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呼吸”的戏剧教研,支持教师专业成长

2022-11-22 17:27孙冰珂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研戏剧班级

文 孙冰珂

我通过创新教研途径,掌握了“有呼吸”的戏剧教研模式,并通过推进式教研、辩证式阅读、弹性式实践、常态式评价,实现教研的“有效呼吸”,使得教研跟随教师的成长而成长。此研究通过教师的实践案例,为戏剧课程研究的教师提供可复制的教研模式,帮助教师成长。

一、创新教研途径,实现教研的“有效呼吸”

场景实录:现场有20 名教师,每个人都有一张蒙氏工作毯,在多功能活动厅听我讲述“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并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故事内容。故事开始时,毛毛虫蠕动着身体。有的教师跪坐在毯子上,通过上肢蠕动身体;有的教师侧躺在毯子上,调度全身器官进行蠕动;有的教师用胳膊替代毛毛虫的身体蠕动;接着,故事进行到“毛毛虫做茧”。我关闭灯光、拉上窗帘,教师在昏暗的活动室闭上眼睛、深呼吸,并慢慢转变身体动作。大部分教师手合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做着破茧动作;少部分教师揉搓眼睛,伸伸懒腰。故事结束后,窗帘拉开,灯光打开,教师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推进式教研,引导教师学会“放松的呼吸”

戏剧教研开始于戏剧主题课程的前审议。在前审议时,教师根据幼儿的问题清单,归纳提炼戏剧主题课程的主要框架。在戏剧课程实施途径的大框架下,教师创新环境创设途径、集体活动形式、戏剧表演模式、家园互动方式等。例如,在小班戏剧主题课程《萝卜回来了》中,幼儿提出能否把每个区域都创设成小动物的家。此问题一经提出,教师先与幼儿谈话,确定幼儿的前期经验后,提出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开设集体教学活动,创设区域游戏等形式,将班级区域打造成小动物的家,以期幼儿更深度地参与学习。通过两周实践,教师通过课程中审议的方式对此次实践进行复盘,幼儿通过对绘本的观察,在小兔子的家中(娃娃家)放置胡萝卜、驴的家中(建构区)准备围巾等,打破了区域的边界。在最后的公演中,幼儿将班级的区域环境搬上公演舞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推进课程进展,跟随课程进展,推进教研进展,放松呼吸,吸收养分。

(二)辩证式阅读,激发教师“深入的呼吸”

我园的阅读先于教研与实践一步,阅读的书籍有《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理论与实务》《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目的,向书本提问题。在国内外专家的论证中,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何能将书本上整齐划一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为我所用”,我通过组织读书会、微信共读、书友提问等方式,激发教师“要”,以主动学习使研究扎根,深入呼吸,寻找节奏。

(三)弹性式实践,引领教师“有节奏的呼吸”

教师能够自觉审视自己的实践过程,完善课程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幼儿兴趣,挖掘价值点。教师具备修正课程内容的权利,我帮助教师寻找实践课程的节奏,同时牵动教研的节奏。例如,大班《十二生肖》戏剧主题课程中,幼儿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点,点中了教师的“研究密码”。幼儿在制作道具时,想拥有一棵与众不同能够笔直站立在舞台上的树,来代替以往需要向后倾斜一定角度的树。教师立即请小组内幼儿展开讨论,采用了十字拼插的方式裁切树的底板。但是,树因为头重脚轻总是摔倒。于是,他们又想办法将积木粘在树的底部来保持树的稳定,由于摆放位置不合理,树总是被撞倒。幼儿又把这棵树挪到了班级的一个小角落,最终将这棵树带上了舞台。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团队给予了教师充分的尊重和自主,给教师课程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方式的弹性。当教师能够自主掌握课程进展时,教研便能把握节奏,引领方向,体现个性。

(四)常态式评价,围绕教师“有变化的呼吸”

戏剧主题课程往往存在误区,既注重幼儿表演,而忽略过程。因此,在戏剧主题课程中,我园重视实践过程,注重幼儿状态,注重教师理念,注重幼儿发展。

二、“呼吸”的戏剧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成长点

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最终指向幼儿成长。戏剧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快速意识到教研活动的意义,意识到专业成长的幸福感,使其成为有职业信仰的专业型教师。

(一)教师对戏剧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

教师从实施戏剧课程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我园大(二)班是一个中班下学期组成的新班级,幼儿习惯与来处不同,家长工作一直以来是两位班级教师很难突破的瓶颈。在《十二生肖》主题课程实施后,家长看到幼儿自己排练、制作道具、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在一个又一个的课程故事中,家长终于相信,幼儿是自主的、愉悦的、专注的,认可了两位班级教师一直以来的努力。我与两位教师沟通时,提到戏剧课程《十二生肖》,她们眼睛闪光,侃侃而谈,成就感油然而生。

教师从实施戏剧课程的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在戏剧主题课程中,小班教师团队相对较为薄弱。在参与年级组教研时,我注重与小班教师进行互动。小(四)班为戏剧主题课程的确立一筹莫展时,幼儿热情地提供各类方案。有的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有的说,调度家长资源,提供一些绘本;有的说,到绘本馆找一找相关的书籍;有的说,借鉴其他的戏剧主题课程蓝本。在听取了幼儿的建议后,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学习特点,创设了《拔萝卜》主题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在教研实践中,收获了专业成长的幸福。

(二)教师对戏剧课程修正的理论提升

能够有效提出戏剧课程修正的方案。课程修正是系统工程,教师要在“有呼吸”的戏剧教研中,发现戏剧课程的长处与短板,并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在课程后审议时,教师发现,原有的戏剧主题课程框架被合并后,能够使幼儿产生更强的沉浸感,从而深度学习,落实戏剧主题课程的修正。

教师专业成长是永恒的话题。教师是幼儿成长背后的推手,是为幼儿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的领路人。教研能够切实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水平与能力,形成园所良好的研究氛围,推动园所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园所给教研松绑,帮助教师学会“呼吸”,形成宽松的教研氛围尤为重要。良好的氛围能促使教研“去伪存真”,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教研戏剧班级
班级“无课日”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