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游戏环境与儿童需要
——以阅读区环境为例

2022-11-22 17:27严丰锋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绘本创设环境

文 严丰锋

游戏环境的创设是我园江苏省“十三五”教学研究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游戏的实践研究”中的研究内容之一。游戏环境的教育力量不容忽视,既有直接的感官刺激,又有“潜移默化”“育人无声”的无形影响。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游戏环境不能仅停留在舒适、安全、美观的层面,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基于儿童发展的立场,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创设,不仅是教师个体要考虑的事,也不是儿童个体要完成的事,而是教师与儿童共同要为之努力的事。本文以阅读区环境为例,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基于儿童发展的立场,创设适宜儿童需要的游戏环境。

一、游戏环境要契合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安全适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是两个级别最低、最迫切的生存需求。而心理的安全适度,源于这两个需求之上。儿童对于环境安全的适度感,来自内心的感受。他们在一个生理与心理上都处于没有威胁、没有危险、没有噪音、没有打扰的环境中,自然会沉浸其里,放松自我,全身心投入游戏。反之,幼儿则感到不安,无心游戏。如果成人问一个儿童,他玩过的游戏区域中的环境设置,他可能很难一一描述清楚。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对于环境的认知,更多源于他发自内心的感受,以及对游戏是否快乐的一种体验。所以,满足儿童生理与安全需求的游戏环境,是游戏环境创设最本质的要求。

例如,教师在相对安静的衣帽间里设置一个阅读区,安置几张布艺小沙发,摆上一张圆角小茶几,小茶几上放一份观赏或手工制作的小盆花,靠墙贴两幅温馨的暖色调图画或经典绘本作品的封面,周边挂上一道帘子。儿童置身其中,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他们的小小身躯窝在小沙发里,静静地阅读,时不时与同伴轻声交流……这是多么温情与暖心是场景!或者,教师搭一个小帐篷,铺一张淡色系的地毯,摆几个靠垫,放上百读不厌的经典绘本。儿童趴在垫子上,手托着下巴,一页一页翻阅着动人的故事,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在这样安全又舒适的环境中,儿童会有满满的幸福感。

二、游戏环境要给予儿童发挥与展现自我的空间

游戏环境,除了带给儿童生理与心理上的安全适度以外,更要给予儿童发挥与展现自我的空间。这主要呈现了儿童驾驭环境、成为环境的主人的过程。儿童发挥与展现自我,需要教师的充分信任以及与同伴间的社会交往。教师的信任,主要表现为教师相信儿童会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给予儿童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权利;社会交往,主要表现为同伴间的相互接纳、相互监督、交流合作、互为评价等。一方面,儿童能动地驾驭游戏环境,以达到主体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外在约束,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个人愿望。他们通过操控环境中的材料等要素,体会自己的力量与自信,从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例如,大班阅读区游戏时,几个儿童对投放什么类型的书产生了歧义。有的男孩提出,要放置关于飞机、轮船、坦克等平时不太接触的交通工具类的书籍(因为那段时间班里恰好做了一个关于交通工具的微课程);有个女孩提出,要投放童话故事类的绘本;还有的儿童提出要放可以拆拼、可以涂色的书。每个儿童都据理力争,想让自己的设想胜出,最后因争论不休向教师求助。教师给出了一个建议:做一次调查,看看班内其他儿童喜欢看什么书或者有其他什么好的想法。于是,在教师的协助下,几个阅读区游戏的儿童,开始设计调查表,着手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公布出来,根据调查结果,布置了“与xx 一起”(主题类的书)、“好书推荐”(个性化爱好的书)、“做做画画”(自制类图画书)、“修补站”(修补坏的图书)等游戏环境。

三、游戏环境要挖掘儿童想象与创造的自然天性

一个好的游戏活动环境,可以激发儿童与之互动。儿童在与环境互动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可以表现为想象与创造。想象与创造,一是体现在使用游戏材料上,是“以物代物”还是“一物多用”,抑或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进阶成为新的游戏材料,还可以对材料创造出新的玩法;二是体现在创设游戏情节上,是根据既定的游戏“计划书”开展活动,还是跳出框架拓展活动,亦或衍生出新的游戏内容及情节,都是儿童迸发思维火花的表现。想象与创造,是儿童在游戏中的高级表现。

例如,开学不到一个月的大班阅读区内,儿童已经不满足于小沙发带来的感官体验,对平时户外活动使用的轮胎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征得教师同意后,他们将轮胎搬进阅读区,商讨涂画装饰。他们把轮胎当成沙发,坐在中间,一坐(臀)一靠(背)一翘(脚),再搁一本绘本书在膝上,津津有味地阅读着,经历着,收获着。这种对游戏环境材料的再创造,能让儿童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继而让幼儿对同一游戏活动持续产生兴趣。再如,四个小班儿童在阅读区看书,其中一个小男孩看了一会书,说:“睡一觉,妈妈就来接了。”说完,他就把眼睛闭上,靠在靠垫上。另外三个儿童也马上闭上眼,假装睡觉了,其中一个小女孩抱了一个洋娃娃,另一个儿童还拿着一本书,书名正是《想妈妈》(这是小班老师特意为儿童准备的绘本)。儿童的思维很活跃,这种想象源于生活,源于经验。

良好的游戏环境能为儿童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良好的游戏环境也一定是让儿童感到安全、舒心、愉悦,并能够展现自我、创造想象、进行人际互动、获取交往能力、实现自我认同的环境。只有这样的游戏环境,才能推动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发展。教师要真切地了解儿童需要,关注儿童需要,解决儿童需要,支持儿童的潜在发展,让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环境的主人。

猜你喜欢
绘本创设环境
绘本
绘本
创设未来
绘本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