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自然之美 获生长之爱
——浅谈幼儿园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2022-11-22 17:27翟阿芳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动植物变化植物

文 翟阿芳

有这样一个角落,面积不算大,却有着四季变化,仿佛一个浓缩后的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天地,它就是幼儿园的自然角。《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起好奇心与探究欲,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逐渐懂得热爱、尊重和保护自然。”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自然角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角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是幼儿观察、触摸和探索动植物的窗口,为幼儿亲近自然、走近科学提供了便利条件,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

一、精心创设,让幼儿在体验中丰富审美经验

布置自然角时,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区域,如观赏区、种植区、饲养区、实验区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和需要。除此之外,幼儿带来的植物可以按照大小、颜色、材质等分类摆放,位置不局限于花架和窗台。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外、走廊和墙面空间分散摆放植物,或固定位置、或悬挂空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幼儿要悬挂植物,那么选择体积小而轻的绿植为佳,悬挂的高度让幼儿伸手时可以触碰,便于幼儿能够直观地观察植物的变化。当然,对于用来装饰的植物,悬挂的高度可以高一些。风吹进来,自然角上方的植物微微拂动,让幼儿体验自然的意境美。

二、认真观察,让幼儿在观察中提升探究能力

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可以在自然角设立《自然角公约》,张贴一些标识,引导幼儿关注自然角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请你仔细看一看,它们俩谁先开始长个子?”“晒了太阳的植物和没有晒太阳的植物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引导幼儿有序、有重点地观察和比较各类豆子的生长情况。在布置自然角前,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查表和集体谈话等方式,了解幼儿的想法和对动植物的经验,从班级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展相应的观察探究活动,让自然角与科学教育相融合,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如照片、绘画、表格、符号与数字等。客观且真实的记录,能够帮助幼儿将零散的观察进行有效梳理,使观察更加系统化。幼儿在一次次记录中,与动植物有效互动,不断深化认知,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

三、悉心照料,让幼儿在收获中品味生命成长

在自然角中,幼儿非常关注自己种植的植物。他们会发现植物的微小变化,会想着植物渴没渴,要不要晒太阳,是否需要施肥等。因此,教师可以向后退一步,将管理自然角的权利交还幼儿,让幼儿主动注入情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感受生命的自然生长。到了收获的季节,幼儿不仅会获得小萝卜、小青菜、小豆芽等植物,还会得到一些植物的种子,了解植物的哪些部位可以食用。幼儿亲手采摘果实时,非常兴奋,他们的脸上挂着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自然角,幼儿收获的不仅有照料植物的方法,还有充满爱的情感和态度。

自然角里蕴含的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主动发现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使幼儿不仅关注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特点,还潜移默化地形成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等优良品质。

猜你喜欢
动植物变化植物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这五年的变化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锋视觉
喜看猴年新变化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植物罢工啦?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