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分析

2022-11-22 17:27戚珊珊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理念学科融合

文 戚珊珊

STEM 教育是推进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STEM 教育起源于美国,STEM 一词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不过,STEM 课程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深度融合到课程实践之中。

一、STEM 教育理念内涵

STEM 教育涉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四门学科,但每门学科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成就。学科之间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领悟和吸收。STEM 教育提倡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合理应用学科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思维发散能力。STEM 教育还有情景真实性、体验性、互动协作性、操作设计性、过程回归性等特点,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有着非常直观的正面作用。可以说,STEM 教育理念非常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结构改革。

二、STEM 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刚刚开始对世界的认知,对很多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幼儿园教育属于学前教育,主要是以启蒙为主。幼儿园课程相对简单易懂,STEM 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优越性。幼儿园一般实践多于理论,动手实践课程比较多,引入STEM 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对幼儿有着天然的亲和力。STEM 教育理念可以通过游戏这一载体落实,教师将幼儿园课程涉及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认知事物,在游戏中完成学习,在游戏中发展能力。

三、STEM 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STEM 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势必会涉及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可以将课外动手实践课程适当增多,并增加各个学科之间碰撞的机会,通过STEM 教育理念将其糅合。课程结构的调整能使实践与理论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与传统的幼教课堂不同,STEM 教育更注重幼儿的体验感,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创造能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最大化地发挥STEM教育的作用。幼儿园可以提供一个STEM 教育动手实验室,在这里,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发挥想象力,搭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例如,教师可提供超轻黏土、小木棒、纸剪刀、小纸伞、木板等材料和相关工具,引导幼儿完成区域规划设计、搭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锻炼的不仅有独立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还有实践应用能力。

高效、科学是STEM 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教师将STEM 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教师要增强融合学科观念,告别刻板的课程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引导幼儿的深度学习,在实践中检验教育成果。

猜你喜欢
理念学科融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融合》
破次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