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课堂+实践+竞赛”一体化研究
——以篮球为例

2022-11-22 17:55韦宝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体育教师篮球

韦宝

(河池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河池 546300)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纲要》将高校体育类课程纳入教育类课程思政建设序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强化体育规则立德。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1]。

1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紧紧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积极开展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也不是部分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学生的事情,而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事情。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后体育实践(练习)是提升体育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各体育项目竞赛是检验和提高学生掌握项目技能水平的主要平台。“课堂学习—课后实践—竞赛”是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学以及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模式和规律,三者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理论上同课程思政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具有较强的契合度。将“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贯穿于体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后实践和体育竞赛的各环节中,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育教学中,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三全育人大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则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全面性且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意义[2]。

2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历史使命

2.1 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工作历史使命

高校非体育类专业体育教育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以具体运动项目学习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自主参加锻炼体质、增强健康。运用各种锻炼手段和方式在全面健身中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在社会体育中发挥作用的本领。

非体育专业涵盖理科和文科的众多专业,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专门人才,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高强度的学习任务需要强健的体质,强健体质需要科学体育运动来实现,体育课程教学能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课后体育实践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能愉悦身心,提升身体素质。课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对手,体会胜利的喜悦,承受失败的挫折,在身心上均有不同的感受,达到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效果。

2.2 高校体育相关专业学生体育教育工作历史使命

体育类专业体育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和社会体育指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

体育类专业学生肩负着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历史使命。体育类专业学生需要在体育课堂中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在课后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体育竞赛中组织和参与比赛。加强对体育类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在身体力行地参与和组织比赛中影响他人,运用科学体育训练方法指导他人进行体育锻炼,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增加体育人口,全民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实现体育强国梦。

3 构建“三全育人”高校体育教育“课堂+实践+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3.1 建立全员参与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模式

3.1.1 充分发挥体育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承载大学体育教育以及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建设任务[5]。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授的直接责任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主动发挥主导作用,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情而因材施教。如在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课堂组织有序,讲解言简意赅,动作示范标准规范,学习难度循序渐进,既有个人技术练习,也有相互合作内容。要有丰富的篮球理论知识,也要娴熟的技术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中建立动作概念,在练习中做到动作准确,体会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基本知识和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进行细化,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科学定位,根据目标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通过教学达到非体育专业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体育专业学生提升篮球技战术水平,同时能培训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增强体质。

3.1.2 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管理育人作用

分别选取2016年1—6月与2017年1—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实习的中医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各228名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实习学生未参加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培训(设为对照组,228名),2017年1—6月实习学生参加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培训(设为观察组,228名)。对照组中,男136名,女92名,年龄为20~22岁,平均年龄为(19.2±0.9)岁;观察组中,男138名,女90名,年龄为19~21岁,平均年龄为(19.0±0.5)岁。两组实习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6],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前,我国各高校结合本校校情,均在学生大学在读期间设立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展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关心和帮助学生课内课外的日常学习生活,积极开展班级学生团建活动,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以参与或者指导班级(年级)篮球活动。篮球是一项团体项目,可班级(年级)分组开展内部交流赛,在所属学院开展班级之间篮球赛时,要积极组织各班同学开展备赛练习,在比赛中现场指导或为学生加油鼓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达到积极的参赛效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3.1.3 充分发挥其他课程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课程授课教师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众多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传授者、指导者,尤其是专业课程教师作为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教育主体,不仅要承担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着思想政治价值导向、引领的作用[7]。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授课教师积极在课程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专业课程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开展日常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各方面工作压力之下,需要参加体育运动缓解压力,增强体质。篮球一直是各高校教职工较为青睐的项目,它可以半场四对四,也可全程五对五,也可三组甚至四组同场以局数进行交替比赛,在场下休息之余可以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体现体育的社交功能。不管是教职工参加篮球运动还是其他项目的运动,都应该身体力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行胜于言地影响学生。经常在专业课程授课时强调强健体质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通过自身的良好身体及精神状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1.4 发挥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作用

学校领导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目标的制定者,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定执行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各高校学校领导的集体智慧,科学谋划并严格落实到位。应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从身体力行参加体育运动,深入师生,带头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培养师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在参加中锻炼身体,交流中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领导尤其是主要学校领导应为更快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做好率先垂范作用,影响更多教职工参与到体育教育工作中,全员参与体育育人工作。

3.2 优化高校体育教育全方位育人环境

3.2.1 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制度

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结合自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校情的体育工作方案。大一、大二期间开足体育课,大三、大四期间开展体育选修课,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举办多项目体育赛事,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要完成规定项目赛事(田径运动会),同时也要创立学校体育运动品牌赛事,如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五四杯”篮球赛等。此项赛事应纳入学校团委的主要工作中,要求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从运动员选拔、教练员选任、训练保障、赛事管理等方面,全面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传统体育赛事,为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精神文件建设作出具体贡献。

3.2.2 规范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体育场地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实现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目标、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物质保证[8]。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保障,各校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符合规定的体育场地面积,包括室内面积和室外面积。同时,配备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体育器材,以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竞赛的需求。各高校应该建设一座综合体育馆,馆内配备标准的篮球场,用于举办重要篮球赛事或者校内精品篮球赛事的决赛场地,且有能容纳一定数量观众的座位,以满足观众的观看的舒适度。在室外篮球场应建设标准的塑胶篮球场,场内各区域颜色分明,篮球架子应是质量好的得到广泛认可的牌子,同时篮球应该配备充足,且球感舒适。

3.2.3 加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优化和管理

加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配备掌握体育管理基本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在建设场地时能提供可行性建议,在日常使用时出现损坏或安全隐患时能进行维修,了解各类场地器材的性能,及时保养,保证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如篮球场地是各校较多的场地之一,也是师生使用较为频繁的场地之一,管理员要时常检查篮球架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尤其是篮筐的球网容易破损,应及时更换,保持篮球场地清洁卫生且美观,在篮球空心入网时体会到美妙的感觉。篮球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前要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教学效果。

3.3 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全过程体育教育机制

3.3.1 体育教师重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

体育课堂学习是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加强体育课程思政传授,传授学生体育的精神,体会体育运动的精髓,学会迎难而上、团结合作以及遵守规则执行规则的意识。体育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前详细了解班级学情情况,针对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不可同一个项目教学只有一份教案在多个班级教学中使用,要充分考虑男女比例、班级人数、个人差异等方面因素,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体育课堂教学基本规律,在准备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活动,使身体和精神进入最佳状态,可有效预防发生运动损伤,为基本部分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在基本部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调动队形,让每位学生以最佳的视角聆听讲解和观看示范,讲解要表达准确,言简意赅,示范要规范,可进行多面示范,让学生快速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在学生练习时要进行巡回指导,并不断语言提示,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在练习中要有一定运动负荷,以达到身体练习的目的和效果。在课程教学的结束部分,针对性进行放松训练,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点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3.3.2 体育教师加强指导课后实践全过程

学生体育课后实践是巩固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在课堂传授技能知识和技术后,要根据学情布置课后练习的内容和要求,即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而体育教师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指导学生课后实践过程,可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例如,篮球课后实践环节,布置每天具体练习的内容、时间以及完成方式等,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传输给指导教师,教师进行点评。对掌握一定篮球技战术水平的学生,可在课后约定时间,与学生同场竞技,均可采用半场“斗牛”、一对一对抗或者全场比赛等方式进行实践。深入学生课后实践环节,发现学生篮球技术存在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发生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也可在发生运动损伤时,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3.3.3 体育教师参与指导竞赛组织全过程

校园体育竞赛是学生展示体育技能水平和检验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平台,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竞赛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是体育竞赛开展成功的关键,应做好竞赛前的准备、竞赛进行中以及竞赛结束后全过程的工作。在竞赛各环节工作中,可挑选学生体育骨干进行协助,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如在开展校园篮球赛时,先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可能的赛事规模、赛事周期、经费预算等方面内容,针对赛事特点制定竞赛规程,同时向学校主管部门请示,待批复后发布竞赛通知并开展报名工作。报名结束后,指导学生开展赛程编排工作。篮球比赛需要大量裁判员执裁比赛,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裁判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顺利完成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各场地安排一名体育教师现场督战,可担任比赛的技术代表,以解决发生的一切可能学生解决不了的场上突发状况。在比赛结束后,及时准确公布比赛成绩,对每个单元的比赛进行总结。

4 结语

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强健体质、健全人格、锤炼品质的功能,区别又紧密联系地开展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体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全员参与体育教育工作,从校园体育制度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建立全方位体育育人新环境,体育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从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以及体育竞赛方面全过程指导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构建三全育人贯穿高校体育教育“课堂+实践+竞赛”三平台一体化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体育贡献。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体育教师篮球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街头篮球文化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快乐篮球进山乡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