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课程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探索

2022-11-22 17:55李秀焕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体育

李秀焕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4041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是对课程德育教育的升华,也是我国未来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应将立德育人的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已经进入实践环节。但从目前开展的效果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该文通过对SPARK教学模式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取其精华,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 SPARK 课程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1.1 提高自身能力,适应体育教学要求

高校体育课程的模式是根据我国体育教学制定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并结合多元化的体育训练方法,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体育活动。SPARK课程是一种不同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它有效地将娱乐环节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1]。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新的教育方法和课堂教学要求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其的学习,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国家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认为,应当紧紧结合中国的实际和高校体育教师的特点,制定一套全面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综合信息化素养的工作总体规划,提高自身的体育专业知识与综合技能,关注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运用最新的体育课程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1.2 SPARK体育与传统课程相结合

新时期,我国体育高校体育课程对课题教学进行了无数次修改,但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革力度低,依然以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生理卫生和医疗保健知识等课堂教学内容为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高校学生厌倦了稳定的中国体育教学内容框架体系[2],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许多学生的愿望。

随着我国现代体育运动和各种休闲体育的不断出现,如轮滑、爬山、自行车等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将会慢慢发展成为高中体育的主题。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仍然存在很大的选择,从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化角度来看,我国拥有很多具备民族特色的传统课程,高校体育工作者可将这些体育项目调整和改编成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从体育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来看,也可以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以此改变以往项目传统性和规范性,增加体育教学质量任务的多样性。

1.3 课程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以学生兴趣为主,创新教育新理念,这一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运动本身是SPARK 体育课程的一个主旋律,在进行的同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始终保持愉快的气氛,用不同的音乐放松自身,学生以最佳的状态积极参与其中。因此,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大量的SPARK元素[3],根据高校体育特点,在其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各方面进行了创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1.4 完善体育多元的评价体系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教师评价知识检验课程目标的重要方法,也是反映教育有效性的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立足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协作意识,既要密切关注学生自身体育学习的成效,也要密切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变化与发展,不但需要着力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需要着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心智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体育课程的评价是在充分强调其结果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综合考核评价的基础上,鼓励一些坚持不懈的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培养高校学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从而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果。使其评价活动发展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激励手段,对全体大学生给予人文关怀,有利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人格品质和社会主义精神。

2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实问题

2.1 高校体育运动机制有待健全完善

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认识到体育在鼓励和倡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改善和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群众的建设,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兴趣以及增强高校大学生体质有着重要意义[4]。目前,高校正积极引入体育课程。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体育运动课没有引起高校教育的关注,阻碍了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只是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并且能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许多高校没有积极引导党和国家落实各项体育运动的目的和要求,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体育课程不作为和态度不明确。我国高校开展体育的实效性不强,迫切需要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的长效机制。

2.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取学分制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变革性措施。同时,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也在健康、娱乐意义、新兴的项目及其运动技能、方法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由于人们对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缺乏清楚的认知和统筹合理的认识,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问题,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未得到充分运用和实施,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课程中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场地和体育教师水平也成了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技能缺乏的重要原因[5]。为了贯彻落实体育的基本精神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升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3 SPARK 课程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的落后是影响我国体育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此外,在体育课程中也存在着体育课的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对于体育课的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在课程和教学的大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创新。

3.1 SPARK明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建设高校的体育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参与锻炼的态度和能力。注重体育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明确高校课程目标。在SPARK课程教学的模式下,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健康的身体锻炼手段、健康思维方法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使高校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且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更好地夯实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该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热情的综合性参与者。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育技术,运用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健康,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集体主义的精神,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而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3.2 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为了创新体育教学,需要把旧的教学模式打破,要引导高校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首先要创新体育教学思想,这一新的教学思想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锻炼能力为核心。随着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得到发展,其学生的体育意志精神才被逐渐提高,才能克服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体育教学是当前高校的主体[6],在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展开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组织调解等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体育课程教育的理念,创新运用体育课堂的方法。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推动者进行转变,因此,加强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3 制订体育计划,培养学生体育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量身制订严格的健康体育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实现体育目标。学生在研究和制订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方案时,应该学会对参加的体育训练工作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将体育知识运用到体育训练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在课堂上宣传体育精神,并注意在普通业余体育中进行榜样教学的指导。此外,自我管理教育贯穿于体育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认识和行为的培训,通过影响学生意识来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有利于终身享受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习惯,使学生最终具备体育素质和能力。结合传统的体育健身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增强体质,进而为培养学生锻炼和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提供帮助。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体育课程提出了较多新的体育理念,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深化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各个学校体育锻炼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体育课程中学习、借鉴、思考和探索,来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应有效整合高校资源,加快高校体育良性运行,提升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水平与质量,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体育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