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状况与保护

2022-11-22 19:37琳,卢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景天藏药植物

杨 琳,卢 杰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自治区高寒植被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 860000)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1],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藏地区独具特色的藏药资源。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身体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对副作用小,保健作用好的藏药更加青睐,从而对野生藏药植物的需求持续加大[2]。由于长期无节制采挖[3],加之采挖后难以恢复,导致许多藏药植物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4],藏药植物多样性逐渐降低,藏药资源迫切需要人们的保护。

1 藏药植物资源概况

色季拉山是西藏林芝县中西部与东部的分界带,是帕隆藏布江与尼洋河流域的分界线[5]。山体呈现东南—西北,最终成为大范围的东西坡面[6],山脉内有四种水系其中包括尼洋曲、河流东久曲、泊隆藏布、易贡藏布水系[7]。色季拉山范围平均海拔是3000 m 以上,最高海拔地区能达到4600 m,最低处海拔在2100 m[8]。东面气候比较湿润,西面气候比较干燥。色季拉山气候类型复杂,地势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和春季雨量较少,夏季和秋季雨量充沛,因此该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色季拉山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藏药资源的丰富多样性。

费文群[9]研究色季拉山藏药植物发现,有27 科57 属83 种藏药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占色季拉山藏药植物总种数、总属数、总科数12.83%,16.29%,25.96%。需要紧急保护的藏药植物(Ⅰ级保护)有11 种10 属6 科,占濒危藏药植物种、属、科的13.25%,17.54%,22.22%,其中代表植物种类有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云南红景天(Rhodiola yunnanensis)等;需要扶持保护的藏药植物(Ⅱ级保护)有26 种19 属14 科,其中代表种类有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major)、苞叶雪莲(Saussurea obvallata)等;需要适宜保护的藏药植物(Ⅲ级保护)有46 种35 属22 科,代表种类有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辐冠党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var.vinciflora)等。罗建[10]研究发现色季拉山野生藏药植物共647 种350 属104 科,裸子植物9 种3 属2 科,蕨类植物22 种15 属13 科,被子植物616 种332 属89 科。色季拉山藏药植物中含39 个1 种的单种科,占总种数的6.03%,总科数的37.5%,含107 种36 科有2—5 种的寡种科,总种数的16.54%,占总科数的34.61%,寡种科和单种科比例很大,体现色季拉山藏药植物在科构成上具有多样性;含有11 科76 种的中等科有6—10种,总种数的11.75%、占总科数的10.58%;含11 科170 种的较大科有11-20 种,总种数的26.28%、占总科数的10.58%;含21 种以上的大科,蔷薇科(Rosaceae)含46 种、有菊科(Asteraceae)含70 种、唇形科(Lamiaceae)含27 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含41 种、兰科(Orchidaceae)含26 种、百合科(Liliaceae)含22 种等7 科、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含23 种,共计255 种,总种数的39.41%、占总科数的6.73%。

根据第4 次西藏中(藏)药资源普查标准,与色季拉山的地理、植被相结合设置样方,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与藏药植物相关的知识,对色季拉山藏药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色季拉山藏药植物达数百种,从而对藏药植物的药用部位、用途和使用等进行详细分析和整理。色季拉山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主要体现在植被类型和垂直带类型变化的差异上[11]。色季拉山属于高海拔地区,大气污染比较小、具有强烈的紫外线和充足的光照时间等条件,能够使色季拉山中藏药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自然条件使有利的药用成分积累增多,藏药植物的利用价值也随之加大,因此,色季拉山中藏药植物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12]。色季拉山较为寒冷,植物储存热量低,藏药植物种子在长期生存适应过程中,细胞内形成耐冻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耐寒、耐旱性比较强,光合作用有效积累多。色季拉山的藏药植物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晚上被冰雪覆盖,寒冷天气会把藏药植物冻得萎蔫[13],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就会立马恢复活力。

藏药治疗效果好[14],近几年国际上对藏药非常看重[15],藏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藏药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6]。色季拉山的农牧民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只重视藏药植物开发,将藏药植物过度采摘[17],并没有及时修复破坏区域,让生长多年的藏药植物资源急剧下降[18]。

2 濒危藏药植物影响因子

2.1 自然影响因子

色季拉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导致藏药植物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严格,由于气候变化,藏药植物失去可以依附的生存环境,再生能力受到影响,使许多藏药植物种类严重下降[19]。藏药植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特别高,其中包括光照、水量、热量、土壤湿度等。光照充足的地方藏药植物生长繁茂,生长于树木覆盖下采光不足的地方藏药植物稀少。土壤中含有机质高的地方,植物生长比较茂盛,种群数量较大。温度、光照时间、降雨量、海拔、土壤等自然条件决定藏药植物的生长状态。

藏药植物主要是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长,生长发育和种群更新速度缓慢[20]。形态通常比较矮小,呈现匍匐状,常被厚绵毛、绒毛或腊质[21],比较耐抗寒,特有的活性成分比较高,形成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不可替代性。郭其强[22]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色季拉山藏药植物桃儿七的自然因素有土壤厚度、土壤肥力供给量、较高的坡位和空气湿度等。如今,藏药植物特别容易遭到破坏,全球变暖导致藏药植物没有正常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23],许多藏药植物再生能力下降[24],造成藏药资源加剧下滑[25]。

2.2 人为影响因子

藏药植物受到人们追捧,导致其色季拉山部分藏药资源供不应求,藏药植物采挖严重,对部分高原野生藏药植物无节制采挖,不能及时恢复。色季拉山藏药植物通常由当地居民采挖,但因未受到专业的宣传教育,并不清楚哪种藏药植物需要保护,更不了解哪种是濒危植物[26]。藏药市场不断发展,需求越来越大,给藏药资源造成毁灭性打击[27]。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中,桃儿七药用部位是根和根茎,不科学地采挖影响其繁殖和发育。人们采摘藏药植物多为一次性采摘,有些藏药植物未到成熟期就被采摘,不考虑植物后续的繁殖生长。同时,人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色季拉山的藏药植物越来越少[28]。以云南红景天为例[29],幼苗死亡率较高主要因林下具有厚的地被层,需要人为对不见光的地方进行定期清理,创造对云南红景天有利的生存环境。

3 藏药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藏药植物资源破坏严重,人们对藏药资源濒危状况了解不够充分,缺乏相应保护措施。虽然我国在藏药植物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仍有很大差距[30]。

3.1 采挖与培育

农牧民加大采挖力度,只看到采挖藏药植物能获取高额利润和劳动报酬,并没有察觉到藏药植物其他利用价值,过度采挖藏药植物最终牺牲的是当地环境和藏药资源。色季拉山藏药植物人工培育落后[31]。虽然有国家进行扶持,当地政府部门也重视藏药发展,运用资金、项目、国家扶持政策等方式对藏药植物进行保护,但藏药植物生长条件苛刻,基地种植和人工培育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人工栽培技术尚不完善,未能建全稳定的供应机制,目前没有真正缓解藏药资源短缺和藏药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例如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人工培育成本高,尤其是种植长鞭红景天,优良种子不好培育,产量和质量严重下滑,人工种植取代野生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3.2 市场不规范

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藏药治疗功效,藏药市场不断发展,推动藏药市场的流通效率,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32]。但在繁华市场流通背后,缺失的是流通环节秩序,导致对藏药市场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色季拉山野生藏药植物种类较多,藏药植物没有做到统一管理,并且市场上以私人交易为主要的销售模式,材料和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33]。销售者对藏药原材料进行经济运作,并没有统一管理制度,生产经营机构单一[34],经营水平有限,藏药交易掺假盛行,真真假假难以辨别,藏药从各种渠道流通,行业监管难度大。

虽然藏药资源保护已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藏药没有统一规范化流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流通市场缺乏管理。藏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藏药植物一般为粗放管理,没有做到专药专用[35]。藏药治病范围广,通常为非处方药[36],部分藏药可以对多种症状进行治疗,如果将藏药进行深度分析和分类处理,将会极大改善藏药的利用率,节省其他藏药资源。

3.3 人类活动破坏

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行为严重破坏色季拉山野生藏药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野生藏药植物无法正常生长[37],给野生藏药植物生存带来极大挑战,最终导致藏药植物种类数量下降。同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藏药资源需求规模化与野生藏药存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藏药市场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藏药资源的储蓄量是决定藏药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色季拉山藏药植物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进行自我恢复和更新,从而影响藏药资源的增殖能力。藏药资源是藏药市场的物质基础,没有藏药资源的支撑,藏药市场最终会走向发展的瓶颈。完善色季拉山藏药植物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对外推广宣传保护藏药植物,发布有关濒危藏药植物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提高人们对藏药植物的保护意识。

4 藏药植物的保护

4.1 合理采挖藏药

根据色季拉山藏药植物现有状态,应在藏药植物资源恢复范围内进行采挖,要有计划地进行采挖。及时掌握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的种类,为后期在色季拉山的资源保护工作打下基础。当地居民对藏药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在藏药保护中,应规定藏药植物采挖的具体时间,采挖藏药植物应有明确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不应随意采挖,过度的采挖。避免当地居民将未成熟时期的藏药植物进行采挖或者将藏药植物连根拔起,破坏藏药资源。如郑维列[38]研究发现,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繁殖周期长达8~10年。调查研究发现长鞭红景天实验样地有效植株为324 株,其中有一定量的无性繁殖,虽然有一定的无性植株进行干扰,但是只要保持现有的生存环境,长鞭红景天种群发展趋势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4.2 就地与迁地保护

在色季拉山适当范围内建立藏药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小区[39],保护资源及其生境。通过考察发现,可以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进行藏药保护。其一就地保护,将色季拉山受到威胁的藏药植物就此进行保护,防止藏药植物种类继续减少。建立如云南红景天,川贝母、苞叶雪莲、珠子参等濒危药用保护小区。其二迁地保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迁地保护[40],将生存环境恶劣的藏药植物迁出原生存地,转移至适宜生存环境,人工进行培育和管理。根据部分藏药植物的生长生存环境进行人工培育[41],筹备建造优质的种子资源库。根据对藏药植物不同种质资源进行初步比较后发现,不同藏药种质资源外部结构如叶片、根茎存在较大的差异,证明藏药植物多样性丰富,这是改良藏药植物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当对藏药植物广泛收集和保存,加强藏药植物种质研究,为培育适应性更强的优良藏药植物品种奠定基础。建立适合藏药植物生存的种质资源库,保存藏药植物果实、种子、根茎,抢救大量珍稀藏药种质,这是野生藏药植物引种培育的前提,也是藏药资源开发的保证,更是藏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需要保护的藏药植物主要有桃儿七、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长鞭红景天、翼首花(Pterocephalus Adans)、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云南红景天、西藏秦芄(Gentiana tibetica)、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窄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等种类。

4.3 健全相关法律与加强宣传教育

人们法律意识薄弱,对色季拉山藏药植物滥砍乱挖比较严重,造成对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生境破坏。应当加强立法,保护藏药资源[42],落实藏药保护立法,促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同时,应大力宣传保护藏药植物和藏药资源,让人们对保护藏药资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并自觉加入到保护藏药植物多样性的行列中,在能够满足藏药植物自我恢复的基础上,进行藏药植物采集,这样才有利于藏药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保护。

4.4 加强人工培育

由于藏药资源紧缺,在遵循藏药植物生长规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栽培扩大藏药植物规模[43]。对色季拉山藏药植物尽最大能力减少人为破坏,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藏药植物的繁殖速度和储备总量。例如桃儿七[44]开发育苗保护地,运用植物生长周期和温差控制,种子的萌芽率明显增强,幼苗真叶的发生时间显著缩短,可让桃儿七幼苗栽培时间提前一个生长周期,通过建立桃儿七开发育苗保护地的方法,使育苗时间缩短为10 个月左右。

人工培育藏药植物不仅对藏药市场价格和野生藏药植物具有稳定性作用,而且还可以避免破坏藏药资源,保护野生濒危藏药植物;人工培育可以对藏药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进行调整,加快繁殖速度从而使藏药资源总量增加。

4.5 研发替代品

针对色季拉山藏药植物家底不清和生长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调查摸清濒危藏药资源现状,研究濒危原因,探索发展趋势,编制濒危藏药资源目录,制定保护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濒危藏药植物摸清其生长和生活习性,在这一基础上加快其替代品的研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探索藏药植物濒危原因,加强藏药植物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

通过寻找同疗效的替代品必须遵循功效相似、资源丰富、环保高效的原则[45],掌握好安全性、功效好和低成本3 个要素,通过文献中记载的品种,根据它的性味和主治功能是否一致进行替代或者采用人工合成进行替代,运用藏药植物的替代品能够更好的保护资源并服务于人类健康。通过各方面工作和深入研究,找到藏药植物的替代品,有利于扩大珍稀藏药植物种群数量,对色季拉山藏药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意识到化学药物具有副作用,更加倾向于中药、藏药等对人体无副作用的药物。藏药作为一种植物药材,一定会得到重视和进一步发展。保护藏药植物必须通过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也需要科学技术支撑以及政策的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藏药并及时保护。如今,藏药植物遭到破坏,掠夺式采挖加上人们对于藏药资源保护意识薄弱,使得许多藏药植物处于濒危状态。重视藏药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不仅要保护色季拉山濒危灭绝的藏药植物,而且要保护色季拉山的生态环境[46]。不合理利用最终的结果将是无资源可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实现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切实有效地保护藏药植物。

猜你喜欢
红景天藏药植物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红景天 提升免疫力
藏药独一味药理药效和临床使用
红景天,红景天
——题《圣山系-金巅》
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3种红景天药材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