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角下“体医融合”的价值逻辑及模式创新研究

2022-11-22 17:26丁举岩刘永青刘献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医体医融合医疗

丁举岩 刘永青 刘献国

(1.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4;2.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新乡 470007)

人民健康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1]。2016 年7 月13 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4]。

“体医融合”就是通过运动手段促进身体健康,在“医疗”的概念中加入了体育元素[5],旨在构建运动促进健康的新模式,整合体育、卫生优质资源,注重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加强运动等非医疗健康干预[6]。体医融合是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加快转变“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观念,对于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慢性病防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该文从体医融合的视角出发,明确体医融合的价值定位,审视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构建,破除体医融合壁垒的束缚,并提出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的发展建议。

1 逻辑起点:健康中国战略与“体医融合”的历史交融

“健康中国”战略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以主动出击、提前干预的方式应对当前突出的各种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7]。推动全民健身,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能更好地实现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体育和医疗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共同动力,缺少运动手段的医疗和缺少医学支撑的运动都是不完整的。因此,重新认识、准确定位运动的功能和人民的需求,是推动体育医疗融合发展的关键。我国学者分别从体医融合供需错位、诉求机制表达不畅、体医健康服务模式弊端以及行业壁垒等实际问题着手,并从体医融合运行机制、人才的培养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8]。因此,体医融合的发展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符合当地发展特色,才能真正促进“体医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的范围发展。

当前,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健康行为有了较大改善。全民健康理念的升华为“体医融合”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价值认同基础。同时,国家医疗服务已然无法完全满足人民大众对健康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主体协助促进人民健康发展。“体育融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体医融合作为健康促进的共进策略,倡导体医融合的协同治理模式,启迪人民从被动依赖的治疗健康观转向主动追求的预防健康观,以减少健康后端工程的医疗供给,为缓解健康需求与医疗供给矛盾提供了新路径。

2 健康中国治理之难:体医融合的问题审视

2.1 生活行为改善不足使社会健康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于体力活动的缺失所引发的健康问题与日俱增[9]。在快速城镇化、深刻工业化和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超负荷过量工作、体育锻炼活动不足、高热量饮食及酒精、烟草、熬夜等不良生活行为,给居民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成为诱发居民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挑战巨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88.5%,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死亡比例为80.7%。慢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状况不容乐观,不仅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有可能转化为公共健康危机[10]。

2.2 体医健康观念改善不足

体育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大部分居民体育理论认知浅显,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参加体育锻炼的功利性、目的性明显,长期性和计划性不足。面对身体疾病,医疗手段成为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然而对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哮喘等)纵然采用适宜的医学治疗手段,仍然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患者需要长期配合医学治疗、服用药物等。尤其是当前人们面临着极大的社会压力,集中表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抑郁症的发病率方面,因青少年普遍缺乏“大健康”教育,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及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对于心血管疾病、哮喘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抑郁症更具有“奇妙”的作用。长期从事体育运动锻炼,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病情以及调节情绪、改善心理。尽管我国全民健身、社区健康服务已开展多年,一部分人的体育健康观念得到改善,但“大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足,我国居民仍然普遍存在“重医轻体”思想,病人“过度医疗”及“供给主导医疗”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目前,受到“体育偏竞技、医疗偏临床”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居民普遍认为“医生就是救死扶伤”“体育就是拿金牌”,整个社会过于倚重医疗卫生体系,体育观念改善不足以及体育运动健身意识薄弱,是限制我国体医融合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2.3 体医融合多元主体协同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隶属不同的组织体系。“体”“医”之间如何协同发展及互相配合,在国家层面,体医融合已开展高层对话协商,但在顶层设计上,缺少体医融合的法律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我国目前并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出台。201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康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体医融合”建议,但对于“体”“医”应当如何融合、体医融合的发展方向等关键性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仍然面临着摸索前行的局面。我国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工作联系不紧密,同时各自的职能部门受限于政策影响、机制缺乏,在基层社区体医融合实际操作层面,“体”“医”融合实际工作开展中,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困难,短时间难以真正实现体医融合,造成了重复诊断与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形成了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真空地带。在基层社区,社区、体育基层部门、医疗基层部门等多元主体间融合困难,导致基层社区体育医疗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活动开展、宣传培训等供给,严重无法满足居民体医健康服务需求。比如,太极拳、广场舞等常见的社区健身活动,在控制现代人血压、降低胆固醇、减少心理压力、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在社区基层,这些运动的开展,既没有作为社区医疗机构推荐的医疗辅助手段,也没有成为社区体育指导部门转化为“体医融合”的行动和内容。社区体育、社区医疗等部门缺乏协调发展机制,是“体医融合”难以融入社区服务体系的根本原因。

2.4 体医融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不健全

运动是良医,运动处方给指导。运动处方将医疗机构与体育机构、医生与体育人员连接在一起,是将体医融合转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桥梁和纽带。运动处方需要体医融合专门人才,经过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步骤制定而成。只有强大的专业人才基石保障,才能贯通“体医融合”融入社区这座桥梁。可以认为,人才是体医融合的重要推手,专门人力资源的建设是体医融合的前提,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体医融合的核心。当前,从事体医融合相关工作的人才资源较为缺乏。一方面是现有的体育专门人才和医疗专门人才的交叉融合不足,医生一直在从事医疗工作,工作时间紧凑,体育工作者一直在从事教育、训练等工作,二者无暇对接,更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在社区实际工作开展中,健康生活服务难以真正实施。另一方面,我国体医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造成了人才短缺,培养方式混乱导致人才就业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院校较少,毕业人数有限,在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如同杯水车薪。同时,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差异明显,医学类重医轻体,体育类重体轻医,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能力与体医融合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偏差,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真正成为体医融合康复领域的人才,导致我国康复医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尽管国家对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逐步改观,但是体医融合管理人才的培养却十分欠缺。

2.5 体医融合产业开发迟滞,产业化水平不足

人民健康离不开体育运动已经是全民共识,尤其是我国2.9 亿心血管病患者,1.14 亿糖尿病患者,将近7000 万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等慢病患者,更急切需要体育锻炼的指导。这些慢性病的康复问题,单独靠任何一个部门,服务效能和供给体量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产业化的主要目标就是扩大市场供给,满足需求,大力发展体医融合产业,是解决居民体医健康服务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我国体医融合产业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产业化水平低,现行体育健康产业与其他运动休闲娱乐产业、体育培训产业等区分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不清晰[11]。医疗健康产业中有过多的民间资本注入,民间资本的逐利本性带来了市场竞争无序,产品供给与服务供给失衡。体医融合产业中体育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应当是简单地配合或是叠加,而应是深层次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应当是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融合。在这些方面,体医融合产业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3 路径优化:体医融合下全民健康促进发展策略

3.1 创新健康治理理念,加强健康政策融入

目前,中国“体医融合”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各方面工作仍在探索中实践,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先进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健康治理模式,创新健康治理理念,围绕“科学运动防控慢病、精准运动防病治病”、运动是良医、各类慢病的运动康复、运动损伤与风险防护等,开设科学健身大讲堂,全面宣传最切合实际的科学健身理念,普及科学健身方法,提升群众科学健身的意识。加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的推广,持续推进体育行为健康治理模式,促使人民群众主动健康行为的产生,积极发挥体医融合主动健康的基础性作用。

把人民健康融入政策,推动体医融合政策建设是推动融合发展速度和提高融合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体医融合”的相关政策主要体现于传统的医疗卫生政策和推动体育健康政策,通过借助二者政策的实施适度引入相应内容,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相关政策文件。从政策的导向作用来讲,“体医融合”就不足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应加强健康政策指引,提高运动健康受众影响力,同时建议将“体医融合”等特殊专用名词写入政策标题,提升人民关注度。

3.2 体医融合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

加强体医融合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可以建立卫健委及体育局、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和温暖医学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四方协同模式。四方协同模式对体医融合多元主体协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诸如社会体育指导不专业、医生深入一线少、医疗器械不足、设施场地不足等,能够给予有效解决,最终达到对慢病患者的体医融合治疗,实现医疗机构、体育机构、慢病患者、国家医保系统等多方共赢。四方协同模式将极大改变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将一对一服务转为以团队服务患者的健康,把科学锻炼指导师作为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各负其责,而不是让体育生重新学医,或者让医生重新学习体育;将医生从门诊服务延伸到社区服务;从医药服务获利转到健康服务获利;将极大推动国家号召的2 个转变,即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以及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供温暖医学三全服务模式,可以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面对当前“体医融合”人才的缺失,及时增加专业人才数量以及提高人才质量是唯一能够持续发展的良策。从“体医融合”字面意义上看,主要是以体育和医学2 个学科的人才为主要服务主体。因此,当务之急是创新“体医融合”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解决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矛盾。一是要加强体育和医学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思想认知,发挥专业特色优势。设立相关“体医融合”专门机构,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吸纳专业人才,解决专业人才就业矛盾,缓解当前“体医融合”所面临的窘境。二是要提高社会自给能力,现有的社区医疗、体育服务机构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了解居民生活动态,拥有专业特长。针对他们加强“体医融合”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人才缺失的不足,满足当前人民健康的需要。三是建设后备人才梯队和专家库。通过提升薪酬福利、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等,吸引更多有资质的人才加入社区体医健康服务队伍中,建设专业人才后备梯队。依托社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优势,建立优质的医护人员选拔和专家库制度,定期选派医院的全科医生、主任医师和运动康复诊所的运动康复专家进驻社区,开展体医融合健康服务。

3.4 推动体医融合产业开发环境优化,推进业态的融合与创新

优化体医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先发展“体医融合”相关产业,并加大相应政策扶持力度。比如,针对一些相关产业机构,给予一定的项目支持、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激发体医融合产业发展的市场活力,培育和扶持产业项目孵化与成长,以项目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立体医融合产业联盟,打造具有统一行业标准的产业平台,畅通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沟通合作,推行可持续发展的互惠互利机制,打破产业间贸易壁垒,实现资金、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认可与转化、流动与整合,促进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加强体育与医疗两类行业的技术融合,加大“体医融合”产品的服务性,促进相关产业诸多业务活动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营造融合化的社会市场氛围,持续推进业态融合。相关产业机构应加强产品的创新和开发,进一步创新产业形式,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消费组群,借助政策发展趋势,打开“体医融合”市场。在政策和市场利好下,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吸引优质资源融入体医融合产业,建成集健康服务大数据、健康服务产品、智慧康养等重点项目于一体的体医融合产业生态格局。

4 结语

随着“体医融合”的快速推进与发展,逐渐奠定了其对人民身体健康发展促进的价值地位和活动基础。然而,“体医融合”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体育与医疗机构之间协同治理不足,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医融合的发展。通过国家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加强供给主体间的协同和基层发展,提供相应的完善策略,中国“体医融合”之路必将在不断探索中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体医体医融合医疗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大庆城市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