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2022-11-22 13:39郝小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优良品种政府部门新品种

郝小军

(原平市农作物原种服务中心,山西 原平 034100)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调整,玉米已经从以粮食消费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工业、饲料加工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的消费模式。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育种技术已经解决了玉米栽培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也能够极大地提高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

1 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问题

1.1 推广工作无法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推广模式以政府驱动为主,推广内容大部分都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参与制定,然后由推广部门向农民宣传。通常情况下,农业成果推广是由政府部门统管,政府部门通过下发行政命令的方式组织农业基层部门开展推广工作。但是农民与科技部门、推广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并未构建起农民、推广和研究之间的有效联系机制,因此,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并不畅通,进而出现推广项目无法满足农民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1]。

通常情况下,推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和农民接触的时间较长,而科研部门工作环境相对独立,无法与农民进行沟通,因此相比于科研人员,推广人员更加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此外,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之间行政级别不同,并且各部门间信息交流较少,科研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使得科研部门的研究重点存在偏差,而推广部门也无法及时了解到科研部门的最新技术信息,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出现技术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的问题。

1.2 推广工作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业成果推广工作相对繁琐,并且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这也导致推广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存在推广不到位、不全面的现象。例如,在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需要了解社会市场情况以及农民的需求,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推广方案。但在实际推广工作中,推广部门并未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只是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作为参考对市场进行评估,因而出现了推广工作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推广人员无法把握社会市场的发展方向,阻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2]。此外,在推广工作中,政府部门并未给予推广部门足够的经费,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推广工作的难度。由于推广工作缺乏保证,推广人员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时灵活性会降低,除此之外,推广运营风险问题也严重阻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

1.3 重视程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投入了资金,但是投入力度较小,并且宣传工作不全面、不到位,导致农业成果转化率较低。由于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得我国在农业研发和成果推广方面的进度十分缓慢,而推广和研发工作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研发工作效率低下,推广工作效果较差,两个部门都没有显著的工作成果,无法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在资金投入方面也相对较少。而缺乏足够的资金,推广部门和研发部门的工作进度也会下降,在这样的模式下,进而产生了恶性循环效果,使得我国在农业研发和成果推广方面无法取得进步。

1.4 农民素质低,成果推广难普及

目前,农业效益低、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使得大部分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大部分农业生产劳动力都为中老年人,由于其文化素养低,农业科技接受能力差,再加上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资金有限,无法承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进而使得农业成果推广和应用滞后。此外,由于部分农民学习能力差,缺乏科学管理土地农田的经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滥用农药化肥的情况,导致玉米无法拥有良好的生长条件,进而出现玉米减产的情况[3]。农民不合理的种植管理,不仅无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也对农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进而使得农民不愿意接受新农业产品,极大地阻碍了农业成果的普及。

1.5 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主要以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为主,推广人员在工作中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主。另外,农业推广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各部门信息交流不及时,在推广工作中无法形成合力,导致推广人员对推广进度不了解,严重制约了推广工作的进展。

2 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2.1 创新推广方式

为提高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效益,需要推广部门积极创新推广方式。首先,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的产业特色,构建和拓展玉米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将基地作为推广场所,以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向农民展示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效果,同时展示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具有的经济效益,利用高效益增加农业成果说服力,调动农民主动参与新产品种植的积极性。其次,构建以指导员、专家、示范户、技术人员、农民的多元化推广团队,并让推广团队进入农村生产与生活,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产特征、习惯等,进而强化农业成果推广力度。再次,积极做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资料发放、下乡宣传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进一步增强推广效果,同时促使推广工作在农村基层的落实[4]。最后,通过三电合一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推广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创新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措施,以此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2.2 提高重视程度

在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其有高度重视,并根据推广情况制定相应的推广措施。推广部门需要积极开展科普和宣传工作,地方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需要对种植玉米的个人或单位宣传到位,帮助其了解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优越性。例如,在农村地区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可以通过乡村的宣传专栏、广播站进行宣传;通过构建示范基地的方式向农户积极宣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经济效益[5]。推广人员可以挑选当地个体经营者或单位进行试点种植,使农民及社会看到玉米新品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进而转变农民对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看法,推动农业成果的快速推广和普及。

2.3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推广运行机制

符合市场需求的推动机制是指在国家政策的帮助和指导下,围绕市场和农民开展推广工作,了解实际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着眼于推动市场稳定运行和提高农民经营收益,切实解决市场发展难、农民生产难的困境,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构建应当在农民的监督和参与下有序推动,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同时,制定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玉米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运行机制。该推广机制主要基于农民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推广措施,然后根据农民和市场反馈情况,对推广工作进行评价,以不断完善和优化推广机制,切实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 加强农业教育

2.4.1 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开展农业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帮助农民合理、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政府部门可以依托农业组织,邀请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的专家以网络教学、有线电视等方式,组织农民参与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为农民普及农业知识,转变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同时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及综合素养,帮助农民快速接受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兼顾市场营销、农业种植、经济管理等多种知识培训,形成系统化、完整化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教育培训对象,政府部门需要从单一的农民转向种植企业、农村干部、技术人员等。通过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建设,进而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

2.4.2 强化领头人培养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推广工作,加强农业推广领头人的培养工作,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培养方式,加快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基层农业科技化水平。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以农民培训、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学校培训等活动为培养工作的载体,组织专家、科技人员深入农民田间地头和乡村课堂,采用技术要领到人、良法良种到田、科技知识到户“三到位”教育模式,加强农业知识的普及效果。同时根据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生活特征,结合玉米生产环节和生长季节,科学、合理地制定领头人技术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应需而学、应时而教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农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围绕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加工、种养技术等岗位和技能,通过发放农业技术手册等方式,组织专家对致富能手、种养大户、村干部进行技能培训,以打造一批善经营、懂经济、熟农村的复合型人才。

2.5 完善推广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应出台农业推广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特点,制定完善的推广方案和措施,保证推广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其次,构建推广部门合作平台,加强推广部门之间的交流,整合社会及部门资源,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部门、推广部门、研发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到农业推广中,以及时掌握农民的生产和种植需求。最后,构建推广基金,为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同时鼓励推广部门及时了解农民生产和种植需求,以推广相应的农业项目,进一步提高推广工作的效果。

3 结语

文章以玉米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推广为中心展开探讨,分析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旨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优良品种政府部门新品种
樱桃番茄新品种——“改良冬韵”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三棱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