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生态养殖技术分析

2022-11-22 13:39黄新财黄永颖陈胜文韦海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来宾市垫料兽药

杨 涛,黄新财,黄永颖,王 武,陈胜文,韦海仁

(1.来宾市兴宾区三五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546109;2.来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546100;3.来宾市畜牧水产养殖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546100;4.来宾市兴宾区陶邓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546100)

近年来,得益于丰富的秸秆和甘蔗尾资源,肉牛养殖成为来宾市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传统肉牛养殖模式下,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肉质差、效益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加快推广应用肉牛生态养殖技术,对来宾市肉牛产业生态化、健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1 场地选择与建设

1.1 选址

为避免造成污染,肉牛养殖前做好选址工作至关重要。养殖场户应将牛场选址建设在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居民区、交通要道的位置,尽量选择荒山、荒坡搭建牛场,在保证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确保水电资源充足便利的同时,要结合当地区域发展规划选址,将牛场建设在适养区内,避免后期拆迁。场区内应无重大污染源,环境质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1]。

1.2 布局

科学选址后,养殖人员应科学布局场区圈舍,确保便于防疫及防火。要结合风向,依次设置生活管理区、养殖区、隔离区、粪污区,彼此之间应相互隔离,防止各区相互污染。场区内需实行净污分离,分别设置净道和污道,两者应互不交叉。场区四周需设置隔离带,防止疫病的传入。

1.3 设施设备

牛场入口位置需设置消毒设施设备,满足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需求。生产区入口需设置消毒间,防止人员将病毒带入生产区。每个牛舍入口位置需设置消毒设备,避免疫病的传入。牛舍内需设置完善的水槽、料槽、采光设备、通风设备和温控设备,为养殖管理提供便利。牛场需设置专门的兽医室、隔离舍、冷冻冷藏室,同时要完善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避免造成污染及疫情的扩散。

2 品种选择及改良

2.1 品种选择

肉牛养殖前,科学选择品种至关重要,这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基础。养殖场户要明确选种的重要性,结合用途、市场需求、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化选种,优选利木赞、夏洛莱、西门塔尔等肉牛品种,上述品种生产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肉质好,因此能够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

2.2 改良品种

本地黄牛虽具有耐粗饲等优势,但生长发育缓慢,产肉量不高,肉质一般,因此做好品种改良工作至关重要。养殖场户可将西门塔尔、夏洛莱等肉牛品种和本地黄牛进行杂交获得优质杂交后代,进而对肉牛品种的有效更新换代,提升杂交牛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力、产肉量及皮质,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2.3 人工授精技术

肉牛繁殖或品种改良时,要重视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发挥人工授精技术优势,提升种牛配种效能,降低配种成本,防止生殖系统疾病的传播,提高配种受胎率,并且能够实现异地配种。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时,应准确确定母牛的发情时间,控制好人工授精时间,保证精液质量,规范输精操作。输精时,将输精枪斜上方45°插入母牛阴道10 cm 深,将输精枪放平,抬起枪端向前缓慢推进。人工授精时如母牛移动,则授精人员需要跟随母牛移动适当调整输精枪位置,保证授精成功率[2]。

3 推广发酵床养牛技术

3.1 发酵床牛舍建设

发酵床养牛,能够实现粪污零排放,进而减轻养殖污染,保证生态环境质量。发酵床养牛时,需合理搭建牛舍,朝向以坐北朝南为宜,保证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水槽和料槽需设置在栏舍外,避免掺入垫料中。要控制好养殖密度,设置排风扇,预留翻刨机械的进出通道,为后期发酵床管理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3.2 垫料的选择

发酵床养牛时,应科学选择垫料,优选耐腐蚀、透气、保水性高的垫料,常用的垫料包括:锯末、秸秆、稻壳、米糠等,禁止选用易腐败、含防腐剂的垫料。现阶段,发酵床养牛时,常用的发酵床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湿式发酵床,二是干撒式发酵床。相比较而言,干撒式发酵床的应用更为广泛。要做好有益菌菌种的选择工作,结合垫料厚度控制好有益菌菌种的接种密度,将有益菌菌种和垫料充分混合,确保后期有良好的发酵效果,快速分解牛粪污,减少粪污排放和环境污染。

3.3 日常管理维护

发酵床养牛时,应做好对发酵床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保证发酵床垫料通透性好,避免出现板结。养殖人员应定期翻抛发酵床,保证牛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增加垫料氧气含量,促使有益微生物快速繁殖,增加菌群数量,快速分解粪便污水。同时,针对无法使用的垫料,要及时将其清除掉,并定期补充更新垫料,将新垫料和旧垫料充分混合,维持发酵床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进而快速分解牛粪尿,消除不良物质,为牛群生长营造舒适的环境,同时也达到生态化养牛的目的[3]。

4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4.1 采购

牛病高发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殖人员要做好疫苗采购工作,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选择服务好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采购疫苗时应逐一检查瓶签、生产日期、有效期,禁止采购无说明书、过期、有杂质的疫苗,避免影响免疫效果。

4.2 免疫

养殖人员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牛病流行特点、发病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计划,重点接种牛瘟疫苗牛丹毒肺疫二联苗、犊牛副伤寒苗、伪狂犬病苗、口蹄疫苗、链球菌苗,确保做到应免尽免。针对强制免疫的病种,免疫密度要保持在90%以上。免疫接种前,需认真检查疫苗,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禁止接种过期疫苗和有杂质、变色的疫苗。接种疫苗时要做到一牛一针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要控制好免疫接种部位、方法、剂量,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接种疫苗前后2周,禁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对疫苗效力造成影响。

4.3 免疫监测

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免疫监测工作,确保口蹄疫、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针对免疫监测中所发现的免疫失败、抗体低的牛,需及时组织补免和强化免疫,保证免疫接种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实现对牛病的有效防控,降低疫病发生率。

5 安全正确使用兽药

5.1 来源

肉牛生态养殖背景下,确保兽药的安全正确使用至关重要,是保证肉质的关键。部分养殖人员滥用、盲用、超剂量使用兽药,极易造成药物残留现象,威胁消费者健康。所以必须要安全规范使用兽药,养殖人员要从具有国家许可资质的兽药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兽药,禁止购买禁用兽药。兽药采购时,应逐一检查兽药批准文号、进口兽药注册证书、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书等,禁止采购劣质、三无兽药。要保证兽药质量符合国家兽药质量标准,交货时需查验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包装是否完整无损,如发现兽药包装有破损或者证件不齐全,则禁止收货。

5.2 贮存

兽药贮存保管不当,极易导致失效,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养殖人员要做好兽药贮存管理工作,配置专门的兽药室和药品柜,并由专人做好管理工作,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要分类贮存各个类别的兽药,方便后期查找使用。要严格按照兽药的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贮存、运输兽药,保证兽药质量。

5.3 使用

肉牛养殖时如需使用兽药,则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使用,并且要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使用兽药,禁止乱用药。要严格执行各类药物的休药期规定,避免造成药物残留超标。禁止使用过期、变质的兽药,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三无兽药;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兽药原料药,禁止用人用药治疗牛病;禁止使用激素促进肉牛生长。此外,养殖人员应认真学习研读《兽药管理条例》,确保兽药的使用符合规定要求,减少兽药残留,同时也防止出现耐药性,提升牛肉品质。

6 规范日常养殖管理

6.1 四季管理

一年四季温度不同,因此对肉牛实施针对性的管理至关重要。夏季气温高,为避免中暑,要在饲料中添加具有清凉作用的添加剂,减轻热应激。如温度>30℃,需及时开启牛舍内的全部门窗和通风设备,并在地面洒水降温。春季和秋季温度舒适,此时是关键育肥阶段,养殖人员要认真做好日粮配置工作,保证日粮营养均衡,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冬季寒冷,要防贼风,保证牛舍有充足的光照,同时增加运动量,提升肉牛体质。禁止喂食冰冻饲料和凉水,防止诱发胃肠道疾病。

6.2 消毒驱虫

肉牛生态养殖时,消毒驱虫是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肉牛健康生长的关键。养殖人员需在牛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槽,进牛前用质量分数1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对牛舍、食槽等进行全面的消毒,轮换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肉牛寄生虫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育肥效果,所以要制定驱虫计划,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驱虫1次,结合虫源合理选用驱虫药,如:左旋咪唑、敌百虫、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控制好驱虫药使用量,避免产生毒害。驱虫后肉牛所排出的粪便,应统一堆放发酵处理,杀灭残留的虫卵,防止寄生虫病的传播扩散。

6.3 加强保健

为降低肉牛疫病的发生概率,做好肉牛保健工作非常关键。首先,需重视健胃,养殖人员可用消化健胃剂、大黄苏打片等健胃,改善肉牛胃肠道消化功能,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其次,要重视对益生菌的应用,包括:乳酸菌、酵母菌、芽孢秆菌等。可将益生菌通过拌料或饮水的方式喂食给肉牛,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改善其胃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加快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升饲料利用率,减少粪尿恶臭,净化养殖环境,提升肉牛品质[4]。

7 丰富饲草饲料资源

7.1 种植牧草

有条件的肉牛养殖场户,可种植一些优质牧草,如:紫花苜宿、黑麦草、桂牧一号象草等,其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能够充分满足肉牛生长营养需求。首先,可利用周边闲置的地块种植牧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其次,可在林木未成林前,在林下种草或者林草间种,或利用闲田种植黑麦草等,保证牧草丰富性;再次,可种植饲料树,如:银合欢、构树,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肉牛养殖饲草不足的问题。

7.2 秸秆饲料利用

秸秆饲料是肉牛重要的日粮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农作物秸秆饲料的利用,避免秸秆浪费,禁止焚烧秸秆引发火灾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丰富肉牛日粮。首先,可将农作物秸秆切短或切碎,长度控制在3 cm左右,但要避免过细,避免影响肉牛瘤胃消化诱发疾病;其次,针对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及甘蔗尾,可通过盐化处理的防治,提升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丰富肉牛日粮;最后,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处理,这是当前常用的一项技术,尤其是尿素氨化法的应用最为广泛,要控制好氨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夏季约需7 d,春秋季需14~28 d,冬季需28~32 d,确保充分挥发掉氨气。

8 科学应用育肥方法

8.1 舍饲育肥

舍饲育肥,指的是对肉牛进行全周期圈养的一种育肥方法,该育肥法的优势在于育肥周期短,肉质高,土地利用少,但成本较高,育肥时精饲料需求量大,这是导致育肥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该法适用于规模化的肉牛养殖场。

8.2 放牧育肥

放牧育肥,指的是对肉牛实行全周期放牧的一种育肥方法,育肥时并不补充饲料,该法适用于人口少、牧草资源丰富、降水充沛的区域。或者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草山草坡种植牧草,在放牧的同时,储备青贮料作越冬饲用。该法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但育肥效果不理想,饲养周期较长。

8.3 半舍饲半放牧育肥

该育肥法,指的是在牧草资源充足的时节,让牛群自由采食牧草,在枯草期,则通过圈养的方式育肥。该育肥法,能够提升草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投入。并且该育肥法在屠宰前进行为期3个月的舍饲育肥,有助于提升肉牛育肥效果,提升养殖效益[5]。

8.4 持续育肥

持续育肥法,指的是犊牛断奶后即进行育肥,期间喂食肉牛充足的营养物质,直至出栏。该育肥法充分利用了牛生长发育快的幼牛阶段,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并且育肥效果好,出栏快,肉质高。

8.5 架子牛育肥

架子牛育肥法,指的是在犊牛断奶后进行常规素养,当肉牛度过观察期和适应期后,在屠宰前4 个月进行快速高强度的育肥,育肥时选用全价、高营养的饲料,当肉牛体质量达到550 kg时即可出栏。

9 结语

综上所述,来宾市肉牛养殖潜力巨大,为保障来宾市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广应用肉牛生态养殖技术,明确肉牛生态养殖技术优势和要点,提高肉牛生态化、标准化、精细化养殖管理水平,减轻肉牛养殖污染,提高牛肉品质及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促进来宾市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来宾市垫料兽药
来宾市中学篮球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金林生物以96分高分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来宾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丰富多彩的“3.15”活动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曝光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
干撒式发酵床养鸡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