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毕节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

2022-11-22 13:39王晓霞施金谷彭丹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松材天牛社会化

王晓霞,施金谷,王 方,彭丹霞

(毕节市林业局,贵州 毕节 551700)

1 研究区概况

毕节市地处贵州西北部,国土总面积2.69×104km2,辖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白治县、赫章县、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等10个县(自治县、市、区),总人口937.76×104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毕节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扶贫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多党合作示范区[1]。2021 年,毕节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截至2022 年6 月,全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6 183 hm2,轻度发生32 936.2 hm2,中度发生3 066.2 hm2,重度发生180.7 hm2。其中虫害为33 751.47 hm2,病害为2 262.7 hm2,有害植物为169 hm2。虫害以核桃扁叶甲、金龟子、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松褐天牛、云南木蠹象、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毛虫、松叶蜂等为主;病害主要以松材线虫病、华山松煤污病、李子红点病、樱桃膏药病、樱桃流胶病;有害植物主要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主。

2 主要病虫害发生分布及预测

开展越冬期调查是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因此,毕节市林业系统结合近年来本地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种类、分布和森林资源状况,2022年1月—3月20日,由市林业局统一标准及方法,各县(市、区)林业局组织实施,对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作出具体安排,乡镇林业站、护林员等相关人员配合,确保调查的准确性。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式进行。踏查是沿林中道路或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用目测法边走边查。踏查路线选择不同林分、林龄等具有代表性地段进行,调查人员注意路线两边30 m范围内各项因子的变化,并将调查到的有关内容如林分概况、分布状况、危害程度等填入森林病虫踏查记录表;标准地调查是在踏查的基础上,对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种类设立标准地进行调查。目的是精确统计病虫的数量,林木被害的程度,并分析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标准地选择病虫发生区具代表性的地段,分别在轻微、中等、严重地段选择,一般标准地面积应占调查总面积的0.1%~0.5%。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至少20株作每木调查。最终统计调查出是否有虫或感病、虫口数、病虫等级等,计算出感病指数、虫口密度、病虫株率等指标。通过越冬期调查,全市共设置样地468个,其中固定样地86 个,临时样地382 个,代表调查面积20.03×104hm2。通过越冬期调查情况及3 月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数据,掌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地点、分布、种类、面积等,为上半年预测预报提供科学预测依据,为新一年的防治物资准备、资金筹措等工作做好打下基础。根据这一调查结果,预测2022年全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为36 667 hm2,较2021 年略有上升,主要原因为近年人工种植纯林面积扩大,以大片华山松、云南松等为主。核桃、樱桃、李子等经济纯林也大面积增加,经济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同时增加,局部危害也在加剧。

2.1 松叶蜂

在毕节主要以会泽新松叶蜂、南华松叶蜂、楚雄腮扁叶蜂3 个种类发生危害为主。其中:会泽新松叶蜂(Neodiprion huizeensis)属膜翅目(Hymenoptera)广腰亚目(Symphyta)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一种对华山松有严重危害的食叶害虫,分布于毕节的威宁和赫章两个华山松分布集中且面积较大的县。该虫在贵州1 年发生2 代,主要以蛹在树冠周围的土层、石块下及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该虫具有爆发性,常以幼虫团状聚集于松树枝梢上为害,短时间内可将整枝吃光,受害严重时可食光所有松针,远看一片枯黄,形同火烧[2]。

2.2 南华松叶蜂

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Xiao)属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总科(Tenthredinoidea)松叶蜂科(Diprionidae)[3],在贵州1 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虫在萤内越冬,第1 代幼虫于7月—8月取食2年生松针造成局部性危害,幼虫有群集习性[4],主要分布于赫章。

2.3 楚雄鳃扁叶峰

楚雄鳃扁叶峰(Cephalica chuxiongnicaXiao)属膜翅目(Hymenoptera)广腰亚目(Symphyta)扁叶蜂科(Pamphiliidae)腮扁叶蜂属(Cephalica),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也为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iFranch)、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雪松(Cedrus)等松科植物[5],主要分布于七星关区。其中会泽新松叶蜂通过近几年的大规模高强度防治,危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只有南华松叶蜂和楚雄腮扁叶蜂还在发生危害,预测发生面积保持稳定,危害轻,局部可成灾。楚雄腮扁叶蜂今年是发生周期年,上述危害。威宁、赫章和七星关三县区要加强监测,随时做好防治工作准备。

2.4 松褐(墨)天牛

松褐(墨)天牛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墨天牛属,又名松墨天牛,在我国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火炬松、华山松和湿地松等[6],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2021年疫区金沙县加大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清理力度,较好地控制了疫情,松枯死木数量大为下降,但2021 年5 月金沙、黔西两市县遭受了风雹灾害,大量松木受害,增大了防控风险。其他非疫区县区都加强枯死松树清理力度,松褐天牛等其他次期性害虫发生得到较好控制,预测发生面积保持稳定。

2.5 云南松毛虫

云南松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又名大柏毛虫,其主要寄主树种为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侧柏和柳杉等。危害方式以幼虫取食树叶,降低生长量,影响植株生长,严重发生时不仅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和生态景观,还对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7]。分布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柏木和杉木林区,不同程度发生,分布较普遍,但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相对较小。今年预测发生面积稳定,局部小面积成灾。

2.6 竹节虫

纵坑切梢小蠹:为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主要发生于威宁县黑石镇、哲觉镇和麻乍乡。危害云南松,局部造成少量松树枯死,预计部分林区危害加重,造成少量松树枯死,要加强监测,及时清理枯死木,清除虫源,减小虫口密度。

整体上,经济林林业有害生物将持续高发,新的病虫害种类会不断出现,且分布于全市范围内,其中核桃、樱桃、李子、刺梨等的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会逐渐加重且种类增多,防治较为困难,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林农及时开展科学防治。此外,新渡户树蜂、华山松煤污病、云斑天牛、桃小食心虫、蓝墨天牛、紫茎泽兰等有害生物将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市要积极开展监测调查,加强监测工作力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林业有害生物新的发生危害,做好防治工作。

3 防治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

要适应新形势要求,深化改革,加速职能转变,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防治工作机制,落实地方政府防治责任[9]。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办意见》《省办意见》和《市办实施意见》,加强组织领导,以落实防治责任为抓手,继续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

3.2 抓好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认真抓好松材线虫病、李子红点病、松褐天牛、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核桃扁叶甲、云南木蠹象、切梢小蠹、松叶蜂等主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降低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确保成灾率低于省级规定的2‰的管理指标;继续加大白僵菌、波尔多液等无公害防治药剂及诱捕器、诱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推广和应用,结合生物、化学及物理等防治方法,积极推进无人机等数字林业科技在森林病虫防治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进一步的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效率[10],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95%以上,加大对疫区金沙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尤其是每年秋季普查结束至第二年3月底前,加大对疫木、枯死木、风灾木、暴灾木的清理除治工作,科学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3.3 抓好监测预报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开展灾害防治的基础,也是防止危险性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关键,在巩固林业和生态建设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1]。每年做好越冬代调查、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加强面上监测调查,提高测报准确率,积极做好赫章、威宁、金沙、纳雍、黔西等5 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七星关区、大方、织金等3个省级中心测报点工作,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努力建设和完善监测网点,确保监测准确率达90%以上。

3.4 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执法

植物检疫是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林业检疫执法是推动植物检疫的有力保障,对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有着重要意义[12]。要严格林业植物检疫,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重点加大对花卉、苗木、松木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复检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3.5 深入开展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联防联治

所谓的联防联治,是指针对同一种(类)或几种(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在毗邻不同行政区域、相关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按总体方案分头作业、协同作战、及时沟通、合力推进,实行统一作业设计、统一实施作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并注重毗邻地区、边界插花地带的防治[13]。一是继续加强与相邻市州(遵义、贵阳)的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工作。配合各联防单位开展好2022 年黔北片区联防联治相关工作,严防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检疫性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二是根据云贵两省联防联治联检会议精神及联防联治工作协议,与云南省的昭通、曲靖两市及六盘水市共同做好相关联防工作,共同遏制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共建森林生态健康。

3.6 积极推进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协作保险预防控灾

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进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14]。自2014 年起,从国家到省,中央到地方,均分别出台相关政策要求鼓励和引导不同形式的组织和个人成立防治专业公司,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的业务,成立防治服务公司,积极推进防治社会化,2015年11 月,毕节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毕府办发电〔2015〕196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引导和鼓励林区农民组建防治互助联合体,鼓励单位和个人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森林医院等新型社会化防治方式,并给予技术支持和政策优惠。推行政府向社会化防治组织购买病虫除治、监测调查等服务,不断加强社会化防治组织的监管力度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对社会化防治组织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积极保证社会化防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大力扶持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加大对公益性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投入,增强其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险理赔,有效防范林业有害生物损失风险。

猜你喜欢
松材天牛社会化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天牛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高考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