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2022-11-22 17:27许可欣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活动

文 许可欣

游戏活动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园遵循“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共同游戏、一同探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发展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幼儿主体性的特征,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意义,并以角色游戏为例,阐述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放手让幼儿自由开展以及创设轻松的游戏氛围等方式,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一、幼儿主体性的内涵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其中就包含幼儿主体性的思想。主体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游戏活动在幼儿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培养其发展多种能力的好机会。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主体性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主体意识不强。成年人能够较好地判别主体和客体,并了解外界事物和自身的区别和联系。但幼儿时期的主体性还没发展完善,主体意识不强,自主性较差,没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性;二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幼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实践活动中缺少主动性。幼儿的不成熟心理会使其对客观的环境有一定的依赖性。在一个较自由、限制少的外界环境中,幼儿具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更益于发展主体性。反之,在一个较为约束的环境中,幼儿主体性就难以得到较好的发展;三是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区别于成年人成熟的主体性,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还处于初级萌芽阶段,自发性较弱,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此外,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二、游戏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游戏是游戏者主动的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直观地表现为幼儿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游戏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随着近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越发重要。对幼儿而言,游戏更能让幼儿体验快乐,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游戏的种类很多,方式和目标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结构游戏能发展幼儿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捕捉幼儿的兴趣,选择合适的结构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演游戏是依据故事、童话等改编而来的。幼儿可以根据场景进行表演。在游戏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道具的准备和设计;游戏过程中,教师让幼儿自主把握表演的情节,做游戏的主人;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合理创新,自主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表演游戏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多数游戏是以物代物,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就越大。例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是已经卖光了。于是,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寻找合适的材料替代,如纸条、布条等。

这里,重点探讨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幼儿往往对其有强烈的好奇心,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游戏前,幼儿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例如,“餐厅”“超市”等游戏,都是幼儿确定的主题,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物感到好奇,很想像成人那样工作。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不断尝试探索,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必不可少,角色游戏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例如,在餐厅中店员必须主动招呼顾客,热情介绍菜单,这样才能吸引顾客,让幼儿自然地融入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培养了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主动交往能力。

三、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原因

在幼儿园,最能体现幼儿自主性的活动就是区域活动,以幼儿自发性活动为主。而角色游戏又是区角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体验不一样的感受,提升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这里,以角色游戏为例。许多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往往“包办代替”,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角色、讲解规则。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又干涉过多,让幼儿的思维只能随教师走。结果,角色游戏成为“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幼儿期是人类主体性发展的黄金期。教师如果取代幼儿的主体地位,视幼儿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活动,会限制幼儿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角色游戏中更好地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四、在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在角色游戏区,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大胆表现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例如,在“超市”游戏生成后,教师问幼儿:“我们可以在哪个位置开超市,需要怎样布置?”接着,幼儿提出建议,收集材料,制作游戏材料,主动参与“超市”游戏的全过程。

(二)凸显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自由选择

在角色游戏中,尊重幼儿的意愿是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的前提,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这样,游戏才能真正属于幼儿。

(三)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

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能放松幼儿的身心,教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以肯定的态度看待每个幼儿,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幼儿才能获得自主权。

成功的游戏不仅能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还能增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参与游戏的机会,使游戏过程成为幼儿自由交往、探索的过程,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