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油画的平面化倾向

2022-11-22 20:49李娜
艺术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平面化油画绘画

□李娜

(李娜/南宁师范大学)

油画是一种绘画作品创作方式,是指用具有快速风干特性的植物油(包含亚麻仁油、核桃油等)调和成颜料,在亚麻画布、纸板、木板上进行创作。由于油画附着颜料的硬度较强,故颜料风干之后,油画作品的光泽度能够长期保存,在表现画面主体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色彩丰富、具有立体质感。笔者在对我国现当代知名油画作品进行赏析后发现,画作的结构布局及艺术呈现形式均出现平面化发展的趋势,若要探明此种趋势,可从文化角度切入。

一、绘画平面化的内涵

我们当前所处的世界即是一般意义上的“三次元”“三维”世界,所有实体事物都是以立体方式存在的。围绕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绘画创作时,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我国当代油画作品中,“二维平面化”创作风格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这种“二维平面化”的展现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进化后的版本”,既有对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对古代绘画艺术创作思维、表现形式)的继承,又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和追求——在没有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的情况下,仅依靠二维平面的创作方式,使“三维观感”出现在观者的思维空间而非视觉空间中。此种艺术表现形式会增加油画作品的内涵。具体而言,空间图形由于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及随意性等特征,对很多绘画创作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实,空间图形二维构成问题主要考验绘画创作者的空间思维能力,但是绝大多数绘画创作者的空间思维能力并不突出。因此,要想彻底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最优化的方法便是将其“平面化”,这是一个基本的二维绘画布局思路。目前,在一些艺术院校及社会绘画培训机构中,很多绘画教学工作者和相关从业者正在探索三维实物的平面化方式。时针法(以立体图形中相邻的三个面为基准,分别去选项中找寻这三个面,并按照同样的顺序画时针,之后呈现出的效果便具有平面立体感)、公共顶点法等均能够在构图层面、特征掌握层面帮助绘画创作者提升绘画技巧、降低绘画难度。总体而言,绘画平面化在创作思维、创作技巧层面均有成为主流的趋势,其中内涵值得深思。

二、平面化创作技巧在中国油画作品中的体现

对我国的油画创作历史进行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平面化”发展倾向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它长期以来都以“最基本的绘画语言”的方式存在,重点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油画发展之路。知名的油画艺术家林风眠是中西艺术融合的先驱之一,其创作的油画作品在色彩方面吸纳了油画创作的优势,但在表现形式方面几乎完全“平面化”。如收藏于香港的《霸王别姬》(林风眠创作的《霸王别姬》油画作品共有两件,一件藏于香港,一件藏于台湾)呈现的画面为:“霸王”项羽位于整个画面的右侧,其形体壮硕、占据整个油画屏幕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且以正面站立的姿态示人,面部表情似“低眉沉思”,可看出其内心的苦闷。虞姬则在画面左侧,以“侧身回顾、单手持剑”的姿态示人,面部表情呈现出痛苦之感。这幅油画作品中,霸王和虞姬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完全是“脸谱化”形态,即中国古典绘画作品中的“平面人物”形象,没有丝毫的立体感,就是“画面中有两个平面人物”,彰显出一种“静态”之感。在另外一幅藏于台湾的《霸王别姬》中,“霸王”和虞姬的位置发生互换,即“霸王”在左,虞姬在右。其他区别在于,“霸王”的展示姿态从正面转为侧面。综观林风眠的这两幅《霸王别姬》,我们不难看出:两幅作品构造人物的方式都是“以几何形为主”,但香港收藏的作品,画中人物一动一静,色彩对比较为强烈;台湾收藏的作品画面静中有动、寓动于静,色彩更加和谐、沉着。在线条勾勒方面,香港收藏的作品,人物服饰线条突出,风格较为粗狂、强悍;而台湾收藏的作品更加注重色块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线条的作用,更加精致微妙。尽管在细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从整体角度赏析两幅作品时可发现,两幅作品的创作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面油画的代表性佳作。其中,香港收藏的作品仿佛使人看到20 世纪80 年代左右流行的“小人书”插画、动画作品等,特别是“霸王”和虞姬的面部,与《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脸谱化面部如出一辙。台湾收藏的作品加入了中国古代民间皮影戏、剪纸艺术的创作精髓,平面美感更加突出。

在林风眠创作的油画作品中,很多人物的呈现方式均贴合舞台戏曲中的人物形象。例如,男性角色都是“生”角,上了年纪的都会以“大胡子形象”呈现;女性角色同样脸谱化,但色彩搭配方面十分讲究,总体呈现出的效果既有平面化的简洁,又在一定程度上“恰好”体现出立体感,画面结构布局之精巧令人赞叹。如在林风眠的绘画作品——戏曲人物系列的《南天门》中,呈现出如下景象:(1)画面中共有两个人物,其中一个为老年男性形象,位于画面左侧,面部特点与我国动画片《葫芦娃》中“爷爷”的形象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南天门》中老年男性的胡子更长;女性形象位于画面的中间(整体偏右),面部是脸谱化的女性形象。(2)整体来看,两个人物的造型全部采用平面化创作技法,整体画面十分简洁、干净。(3)在色彩搭配方面,油画亮度非常“足”,特别是女性人物裙摆(能够清晰看出是白色纱料材质)被双手举过头顶后,白色油画颜料加重,在局部区域呈现出差异明显的光感度对比,为画面增添了恰到好处的立体感。总之,以林风眠为代表的当代油画创作家在创作油画作品时,以平面化的构图方式、人物面部表现形式为主;以此为基础,在其他方面(衣着的细节之处,如衣袖、裙摆等处)适当运用光感度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三维立体感。此种“平面为主、立体为辅”的油画创作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画面的精美程度,能够彰显出创作者在布局及空间呈现方面的真实水平。

三、平面化倾向在现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传统绘画思维中“平面化”的有关表现

平面化倾向在现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出现的原因在于东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创作风格、形态呈现方面的认知和习惯存在本质性差异。在西方,绘画、雕塑几乎可以算作同一种艺术展现形式。例如,“素描”这种绘画形式,实际上便是“将实物雕塑作品呈现在二维纸板上”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创作理念要求绘画作品与实物“尽可能地相似”,甚至做到“完全一致”。与此同时,如何提高绘画作品的创作效率,也是绘画创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很多绘画初学者在刚刚接触绘画时,即被教师告知:不要“死抠”某个具体细节,而是要通过黑白灰三种颜色,对实物的“大框架”进行“区分式绘画”。实际上,在“没有彩色元素影响”的前提下,白色代表光度感强,黑色代表完全背光。可见,通过黑白灰三种颜色的搭配,可直接表现出画面中某个事物的立体感。除此以外,如果从细节着手,按照实物呈现的效果,在画板上一点一点死抠细节,虽然最后也能够做到“与实物相像”,但效率会大打折扣,也体会不到绘画艺术的光影精髓。与之相比,我国传统的绘画思维则不同,引导门类并不是雕塑和建筑,而是书法,更注重“意境”。具体而言,西方绘画艺术追求“形似”,最高境界是通过绘画达到“照相”的程度;而中国绘画艺术追求“神似”,试图在画中展现精神力。如在我国现当代的很多油画作品中,如果主要突出人物,则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衣着方面的刻画并不着重于立体感,而是首先让人明确“这就是一幅画”。然而,在深入赏析时我们会发现,油画作品中隐藏着很多精神内涵。回到油画创作平面化趋势上,我国传统绘画(作画)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只要突出神韵即可,无须“像”。因此,当此种作画思维与油画结合后,中国油画自然会呈现平面化发展趋势。

(二)我国从古至今对图像审美习惯的传承

汉字是全球范围内进化程度较高的文字,几乎所有汉字都经历了演化过程,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的大篆、小篆,逐渐发展为与现代汉字较为相似的繁体隶书,又经过近两千年的变化,才形成如今的简化汉字。对上述过程进行“逆推”后可以发现,每一个汉字最原始的形态都是“简易图画”,古代人们根据这种原始的图形符号,表达相应含义。从文字形成及演化角度来看,我国从古至今对图像的审美、利用习惯便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体事物以平面图像、平面符号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的审美及运用习惯同样呈现在绘画作品中,例如,我国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并不是让观看者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而是让其产生“仅观看画,却好像有人在耳边解说”之感。此种习惯传承到现代,促使中国油画向平面化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我国的书法艺术蕴含的独特美感实际上也包含“绘画”的元素,即通过更改笔画的粗细程度、字体结构,最终呈现出令人赞叹不已的效果。书法中的汉字都蕴含平面性,但经过此种艺术加工,书法作品中的字具有独特气势,甚至使人产生“跳脱出平面限制”之感。如果油画作品也具备此种特性,其艺术价值必定会大幅度提升。

(三)我国社会深层文化因素与当代油画的结合

从本质上来看,油画是一种“舶来品”,其中包含着很多西方的文化气息。一般而言,不同的文化碰撞后,强势文化很可能吞并弱势文化,但中华文化则不同——海纳百川的包容特性决定了任何文化进入中国后,都会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油画平面化发展趋势进行理解,实际上需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深层文化因素。具体而言,西方传统油画中的色彩应用、造型风格等元素,与中国“神韵至上、不追求细枝末节”的绘画艺术相比,虽然各有千秋,但中国人的艺术习惯已经镌刻在骨髓中,特别是很多当代油画创作者发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与油画的色彩结合便已足够。因此,中国现当代油画实际上融入了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平面化思维,那么平面化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

油画是一种绘画创作形式,无论其表现力达到怎样的层次,本质还属于“绘画作品”的范畴。既然本质无法改变,那么油画创作过程中必定无法绕过“审美”及“创作思维”两大本质因素。我国的文字——汉字是全球范围内“进化程度”较高的文字,而汉字是从象形文字逐渐发展而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汉字的本质是图形,前身是“看图明意”。因此,将生活中的场景、事物通过二维平面图像的方式予以呈现,以及由此形成的“平面化”审美、创作思维在中国艺术家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现当代中国油画朝着平面化方向发展便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平面化油画绘画
万类霜天(油画)
当代油画创作平面化追求探析
油画去哪了
当代抗日影片中的日军形象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