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音乐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

2022-11-22 17:27施春晖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感音乐游戏

文 施春晖

幼儿期是音乐教育的黄金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将音乐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形成对各种音乐元素的的初步认识,帮助幼儿时刻感受音乐带给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一、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人生早期阶段的幼儿对音乐有着较高的敏感度。音乐不仅可以对幼儿的性格养成带来正面的影响,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国内的教育理论界也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借助音乐挖掘幼儿丰富的内在情感,夯实幼儿的审美基础,并尝试将音乐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长久且持续的正面影响。

(二)研究目标

1.尝试在幼儿日常生活的不同时段、不同活动中,融入不同风格类型与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形势,创新幼儿音乐体验。

2.发现音乐对幼儿产生的实际影响,鼓励幼儿主动感受音乐的熏陶,并能够借助音乐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自我表达。

二、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建立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音乐角),引导幼儿辨别、感受不同音色、音阶、音律等听觉上的差别,鼓励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与表达能力。

2.帮助幼儿在有一定音乐输入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音乐输出,鼓励幼儿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内在情感的自我表达。

(二)活动内容

1.音乐小舞台

教师在幼儿对音乐领域有了基础认识的前提下,根据幼儿具体的认知与理解能力,组织幼儿在音乐角进行表演活动。一是教师结合幼儿在语言、体育、科学等领域的表现情况,进行跨领域互动;二是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音乐角里的各种乐器,或者利用身边常见的工具作为道具,自发进行创作或者表演;三是幼儿探索不同的乐器在表达创作上的差异,学会用音乐来进行自我表达。

2.请你听我说

教师组织幼儿在给定的表演话题下,借助音乐完成表演任务。例如,教师邀请不同的幼儿完成“开心”这种情绪的音乐表达,让他人能够通过自己发出的非语言声音,感受自己“开心”的情绪。有的幼儿会选择唱一首欢快的儿歌,有的幼儿会选择敲电子鼓,有的幼儿会选择有节奏的拍手方式等。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并鼓励幼儿的自我表达,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3.爱我你就抱抱我

教师借助音乐,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交活动,是幼儿早期社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跟着音乐的律动自由舞蹈,鼓励幼儿向身边的人大胆展示自己的爱意,不羞于表达情感;引导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大胆地与身边人建立互动,增进彼此关系。

4.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与音乐的关系上。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音乐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例如,音乐游戏“朋友碰一碰”,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三)活动成果

幼儿形成对音乐的基本认识与兴趣,熟悉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音乐,形成自己的音乐喜好,能够感受不同音乐传达出的丰富情感,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曲风,做不同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活动结论

教师发现。通过将音乐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在习惯养成、情感表达、音乐审美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拓宽了社交范围。

四、活动反思

音乐主要在入园、课前课后的活动期、吃饭、午睡、课间操等主要环节融入幼儿的生活。教师选取的音乐都能符合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幼儿在一个充满音乐美感的氛围中,能够产生丰富的内在情感,塑造良好的品格。

猜你喜欢
情感音乐游戏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