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教育资源,做有深度的园本课程

2022-11-22 17:27王亚芬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园本绘制公园

文 王亚芬

课程资源往往源于生活,它不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源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以多样性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在教师周围。但是,它是外在的、对象性的存在,不会自觉进入课程领域,显示其潜隐价值,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开发和利用。我园园内资源丰富,园外也有着种类繁多的可利用资源。如何将隐形的课程资源,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助力幼儿成长,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一、实地考察,盘周边资源

我园成立课程资源专题小组,由年级组长牵头,共同商量划分区域。小班区域:南至市政府,北至垛田街道;中班区域:南至郭家村,北至拥绿园;大班区域:南至车路河大桥,北至张皮村,东至中医院。根据区域划分,三个年级组分别展开教研,各自分组,设计路线,明确分工。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此,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头脑,放手让幼儿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以往,教师常以成人的眼光来寻找教师所认可的“资源”。从幼儿的视角来说,哪些才是他们喜欢的“宝贝”?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组织幼儿调查资源。经过前期的初步审议后,从人文、自然、社会资源等三个方面入手,师幼开始了资源体验之旅,为后期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奠定基础。

二、科学归档,绘资源地图

调查出了资源,还需要科学整理,绘制园本的课程资源地图。首先,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全园师幼共同参与完善课程资源清单,对资源种类、照片、所在位置、可能引发的活动、指向的幼儿关键经验等,做出系统梳理,合并了同一类别资源,用手绘的方式记录下了资源所处的位置及其价值。

接着,教师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绘制了幼儿园周边课程资源地图,以便能够全面了解周边社区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主人,幼儿同样参与了地图的绘制。

绘制好的资源地图,深受幼儿喜爱。入园、散步、离园时,大家都在这里停留讨论。这一轮的探寻活动是资源之旅“点的触摸”,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教师会继续和幼儿一起,探寻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围绕周边各类资源生成更多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并在其中不断观察、发现和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打破传统的课程观,做幼儿真正需要的课程。

三、深度挖掘,探资源利用

依据前期的调查与交流,教师了解到,身边可利用的园外资源很多。如何让这些资源发挥其价值,融入主题活动中,促使幼儿发展?针对园本课程,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班年级组在“我的家乡”主题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多次“审议”、与幼儿对话、采用调查问卷、梳理资源清单等形式,最终锁定昭阳湖公园以线索活动的形式初步涉入。从线索一“昭阳湖公园的变化”,幼儿将昭阳湖公园建设前后进行对比;到线索二“昭阳大将军的故事”,幼儿调查了解昭阳湖名字的由来;到线索三“我设计的昭阳湖公园”,幼儿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方法构建昭阳湖公园;再到线索四“与昭阳湖公园的约会”,从计划到出游清单,幼儿实现了第一次自己设计的旅行。在探索过程中,幼儿还自发制定了《保护昭阳湖公园的倡议书》,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昭阳湖公园资源引发的活动,只是园本资源活动开发的一个“插曲”。在活动实施中,师幼都觉得这个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走向深度,弥补课程中的缺失部分。于是,教师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展开班本教研:小班组《美丽的昭阳湖公园》侧重于观赏爱护环境;中班组《昭阳湖的今天明天》侧重于培养幼儿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大班组《昭阳湖从哪来》侧重于探索昭阳湖水流入路线绘制。

课程资源地图的充分利用,能够为课程开发带来无限可能,为幼儿经验的有效提升带来无限可能。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对幼儿兴趣的敏感度,时刻做到“眼中有幼儿,心中有‘地图’”。

猜你喜欢
园本绘制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在公园里玩
绘制世界地图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神秘的不速之客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