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视角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22-11-22 12:46王焱亮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歌行杜甫情感

王焱亮

一、作者生平分析——情感与价值观的积淀

1.官宦之家与诗家

杜甫的先人不乏为官者。杜甫为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官拜修文馆直学士,父亲杜闲官拜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杜甫的母亲出身名门,他的外祖母为唐太宗的曾孙女。杜甫的岳父是司农少卿杨怡。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网当中成长,杜甫确立了儒家传统的“出仕”的价值取向。

祖父杜审言还名列唐初“文章四友”,是“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在家风熏陶下,杜甫七岁即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这为杜甫良好的诗歌功底打下基础。

2.梦碎流离,阅遍炎凉

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塑造是有其轨迹的。出身名门的杜甫,年少难免心高气傲,《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最好写照。

但在杜甫参加科举时,遭李林甫排挤,遗憾落选,后分配官职时,又被排挤,未能出任一官半职,困守长安十年,回到家中,幼子已卒,其失意一方面转化为对上层官吏的幽愤,一方面转化为对身世的悲叹,《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长安十年作了总结,也标志着他忧国忧民、苍凉沉郁的诗风走向成熟。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颠沛流离,目睹了政治昏庸与内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反映民生疾苦之作。也是在这一阶段,杜甫从名门走向草野,诗歌中体恤百姓苦难的情感突增,价值取向也更趋向与“平民”站在一起。

3.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在黑暗年代,杜甫无法追求仕途,退居草堂,成为一介草民。这样的转变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亲身体会了下层百姓的生活,没有像许多诗人一样一味自伤,而是由自己的饥寒推己及人,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黎民百姓发声,前期人生失意的“小我”与胸怀天下苍生的“大我”得以融合。这不仅是情感的融合,更是“出仕为官”到“舍己为天下”的价值取向的转变,这也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诞生的契机。

二、音律分析——诗歌情思的载体

1.歌行体的运用

自宋以来,杜诗的七律经典化,成了杜诗的代表。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却采用了“歌行体”这种古体,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徐师曾有言:“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歌行体句式、声韵都比较自由,比格律诗更挥洒自如,本诗的情感非常激烈,用格律体,情感不能流畅、充分地表达。歌行体还保留了古乐府“叙事”的传统,此诗叙事内容较多,歌行体更为合适。当然,本诗仍以七言为主,全诗有三分之二均是七言句,保留了杜诗“长于七言”的特点。

2.音韵跌宕

诗歌前五句押“ao”韵,这是一个开口度较大的韵,开口度大,发音较长,音量也更大,与“八月风号”的诗歌内容契合。

自“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到“长夜沾湿何由彻”,除“自经丧乱少睡眠”的“眠”字外,基本上押入声字的仄声韵,所谓“入声短促急收藏”,仄声也较为急促。无论是被顽童夺了屋上的稻草还是家中每况愈下都令人心焦,连用仄声韵的入声字,急上加急,更能表情达意。

自“安得广厦千万间”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连用三个an 韵抒发情感,相较于开头的ao 韵,an 韵的开口度更大,因为ao 韵尾的o 是圆唇音,有一个收的动程,情感抒发更为强烈,在前面急促低沉的铺垫之后,陡然转韵,在声韵上将悲愤之情推向高潮。

最后的“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再度转韵,由an 韵转为u 韵,给人一种痛呼哀鸣的感觉,悲痛至极,而诗也在这样的声韵中收尾,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

三、文本情境分析——情志合,虚实生

1.由实况引发的哀情

本诗前三节都在叙事、描写。首先是“八月秋高风怒号”这样肃杀的环境描写,“怒号”二字,极写生存环境的恶劣(社会环境亦如此),而后是茅草被狂风卷走的场景,“三重”二字从侧面写出了风势之大和生存环境之恶劣。“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运用两个视角形象地写出茅草飞散的画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描绘出年老体衰的杜甫好不容易等到风停,想拿回茅草,却被顽童戏耍,拄着拐杖追不上孩童,只得做罢归来,满心愤懑,空留叹息的场景。此处,杜甫将其“锤炼”的功底再度发挥,“忍能”“公然”二词将群童顽劣张狂的模样写得活灵活现,“倚”和“自”二字,又使诗人心力交瘁的模样跃然纸上。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二句,“俄顷”二字更见环境诡谲(与社会环境契合)。“布衾多年冷似铁”,用极简单的比喻写出了被褥破旧不堪,“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了孩子在恶劣环境中睡觉的凄惨模样,也道尽了一个父亲的内疚。“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仍是用比喻写出居室的凄惨景象,“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则写出诗人被战乱折磨,彻夜难眠的痛苦情状。

在叙事当中,我们可以看见杜甫在草堂忍辱负重、艰难求生的悲苦场景,字里行间满溢自年少以来积攒的沉郁、悲哀。

2.由情志生发的乌托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句是全诗的核心,也是千古佳句。汪灏曰:“陡然出一奇想,如怪峰突起,是万物一体心胸,二十三字作一气读。”在丧乱中,杜甫亲历了下层百姓的悲苦生活,他的志向转变为心系苍生的“为天下”之志,即“万物一体心胸”。正是这样的情志使其“陡然出一奇想”,幻化出一个“广厦千万间”的乌托邦。与音韵保持一致,全诗并没有戛然而止,而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幻想进一步表达杜甫舍己为人的高尚理想,将难以按捺的情志推向又一个高潮。

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式的突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中体现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仁爱思想都可以说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但杜甫作了巨大的突破:他破除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有“一心为苍生,而不问己身”的博大胸怀。

在杜甫之前,也是名家辈出。官场不顺、惨遭埋没的诗人不少,可他们基本上不是自伤,便是逃避。曹植的“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阮籍的“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皆是自伤之作。屈子的“哀民生之多艰”虽有体恤百姓的意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朕车以复路兮”的洁身自好。陶渊明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在杜甫之后,仕途不顺者,也逃不开自伤、隐逸的路子。白居易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欧阳修的“不及林间自在啼”,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皆是如此。有着平民意识、天下意识的文人也有,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白居易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但他们都是上位者,达不到杜甫那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境界。

像杜甫这般情愿牺牲小家为大家,有着坚定的、舍己为苍生的价值取向,在数千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实是凤毛麟角,这样独特的价值取向就是杜工部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情怀。

猜你喜欢
歌行杜甫情感
登高
长歌行
东瀛长歌行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雪域高原长歌行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元、白歌行观再认识
——以《唐代歌行论》为中心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