵砾石地基,原基平面夯实后铺设15 cm 的中粗砂垫层。

2.1.2.5 管道附属设施。引水管道沿线共设镇墩137座,采用现浇C25 钢筋砼结构。管道上的补(排)气、检修、放空、流量计等附属设备均设置在井内。共设置各类井28 座,采用现浇C25 钢筋砼结构。

2.2 河道清障

河道清障共3 处:白塔河下双镇白塔河桥水泥墩1 处(金羊灌区)、西营河截河坝大桥下游1 km处废石料堆和沙坑回填1 处(西营灌区)、六坝河一级公路桥以下200 m 处电力铁塔塔基1 处(杂木灌区)。

2.3 清淤疏浚

该项目清淤疏浚共14 处。清源灌区:红水河吴家井段采料坑回填1 处,河道内就近取砂砾土料回填,回填砂砾土11.93万m3;清水河清水镇段河道推填、疏浚1 处。杂木灌区:回填黄羊河杂木段采砂坑6 处。金羊灌区:共疏浚河道29.88 km,其中海藏河疏浚河道(海藏河金沙金羊段)0.8 km,石羊河疏浚河道(石羊河中坝镇段、羊下坝镇段、九墩镇段)16.58 km,白塔河疏浚河道(白塔河下双镇、九墩镇段)12.5 km,共疏浚河道29.88 km。

2.4 岸坡整治

清源灌区需拆除破损的砼护坡、漫水桥,对破损小的37.9 m 护坡进行修补,被冲毁的136.7 m 护坡按原设计重新修复,土石护坡重新修建。杂木灌区对六坝河水毁防洪堤1 388 m 拆除后重建,对2.5 km防洪堤堤脚进行维修。金羊灌区岸坡整治长度共计2.25 km,其中对海藏河2.1 km 岸坡安装防护围栏,石羊河九墩镇段130 m 岸坡安装防护围栏、20 m 堤防进行加固处理。西营灌区对西营河毛沟至铁路桥段易冲毁河道修建浆砌石丁字坝54 座;金山镇营盘村岸家沙沟有隐患点3 处,拟新建浆砌石防洪堤3段500 m、丁字坝6 座;对西营河渠首上游二沟段已建2 处防洪堤(长度120 m)损毁段拆除重建。

2.5 河湖管护

河湖管护工程措施为新建防护栏杆,防护栏布设共涉及沙沟河、小沙河(海藏河)、石羊河干流、杂木河、马蹄河、金塔河、红水河、西营河以及黄羊河9条河流,总长227.25 km。

2.6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但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2.6.1 环境保护 水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对施工期废水经二级沉淀池、污油处理设施、细砂回收处理后利用,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用做绿化用水;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施工期进行洒水抑尘、限制车速和围挡、封闭等措施;噪声控制措施包括选择低噪声设备及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等;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采取各施工区内设置垃圾箱和设置旱厕,定期清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植被恢复及绿化、动植物损失补偿等。

2.6.2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管线区耕地表土剥离、覆土以及临时拦挡防护,占用耕地区域进行复耕,其他占地进行土地平整、撒播草籽绿化等措施,临时措施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区、主体工程区等采取防尘网防护及临时洒水降尘。

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3.1 水资源调配系统更加灵活,供水保证率逐步提高

金塔河、杂木河是武威城区及工业园区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枯季缺水,抗旱能力差。河道连通工程为水资源统筹调配、水生态环境修复改善、水安全保障等提供了支撑,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区域水系格局、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统筹西营灌区、金塔灌区及杂木灌区之间的用水关系,将西营河与金塔河、金塔河与杂木河及西营河与石羊河纵向连接起来,形成合理可控的水网体系,保持不同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物质循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注重多水源的互通互济和联合调度,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应急抗旱能力。

3.2 提高石羊河向下游输水效率,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

在现有水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改造西营河二干十三支以下段,将西营河与石羊河干流通过渠道连通起来,形成石羊河出口至武威盆地更加完善的渠河相通的水系网络,可提高石羊河流域主要河流西营河从出山口至下游武威盆地的输水效率,增加石羊河下游蔡旗断面水量。在不增加中游用水、不改变西营水库调度、不影响西营专用输水渠输水的前提下,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已有规划,通过改造和新建渠道,提高地表水向下游输水的效率。项目建设符合石羊河流域综合规划,提高了石羊河流域主要河流西营河向下游输水的效率,多年平均增加蔡旗断面水量1 267万m3,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

3.3 有利于促进海藏湿地水生态文明建设

该项目的实施通过连通西营河与海藏湿地,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海藏湿地周围地下水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海藏湿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3.4 有利于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该项目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保障农村水系格局完整,泄排通畅,可满足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等基本功能,是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力支撑。

4 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当地56.9万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海藏湿地流域的河流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海藏湿地周围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海藏湿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促进凉州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及岸坡整治可有效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供水条件,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4.2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西营河可增加向金塔河地表水输水874万m3,其中农业补水199万m3;金塔河可增加向杂木河地表水输水1 527万m3,其中农业补水441万m3;西营河可增加向石羊河地表水输水(蔡旗断面)1 267万 m3。按当地单方水价 1.0 元/m3计算,可增加供水效益3 668万元。

猜你喜欢
杂木石羊河塔河
基于SWAT 模型和Budyko 假设的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对比分析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香菇栽培杂木打块机刀具结构改进试验
石羊河流域永昌县地下水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杂木木醋液成分分析及精制后再处理抑菌活性研究
加强投入 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治理
以石为绢塔河写意
以石为绢 塔河写意
杂木
杂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