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经验及农业发展建议

2022-11-22 12:31吴书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蔬菜农民培训

吴书博

(甘肃省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通渭 743300)

1 培训管理情况

2020年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信息站以助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农户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为目标,举办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习。

1.1 优化培训方案

培训工作开始前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项目实施条件等进行了全面评估及完善。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学员的管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教学要求开展培训,做到培训通知到位、培训计划详细、培训名册真实、师资安排到位、教案教学图片及其他培训活动记录装订归档,对每位参训学员发放实用培训教材、建立实训档案,实训基地有标示牌、制度栏和记录本。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实施培训,培训资金主要用于订购培训教材和培训用品、聘请培训教师、学员餐宿及外出观摩学习等方面的支出,做到了专款专用。

1.2 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培训安排为2 d 理论课,3 d 在蔬菜种植基地参加实训(往年为4 d 理论课,1 d 实训课)。培训内容为设施蔬菜种植管理技术,打破了原有培训内容泛而不精的培训模式。学习期间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外出参观范围,以开阔学员视野。在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凤翔村及内官镇、榆中县宁河区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及官营镇产业示范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甘谷县磐安镇十甲村等蔬菜种植基地分别学习了香菇、辣椒、笋子、西红柿、甘蓝、韭菜、花菜、西红柿等多种设施蔬菜的种植技术及育苗技术,在通渭县榜罗镇、北城镇、义岗镇、马营镇、李店乡、常河镇、陇阳镇等蔬菜基地及吴家川农场基地学习了西红柿、甘蓝、韭菜及金银花、马铃薯等种植技术。

2 培训经验

2.1 培训实施管理方面

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培训管理及资金合理运用,完善了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料的存档报备,最大限度地削减了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培训结束后进行全覆盖式电话回访调查及跟踪调研服务,对调研及回访反馈的问题逐一记录在册,逐一剖析,总结培训经验及不足,并备案作为下一年开展培训的宝贵资料。

2.2 制定教学计划方面

创新了培训内容及方式,缩减了课堂教学课时,增加了蔬菜基地实训课时,通过蔬菜种植基地实践教学与课堂专业理论授课紧密结合、县内与县外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对比观摩学习等方式开展培训,给蔬菜种植基地的种植经营者和培训学员创造了面对面互动交流及合作的机会。

2.3 培训学员遴选方面

遴选适宜开展蔬菜规模化种植地域的村民参加培训,控制培训人数,注重培训质量,目的是将培训学员培养为本区域的创业带头人或致富能手。在作物品种方面,以技术性强、管理经验少的蔬菜品种为主,如马铃薯原原种育苗技术,辣椒育苗技术,香菇、红笋、西红柿及家庭小菜园种植管理技术。同时根据学员的需求,辅助培训了小麦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及金银花、马铃薯等作物种植技术。

2.4 培训师资方面

结合往年培训学员对培训教师的满意度、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的测评,继续聘用学员测评优、培训方式生动有趣、培训效果好的老师。扩大授课教师聘请地域,聘请省、市、县级专家及研究员、职业教学经验丰富的合作社领导骨干、教学生产结合紧密的专业老师,同时邀请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军人才和乡土专家利用课余时间与培训学员讨论交流,确保每堂课是“精品课”,每堂课“含金量”高,学员反响良好、兴趣倍增,与授课教师积极互动,踊跃发言,并通过微信、QQ 等与授课老师建立联系。

3 参训人员综合素质分析

培训年龄限制为男性18~60 岁,女性18~55岁。参加培训的总人数为213人,其中男性占64.59%,女性占 35.41%;20~30 岁的占 6.57%,30~40 岁的占 9.39%,40~50 岁的占 42.72%(45~50 岁的占比多),50~60 岁的占41.3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6.8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3.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5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9%;女性多为小学文化程度。总体来看,参训学员年龄严重偏大,40 岁以下的占比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占比远高于初高中文化程度。

4 农民培训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农民对农业发展所抱希望甚微,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陪读的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居多,其主要任务是照顾孩子及看守家门,文化程度低、培训不积极。留守的男性劳动力以打零工为主,耕种为辅。二是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创新创业意识不强。85%以上的农民考虑通过劳务输出达到致富目标,不考虑利用所拥有资源创收。三是培训学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依赖传统经验,缺乏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新理念、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等的主动性。四是蔬菜大棚管理粗放,缺乏自主创新经营,人力与财力投入不足,部分农户种植的蔬菜只自给无外销。五是缺乏流通销售渠道,蔬菜保存期短,保存条件较高,农民生产的蔬菜无法及时销售。六是蔬菜生产规模小,多为农户零星种植、零星销售,蔬菜品种及质量、数量都达不到外销标准,种植户在人力与财力方面都无法实现远程销售。七是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导致土地资源及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5 农民培训及农业发展建议

5.1 建立高效培育模式,打破原有低效率培训模式

地方政府根据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需求,大力推动职业技术学院及职业高中建立健全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教学体系,为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高中设立专门的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有针对性地招收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进校园从事产学研结合应用学习,系统掌握农业技能,从源头上解决劳动力综合素质低的问题,提升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5.2 整合多方发展资金,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

充分整合多方资金,有效利用金融贷款资金,着重扶持农业科技院校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制定长远规划目标及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扶持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削减低效率的培训工作,实现发展资金增值最大化。

5.3 建立劳动力回流体制,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发展的根本条件,应建立有效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农村的体制机制,使青壮年劳动力自愿发展农业产业。相关部门应适当减少大规模劳务输出,鼓励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创新创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动态监测管理系统,根据农时需要进行线上线下灵活调控。近几年学历较低的劳动力在外就业的机会减少,应引导其发展农业产业。

5.4 引导现代生产要素进乡进村,壮大乡村创新创业群体

地方政府要协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乡村企业、返乡人员及村集体组织,大力推进产学研有效结合,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群体多元化,加速帮扶资金、科学技术和服务机制扩散,带动和支持创业人员依托当地产业链发展。整合地方政府、乡村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引导科技知识、信息资源、金融资金、现代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

5.5 强化乡村就业服务建设,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建设和完善乡村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快速转型。鼓励社会人才及各大院校应往届毕业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扩大就业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乡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程信息化,早日实现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动态调配。

5.6 建立健全乡村销售服务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乡村销售保障服务体系,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产品销路问题,不能一味地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范围,农产品中蔬菜是最不宜长期保存的食材,须及时销售。通渭县存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因无法销售而饲喂牲口的现象,应宏观调控蔬菜等农产品销售走向,解决城镇居民“吃不起”、农村居民“卖不掉”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城镇居民的消费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7 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挥其带头作用

这几年扶持建立了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但大多数并未真正发挥应有作用。需引导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相互扶持发展,增强市场应对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担负起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重任。

5.8 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电商直播销售

智能手机是人手必备工具之一,建立健全农作物知识软件系统或交流平台,确保农民可随时随地查找讲解视频及资料,可随时与发达地区的农业经营者或农业专家在线视频交流。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软件为直播带货提供了便捷,引导农民有效利用此类平台,增高销售路径。

5.9 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优化农业工作队伍

据调查,农业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不是真正对口的专业人才,在理论及经验方面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批量引进农业高技术人才从事农业发展指导工作。

5.10 制定适合本土条件的产业发展规划

开展适宜本土地理环境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及经济作物栽培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适合本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产业发展项目相结合。在土地相对贫瘠、山地梯田居多的偏远区域,最适合发展的农作物是苦荞、甜荞、糜、谷、莜麦、扁豆等小杂粮,城区附近适合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6 结束语

通过培训,拓宽了学员视野,更新了学员观念,激发了学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创业创新精神好、擅长经营管理、懂种植技术、敢干事、能干事的发家致富带头人。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了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生产规模,增强了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提升作用。

猜你喜欢
蔬菜农民培训
奇怪的蔬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蔬菜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蔬菜也“疯狂”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