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园户外晨锻混龄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2-11-22 17:27朱小琴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油桶我园时段

文 朱小琴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部分乡村的幼儿园生源急剧减少。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坐落在镇江东郊,是一所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由于区划不断调整,办园规模大幅缩减。面对持续减少的生源,我园结合园本实际,实施混龄教育,探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混龄生活、学习、运动、游戏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我园选择农村幼儿喜爱的活动作为切入口,开展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共同参与的户外晨间锻炼活动进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场地划区,材料多样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要求,我园将户外场地分区设置为跑跳区、平衡区、攀爬区、滑索区、玩绳区、骑行区、投掷区、球类区等八大功能运动区域。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运动水平,我园在每个区域均提供了不同种类的运动器材,设置了相应的培养和锻炼目标。每个运动区的锻炼目标并不单一,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整合。例如,平衡区,我园根据幼儿身体控制和平衡动作发展的一般特点,预设了三种不同高度、不同宽度或直或弯的平衡板,鼓励不同年龄的幼儿有选择地大胆走过平衡板;我园用不同数量的轮胎、油桶、双面木梯,架起不同高度和倾斜度的悬空竹梯,鼓励不同水平的幼儿勇敢地用走、爬、双手悬空吊等方式通过悬空竹梯;我园将几个油桶放倒并排放成一条线,两头固定,其间留有少量间隙,让油桶可以微小距离的滚动,鼓励大班幼儿走过“不稳定的油桶路”;我园提供不同直径的PVC 滚筒,鼓励中、大班幼儿先站在滚筒上保持身体平衡,然后逐步用脚操控油桶、移动油桶(控制油桶的前进或后退及进退速度)。这些材料的提供与相应的运动,旨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走、助力跑、爬、悬吊等基本动作的发展也蕴含于其中。

二、教师定区,定期换区

每个区域确定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幼儿的运动锻炼。我园只有两个班级、5 名专任教师,并按“两教一保”比例配备保教人员。如果8 个区域活动全部开展,教师往往就难以顾及。为此,我园每周开放5 个区域。活动中,教师认真观察、用心指导;活动后,及时交流、教研,不断调整区域内的活动器材,吸引幼儿入区活动。每周暂时关闭一个幼儿不太感兴趣的运动区域,开放一个新的运动区域,以激发幼儿入区运动的兴趣。暂时关闭的运动区域,待教师重新调整材料后继续开放。例如,滑索区,土坡上原来的滑索区只有一条索道,幼儿滑过一次后,需要重新排队等待,等待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幼儿就不感兴趣了。教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及时关闭该区并调整: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教师将一条索道改造成两条索道,其中一条为坐着滑索(满足低龄和抓握力量不足幼儿的需要),另一条为双手悬吊滑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在终点平铺体操垫,教师鼓励幼儿在离开索道时顺势翻滚下土坡,增加了活动内容和难度。滑索区调整后,幼儿更感兴趣,他们还尝试单手滑、花样滑、倒着滑、前滚翻、侧滚翻、快速冲下山坡等,玩出了更多的花样。

三、自选必选,有机结合

为保证锻炼目标的实现和运动量的达成,我园将每天上午1 小时的幼儿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分成两段:前半段为必选时段,后半段为自选时段。

在必选时段,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区域,并固定在该区域内活动。达到25 分钟时,全园播放3 分钟的放松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在本区域内集体做放松身体的动作,然后席地而坐,和教师一起分享本区域中的运动情况。教师帮助幼儿纠正或巩固动作,提炼动作技能,而后进入自选时段。

在自选时段,幼儿可以在原先的区域里继续运动,可以选择其他的区域运动,可以自选其他器材,和同伴共同创造自己喜欢的运动游戏,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稍作休息。这个时段,幼儿有充分的自由。在自选时段里,保育员完成班级的后勤准备后,来到户外场地,负责幼儿的活动安全和健康照护。

这样的安排旨在让幼儿在必选时段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技能,增强体能,发展创造性;让幼儿在过渡环节反馈、分享运动经验,调节运动节奏;让幼儿在自选时段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愿望,既避免了幼儿必选时段里固定运动的单调和疲劳,又激发了幼儿了解和参与其他运动游戏的兴趣,为后一天幼儿在游戏区的自主选择奠定基础。无论是必选时段还是自选时段,在运动过程中,教师看到了很多大年龄幼儿带领、指导、帮助小年龄幼儿活动的温馨画面;教师看到了很多低龄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动人情景。混龄运动中表现的同龄、异龄互动随处可见。

四、关注均衡,避免偏区

活动中,教师发现,每当器材重新组合更有挑战性、区域内增加新的器材更有吸引力、新增运动区更好玩后,幼儿会一窝蜂地进入某个区域,导致该区域内人数较多,给教师的指导带来压力,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对某一种运动特别感兴趣,每天都进入某一个区,出现“偏区运动”的现象。

(一)设置区域板

我园设置了选区板,将每周开放的运动区域展示在区域板上。幼儿一看便知本周开放哪5 个区域,方便选择。同时,在选区板上呈现与区域相对应的教师和手环色彩,幼儿选择了某一个区域,就能找到与手环色彩对应的教师。教师也能根据幼儿手腕上的手环色彩,判断该幼儿是不是本区域的。这样做,可以防止小年龄幼儿在必选时段里,不小心跑错区域。

(二)制作小标贴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我园给每个班的幼儿配备了不同颜色和不同内容的小标贴。小班幼儿不认识数字,他们的标贴被设置成自己的照片;中班幼儿的标贴为黄色数字卡;大班幼儿的标贴为蓝色数字卡。幼儿每天游戏前,先找到自己的小标贴,将小标贴粘贴到与自己想去的区域对应的格子里。

(三)统计入区率

幼儿每天所在的户外运动区域都清楚地显示在区域板上,教师能快速了解班级幼儿的进区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班级集体活动时间或小组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选区情况和要求,避免幼儿出现偏区状况。

五、持续观察,沉浸教研

我园没有组织过户外体育锻炼大混龄活动,周边幼儿园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直接经验。我园在分析现实存在的幼儿生数、环境条件、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立足园本,不断摸索,经历在实践中观察、分析、思考、调整,再实践,再分析、再思考、再调整这样一个循环和螺旋上升的过程。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混龄教育,不仅表现在户外混龄晨锻方面,还涵盖混龄生活、混龄学习、混龄游戏等方面。我园将一直走在探索之路上,和幼儿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油桶我园时段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背火桶
油桶呀油桶,你怎么了?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
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
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